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基于31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1
作者 章文光 郑廷娇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0-112,共13页
利用2022年7月至2024年11月实地调研的31个乡村数字治理典型案例,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运用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提升呈现三种组态路径:一是政府主导的... 利用2022年7月至2024年11月实地调研的31个乡村数字治理典型案例,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运用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提升呈现三种组态路径:一是政府主导的环境规制型,即通过财政补贴、技术赋能和制度设计,由政府与乡贤等第三方协同合作,构建价值共创环境;二是技术耦合的资源依赖型,要求村庄具有良好的数字基础和资源禀赋,以政府和外部关键资源支持技术嵌入,实现多元主体共治共享;三是制度驱动的结构导向型,注重通过制度规约、利益联结和情感链接,强化组织网络和社会资本,推动治理结构自我演化和持续优化。为此,要差异化构建价值共创环境,强化制度规约的适配性,促进技术有效性转化;系统整合价值共创资源,发挥资源主体自身优势;动态优化价值共创结构,构建利益联结创新机制,重视情感链接的软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治理 社会治理 治理效能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投资于人”推动青年职业发展
2
作者 杨洪兵 曾祥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1-83,共3页
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投资于人”是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能够破解就业市场供需失衡问题,增强青年群体的职业竞争力与胜任力,推动青年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结。通过铸就“大思政”育人格... 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投资于人”是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能够破解就业市场供需失衡问题,增强青年群体的职业竞争力与胜任力,推动青年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结。通过铸就“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政企校”协同赋能机制、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现实路径,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于人 职业发展 人力资本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特大城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3
作者 李璟琛 朱文俊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3,共3页
加强特大城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特大城市具有高度聚集性、复杂性与现代性等特征,在基层应急管理实践中面临应急主体能力有待提升、应急协同机制不健全、数智技术赋能不足等问题。应从能... 加强特大城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特大城市具有高度聚集性、复杂性与现代性等特征,在基层应急管理实践中面临应急主体能力有待提升、应急协同机制不健全、数智技术赋能不足等问题。应从能力提升、主体协同和技术赋能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特大城市基层应急治理共同体,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应急管理 社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人民健康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2
4
作者 费英秋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75-77,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战略性、人民性、公平性、国际性、实践性。应对重大疫情,党中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论述为出发点,从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上有效解决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全局与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战略性、人民性、公平性、国际性、实践性。应对重大疫情,党中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论述为出发点,从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上有效解决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长期与短期的关系、国际与国内的关系,通过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构筑了中国特色的抗疫方案和抗疫模式,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健康 重大疫情 中国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话语”生产与“绿色公共领域”建构:另类媒体的环境传播实践——基于“垃圾议题”微信公众号L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谭爽 任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91,共14页
以"垃圾治理"议题微信公众号L为个案,通过内容分析、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从表征、互动、结构三个维度考察另类媒体如何进行"绿色话语"生产与"绿色公共领域"建构。研究发现:首先,在新媒体所提供... 以"垃圾治理"议题微信公众号L为个案,通过内容分析、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从表征、互动、结构三个维度考察另类媒体如何进行"绿色话语"生产与"绿色公共领域"建构。研究发现:首先,在新媒体所提供的生存空间中,L运用多种传播策略,搭建了一个以"零废弃"为核心的民间垃圾治理"广播室",与秉持"焚烧"理念的官方垃圾治理话语体系形成对峙。其次,通过"报道推送"与"活动举办"两条路径,L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绿色公共领域的初步建构,但因其中政府、企业、技术专家、主流媒体等重要利益相关者缺席,导致L尚未在"权力-技术共同体"与"权利-民主共同体"之间架起稳固的沟通桥梁。最后,L的存续面临来自外因和内因的促进与制约,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能否在垃圾治理中做出更多贡献,还有待时间予以检验。上述发现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我国环境传播中的多元声音,优化环境沟通策略,培育环境公民社会;另一方面,以之为窗口,可透析我国垃圾治理背后的社会网络及利益相关者间角力,为突破垃圾困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另类媒体 环境传播 绿色话语 绿色公共领域 垃圾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支出与经济增长:抑制还是促进?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浩 南锐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本文基于1990—2012时间序列数据,对社会治理支出与经济增长进行Johansen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为了弥补时间序列数据只包含时间和指标两维信息的缺陷,进一步基于2000—5012年中国31省域面板数据,对... 本文基于1990—2012时间序列数据,对社会治理支出与经济增长进行Johansen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为了弥补时间序列数据只包含时间和指标两维信息的缺陷,进一步基于2000—5012年中国31省域面板数据,对二者进行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治理支出会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社会治理支出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各省域社会治理支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经济增长 时间序列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社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谭爽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8,共14页
以我国27个垃圾议题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了保障条件、起始条件、过程条件、结果条件四大要素对城市垃圾分类中政社合作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促使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合作意愿、合作机制... 以我国27个垃圾议题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了保障条件、起始条件、过程条件、结果条件四大要素对城市垃圾分类中政社合作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促使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合作意愿、合作机制与制度环境。合作能力、目标契合、资源投入、外界反馈等因子呈现组合效用,具体可概化为"目标契合型""内力支撑型""外因驱动型"三条路径。政府与社会组织应根据地方政治环境、资源能力禀赋、自身发展阶段等特征,选择适应性策略并灵活调整,从而有效推动城市垃圾分类,突破"垃圾围城"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政社合作 社会组织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 被引量:2
8
作者 田霞 王亦君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69,共2页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目的与手段、内容与表征、动因与结果三个方面。文章探讨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的策略,就社会...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目的与手段、内容与表征、动因与结果三个方面。文章探讨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的策略,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普及性、操作性以及机制性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 吸引力 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消弭与能动调适:风险社会韧性治理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1
9
作者 南锐 朱文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3,共11页
风险社会已成为国家治理面对的新常态,传统治理向韧性治理的模式转型升级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时代特征导致风险的自发生成、扩散与叠加,风险社会加剧传统治理模式失灵,能力提升推动风险社会治理“转脆... 风险社会已成为国家治理面对的新常态,传统治理向韧性治理的模式转型升级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时代特征导致风险的自发生成、扩散与叠加,风险社会加剧传统治理模式失灵,能力提升推动风险社会治理“转脆为韧”。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风险社会韧性治理的问题表征包括多种价值失衡与弱化并存、管理结构僵化与管理流程异化凸显、能力欠缺与不足叠见层出。推动公共价值回归,重构社会公共秩序;克服组织结构性张力,破解传统治理机制梗阻;创新数字技术赋能,构建风险共担与学习能动机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风险社会韧性治理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韧性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公共价值 危机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产权创新与制度重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璐璐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0,共3页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主要涉及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农用地的保护和高效利用问题,二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问题。前者关系我国粮食产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民收入。后者主要涉及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及农民利益,不仅涉...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主要涉及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农用地的保护和高效利用问题,二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问题。前者关系我国粮食产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民收入。后者主要涉及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及农民利益,不仅涉及经济发展,更关系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顶层设计 制度重构 产权创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市场建设 市场化问题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及估算——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璐璐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9-46,共8页
中国正在33个县级单位开展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福建省晋江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法对晋江市农村宅基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整理潜力来源;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宅基地标准和综合测算法,估算... 中国正在33个县级单位开展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福建省晋江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法对晋江市农村宅基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整理潜力来源;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宅基地标准和综合测算法,估算晋江市2020年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大小。研究表明:晋江市的宅基地闲置情况严重,普遍存在一户多宅、宅基地超标的情况,土地集约程度较低,宅基地用途出现"功能性剩余",这正是晋江市宅基地整理的潜力所在,宅基地整理十分必要。经测算,晋江市到2020年,宅基地整理潜力为6 476.81公顷,整理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宅基整理 整理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内生与传承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122-123,共2页
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公民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生成路径、范围指代以及价值立场不同,前者具有内生性、滞后性和工具性,后者具有内在张力、规范性和价值指引性。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当代传承... 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公民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生成路径、范围指代以及价值立场不同,前者具有内生性、滞后性和工具性,后者具有内在张力、规范性和价值指引性。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当代传承,是社会先进文化。法治文化建设为法治建设步伐提速营造良好的文化基础,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法律文化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创新的机理及范式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 被引量:3
13
作者 南锐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6,共6页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研究社会问题的大背景。传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局限性和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创新的新要求是创新机理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创新具有整体性治理理念和系统性协同创新思维,而全面创新管理范式正好具备这两大特...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研究社会问题的大背景。传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局限性和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创新的新要求是创新机理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创新具有整体性治理理念和系统性协同创新思维,而全面创新管理范式正好具备这两大特征,二者具有高度契合性。基于全面创新管理范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创新则围绕着整体性治理的理念,立足于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员创新三个层次创新,以及全面协同网络的构建,形成时时创新、处处创新、人人创新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政府创新 全面创新管理 整体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险权”如何释放保护医护人员的善意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02-103,共2页
我国在以往医护安全保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出"避险权",确保医患纠纷可依法依规顺利解决。遵循以人为本、监督发力、加强联动等原则,通过法治手段升级,多领域做好调解工作,搭建医患纠纷有关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医护人员安全保... 我国在以往医护安全保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出"避险权",确保医患纠纷可依法依规顺利解决。遵循以人为本、监督发力、加强联动等原则,通过法治手段升级,多领域做好调解工作,搭建医患纠纷有关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医护人员安全保障制度,助力医护人员行使"避险权",实现保障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避险权”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论文选题的两个“考虑”与一个“判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璐璐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157,共3页
学术论文选题,不仅关系论文质量及论文能否被刊发。而且决定论文的影响力范围和效应,是对作者学术判断、学术视野、研究能力和研究潜力的全方位审视。王佳宁编审2015年4月底在上海举行的“经济新常态下发挥经济学期刊引领作用研讨会... 学术论文选题,不仅关系论文质量及论文能否被刊发。而且决定论文的影响力范围和效应,是对作者学术判断、学术视野、研究能力和研究潜力的全方位审视。王佳宁编审2015年4月底在上海举行的“经济新常态下发挥经济学期刊引领作用研讨会”上呈现的题为《中国经济学期刊的选题取向》的演讲中指出,“选题在哪里停留是经济学期刊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决定选题质量的重要关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期刊 论文选题 “判断” 学术视野 期刊竞争力 论文质量 研究能力 引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喜福会》中华裔女儿的文化身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树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87,共2页
电影《喜福会》讲述了第二代美国华裔女儿曲折复杂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危机。华裔女儿们排斥母亲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又不为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在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夹缝中痛苦挣扎。在被双重边缘化的迷茫中,女儿们开始探寻自己的... 电影《喜福会》讲述了第二代美国华裔女儿曲折复杂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危机。华裔女儿们排斥母亲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又不为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在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夹缝中痛苦挣扎。在被双重边缘化的迷茫中,女儿们开始探寻自己的文化身份,通过和母亲的冲突、对抗和理解,最终消解了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在互相沟通、兼容并存的基础上接纳和融合两种文化,重新构建了美籍华裔独特的双重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身份 他者 双重边缘化 华裔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理性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批判——兼论服务型政府建构中的理性认知 被引量:1
17
作者 苟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2,共7页
社会治理是对公共生活领域的治理描述。人类社会的治理结构,其理论发展与实践运用均呈现以理性嬗变为突出特征的治理与改革实践流变。展开对社会治理理性的当代审视与历史反思,既是对既往治理事实的客观描述与尊重,又是对未来治理模式... 社会治理是对公共生活领域的治理描述。人类社会的治理结构,其理论发展与实践运用均呈现以理性嬗变为突出特征的治理与改革实践流变。展开对社会治理理性的当代审视与历史反思,既是对既往治理事实的客观描述与尊重,又是对未来治理模式的畅想与借鉴。审视社会治理模式的演变历程,提炼治理理性的思维谱系对治理理性及其对应建构模式展开扬弃性评测,结合改革的时代背景,深化社会治理的理论视角,为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提供理性化的理论声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公共行政 治理理性 现实批判 服务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代际冲突和面子策略
18
作者 邬姝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4-125,共2页
冲突管理在现代社会变得日益重要,无论是群体间还是人际间,冲突总是从对立、误解或者意见相左开始,然后发展成愤怒甚至仇恨。冲突与个人的面子、面子功夫相联系,有效管理冲突能促进婆媳代际间的和谐关系。本文分析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 冲突管理在现代社会变得日益重要,无论是群体间还是人际间,冲突总是从对立、误解或者意见相左开始,然后发展成愤怒甚至仇恨。冲突与个人的面子、面子功夫相联系,有效管理冲突能促进婆媳代际间的和谐关系。本文分析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80后"的媳妇毛豆豆与生于五六十年代的婆婆曹心梅之间的代际冲突及化解冲突的面子策略。分析表明间接面子策略中的各种技巧是改善婆媳关系的有效手段,是媳妇美好时代的润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 冲突 面子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文化的内涵、特质与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费英秋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106-109,共4页
英雄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英雄文化在历史传承中赓续优秀文化基因,在民族复兴中汇聚爱国主义情感,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坚守人类正义的崇高境界。新时代的英雄文化具有人民性与个体性相统一、民族性... 英雄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英雄文化在历史传承中赓续优秀文化基因,在民族复兴中汇聚爱国主义情感,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坚守人类正义的崇高境界。新时代的英雄文化具有人民性与个体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人类性相统一、伟大性与平凡性相统一的特质。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能够提振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精神动能,为筑牢文化自信提供坚实依托,为培育时代新人厚植丰沃土壤,为维系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感、巩固政治认同提供精神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文化 英雄精神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增辉 李晓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党报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中国共产党 政治优势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