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金融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胜忠 周军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引导企业提高碳信息透明度,降低环境信息不对称,是有序推进“3060”双碳目标进程中需解决的重要任务。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文本词频统计分析,构建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衡量指标,实证检验... 引导企业提高碳信息透明度,降低环境信息不对称,是有序推进“3060”双碳目标进程中需解决的重要任务。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文本词频统计分析,构建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强制性压力的绿色金融能发挥环境规制功能,绿色金融发展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披露更高质量碳信息;同时较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有利于提高绿色金融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作为规范性压力的公众环境关注亦能促使企业披露高质量的碳信息,并且弱化绿色金融的环境规制功能,即公众环境关注对绿色金融存在替代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国有企业和面临高融资约束企业中,绿色金融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并且绿色金融主要促进了企业碳减排规划信息和碳减排行动信息的披露质量,对企业碳减排监督信息的披露影响并不明显。如此,协调发挥多方力量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励企业披露高质量碳信息,研究结论为碳排放监管政策制定、推动企业参与碳减排实践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信息披露质量 公众环境关注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族金属全球产业链:循环视域下的敏感因素及中国应对策略
2
作者 黄胜忠 张灿 +2 位作者 王春林 孟明亮 张双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6-492,共17页
铂族金属是我国极其匮乏的战略性关键矿产,全球集中度高,如何保障我国铂族金属矿产资源安全是一项重要的现实议题。基于从地下资源到地上资源的循环视域,从地质赋存、工业应用、金融属性三个角度梳理了铂族金属全球产业链之间的复杂关联... 铂族金属是我国极其匮乏的战略性关键矿产,全球集中度高,如何保障我国铂族金属矿产资源安全是一项重要的现实议题。基于从地下资源到地上资源的循环视域,从地质赋存、工业应用、金融属性三个角度梳理了铂族金属全球产业链之间的复杂关联,识别其中的主要敏感因素,并探讨了资源政策、技术进步和投资市场对铂族金属全球产业链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铂族金属的地下资源集中且有限,地上资源寡头特征明显;铂族金属的工业价值体现在从地上资源到城市矿产的扩散过程中,产业网络庞大且复杂,但城市矿产的集中也有利于含铂废料的回收循环;在金融投资领域,铂族金属在从地上资源到交易机构过程中,价格波动在跌宕中具有一定确定性,其价格驱动因素来自于持久的供需紧平衡;铂族金属地下资源的勘探开发,未来将聚焦于新地质构造或新成矿理论,而地上资源的循环回收经济除了着眼于工程技术问题,还应关注资源循环回收的绿色流程和城市矿产的废料管理。铂族金属因其独特的物化属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未来从地下资源的勘探开发到地上资源的循环回收是支撑其产业繁荣的关键,为此提出保障我国铂族金属资源安全的启示与对策,强调除了完善城市矿产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还应从关注地下资源转向重视地上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摆脱并打破铂族金属全球产业链中寡头控制的“茧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金属 产业链 循环经济 战略性关键矿产 资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能源绿色效率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静静 杨庆舟 李杨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建立多维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研究能源绿色效率,包括从静态方面构建MetaSBM-DDF模型测算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动态方面构建Luenberger模型测算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GLTFP),并分解其要素贡献和地区差... 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建立多维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研究能源绿色效率,包括从静态方面构建MetaSBM-DDF模型测算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动态方面构建Luenberger模型测算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GLTFP),并分解其要素贡献和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产出要素的无效率是整体无效率的主要推动力,且期望产出要素的相对贡献呈下降趋势,非期望产出要素的相对贡献呈上升趋势。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代表最佳技术前沿,而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是三大低值区。GLTFP年均增长率为4.5%,其中技术进步是GLTFP增长的核心动力且贡献度达121.06%,而技术效率对GLTFP增长有制约作用且贡献度年均下降0.9%,产出要素生产率变动是推动GLTFP增长的核心要素,且非期望产出要素、投入要素、期望产出要素对GLTFP增长的贡献率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纽带 能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Meta-SBM-DDF-Luenberger模型 要素贡献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铂族金属资源安全:建立产业循环型战略储备机制的思考与启示
4
作者 黄胜忠 张灿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6-96,共11页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铂族金属消费国和进口国,自身资源禀赋不佳、本土供应能力有限等问题愈发突出,导致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铂族金属资源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基于对全球和我国铂族金属供需概况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本...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铂族金属消费国和进口国,自身资源禀赋不佳、本土供应能力有限等问题愈发突出,导致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铂族金属资源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基于对全球和我国铂族金属供需概况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建设产业循环型铂族金属战略储备机制的概念。该机制旨在通过整合矿产资源开发、回收再利用、交易市场建设以及科研创新,构建一个全面而高效的铂族金属供应安全保障体系,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铂族金属市场中的话语权,并为铂族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金属 战略性关键矿产 总体国家安全观 资源安全 战略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能源-粮食绿色效率、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静静 汪文生 李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3-496,共14页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多维角度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Meta-SSBM和Meta-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测度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区)水-能源-粮食绿色静态和动态效率,并运用泰尔指数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多维角度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Meta-SSBM和Meta-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测度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区)水-能源-粮食绿色静态和动态效率,并运用泰尔指数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技术差距无效率而导致的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面下的效率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代表潜在的最优技术水平,中部和西部存在被高估的风险.(2)东部地区管理无效率、中部地区技术无效率、西部地区管理和技术无效率并存分别是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3)东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最高,其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差距比率的缩小;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TFP的降低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放缓和技术差距比率的扩大.(4)西部地区绿色TFP增长率的泰尔指数最大,群组内差异远大于群组间差异,尤以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最明显.(5)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人均肉类产量和人均蔬菜产量与水-能源-粮食绿色TFP同向变化;城市化率、人口密度、人均GDP则与之反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绿色效率 Meta-SSBM-ML模型 共同前沿模型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源消费革命实现路径及调控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汪文生 张静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共8页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和作用路径,构建能源消费调控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情景分析和预测资本、劳动力、技术要素调控情景下的能源消费,结果表明:第一,维持GDP增长率历史年均增长趋势6%的情景下,按照现有系统的发...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和作用路径,构建能源消费调控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情景分析和预测资本、劳动力、技术要素调控情景下的能源消费,结果表明:第一,维持GDP增长率历史年均增长趋势6%的情景下,按照现有系统的发展规律,至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将达到67.4573亿吨标准煤;第二,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创新要素,均能够使得能源消费总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经济低速—要素综合调控情景下,基本能够实现在GDP增加的同时完成2030年的政策目标值;第三,高经济增速刺激能源高消费,经济增速对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完成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在保持经济低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推动能源消费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革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S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公共预算稳定调节能力促进了区域创新吗?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平泽 刘星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根据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特点,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动用资金和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的资金合并衡量,设计反映地方公共预算稳定调节能力的指标。使用我国内地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政府治理作为中间变量时... 根据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特点,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动用资金和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的资金合并衡量,设计反映地方公共预算稳定调节能力的指标。使用我国内地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政府治理作为中间变量时地方公共预算稳定调节能力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地方公共预算稳定调节能力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机制分析表明,该能力通过影响政府治理水平促进区域创新,正向影响因政府治理水平的不同存在差异。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公共预算稳定调节能力更有利于区域创新。建议适度提高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补充比例,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直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力度,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优化财政支持区域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预算 稳定调节能力 政府治理 区域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应用探析——基于作业成本法核算原则 被引量:38
8
作者 张利 蔡诚功 +1 位作者 杜俊儒 谢景怡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0-176,共7页
能源行业是我国基础性战略产业,也是环境污染物最主要的排放源头。以煤炭为代表的能源行业绿色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等环保承诺的实现。文章以我国"双碳"减排目标和环保税相关政策为现实背景,以... 能源行业是我国基础性战略产业,也是环境污染物最主要的排放源头。以煤炭为代表的能源行业绿色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等环保承诺的实现。文章以我国"双碳"减排目标和环保税相关政策为现实背景,以煤炭企业为研究主体,结合环境成本和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煤炭企业如何运用作业成本这一战略性管理决策工具科学高效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分配及落实环境管理决策和干预这一问题。最终提出煤炭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核算时须遵循:总量核算、产品识别、工序提取、干预落实的四步走方法,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框架内结合技术方法对企业实时管理和干预行为的落实提供可行指导,对煤炭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和达成减排目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绿色管理 作业成本法 环境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