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油田连续管作业技术推广示范 被引量:2
1
作者 鲁明春 赵明 +3 位作者 路彦森 陈微煕 李连玺 栾洲 《石油科技论坛》 2017年第5期22-26,43,共6页
青海油田自然环境恶劣、社会依托条件差,急需依靠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借助集团公司连续管新技术推广专项平台,从油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发挥连续管作业周期短、事故率低、地层伤害小和重入性好等优点,转变发展模式,持... 青海油田自然环境恶劣、社会依托条件差,急需依靠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借助集团公司连续管新技术推广专项平台,从油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发挥连续管作业周期短、事故率低、地层伤害小和重入性好等优点,转变发展模式,持续技术创新,促进规模应用。建立起高水平的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形成了低压气井连续管氮气泡沫冲砂作业工艺、连续管通洗井一体化作业工艺、连续管注水井除垢等特色工艺,年作业量连续4年实现国内领先,达到国际规模应用的先进水平,实现了高原井下作业由低端劳务型向现代井下作业技术服务模式的转变,取得了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推动了油气工程技术发展。连续管作业技术的成功推广,为油田推广高端技术成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服务水平、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油田 连续管作业技术 推广应用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油田水力泵试油排液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2
作者 袁春宏 《石油科技论坛》 2011年第4期17-17,27,共2页
作为一项成熟的试油排液技术,水力泵试油排液技术已在国内外大量使用,而在青海油田的应用尚处于试验起步阶段。由于该项排液技术具有连续、深掏、强排等优点,能实现3~4个工序的联合作业,可以有效缩短排液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防止地层的... 作为一项成熟的试油排液技术,水力泵试油排液技术已在国内外大量使用,而在青海油田的应用尚处于试验起步阶段。由于该项排液技术具有连续、深掏、强排等优点,能实现3~4个工序的联合作业,可以有效缩短排液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防止地层的二次伤害,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对于青海油田来说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 水力泵 排液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在青海油田油管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艾利兵 白林军 李吉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年第6期109-112,共4页
通过对2012年青海油田的重点项目井下作业公司油管(杆)清洗线改造工程生产厂房的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进行分析研究,阐述燃气辐射供暖的工作原理、优点、设计应用过程,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燃气辐射采暖较传统锅炉热水采暖系统节能显著。
关键词 燃气红外线 辐射采暖 青海油田 高大空间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油田井下作业打捞技术的探讨
4
作者 李婧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168-169,共2页
石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石油产量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油田井下作业问题日益突出,井筒堵塞等问题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我国石油产量,不利于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 石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石油产量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油田井下作业问题日益突出,井筒堵塞等问题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我国石油产量,不利于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打捞作业,积极提升开采工作效率。本文对我国油田井下作业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基本阐述,探究了油田井下作业打捞技术应用情况,以期为石油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井下作业 打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基岩储层试油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玉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8-261,15,共4页
柴达木盆地首次在基岩中发现规模石油储量,这是青海油田的重大发现。针对青海油田昆北基岩储层试油方法进行探讨,从分析井区自然状况出发,以丰富翔实的试油实例,分析了昆北基岩储层试油方法,首选是优化射孔工艺,其次就是酸化措施以及排... 柴达木盆地首次在基岩中发现规模石油储量,这是青海油田的重大发现。针对青海油田昆北基岩储层试油方法进行探讨,从分析井区自然状况出发,以丰富翔实的试油实例,分析了昆北基岩储层试油方法,首选是优化射孔工艺,其次就是酸化措施以及排液方法;得出了适合该地区基岩储层的试油方法,为以后油田开采进行先导性试验,总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储层 试油方法 优化射孔 酸化排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水射流钻径向井技术先导试验与推广建议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强法 张友军 +4 位作者 路彦森 陈智 万有余 陈柯桦 张炎 《石油科技论坛》 2017年第5期60-67,共8页
青海油田为更好地认识薄互层等特殊储层、解决老油区稳产问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用常规连续管实施水射流钻径向井技术的先导试验,拓展连续管技术的应用领域,探索实现低成本增产的新方法。在地面实施的射流可钻性物模试验中,用3种有代表... 青海油田为更好地认识薄互层等特殊储层、解决老油区稳产问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用常规连续管实施水射流钻径向井技术的先导试验,拓展连续管技术的应用领域,探索实现低成本增产的新方法。在地面实施的射流可钻性物模试验中,用3种有代表性的钻进喷嘴和射流参数对岩心试件进行对比试验,评估了3个典型区块的地层适应性,优化了工艺参数。在现场分两个阶段,应用随钻校深与相对方位定向技术、稳定钻压与防卡防落鱼技术、喷射钻进技术等关键技术与配套工具,完成了7口井40个径向分支井的钻进,取得突破性进展,工艺成功率高,单孔最大钻深达到35.8m,增产增注效果显著。连续管水射流钻径向井技术可作为一种连续管储层改造与增产作业新技术,在国内油田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 水射流 连续管作业 提高单井产量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机械切割技术在处理大斜度井油管卡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啸峰 苏镖 +2 位作者 丁洁 郭科佑 周胤男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138,共3页
PZ4-2D井为川西海相雷口坡组的一口超深大斜度井,井深6573.77 m,最大井斜79.89°,该井采用88.9 mm×9.52 mm+88.9 mm×6.45 mm组合油管带封隔器进行测试,测试后管柱遇卡无法起出,被迫在斜井段进行管柱切割。由于管柱内径上... PZ4-2D井为川西海相雷口坡组的一口超深大斜度井,井深6573.77 m,最大井斜79.89°,该井采用88.9 mm×9.52 mm+88.9 mm×6.45 mm组合油管带封隔器进行测试,测试后管柱遇卡无法起出,被迫在斜井段进行管柱切割。由于管柱内径上小下大且在大斜度井段作业,聚能切割弹尺寸不匹配导致弹片不居中,切割效率低、切割不完整,经三次切割后无法顺利起出管柱。为了保障该井管柱的顺利起出和后续作业,有效控制切割段深度和提高切割效率,提出了“电缆送放+电力机械切割”的新型电缆机械切割技术,该技术依靠电缆信号实现锚定装置和切割装置驱动,切割点位置准确、作业快速、全程可视化,在PZ4-2D井井深5519.5 m处一次性成功完成管柱切割,切割后管柱顺利出井。该技术是在中石化的首次应用,为后期类似超深井修井作业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 大斜度井 卡钻 机械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邡蓬莱镇组气藏特征及压裂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其明 黄建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4年第1期21-23,77-78,共3页
什邡蓬莱镇组气藏埋深差别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地质特征和应力特征变化大,单一的压裂技术无法满足气藏开发需要,因此,有必要针对气藏地质特征和应力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压裂技术措施。研究发现蓬莱镇组纵向气层多,可选用... 什邡蓬莱镇组气藏埋深差别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地质特征和应力特征变化大,单一的压裂技术无法满足气藏开发需要,因此,有必要针对气藏地质特征和应力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压裂技术措施。研究发现蓬莱镇组纵向气层多,可选用分层压裂技术,尤其蓬二气藏各气层破裂压力基本一致,可以采用分层限流法工艺,同时改造多个层段,多层合采,提高压裂和生产的经济效益。蓬一储层部分井最小水平主应力低于20 MPa,可选用石英砂作为支撑剂,降低成本,针对大于20 MPa的储层选用陶粒作为支撑剂。蓬一、蓬二储层特性好、压力低、返排难、滤失量大,建议选用泡沫压裂液。蓬一气藏含水饱和度高,可减小入地液量;蓬二、蓬四储层发育,砂体宽,厚度大,可增大施工规模;蓬三砂体窄、厚度小,可减小施工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邡气田 蓬莱镇组 储层特征 压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带蓬莱镇组地应力特征及压裂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其明 黄建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3年第2期19-21,77-78,共3页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储层致密,需通过水力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产能,但压后评估发现效果差别较大。地应力特征影响着水力压裂施工所产生的裂缝产状等参数,在压裂液及支撑剂的选择上也需考虑地应力特征,因此,要科学、合理、高效开发该气藏,...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储层致密,需通过水力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产能,但压后评估发现效果差别较大。地应力特征影响着水力压裂施工所产生的裂缝产状等参数,在压裂液及支撑剂的选择上也需考虑地应力特征,因此,要科学、合理、高效开发该气藏,实施合理的水力压裂增产措施,开展地应力特征研究十分必要。利用水力压裂资料和测井选择弹簧组合模型确定出单井的地应力剖面及各层段地应力分布,分析了地应力剖面特征,确定了地应力剖面类型,分析了各种类型裂缝产状、压后效果。发现JP33及以上储层最小水平主应力值小于27MPa,为降低施工成本,可选用石英砂作支撑剂,JP33之下高于27MPa储层可选低密度陶粒;高低高型地应力剖面压裂缝高度小,改造后的效果好,应优选该类剖面气层进行压裂改造,低高低型压裂效果差,应避免对该类型气层进行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带气田 蓬莱镇组 地应力剖面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湖七号和南八仙渐新统混积岩储层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勇 赵为永 史玉成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5期568-572,共5页
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是柴北缘中部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弄清该区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是深入评价的基础。文中根据铸体薄片、普通薄片及岩屑录井等资料,对该区冷湖七号和南八仙构造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大量发... 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是柴北缘中部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弄清该区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是深入评价的基础。文中根据铸体薄片、普通薄片及岩屑录井等资料,对该区冷湖七号和南八仙构造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大量发育陆源碎屑、碳酸盐、硬石膏的混合沉积,但是由于水体咸度的不同,在冷湖七号的滨浅湖混积岩中硬石膏含量较高,颗粒主要为基底式胶结;而南八仙构造地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因河流的稀释作用,混积岩中硬石膏体积分数很低,颗粒为孔隙式-基底式钙质胶结,原生孔喉较为发育,有利于后期酸性流体的溶蚀改造。由于2种类型混积岩的初始孔隙度及孔喉演化模式不同,最终引起2个地区含油气丰度的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新统 混积岩 储层特征 南八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抑制低伤害水基钻井液在临兴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忠跃 蒋官澄 +3 位作者 范志坤 贾佳 解健程 沙妮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0-164,共5页
临兴区块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致密气藏,由于地层泥岩砂岩互层发育、储层低孔低渗、水敏性强、摩阻大,在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井壁失稳、储层伤害等问题,为此开展了该区块钻井液技术研究。在分析储层特性和主要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增强... 临兴区块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致密气藏,由于地层泥岩砂岩互层发育、储层低孔低渗、水敏性强、摩阻大,在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井壁失稳、储层伤害等问题,为此开展了该区块钻井液技术研究。在分析储层特性和主要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增强抑制、保护储层”角度出发,以双疏材料为核心处理剂,优选并建立了一种双疏型强抑制低伤害水基钻井液体系。使用的双疏剂可将低渗储层毛细管吸力反转为阻力,使岩石表面由亲液向疏液转变,同时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润滑、抑制、封堵性能。双疏体系高温高压滤失量低于10 mL;滤饼薄而韧,黏附系数低至0.034 9;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0%;可抗10%氯化钠和0.5%氯化钙污染。该体系在临兴区块成功应用,解决了现场井眼垮塌和反复回填的问题,保证了顺利施工完钻。现场试验表明,双疏体系性能优良,具有在临兴区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双疏剂 抑制性 储层保护 临兴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佘刚 魏莉 +3 位作者 王高科 李兴文 韩世峰 杜伦皓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咸化湖盆滨浅湖沉积的碳酸盐岩具有明显的混积特征,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多样,砂、泥、碳酸盐矿物同时存在,具有晶间孔、溶蚀孔及微裂缝等多种储层空间类型,孔隙度较小、孔隙结构较复杂,储层具较强非均质性,传统的...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咸化湖盆滨浅湖沉积的碳酸盐岩具有明显的混积特征,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多样,砂、泥、碳酸盐矿物同时存在,具有晶间孔、溶蚀孔及微裂缝等多种储层空间类型,孔隙度较小、孔隙结构较复杂,储层具较强非均质性,传统的测井评价方法难以对流体进行有效识别。针对柴达木盆地近几年勘探发现的干柴沟、英西、风西及南翼山等重点区域的混积碳酸盐岩储层,基于岩性扫描、介电测井、二维核磁共振等特殊测井技术,提出了热中子及氯离子含油指示、介电参数及介电含水饱和度、核磁共振T1—T2交会图等流体识别方法和多维度相结合的流体识别思路。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及思路有效地解决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难题,提高了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流体识别 混积碳酸盐岩 热中子俘获 介电常数 二维核磁共振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柴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保润滑剂的制备及其在页岩气水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耿月 刘洪山 +2 位作者 何振涛 李晓宏 高红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95,共4页
为了解决页岩气水平井在长水平段钻井施工时产生的高摩阻、高扭矩问题,使用长链脂肪酸和有机多元醇为原料,合成了脂肪酸酯类聚合物,并添加有机硼极压抗磨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环保润滑剂HBR-12。室内评价了其润滑性能... 为了解决页岩气水平井在长水平段钻井施工时产生的高摩阻、高扭矩问题,使用长链脂肪酸和有机多元醇为原料,合成了脂肪酸酯类聚合物,并添加有机硼极压抗磨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环保润滑剂HBR-12。室内评价了其润滑性能、与钻井液的配伍性以及环保性能,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基浆中加入1.0%HBR-12后能使润滑系数降低率达到85%以上,泥饼黏附系数降低率达到70%以上,极压膜强度可以达到200MPa以上,润滑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常用润滑剂;HBR-12与现场水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不影响钻井液流变性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钻井液体系的润滑系数和滤饼黏附系数;另外,HBR-12的荧光级别较低和生物毒性较低,生物降解性较好,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X-1井水平段使用加入HBR-12的钻井液钻进时没有出现钻井托压、卡钻以及起下钻遇阻等井下复杂情况,钻井液润滑性能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环保性能 水基钻井液 摩阻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项目管理和过程控制
14
作者 袁得芳 陈微熙 +1 位作者 师成灿 杨霞 《石油科技论坛》 2013年第3期29-31,67,共3页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井下作业公司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无统一流程管理、缺少监管和质量控制、延期拖后与中期终止时有发生、后期转化与应用效果差等问题,结合油田非科研单位实际,指出项目管理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必须产生安全效益...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井下作业公司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无统一流程管理、缺少监管和质量控制、延期拖后与中期终止时有发生、后期转化与应用效果差等问题,结合油田非科研单位实际,指出项目管理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必须产生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依靠基层;抓好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验收管理、成果管理四大环节;通过贴近生产实际需求开发革新项目,使科技项目在实际生产中发挥降低安全风险、降低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三降一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项目 管理 实施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中地区高温高压高含硫SX58井试油测试工艺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福国 袁贵德 +3 位作者 靳周 蔡江 刘述忍 王晨力 《油气井测试》 2021年第2期7-12,共6页
英中地区高温、高压、高产SX58井储层资料缺乏,完井试油作业风险大。配套了井筒安全评价、负压验窜、“五阀一封”测射联作、射孔爆轰效应评价等系列技术,优选P110SS防硫油管、HH级140 MPa井口、超Ⅰ类防硫地面流程等设备,形成满足英中... 英中地区高温、高压、高产SX58井储层资料缺乏,完井试油作业风险大。配套了井筒安全评价、负压验窜、“五阀一封”测射联作、射孔爆轰效应评价等系列技术,优选P110SS防硫油管、HH级140 MPa井口、超Ⅰ类防硫地面流程等设备,形成满足英中地区高温高压高含硫井试油测试配套工艺技术,保障了英中地区三口井的高效安全试油。其中的SX58井射孔后日产油208.66 m^(3),日产气69827 m^(3),H2S含量26.12 g/m^(3),取全取准了测试资料。该技术为英中油田后续试油投产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盆地山前及腹部构造带的超深井和风险探井试油测试施工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中地区 高温高压井 高含硫井 试油测试 井筒安全评价 射孔 地面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冲盐解堵工艺在英西的应用
16
作者 陈柯桦 盛国青 +3 位作者 路彦森 朱峰 徐惠军 陈微熙 《石油科技论坛》 2017年第5期39-43,共5页
英西地区是近几年青海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但由于地层含盐且出盐量大,盐结晶速度快,很多油井投产后因生产通道堵塞致使产量急剧下降,给勘探开发工作带来很大阻力。针对这一难题,以"下得去、出得来、伤害小"为原则,制定了... 英西地区是近几年青海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但由于地层含盐且出盐量大,盐结晶速度快,很多油井投产后因生产通道堵塞致使产量急剧下降,给勘探开发工作带来很大阻力。针对这一难题,以"下得去、出得来、伤害小"为原则,制定了以旋流喷射工具冲盐+旋转喷射工具扩眼+热水溶盐为主,螺杆钻具钻磨、扶正喷射等为辅的多种连续管冲盐解堵方案,同时设计加工了旋流喷射工具、旋转喷射工具、尖状工具等多种冲盐工具,并在施工中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形成连续管冲盐解堵工艺系列技术,成功应用近50井次,为高压高产油井的正常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盐结晶 冲盐解堵 喷射洗井 英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可动凝胶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姗姗 李虹 +1 位作者 王天助 张达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研制一种可动凝胶,该凝胶以HPAM为主剂,加入交联剂而成。模拟油藏温度为110℃、地层水矿化度85 150mg/L条件下的耐高温可动凝胶,其中HPAM质量浓度为1 800~2 000mg/L,LC交联剂体积分数为1%~1.2%,除氧剂质量浓度为100mg/L。该体系成胶时间... 研制一种可动凝胶,该凝胶以HPAM为主剂,加入交联剂而成。模拟油藏温度为110℃、地层水矿化度85 150mg/L条件下的耐高温可动凝胶,其中HPAM质量浓度为1 800~2 000mg/L,LC交联剂体积分数为1%~1.2%,除氧剂质量浓度为100mg/L。该体系成胶时间为3d,热稳定性、调剖剂抗温性能和抗剪切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可动凝胶 配方 抗温性 抗剪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聚过程中窜聚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丹瑶 孙晓雨 +3 位作者 宋汝霖 慕渊明 李宗毅 闫国峰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28-30,34,共4页
分别从地质和工艺方面分析了聚合物驱过程中发生窜流的原因,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考察了相关因素对聚合物驱窜流的影响,并提出了防窜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越小,注聚后低渗透层的采收率越高,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高渗透层的窜... 分别从地质和工艺方面分析了聚合物驱过程中发生窜流的原因,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考察了相关因素对聚合物驱窜流的影响,并提出了防窜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越小,注聚后低渗透层的采收率越高,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高渗透层的窜聚现象更严重,在聚合物驱层系组合时,应尽量降低层系内的渗透率级差;注聚过程中存在最佳的聚合物溶液浓度范围,在此浓度范围内聚合物驱的采收率最高,驱油效果最好;采用合理的注聚速率,不仅可以延长开发时间,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而且可以推迟见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窜聚 地质因素 聚合物浓度 注聚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南气田产水气井堵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欧宝明 程长坤 +5 位作者 杜竞 黄天鹏 倪勇 康瑞鑫 章志轩 李方明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第4期65-70,共6页
针对台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高含水开发阶段“排水采气”工艺措施效果不理想和产出水处理困难等问题,在对气藏非均质性及边水沿高渗条带突进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水平井完井筛管易变形等复杂井况,基于储层物性差异,提出了选择性化学堵剂笼统... 针对台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高含水开发阶段“排水采气”工艺措施效果不理想和产出水处理困难等问题,在对气藏非均质性及边水沿高渗条带突进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水平井完井筛管易变形等复杂井况,基于储层物性差异,提出了选择性化学堵剂笼统堵水的工艺对策,研发了适合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成胶强度高的堵剂配方。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水相岩心封堵率大于90%、气相岩心封堵率小于20%,堵剂具有较好的注入性及选择性。经TH3-1井现场试验验证降水率80%,达到预期效果,对有水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水气井 堵水技术 筛管完井 化学堵剂 水平井 台南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丙烯酰胺污水中多油滴黏度对其聚结上浮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小兵 冯宸 +3 位作者 李森 樊嘉琪 周胤男 李明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7期18-25,共8页
近年来,由于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广泛应用,导致产生大量的含聚丙烯酰胺污水,这种污水的黏度大,油水分离困难。为此,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含聚丙烯酰胺污水中油滴聚结与上浮过程进行研究,基于水平集的方法建立了几何模型,设定了模型的... 近年来,由于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广泛应用,导致产生大量的含聚丙烯酰胺污水,这种污水的黏度大,油水分离困难。为此,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含聚丙烯酰胺污水中油滴聚结与上浮过程进行研究,基于水平集的方法建立了几何模型,设定了模型的初始边界条件,并加入了油水两相流控制方程。为探究油滴黏度变化对其聚结与上浮规律的影响,分别对油滴体积分数、油滴聚结与上浮速度和油滴周围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滴黏度不同,其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大致相同;油滴在上升过程中主要受浮力、黏性阻力和惯性力的作用,油滴黏度增大,油滴受到的黏性阻力也随之增大,各个小油滴聚结的时间变长,整个过程中油滴的运动速度变小;压力分布主要与高度有关,油滴黏度的变化对压力产生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滴 聚丙烯酰胺溶液 油水分离 数值模拟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