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流控实验的CO_(2)微纳米气泡水多相流动特性
1
作者 杨柳 朱凯 +5 位作者 张记刚 芮振华 董广涛 朱政霖 张明博 陈浩儒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CO_(2)微纳米气泡在提高采收率与碳封存方面存在巨大潜力,但是大多数油藏环境具有高温、高矿化度和低渗透率等储层特征,影响微纳米气泡稳定性及驱油效率。基于CT扫描获得的非均质多孔介质模型,制备刻蚀芯片,开展了微流控可视化实验。通... CO_(2)微纳米气泡在提高采收率与碳封存方面存在巨大潜力,但是大多数油藏环境具有高温、高矿化度和低渗透率等储层特征,影响微纳米气泡稳定性及驱油效率。基于CT扫描获得的非均质多孔介质模型,制备刻蚀芯片,开展了微流控可视化实验。通过显微镜观测驱替过程中油水界面变化、油滴剥离及运移特征,分析微纳米气泡流度调控对驱油效率及残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流速(0.1μL/min)时气泡通过贾敏效应封堵高渗通道,采收率较水驱提高53.8%;高流速(2μL/min)阶段剪切触发气泡聚并形成优势路径,驱油效率提高34.8%;相较于N_(2)、H_(2)和O 2体系,CO_(2)微纳米气泡对盲端孔隙封堵效果最佳(残余油降低38%~45%),但低流速驱替动力较弱导致采收率较N_(2)低7.3%;CO_(2)采收率随流速单调上升,N_(2)体系超过0.5μL/min后采收效率下降6.5%。CO_(2)微纳米气泡通过“封堵-剪切”动态平衡突破传统驱替极限,其自适应流度调控机制(低流速重构流场/高流速贯通通道)使采收率增速随流速的提升而提高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CO_(2)微纳米气泡水 流度调控 非均质多孔介质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