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井筒-地层置换效应的页岩油钻井环空流体温度分布
1
作者 王江帅 任茜钰 +6 位作者 邓嵩 汪海阁 崔猛 徐守坤 徐明华 李军 殷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为了准确掌握井筒钻井液与地层页岩油置换条件下的环空流体温度分布规律,基于流体流动与传热理论,充分考虑置换后环空混合流体流动方式和热物性参数的变化,建立页岩油钻井环空流体温度分布预测模型,探究置换条件下环空流体温度分布规律... 为了准确掌握井筒钻井液与地层页岩油置换条件下的环空流体温度分布规律,基于流体流动与传热理论,充分考虑置换后环空混合流体流动方式和热物性参数的变化,建立页岩油钻井环空流体温度分布预测模型,探究置换条件下环空流体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置换位置、置换流体类型、置换速率对环空流体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置换条件下的环空流体温度高于正常循环条件下的温度;置换发生在井底时,环空流体温度分布曲线无明显拐点,而置换发生在非井底时,曲线存在明显拐点,且拐点位置与置换点位置一致;与低比热容的地层页岩油相比,高比热容的地层水与井筒钻井液发生置换时环空流体温度更高;当地层页岩油侵入速率大于井筒钻井液漏失速率时,置换速率越大,置换后的环空流体温度越高,反之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钻井 环空流体温度 置换位置 置换流体类型 置换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破乳剂的制备及其稠油乳状液破乳性能
2
作者 吴迪 彭明国 +2 位作者 谷宇 毛林强 张文艺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6-444,共9页
稠油开采需要高温、高压条件,采出液为水包油型乳状液。传统破乳剂难以对这种乳状液进行高效破乳。针对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破乳难题,本研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uFe2O4磁性纳米材料,并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合制备一种新型、可重复... 稠油开采需要高温、高压条件,采出液为水包油型乳状液。传统破乳剂难以对这种乳状液进行高效破乳。针对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破乳难题,本研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uFe2O4磁性纳米材料,并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合制备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的磁性纳米稠油破乳剂(WD-03),探讨了该新型稠油磁性纳米破乳剂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WD-03对水的浸润接触角近乎0°,呈高度亲水性;当WD-03投加量达2g/L,破乳反应时间30min左右时破乳剂效果能达到最优效果,pH、温度(20~80℃)对破乳影响较小。对于含水率为90%~98%、含油量大于2000mg/L的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稠油乳状液,经过WD-03破乳处理后,上层稠油含水率小于5%、下层含油废水中的石油烃含量小于5mg/L;磁性纳米破乳剂回收并重复使用3次后,上层稠油含水率小于10%、下层含油废水小于50mg/L;回收并重复利用5次后其对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的破乳率仍然能够达到95%,表明WD-03有稳定的磁性和可回收重复利用特性。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手段表征,推测WD-03对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的破乳机制为:高度亲水性的WD-03利用碳纳米管材料MWCNT表面形成的大π键体系与石油中的沥青与胶质的π键结合作用反应,促进了油滴的聚合和与水的分离;由于WD-03具有磁性材料特性,使得其在外加磁场条件下与水极易分离,从而表现出极高回收效率;同时,WD-03还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微小乳状油粒并聚集成为大油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反应 回收 碳纳米管 铁酸铜 磁性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方法对Pd/有机硅杂化膜的结构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梓豪 任秀秀 +4 位作者 姚政 徐荣 郭猛 钟璟 沈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6-923,共8页
为了提高有机硅膜对氢气的渗透选择性,将氯化钯(PdCl_(2))加入1,6-双(三乙氧基硅基)己烷(BTESH)形成的有机硅溶胶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成膜,然后对Pd^(2+)进行还原,研究了乙醇、乙二醇和H_(2)/N_(2)氛围3种方法对Pd还原程度的影响,并... 为了提高有机硅膜对氢气的渗透选择性,将氯化钯(PdCl_(2))加入1,6-双(三乙氧基硅基)己烷(BTESH)形成的有机硅溶胶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成膜,然后对Pd^(2+)进行还原,研究了乙醇、乙二醇和H_(2)/N_(2)氛围3种方法对Pd还原程度的影响,并将形成的Pd/BTESH膜用于氢气分离。结果表明:乙醇没有还原性,H_(2)/N_(2)氛围比乙二醇表现出更强的Pd还原能力,在氢气分离中展示出最好的分离性能,H_(2)/N_(2)选择性达到11.4。在H_(2)/N_(2)还原下,随着Pd掺杂量的增加,膜的H2渗透率先降低后升高,选择性则相反。经过Pd掺杂量的优化,在200℃下Pd/BTESH-0.2膜比BTESH有机硅膜的H_(2)/N_(2)选择性提高了72%,且表现出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还原方法 PD 氢气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