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仿真技术的钻井液传输数据能力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宏远 白锐 +1 位作者 律水静 刘策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16-2722,共7页
钻井液是石油行业无线随钻领域典型的信息传输介质。但是长久以来,缺乏对其数据携带能力影响参数的相关研究,导致很难开发出高性能的泥浆脉冲发生器。针对这个问题,以CFD流体仿真技术为工具;以油田实际井下工作环境为背景;并以井... 钻井液是石油行业无线随钻领域典型的信息传输介质。但是长久以来,缺乏对其数据携带能力影响参数的相关研究,导致很难开发出高性能的泥浆脉冲发生器。针对这个问题,以CFD流体仿真技术为工具;以油田实际井下工作环境为背景;并以井深参数为变量对水基钻井液本身的数据传输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1000-6000m深度下的泥浆压力波传输速率与井深的可靠对应关系;通用极限速率;并总结出了压力波振幅随深度增加而产生的变化规律,整个仿真实验的结果对高速泥浆脉冲发生器的研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仿真 泥浆脉冲发生器 钻井液 压力波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技术在洼70块超稠油薄层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英明 任海洋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S1期40-43,共4页
洼70断块是冷家油田2006年采用水平井技术进行薄层储量整体开发的稠油区块之一,该区块主力油层有效厚度平均8 m。针对油层埋藏浅、邻井资料少、水平段中靶精度要求高、油层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等情况,实施过程中,采用复合式二开井... 洼70断块是冷家油田2006年采用水平井技术进行薄层储量整体开发的稠油区块之一,该区块主力油层有效厚度平均8 m。针对油层埋藏浅、邻井资料少、水平段中靶精度要求高、油层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等情况,实施过程中,采用复合式二开井身结构设计,对油层位置不确定水平井段,实施导眼井确定油层深度;针对上部钻经地层胶结疏松,成岩性差的特点,优化钻具组合;在水平段采用LWD地质导向过程中,采用LWD防卡技术,有效保证了全井的安全钻进;在油层构造与分布特征逐渐清晰的情况下,采用了鱼钩型井眼轨迹,既确保了设计效果,又减少了导眼井及无效进尺;使用的生物聚合物混油钻井液体系满足该区块薄层水平井开发需要,为减少事故和复杂情况的发生提供了保障。截至2008年12月,已完成的16口薄油层水平井,油层钻遇率平均达92.6%,投产后增产效果明显,水平井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稠油 薄油层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钻压钻井工具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施连海 李春吉 +5 位作者 徐梦晨 韩龙 黄志强 张秋阳 朱高磊 韩冬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127,共5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井身轨迹越来越复杂,定向托压问题日益严重,托压频繁释放导致钻头钻压剧烈波动,造成定向工具面不稳,定向钻进困难,降低了钻进速度,严重影响了钻井施工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恒钻压钻井工具,该工...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井身轨迹越来越复杂,定向托压问题日益严重,托压频繁释放导致钻头钻压剧烈波动,造成定向工具面不稳,定向钻进困难,降低了钻进速度,严重影响了钻井施工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恒钻压钻井工具,该工具有“液力加压+液压阻尼+弹性储能”多重作用机构,保证在作用范围内,其上方钻具处于“悬浮状态”,托压释放时产生的瞬时冲击力不会传递到钻头上,减小钻头钻压波动,进而保证工具面稳定,持续定向钻进。X1井现场应用中,工具入井140 h,纯钻进96.5 h,工具、钻头等无明显损伤,托压至100 kN以上,井下钻压记录仪器(IDD)显示当地面钻压波动较大时,而近钻头钻压波动较小,工具面能够保持稳定,有效提高了钻井施工效率,展示了良好的使用性能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压 释放 工具面 钻压 定向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岩电特性数字岩心仿真 被引量:7
4
作者 岳文正 陶果 +1 位作者 崔冬子 郑小川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7-11,20,共6页
对于碳酸盐岩储层,其孔隙度通常较低,流体驱替难度大,从而造成岩电物理实验难以获得低含水饱和度情况下的电阻率资料。利用数字岩心模型,结合格子气自动机技术对不同含水饱和度情况下电的传输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非阿尔奇现象产... 对于碳酸盐岩储层,其孔隙度通常较低,流体驱替难度大,从而造成岩电物理实验难以获得低含水饱和度情况下的电阻率资料。利用数字岩心模型,结合格子气自动机技术对不同含水饱和度情况下电的传输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非阿尔奇现象产生的原因,建立新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人工岩心和实际岩心实验的结果作对比,其良好的吻合性表明新模型适于在非阿尔奇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准确的含水饱和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气自动机 数字岩心 非阿尔奇现象 含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