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盆地中单斜构造带岩性油藏成藏特征——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红柳泉油田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畅斌 张金功 +4 位作者 尹成明 黄传卿 龚建洛 康伟伟 黎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红柳泉单斜构造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模式,为地质勘探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区28口井的岩心进行观察,并对样品物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红柳泉砂岩透镜体油藏中的裂缝类型主要包括平行层面裂缝、低角度斜向缝及垂直层面裂缝。垂直层... 目的探讨红柳泉单斜构造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模式,为地质勘探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区28口井的岩心进行观察,并对样品物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红柳泉砂岩透镜体油藏中的裂缝类型主要包括平行层面裂缝、低角度斜向缝及垂直层面裂缝。垂直层面裂缝一般不穿平行层面裂缝,二者整体构成"工"型裂缝组合;发育裂缝样品的渗透率比无裂缝样品高,发育裂缝样品的渗透率介于(87.3~46 550)×10-3μm2,不发育裂缝的样品渗透率介于(0.004 1~2.19)×10-3μm2。结论挤压盆地中单斜构造带岩性油藏油气的运移受油气运移的动力和砂泥岩输导性的控制,平行层面方向是主要的运移方向,侧向供烃范围决定着油气的富集程度;盆地收缩对油气运移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构造带 岩性油藏 柴达木盆地 红柳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注入后油藏微生物群落16S rRNA基因的T-RFLP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海鹰 肖生科 +2 位作者 马光东 汪卫东 王修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6-359,373,共5页
为了监测油藏微生物群落动态,应用不依赖微生物培养与克隆的T-RFLP方法研究了模拟油藏环境中营养物的注入对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基因组总DNA为模板,用细菌和古菌的荧光标记引物对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 为了监测油藏微生物群落动态,应用不依赖微生物培养与克隆的T-RFLP方法研究了模拟油藏环境中营养物的注入对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基因组总DNA为模板,用细菌和古菌的荧光标记引物对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RsaI和MspI消化,用毛细管凝胶电泳分离酶切产物后利用LIFD检测器精确检测T-RFs,以确定每个片断的长度和丰度。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的T-RFLP对比分析表明,营养物注入后,T-RF的数量与丰度都有显著提高,且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群落结构。在内源微生物驱油研究中,T-RFLP方法是跟踪油藏微生物群落动态和对比分析群落结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微生物群落 16S RRNA 分子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T-RFLP 毛细管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盆气成藏条件及识别标志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海燕 陈元勇 李翻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2,36,共4页
通过对烃源岩、储层以及形成深盆气的地质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腹部深盆气成藏的理论条件。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成熟度较高,以生气为主;侏罗系砂岩岩屑含量高,煤层发育,颗粒偏细,导致砂岩储层在成岩过程中被快速压实,变得... 通过对烃源岩、储层以及形成深盆气的地质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腹部深盆气成藏的理论条件。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成熟度较高,以生气为主;侏罗系砂岩岩屑含量高,煤层发育,颗粒偏细,导致砂岩储层在成岩过程中被快速压实,变得致密。在烃源岩大量生烃前,砂岩储层已经达到深盆气成藏的临界条件,为深盆气的成藏提供了条件。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系统内气测活跃,储层致密,超压顶界穿层,封闭层主要为砂岩,所有这些特征表明超压是由生烃作用引发的,是伴随着深盆气成藏过程而形成的。因此,超压可以作为深盆气系统的识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盆气 侏罗系 超压 成藏 识别标志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预测储层砂岩粒度纵向剖面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萍 范永涛 +2 位作者 刘常红 闫新江 张密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4期449-452,共4页
国内外多年的研究认为,储层粒度特征值(d50,UC)是防砂设计的基础。利用伽马测井、密度测井与粒度特征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探井伽马、密度测井项与实测粒度特征值三者的样本库;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训练出满足工程需要的学习网络,进而结合... 国内外多年的研究认为,储层粒度特征值(d50,UC)是防砂设计的基础。利用伽马测井、密度测井与粒度特征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探井伽马、密度测井项与实测粒度特征值三者的样本库;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训练出满足工程需要的学习网络,进而结合开发区块的测井资料,建立整个储层的粒度纵向分布剖面。该技术对实测数据少或缺乏实测数据储层的防砂显得尤为重要,为防砂方案设计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并在现场进行了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值 测井项 神经网络 样本库 纵向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北部海底沉积物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青芳 何伟 +1 位作者 董贺平 李双林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10期46-50,共5页
对南黄海北部48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对沉积有机质中的饱和烃组分进行了色谱定量、色谱—质谱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沉积有机质受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在饱和烃色谱图中出现不同程度的UCM鼓包,峰型为双峰型,... 对南黄海北部48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对沉积有机质中的饱和烃组分进行了色谱定量、色谱—质谱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沉积有机质受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在饱和烃色谱图中出现不同程度的UCM鼓包,峰型为双峰型,奇偶碳优势明显,且长链烃奇数碳优势更加显著;石油烃参数Pr/nC17和Ph/nC18比值较高;甾、萜烷成熟度生物标志物参数均显示了有机质进入生烃的热成熟阶段。综合分析认为,南黄海北部海底沉积物受双源控制,以陆源输入为主,有机质保存条件好,成熟度较高,推测可能有外源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北部 饱和烃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