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酸酸化在青海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文斌 李丛峰 施晓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7,4,共5页
提出了加醇酸液用于低压低渗油气层酸化的优点,包括可改变岩石润湿性,防止和解除水锁,残酸和酸化产物易排出等。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用醇处理饱和水的储层岩心,可显著增大气体渗透率,降低液体饱和度,甲醇的效果最好,乙醇次之;发生水锁、... 提出了加醇酸液用于低压低渗油气层酸化的优点,包括可改变岩石润湿性,防止和解除水锁,残酸和酸化产物易排出等。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用醇处理饱和水的储层岩心,可显著增大气体渗透率,降低液体饱和度,甲醇的效果最好,乙醇次之;发生水锁、经表面活性剂溶液处理无效的储层岩心,用甲醇处理可使气体渗透率完全恢复;加入醇可降低各种酸液的表面张力,减缓酸液与砂岩岩心的反应。考察了醇加量对两种储层岩心在一种缓速混合酸(10%HC l+2%HF+4%HBF4+2%HAC)中溶蚀率的影响,确定选用甲醇,加量为20—25%。在青海油田3口注入井(包括1口不吸水的井)用该加醇酸液实施酸化,注水量大幅增加。介绍了3口井的井况和酸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醇酸液 甲醇 酸化处理 低压低渗透油气层 水锁 注水井 增注处理 青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油田尕斯N_(1)–N_(2)^(1)超高盐油藏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贾志伟 程长坤 +3 位作者 朱秀雨 濮兰天 韩宇 扈福堂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7,共7页
青海油田尕斯N_(1)-N_(2)^(1)油藏的地层水矿化度和钙镁离子含量超高,进行凝胶与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常规凝胶易脱水破胶,长期稳定性差,同时常规表面活性剂易与地层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沉淀。针对前一问题,合成了适用于尕斯N1–N2... 青海油田尕斯N_(1)-N_(2)^(1)油藏的地层水矿化度和钙镁离子含量超高,进行凝胶与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常规凝胶易脱水破胶,长期稳定性差,同时常规表面活性剂易与地层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沉淀。针对前一问题,合成了适用于尕斯N1–N21油藏的抗高盐有机凝胶,配方为0.3%~0.4%聚合物+0.2%~0.3%交联剂+0.1%~0.2%稳定剂,该体系在68℃条件下初凝时间大于70 h,成胶后凝胶黏度大于1.0×10^(4) mPa∙s;优选了抗高盐表面活性剂QH-1,评价了界面张力和驱油效果,发现质量分数0.4%的QH-1溶液可提高采收率18.72%。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交替注入抗高盐有机凝胶和QH-1能有效遏制水的无效循环,提高中低渗区域的驱油效率,优化的“凝胶+QH-1”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27.6%以上。该复合驱在尕斯N_(1)-N_(2)^(1)油藏9口注水井进行了应用,应用后对应油井的平均含水率由80%降至70%,增产油量2.41×10^(4 )t。研究结果表明,“凝胶+QH-1”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对青海油田尕斯N_(1)-N_(2)^(1)超高盐油藏增油降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盐油藏 聚合物凝胶 表面活性剂 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青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薄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建坤 蒋廷学 +2 位作者 万有余 吴春方 刘世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72,共8页
针对致密砂岩薄层压裂面临缝高难控、改造体积小、裂缝支撑效率低及导流能力保持较差等难题,从压裂工程角度出发,通过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模拟研究了不同黏度压裂液在不同的压裂施工参数下对裂缝延伸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薄层体积压裂存... 针对致密砂岩薄层压裂面临缝高难控、改造体积小、裂缝支撑效率低及导流能力保持较差等难题,从压裂工程角度出发,通过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模拟研究了不同黏度压裂液在不同的压裂施工参数下对裂缝延伸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薄层体积压裂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得出了主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层压裂控缝高措施及提高裂缝支撑效率工艺方法。研究表明:压裂液黏度是影响裂缝扩展、延伸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排量、液量;薄层压裂应以控缝高为前提,充分利用天然裂缝的作用,提高改造体积及裂缝支撑效率;低黏度压裂液能兼顾薄层压裂控缝高及造缝长的作用,有利于开启及扩展天然裂缝,进一步降低储层伤害,适宜作为薄层体积压裂的前置液;施工不同泵注阶段采用多黏度组合的压裂液体系,既可以扩大有效造缝体积及形成多尺度的裂缝系统,又能兼顾前置液阶段控缝高及携砂液阶段加砂的要求;采取变密度支撑剂结合多尺度组合加砂方式可实现不同粒径支撑剂与不同尺度裂缝系统的匹配,提高多尺度裂缝系统及远井地带裂缝的支撑效率。研究成果在龙凤山薄层气藏及江陵凹陷薄层油藏的多口井进行了试验,压裂后增产及稳产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改造工艺,且稳产有效期明显增长,提高了该类储层压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薄层压裂 裂缝参数 正交模拟 裂缝缝高 多尺度裂缝 支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林海 陈茜 +8 位作者 李强 孙丹 苏楠 程长坤 徐瑞 康定宇 罗一菁 张忠智 张志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在介绍石油降解微生物及其降解机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生物刺激法、生物强化法、生物通风法及微生物联合修复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石油降解微生物 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南油田采出水硫酸盐还原菌生物抑制工艺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梦龙 隋光宗 +3 位作者 许鑫科 孙未国 孙晓雨 康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110,共5页
乌南油田采出水质较差,特别是硫酸盐还原菌十分活跃,其含量远超水质标准的要求。硫酸盐还原菌会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导致硫化氢含量增高和腐蚀速率大大增加。但乌南油田采出水中硝酸盐还原菌同样十分活跃,表明乌南水处... 乌南油田采出水质较差,特别是硫酸盐还原菌十分活跃,其含量远超水质标准的要求。硫酸盐还原菌会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导致硫化氢含量增高和腐蚀速率大大增加。但乌南油田采出水中硝酸盐还原菌同样十分活跃,表明乌南水处理系统有使用硝酸盐还原菌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潜力。只要添加适当的激活剂,就可以激发硝酸盐还原菌的潜力,以期有效抑制硫酸盐还原菌和去除硫化氢的目的,通过大量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实验表明采用生物营养液+絮凝剂+助凝剂的药剂加注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功激活了硝酸盐还原菌,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硫酸盐还原菌含量大幅度降低。标志着乌南联合站水处理工艺进入了新的阶段,乌南、英东水质持续达标,为精细注水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南油田 硫酸盐还原菌 硝酸盐还原菌 采出水 生物抑制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层对页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及其对水力压裂的启示
6
作者 王小琼 钟毅 +7 位作者 万有余 温野群 吴珊 张木杨 申颍浩 葛洪魁 鲜成钢 陈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英雄岭页岩油纵向层系厚,具有高频旋回沉积特征,主要发育纹层状和层状页岩,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甜点识别难度大。以英雄岭干柴沟组纹层状页岩和层状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试验,结合现场水力压裂微震及施工曲线分析,得到纹层对页... 英雄岭页岩油纵向层系厚,具有高频旋回沉积特征,主要发育纹层状和层状页岩,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甜点识别难度大。以英雄岭干柴沟组纹层状页岩和层状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试验,结合现场水力压裂微震及施工曲线分析,得到纹层对页岩力学性质及裂缝扩展的影响,并提出压裂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相较于层状页岩,纹层状页岩天然微裂隙更发育;纹层状页岩抗压强度更低,破裂后产生的裂隙体积应变要小于层状页岩,主要是纹层状页岩形成的裂缝开度小,与现场压裂施工曲线上没有明显的破裂压力降结果一致;纹层状页岩压裂裂缝易沿纹层结构扩展,形成数量更多更为复杂的裂缝网络;纹层状页岩裂缝数量多,复杂度高,裂缝比表面积大,见油速度快,是更优的工程甜点;对于纹层状页岩建议采用“冻胶+滑溜水”复合压裂工艺,先以高黏冻胶撑开纹层的小开度裂缝,携砂支撑,增加裂缝有效性,再以滑溜水促进复杂裂缝网络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英雄岭 岩石力学 纹层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网压裂控制条件研究 被引量:53
7
作者 胡永全 贾锁刚 +2 位作者 赵金洲 张烨 米强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32,共7页
结合北美页岩气藏体积改造实践与裂缝监测成果,全面阐述了缝网压裂的力学控制条件:岩石脆性指数是多点起裂而形成多裂缝的基础,发育良好的结构弱面(节理与天然裂缝)是形成网络的必要条件,储层水平主应力差与天然裂缝逼近角是诱发缝网的... 结合北美页岩气藏体积改造实践与裂缝监测成果,全面阐述了缝网压裂的力学控制条件:岩石脆性指数是多点起裂而形成多裂缝的基础,发育良好的结构弱面(节理与天然裂缝)是形成网络的必要条件,储层水平主应力差与天然裂缝逼近角是诱发缝网的控制条件,低渗一致密储层是采用缝网压裂的前提。阐述了形成缝网的工艺条件:低黏流体是诱发复杂裂缝网络的前提,较高净压力(系数)是提高缝网波及区域的工艺手段;对比了常规压裂与缝网压裂改造理念的的差异,为正确判别和使用缝网压裂提供了思路。明确提出了缝网压裂的控制条件,对于指导缝网压裂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人工裂缝 网络裂缝 改造体积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油田微生物腐蚀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强 张弛 +6 位作者 林海 沈慧 程长坤 尹子涵 张志勇 张忠智 罗一菁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9期9-14,共6页
微生物腐蚀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微生物的活动会导致油田金属设备与金属管道的破坏和油田储层酸化,严重威胁到油田的安全生产。硫酸盐还原菌是引起油田微生物腐蚀的元凶,其形成的生物膜造成的腐蚀在近几年也引起了学者... 微生物腐蚀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微生物的活动会导致油田金属设备与金属管道的破坏和油田储层酸化,严重威胁到油田的安全生产。硫酸盐还原菌是引起油田微生物腐蚀的元凶,其形成的生物膜造成的腐蚀在近几年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一般采用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方法解决微生物腐蚀的问题,其中应用广泛的技术有使用化学杀菌剂、改性金属材料和使用生物竞争抑制技术等。结合油田微生物腐蚀现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抑制油田微生物腐蚀的现状与研究进展,指出了油田开发过程中抑制微生物腐蚀的研究方向,对油田抑制硫酸盐还原菌及其腐蚀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硫酸盐还原菌 硝酸盐还原菌 硫化物去除 耐蚀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气藏泥砂堵塞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富华 张志豪 +5 位作者 廖丽 陈君 张卫东 冯大强 赵玉 姜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疏松砂岩气藏具有埋藏较浅,储层岩石疏松,气水分布复杂等特征,生产过程中地层易发生边底水侵、微粒运移和泥砂堵塞问题,导致井筒产水、出砂现象发生,影响气田的正常生产。选取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为研究目标,基于生产工程因... 疏松砂岩气藏具有埋藏较浅,储层岩石疏松,气水分布复杂等特征,生产过程中地层易发生边底水侵、微粒运移和泥砂堵塞问题,导致井筒产水、出砂现象发生,影响气田的正常生产。选取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为研究目标,基于生产工程因素分析与堵塞机制理论研究,探究产水、出砂以及地层泥砂堵塞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不同压实作用下的泥砂堵塞机制模拟实验,并通过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粒度测试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泥砂微粒堵塞机制及其对疏松砂岩渗流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生产压差、地层压力和边底水侵是气井出砂的主要影响因素;生产压差越大,地层压力衰减越快,压实作用越强,导致地层出水加剧;当储层发生边底水侵后,水侵与压实效应导致岩心渗透率迅速下降,最大渗透率损失率达到77.40%;岩心水化分散导致泥砂微粒粒径变小,释放出的石英、长石等非膨胀性颗粒将发生运移,运移泥砂微粒粒径(Dp)与孔喉直径(df)满足3df<Dp<10df的桥堵规则,导致地层泥砂微粒堵塞;当围压达到12 MPa后,运移泥砂微粒粒径与孔喉直径满足df>1/3Dp的匹配关系,泥砂微粒直接堵塞孔喉。因此,在开发中不建议采用过高的生产压差,对于地层压力降低的储层宜采取增压开发的方式,对地层进行能量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气藏 微粒运移 泥砂堵塞机制 生产压差 地层压力 水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污染井流入动态通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厉强 王洪辉 +2 位作者 李彦 赵子刚 郭子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基于低渗透非达西渗流理论及对Kro/Boμ函数形态的分析,推导了低渗污染井在油藏饱和及未饱和状态下的无因次流入动态表达式,并对影响无因次流入动态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中启动压力梯度、污染程度和供给半径对... 基于低渗透非达西渗流理论及对Kro/Boμ函数形态的分析,推导了低渗污染井在油藏饱和及未饱和状态下的无因次流入动态表达式,并对影响无因次流入动态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中启动压力梯度、污染程度和供给半径对无因次流入动态都有较显著的影响。结合胜利油田某井产量递减分析,表明该通式能有效地预测和分析油井动态。无因次流入动态通式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为低渗透油藏的现场开发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污染 流入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活剂处理含油污泥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强 田新堂 +4 位作者 林海 李为 付鉴 罗一菁 苏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4,共5页
讨论了生物表活剂处理含油污泥的机理,介绍了鼠李糖脂、槐糖脂和脂肽类生物表活剂在油泥中回收原油的应用,分析了生物表活剂强化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并提出了对生物表活剂处理油泥未来研究趋势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生物表活剂 回收原油 微生物 石油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响应复合凝胶转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平德 魏发林 +2 位作者 郭子义 朱秀雨 熊春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8-233,共6页
为提高无机凝胶的强度、避免在无机凝胶中加入聚合物后出现沉淀和析出的现象,采用低成本聚合硫酸铝铁、尿素、丙烯酰胺、引发剂过硫酸铵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合成了热响应复合凝胶转向剂,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 为提高无机凝胶的强度、避免在无机凝胶中加入聚合物后出现沉淀和析出的现象,采用低成本聚合硫酸铝铁、尿素、丙烯酰胺、引发剂过硫酸铵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合成了热响应复合凝胶转向剂,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凝胶转向剂的耐温性和耐冲刷性。研究结果表明,热响应复合凝胶转向剂适宜的合成条件为(以质量分数计):2.0%数3.0%丙烯酰胺、1.5%数2.5%聚合硫酸铝铁、0.4%数0.8%尿素、0.03%数0.05%过硫酸铵、0.02%数0.04%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成胶温度50数90℃。该转向剂成胶时间可控(5数36 h),凝胶强度大(>3×10~4m Pa·s),克服了普通无机凝胶成胶快的缺陷;同时该转向剂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及深部运移性能,成胶前溶液的表观黏度<10 m Pa·s,可以实现大剂量注入并深部放置;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良好,在90℃下老化120 d后的黏度保留率为87.4%;复合凝胶的封堵与耐冲刷能力好于普通无机凝胶及有机凝胶,其对岩心的封堵率大于98%,满足现场调驱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响应复合凝胶 转向剂 黏度 封堵 调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能量耗散与密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凡 王夫军 +3 位作者 窦益华 李占春 于洋 万志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特殊螺纹接头在井下服役时,因井口装置和井底封隔器的约束及井筒中流体变化的作用,当开关井、压裂液注入和产气时,接头处会发生轴向振动而影响接头密封性。为了从能量耗散角度研究轴向振动对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的影响,推导了特殊螺纹密... 特殊螺纹接头在井下服役时,因井口装置和井底封隔器的约束及井筒中流体变化的作用,当开关井、压裂液注入和产气时,接头处会发生轴向振动而影响接头密封性。为了从能量耗散角度研究轴向振动对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的影响,推导了特殊螺纹密封面处一维连续体微滑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通过仿真得出不同界面特性、不同压力、不同锥度、不同轴向循环载荷下密封面处能量耗散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锥度下密封面处能量耗散大小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法向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轴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封面处锥度增大时,密封面处能量耗散值越大。应适当减小特殊螺纹密封面处锥度,提高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处加工工艺,从而减小密封面处能量耗散,以提高接头密封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特殊螺纹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螺纹接头 密封 锥度 能量耗散 一维连续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尕斯油藏耐油耐盐洗井用固体起泡剂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泰滨 陈馥 +2 位作者 罗米娜 艾加伟 段培珍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4,共7页
目的针对尕斯油藏地层水矿化度大,凝析油含量分布广的情况,研制一种能耐高矿化度和高凝析油的固体洗井剂,以满足尕斯油藏洗井。方法基于尕斯油田水分析结果,水中Ca^(2+)含量较大,对阴离子起泡剂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影响很大。非离子... 目的针对尕斯油藏地层水矿化度大,凝析油含量分布广的情况,研制一种能耐高矿化度和高凝析油的固体洗井剂,以满足尕斯油藏洗井。方法基于尕斯油田水分析结果,水中Ca^(2+)含量较大,对阴离子起泡剂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影响很大。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起泡剂的抗盐能力优良,使用韦伯搅拌法对这3类抗盐能力优良的起泡剂进行耐盐性筛选。结果最终选出CAO-30(两性离子氧化铵型)、CAB(两性离子甜菜碱型)、YN-1(非离子烷基糖苷型)3种耐盐能力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并对3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优选出表面张力低、泡沫体积大、泡沫稳定性强的组合,其中,两性离子甜菜碱型与非离子烷基糖苷类起泡剂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羟丙基胍胶作为稳泡剂,稳泡效果良好。起泡剂的最佳质量比为:m(CAB)∶m(YN-1)∶m(HPG)=6∶9∶5。使用尿素为固定剂制成固体起泡剂,对固体起泡剂进行性能评价。结论该起泡剂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最大耐凝析油质量分数为30%,最大耐温能力为80℃,洗油污能力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复配体系 泡沫体积 半衰期 泡沫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纳米粒子型低浓度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霜霜 东野升富 +3 位作者 徐灿 周平 赵梦龙 李建元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由于具有无残渣、低摩擦、破胶完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价格高、耗用量大,进一步限制了VES的广泛应用,本研究提出了SiO_(2)纳米粒子低浓度VES压裂液(NAVES)。由1%EDAA和0.01%SiO_(2)组成...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由于具有无残渣、低摩擦、破胶完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价格高、耗用量大,进一步限制了VES的广泛应用,本研究提出了SiO_(2)纳米粒子低浓度VES压裂液(NAVES)。由1%EDAA和0.01%SiO_(2)组成的NAVES体系在70℃下剪切2 h黏度在33 mPa·s以上;而1%EDAA在相同条件下黏度为24 mPa·s,这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附着在带负电的SiO_(2)纳米颗粒的表面上,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网络结构,所以NAVES体系比EDAA体系具有更高的黏度。黏弹性测试也证实了SiO_(2)与胶束的伪交联可以提高EDAA的抗剪切性能和弛豫时间。NAVES体系在100 min内可以完全破碎,其黏度降低到5 mPa·s以下。25℃时,EDAA/SiO_(2)体系中石英砂的沉降速率为0.0021 cm/s,低于传统的VES压裂液,因此,NAVES可以作为低浓度的水力压裂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SiO_(2)纳米颗粒 压裂液 黏弹性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解除近井地带反凝析伤害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睿 何永志 +4 位作者 白景彪 冯大强 王强 白靖 贾正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97,共6页
凝析气藏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时,气藏地层压力降低至体系流体露点压力就会有凝析油析出,尤其在近井地带,凝析油会滞留在孔隙中,减小气相有效的流动空间,甚至堵塞气相的流动通道,大大降低气井产能。为恢复气井产能就需要解除近井地带凝析... 凝析气藏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时,气藏地层压力降低至体系流体露点压力就会有凝析油析出,尤其在近井地带,凝析油会滞留在孔隙中,减小气相有效的流动空间,甚至堵塞气相的流动通道,大大降低气井产能。为恢复气井产能就需要解除近井地带凝析油伤害。通过前人研究发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仅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流动性、较强的抽提烃类物质和降低凝析气露点压力的能力,且溶解于水后略呈酸性,这种酸化作用可解除地层堵塞,提高储层渗透性。因此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解除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并恢复气井产能,针对塔里木油田牙哈凝析气藏凝析油产量递减快的问题,以某典型井为例,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态的物理特性开展气藏反凝析解堵提高单井产能室内实验,弄清地层流体反凝析规律和凝析油分布特征,定量研究二氧化碳吞吐提高凝析油产量效果,在此基础上,在现场实施注二氧化碳解堵提高单井产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单井产油量提升近两倍,并在该气藏得到有效推广应用,从而为该地区制订解除反凝析伤害、提高凝析油产量技术政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吞吐 凝析油 反凝析伤害 解堵 产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侵初期环空压力瞬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凤和 程长坤 +3 位作者 谯世均 邢星 吴玉杰 杨宏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文章在考虑了气侵初期水锤效应对井底压力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水锤—漂移流综合模型来准确描述气侵过程中环空压力的瞬态变化规律,并采用复合差分格式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结果显示气侵发生初期,地层气体迅速进入井筒会引发气液交界面以... 文章在考虑了气侵初期水锤效应对井底压力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水锤—漂移流综合模型来准确描述气侵过程中环空压力的瞬态变化规律,并采用复合差分格式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结果显示气侵发生初期,地层气体迅速进入井筒会引发气液交界面以上钻井液柱产生水锤效应,导致环空压力升高并随时间周期性波动,波动振幅随瞬态气侵速率的增加和瞬态气侵时间的减少而增大,而波动频率仅随瞬态气侵时间的减少而增大;在气液交界面以下的两相流区域内环空压力随时间近似线性降低。此外,地层渗透率、井底负压差越大,井眼尺寸越小,则瞬态气侵速率越大,水锤效应越显著,两相流区域内的环空压力下降速度越快。气侵初期的井底压力变化为早期气侵检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侵 水锤模型 漂移流模型 环空压力 复合差分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涩北疏松砂岩气藏整体治水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麒钧 冯胜利 +3 位作者 廖丽 杜竞 吴程 刘俊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2,共3页
随着涩北气田边水水侵逐年加剧,水侵层组的产能递减率居高不下。仅针对单井的排水采气作业已无法满足均衡采气的要求,直接影响了青海气区的稳产。在调研国内外整体治水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川渝气区整体治水的成功经验,结合疏松砂岩气藏地... 随着涩北气田边水水侵逐年加剧,水侵层组的产能递减率居高不下。仅针对单井的排水采气作业已无法满足均衡采气的要求,直接影响了青海气区的稳产。在调研国内外整体治水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川渝气区整体治水的成功经验,结合疏松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和工艺难点,优选出水侵较为严重的涩北二号气田Ⅲ-1-2层组,全面分析了该层组的水侵特征,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排水方案的论证,编制了层组整体治水工艺实施方案,经过2年的现场实施,水侵状况得到缓解,层组产能递减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效益显著。实践证明,整体治水较单井治水应用效果优势明显,可以有效解决涩北气田水侵层组产能递减率居高不下的难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北气田 疏松砂岩气藏 水侵 层组 整体治水 方案 递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于碰摩诱导的非规则形貌套管磨损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君林 万志国 +4 位作者 满振峰 李国平 夏雪 罗敬兵 窦益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1,共6页
由于钻磨铣作业管柱刚度低且受力情况复杂,发生涡动时不可避免会碰摩套管,诱导套管产生不连续、随机的磨损,降低井筒安全性。为研究碰摩磨损对套管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钻磨铣作业钻柱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得到钻柱... 由于钻磨铣作业管柱刚度低且受力情况复杂,发生涡动时不可避免会碰摩套管,诱导套管产生不连续、随机的磨损,降低井筒安全性。为研究碰摩磨损对套管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钻磨铣作业钻柱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得到钻柱涡动轨迹及钻柱涡动诱发的套管碰摩特征;同时建立了碰摩磨损体积计算模型,考察转速、钻压对碰摩诱导的套管磨损的影响规律;将碰摩磨损缺陷引入套管模型,采用应力集中比值分析碰摩磨损缺陷对套管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钻磨铣作业期间钻柱对套管的碰摩主要发生在下部钻具组合处,表现为不连续性碰摩和连续性碰摩2种形式;转速、钻压与碰摩磨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碰摩磨损缺陷的偏磨率、开口大小及数量会对套管承载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由碰摩诱导产生的套管磨损分析及井筒完整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磨铣作业 修井 钻柱涡动 碰摩 非规则形貌 套管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全氟辛酸钠在水中的分布
20
作者 许鸷宇 赵玉 +4 位作者 廖丽 杜竞 毛建军 姜琪 陈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9-353,共5页
为从微观上探究氟碳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分布情况,使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全氟辛酸钠(Na-PFO)在水中的分布情况。模拟平衡后,PFO^(-)分布在水/气界面处,且疏水的氟碳链朝向气相,亲水的羧酸根浸在水中,形成层状分布,径向分布函... 为从微观上探究氟碳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分布情况,使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全氟辛酸钠(Na-PFO)在水中的分布情况。模拟平衡后,PFO^(-)分布在水/气界面处,且疏水的氟碳链朝向气相,亲水的羧酸根浸在水中,形成层状分布,径向分布函数证明钠离子主要分布在水中的羧酸根附近。羧酸根可与周围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且显负电性的氟原子也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钠离子与水分子之间具有吸引作用,但不形成氢键;钠离子主要分布于PFO^(-)的氧原子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表面活性剂 分子动力学模拟 数量密度 IGHM 径向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