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井温度响应型自消泡智能泡排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1
作者
杜竞
陈君
+5 位作者
毛玉昆
许鸷宇
廖丽
冶克杰
李刚
侯宝峰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2,共7页
为解决排水采气工艺中起泡剂和消泡剂用量过大、消泡不彻底、工艺复杂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气井温度响应型自消泡智能泡排剂TS-1,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温度为80℃、矿化度为20×10^(4)mg/L的条件下,泡排剂有较好的起泡性...
为解决排水采气工艺中起泡剂和消泡剂用量过大、消泡不彻底、工艺复杂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气井温度响应型自消泡智能泡排剂TS-1,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温度为80℃、矿化度为20×10^(4)mg/L的条件下,泡排剂有较好的起泡性能和稳定性;质量分数为0.2%的泡排剂溶液能够在20℃左右自身完成相态的转变,由起泡性转变为消泡性,起泡体积达到420 mL,泡沫半衰期达到13 min;地层砂对泡排剂溶液的起泡能力影响较小,携液率达到84.8%,20 min后自消泡率达到84.3%;在加入增效剂ESAB后,自消泡率接近100.0%,自消泡能力提升;气井自消泡智能泡排剂在井口位置及地面管线中,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可迅速自消泡,避免了加入消泡剂的步骤,简化了操作流程,并有效提高了泡沫排水作业的效率。自消泡智能泡排剂成功应用后,平均日增产气4000 m^(3),平均日增排液2.8 m^(3),增气排液效果明显。该成果为气井排水采气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重要的矿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排剂
温度敏感型
排水采气
自消泡
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中氦气富集规律与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
15
2
作者
贺政阳
杨国军
+6 位作者
周俊林
李玉宏
张文
何文发
郑斌
韩伟
马尚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60,共16页
以往调查研究成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坪、马北为富氦天然气田,并初步揭示了氦气的成因与来源,但氦气富集规律与资源前景研究依然薄弱。笔者通过对东坪、马北、尖北等气田开展天然气氦含量测试,并结合以往天然气组分和稀有气体同位素数据...
以往调查研究成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坪、马北为富氦天然气田,并初步揭示了氦气的成因与来源,但氦气富集规律与资源前景研究依然薄弱。笔者通过对东坪、马北、尖北等气田开展天然气氦含量测试,并结合以往天然气组分和稀有气体同位素数据,对柴达木盆地天然气中氦气的富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具有良好氦气资源前景,东坪3井区、东坪1井区、尖北气田和马北气田氦气含量达到工业利用标准;氦气主要富集在远离生烃凹陷的板块边缘基底隆起带之上,含量受基底岩性控制;基底断层与区域不整合面构成了氦气和烃类气体高效的运移通道,孔隙-裂隙水、游离相甲烷和氮气是氦气运移的主要载体,活跃的边底水促进了氦气的运移和富集;高排驱压力的含膏泥岩和厚层泥岩构成了良好的保存条件。基于氦气富集控制因素的分析,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氦气富集模式;基于氦气地质条件分析,预测阿尔金山山前隆起带和马海—大红沟隆起带为氦气资源远景区,是下一步氦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可为柴达木盆地氦气勘探提供方向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东坪气田
马北气田
氦气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
12
3
作者
周治岳
温中林
+2 位作者
杨伟
陈勇全
朱秋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1-774,共4页
相较于高矿化度水驱,低矿化度水驱更有利于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三次采油的效果,室内开展了低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矿化度水对聚合物黏度和黏弹性的影响,并评价了不同矿化度水驱后聚...
相较于高矿化度水驱,低矿化度水驱更有利于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三次采油的效果,室内开展了低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矿化度水对聚合物黏度和黏弹性的影响,并评价了不同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的矿化度为1 875 mg/L时,聚合物GZ-2溶液的黏度最大,并且流体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而随着矿化度的增大,聚合物溶液的黏度逐渐下降,黏弹性逐渐变差。模拟岩心驱油结果表明:使用低矿化度水驱时,原油的采收率明显高于高矿化度水驱;采用低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的最终采收率能够达到65.4%,比采用高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最多可提高8.1百分点。这说明将低矿化度水驱和聚合物驱相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聚合物在低矿化度水条件下能够发挥更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矿化度水驱
聚合物驱
黏弹性能
提高采收率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涩北疏松砂岩气藏整体治水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黄麒钧
冯胜利
+3 位作者
廖丽
杜竞
吴程
刘俊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2,共3页
随着涩北气田边水水侵逐年加剧,水侵层组的产能递减率居高不下。仅针对单井的排水采气作业已无法满足均衡采气的要求,直接影响了青海气区的稳产。在调研国内外整体治水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川渝气区整体治水的成功经验,结合疏松砂岩气藏地...
随着涩北气田边水水侵逐年加剧,水侵层组的产能递减率居高不下。仅针对单井的排水采气作业已无法满足均衡采气的要求,直接影响了青海气区的稳产。在调研国内外整体治水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川渝气区整体治水的成功经验,结合疏松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和工艺难点,优选出水侵较为严重的涩北二号气田Ⅲ-1-2层组,全面分析了该层组的水侵特征,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排水方案的论证,编制了层组整体治水工艺实施方案,经过2年的现场实施,水侵状况得到缓解,层组产能递减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效益显著。实践证明,整体治水较单井治水应用效果优势明显,可以有效解决涩北气田水侵层组产能递减率居高不下的难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北气田
疏松砂岩气藏
水侵
层组
整体治水
方案
递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弃油井改地热井的井筒传热规律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瑞
韩子剑
+4 位作者
雷鸣
夏杨
张益华
陈子豪
王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0,共7页
将油田废弃油井改造为地热井,以实现对深部地层取热,可以提高油田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文章通过建立废弃油井改地热井井筒传热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井筒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时间、排量对井筒传热的影响和井筒换热对地层温度的影响...
将油田废弃油井改造为地热井,以实现对深部地层取热,可以提高油田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文章通过建立废弃油井改地热井井筒传热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井筒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时间、排量对井筒传热的影响和井筒换热对地层温度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井底温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井口环空温度则会先上升、后下降,短期内为使某时刻井口环空温度升高,存在一个最优排量,但井口环空出现最高温度的时间点和排量又有相关性,长期下井口井底温度最终都趋于地表温度;废弃油井改地热井开发,选井时应优先选择地温梯度大、水平段长的井,并改造其管柱结构,在上部套管处加装隔热层,以降低“热损耗”。废弃油井改地热井技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开发中地层加热水的速度不及水取热的速度,应尽可能地减小两者间的差距,可采用间歇取热和井网取热的方式,以保证持续供热,提高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井
地热
地热井
数值计算
传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及进展
被引量:
44
6
作者
汪贺
师永民
+2 位作者
徐大卫
陈旋
李拉毛才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30,共10页
非常规储层的复杂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物性和油气储集的重要因素。目前用于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各种表征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存在较大差异。从定性和定量2方面对目前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的主要表征技术展开调研,针...
非常规储层的复杂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物性和油气储集的重要因素。目前用于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各种表征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存在较大差异。从定性和定量2方面对目前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的主要表征技术展开调研,针对扫描电镜等二维图像扫描技术、微纳米CT等三维重构技术、氮气吸附等间接定量表征技术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全孔径联合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应用进行总结,厘清不同表征技术在原理、对象和精度上的适用情况,形成针对不同孔隙尺度的表征技术体系,基本满足非常规储层评价需求。但目前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在精度与尺度兼顾、联合表征算法解释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储层
孔隙结构
表征技术
三维重构
联合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井温度响应型自消泡智能泡排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1
作者
杜竞
陈君
毛玉昆
许鸷宇
廖丽
冶克杰
李刚
侯宝峰
机构
中国石油
青海油田
分公司
油
气
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
长江大学油
气
钻
采
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颗粒协同阳-非离子Gemini表活剂润湿反转体系的构筑及其机理研究”(51704036)。
文摘
为解决排水采气工艺中起泡剂和消泡剂用量过大、消泡不彻底、工艺复杂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气井温度响应型自消泡智能泡排剂TS-1,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温度为80℃、矿化度为20×10^(4)mg/L的条件下,泡排剂有较好的起泡性能和稳定性;质量分数为0.2%的泡排剂溶液能够在20℃左右自身完成相态的转变,由起泡性转变为消泡性,起泡体积达到420 mL,泡沫半衰期达到13 min;地层砂对泡排剂溶液的起泡能力影响较小,携液率达到84.8%,20 min后自消泡率达到84.3%;在加入增效剂ESAB后,自消泡率接近100.0%,自消泡能力提升;气井自消泡智能泡排剂在井口位置及地面管线中,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可迅速自消泡,避免了加入消泡剂的步骤,简化了操作流程,并有效提高了泡沫排水作业的效率。自消泡智能泡排剂成功应用后,平均日增产气4000 m^(3),平均日增排液2.8 m^(3),增气排液效果明显。该成果为气井排水采气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重要的矿场应用价值。
关键词
泡排剂
温度敏感型
排水采气
自消泡
气井
Keywords
gas drainage foaming agent
temperature-sensitive
liquid drainage gas production
self-defoaming
gas well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中氦气富集规律与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
15
2
作者
贺政阳
杨国军
周俊林
李玉宏
张文
何文发
郑斌
韩伟
马尚伟
机构
中国
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
中国
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
青海油田
分公司
采
气
三
厂
中国石油
青海油田
分公司
采
气
二
厂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60,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富氦天然气成藏机制及氦资源分布预测技术-复杂地质介质中氦气运聚及富氦气藏封盖机制研究”(2021YFA0719003)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氦气资源潜力评价与战略选区调查”(DD20221665)联合资助。
文摘
以往调查研究成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坪、马北为富氦天然气田,并初步揭示了氦气的成因与来源,但氦气富集规律与资源前景研究依然薄弱。笔者通过对东坪、马北、尖北等气田开展天然气氦含量测试,并结合以往天然气组分和稀有气体同位素数据,对柴达木盆地天然气中氦气的富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具有良好氦气资源前景,东坪3井区、东坪1井区、尖北气田和马北气田氦气含量达到工业利用标准;氦气主要富集在远离生烃凹陷的板块边缘基底隆起带之上,含量受基底岩性控制;基底断层与区域不整合面构成了氦气和烃类气体高效的运移通道,孔隙-裂隙水、游离相甲烷和氮气是氦气运移的主要载体,活跃的边底水促进了氦气的运移和富集;高排驱压力的含膏泥岩和厚层泥岩构成了良好的保存条件。基于氦气富集控制因素的分析,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氦气富集模式;基于氦气地质条件分析,预测阿尔金山山前隆起带和马海—大红沟隆起带为氦气资源远景区,是下一步氦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可为柴达木盆地氦气勘探提供方向和线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东坪气田
马北气田
氦气
富集规律
Keywords
Qaidam basin
Dongping gas field
Mabei gas field
helium gas
enrichment law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
12
3
作者
周治岳
温中林
杨伟
陈勇全
朱秋琳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1-774,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油藏规模有效动用关键技术”(2017ZX05013)
文摘
相较于高矿化度水驱,低矿化度水驱更有利于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三次采油的效果,室内开展了低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矿化度水对聚合物黏度和黏弹性的影响,并评价了不同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的矿化度为1 875 mg/L时,聚合物GZ-2溶液的黏度最大,并且流体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而随着矿化度的增大,聚合物溶液的黏度逐渐下降,黏弹性逐渐变差。模拟岩心驱油结果表明:使用低矿化度水驱时,原油的采收率明显高于高矿化度水驱;采用低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的最终采收率能够达到65.4%,比采用高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最多可提高8.1百分点。这说明将低矿化度水驱和聚合物驱相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聚合物在低矿化度水条件下能够发挥更好的驱油效果。
关键词
低矿化度水驱
聚合物驱
黏弹性能
提高采收率
三次采油
Keywords
low salinity water flooding
polymer flooding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enhanced oil recovery
tertiary oil recovery
分类号
TE357.46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涩北疏松砂岩气藏整体治水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黄麒钧
冯胜利
廖丽
杜竞
吴程
刘俊丰
机构
中国石油
青海油田
分公司
钻
采
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多层疏松砂岩气藏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11ZX05015-004)
文摘
随着涩北气田边水水侵逐年加剧,水侵层组的产能递减率居高不下。仅针对单井的排水采气作业已无法满足均衡采气的要求,直接影响了青海气区的稳产。在调研国内外整体治水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川渝气区整体治水的成功经验,结合疏松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和工艺难点,优选出水侵较为严重的涩北二号气田Ⅲ-1-2层组,全面分析了该层组的水侵特征,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排水方案的论证,编制了层组整体治水工艺实施方案,经过2年的现场实施,水侵状况得到缓解,层组产能递减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效益显著。实践证明,整体治水较单井治水应用效果优势明显,可以有效解决涩北气田水侵层组产能递减率居高不下的难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涩北气田
疏松砂岩气藏
水侵
层组
整体治水
方案
递减率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弃油井改地热井的井筒传热规律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瑞
韩子剑
雷鸣
夏杨
张益华
陈子豪
王鹏
机构
西安
石油
大学
石油
工程学院
油
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
石油
大学
中国石油
长庆
油田
分公司
第六
采
气
厂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
安东
石油
技术(集团)有限
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0,共7页
基金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开放基金课题“深层页岩气藏气体吸附平衡诱导下的基质孔隙变形研究”(编号:PLN2021-24)
西安石油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复杂地层钻采工程力学行为表征及控制理论与技术”(编号:2019QNKYCXTD04)
文摘
将油田废弃油井改造为地热井,以实现对深部地层取热,可以提高油田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文章通过建立废弃油井改地热井井筒传热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井筒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时间、排量对井筒传热的影响和井筒换热对地层温度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井底温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井口环空温度则会先上升、后下降,短期内为使某时刻井口环空温度升高,存在一个最优排量,但井口环空出现最高温度的时间点和排量又有相关性,长期下井口井底温度最终都趋于地表温度;废弃油井改地热井开发,选井时应优先选择地温梯度大、水平段长的井,并改造其管柱结构,在上部套管处加装隔热层,以降低“热损耗”。废弃油井改地热井技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开发中地层加热水的速度不及水取热的速度,应尽可能地减小两者间的差距,可采用间歇取热和井网取热的方式,以保证持续供热,提高开发效益。
关键词
废弃油井
地热
地热井
数值计算
传热规律
Keywords
abandoned oil wells
geothermal
geothermal well
numeral calculations
heat transfer law
分类号
TE0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TK52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及进展
被引量:
44
6
作者
汪贺
师永民
徐大卫
陈旋
李拉毛才旦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
石油
与天然
气
研究中心
密苏里科技大学
石油
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
吐哈
油田
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30,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7ZX05013005-009)
文摘
非常规储层的复杂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物性和油气储集的重要因素。目前用于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各种表征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存在较大差异。从定性和定量2方面对目前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的主要表征技术展开调研,针对扫描电镜等二维图像扫描技术、微纳米CT等三维重构技术、氮气吸附等间接定量表征技术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全孔径联合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应用进行总结,厘清不同表征技术在原理、对象和精度上的适用情况,形成针对不同孔隙尺度的表征技术体系,基本满足非常规储层评价需求。但目前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在精度与尺度兼顾、联合表征算法解释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非常规储层
孔隙结构
表征技术
三维重构
联合表征
Keywords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
3D reconstruction
joint characterizat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井温度响应型自消泡智能泡排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杜竞
陈君
毛玉昆
许鸷宇
廖丽
冶克杰
李刚
侯宝峰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中氦气富集规律与远景区预测
贺政阳
杨国军
周俊林
李玉宏
张文
何文发
郑斌
韩伟
马尚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矿化度水驱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
周治岳
温中林
杨伟
陈勇全
朱秋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涩北疏松砂岩气藏整体治水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黄麒钧
冯胜利
廖丽
杜竞
吴程
刘俊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废弃油井改地热井的井筒传热规律分析
王瑞
韩子剑
雷鸣
夏杨
张益华
陈子豪
王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及进展
汪贺
师永民
徐大卫
陈旋
李拉毛才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