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实验研究及潜力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志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7-64,共8页
为更好揭示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动用条件,在冀东油田非均质性强的不同区块中,通过改进电阻率测试含油饱和度的方法,研究了影响电阻率与含油饱和度对应关系的主要因素,开展了在不同非均质性岩心中水驱后聚合物驱的不同位置... 为更好揭示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动用条件,在冀东油田非均质性强的不同区块中,通过改进电阻率测试含油饱和度的方法,研究了影响电阻率与含油饱和度对应关系的主要因素,开展了在不同非均质性岩心中水驱后聚合物驱的不同位置含油饱和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渗流速度对饱和水的岩心电阻率曲线影响不大;地层水矿化度对水驱中岩心电阻率影响较大,矿化度从1 629 mg/L增加到3 847 mg/L时,岩心电阻率下降了10~10~2数量级;在矿化度一定条件下,渗透率越低,喉道间彼此连通的概率越小,宏观上的岩心电阻率越高;对于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开采潜力区域为正韵律分布下中渗层的远井地带和低渗层;且随非均质程度的增强,水驱后该区域开采潜力越大;对于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后聚合物驱,使高渗层的含油饱和度从0.55~0.58降低到0.28~0.38,使中渗层含油饱和度从0.87降低到0.58~0.63,降低幅度为33.33%~49.09%;使低渗层的含油饱和度从0.92~0.95降低到0.66~0.83,聚合物驱能很好的携带中高渗层的残余油滴,对低渗层远井地带动用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水驱 电阻率 剩余油 聚合物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湖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嘉鹏 张兰 +3 位作者 万丽芬 赵千慧 杨彩虹 王英民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57,共8页
西湖凹陷平湖组是否存在东侧物源存在争议,东侧物源的确定对油气勘探意义重大。综合利用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物的重矿物ZTR指数、砂岩类型、岩屑组分、砂岩百分含量以及地震相、同沉积构造特征等,发现平... 西湖凹陷平湖组是否存在东侧物源存在争议,东侧物源的确定对油气勘探意义重大。综合利用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物的重矿物ZTR指数、砂岩类型、岩屑组分、砂岩百分含量以及地震相、同沉积构造特征等,发现平湖组沉积物的陆源重矿物ZTR指数及砂岩成分成熟度呈"凹陷两侧低、中间高"的特征,自生重矿物菱铁矿及砂岩百分含量则呈"凹陷两侧高、中间低"分布;由地震反射特征可知,平湖组存在明显的盆地边缘杂乱反射及指示东侧物源存在的前积反射构型;而且平湖组中晚期生长背斜的存在,从构造应力方面进一步印证了平湖组沉积时期东部隆褶带的存在。综合以上研究,认为东部隆褶带在平湖组沉积期就已经隆起并作为西湖凹陷的东侧物源,西湖凹陷中东部深层平湖组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湖组 物源分析 ZTR指数 地震相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