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樊162区块氮气泡沫调驱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艳玉 胡航 +1 位作者 杨鹏 高泽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樊162区块致密砂岩油藏大型压裂后油井出现了暴性水淹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该油藏的高效开发动用。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氮气泡沫调驱参数优化方法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运用改进的分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窜流通道进行定量识别,结合井... 樊162区块致密砂岩油藏大型压裂后油井出现了暴性水淹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该油藏的高效开发动用。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氮气泡沫调驱参数优化方法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运用改进的分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窜流通道进行定量识别,结合井间示踪技术验证调驱井;其次,在调驱井决策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对区块氮气泡沫调驱注入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成功地预测了12处窜流通道中的10处,预测准确率为83.3%;氮气泡沫调驱最优注入参数中起泡剂注入量900 m^3,注入速度15 m^3/d,起泡剂质量分数0.7%和气液比(体积比)2∶1;用该方法确定的最优方案15 a采出程度相比常规水驱提高了4.31%,增油14.58×10^4 m^3,含水率降低了7.94%,能够较好地改善该区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层次分析 樊16区块 正交试验 窜流通道 氮气泡沫调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裂缝性漏失过程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晓华 邱正松 +3 位作者 杨鹏 郭保雨 王宝田 王旭东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9,共5页
裂缝性漏失最为普遍、复杂且难以解决,由于现场难以对其漏失过程进行准确预测,导致目前裂缝性漏失堵漏成功率较低。基于损伤力学原理,利用ABAQUS软件中的cohesive单元模拟漏失过程中裂缝的起裂和扩展,建立了三维地层裂缝性动态漏失模型... 裂缝性漏失最为普遍、复杂且难以解决,由于现场难以对其漏失过程进行准确预测,导致目前裂缝性漏失堵漏成功率较低。基于损伤力学原理,利用ABAQUS软件中的cohesive单元模拟漏失过程中裂缝的起裂和扩展,建立了三维地层裂缝性动态漏失模型。通过分析漏失过程中裂缝形态、井周应力及地层孔隙压力的变化情况,得到了裂缝性漏失过程的动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漏失时间的增加,裂缝的开度受扩展压力的影响先降低后逐渐增加;随着裂缝开度的增加,裂缝长度的增长幅度逐渐变缓;漏失裂缝的扩展使得裂缝开口(0°位置)附近井周压应力逐渐下降,在垂直于裂缝开口附近井周压应力逐渐增加;井周附近孔隙压力受钻井液侵入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漏失 数值模拟 裂缝形态 井周应力 孔隙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旋冲工具工作元件磨损因素研究
3
作者 朱高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32,共6页
旋冲工具流道结构复杂,高速高压钻井液流经其工作元件时,对元件冲蚀磨损严重,影响工作元件寿命。为此,通过CAD三维建模软件对工具内部典型流道进行建模,并通过FLUENT软件分析工艺孔直径和角度对液流压力和速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钻... 旋冲工具流道结构复杂,高速高压钻井液流经其工作元件时,对元件冲蚀磨损严重,影响工作元件寿命。为此,通过CAD三维建模软件对工具内部典型流道进行建模,并通过FLUENT软件分析工艺孔直径和角度对液流压力和速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钻井液的压力和速度是造成工作元件破坏的关键因素,工艺孔与进液流道之间的角度和工艺孔直径大小直接影响着流道内钻井液的压力及速度大小;工艺孔直径一定时,钻井液在流道内的压力和速度随工艺孔角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佳的工艺孔直径应等于进液流道直径,工艺孔角度应为30°。所得结论可为旋冲工具工作元件的优化设计及寿命延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冲工具 冲蚀磨损 工作元件 流道直径 工艺孔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钻井液用高效抗磨润滑剂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云峰 邱正松 +3 位作者 杨鹏 钟汉毅 黄维安 赵欣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3,共6页
长水平井段高摩阻扭矩及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对钻井液润滑剂的润滑抗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钻井液用润滑剂难以满足上述技术要求。基于"固-液"协同高效润滑技术思路,优选改性植物油MVO-3、改性可膨胀石墨GIC,结合分散剂... 长水平井段高摩阻扭矩及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对钻井液润滑剂的润滑抗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钻井液用润滑剂难以满足上述技术要求。基于"固-液"协同高效润滑技术思路,优选改性植物油MVO-3、改性可膨胀石墨GIC,结合分散剂、乳化剂的优选及制备条件的优化,研制出了一种高效抗磨润滑剂SDL-1。评价结果表明,5%淡水基浆、4%盐水浆中加入0.5%SDL-1时,其润滑系数降低率分别为不小于85%、大于70%。SDL-1与现场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抗温达150℃,起泡率低,且荧光级别小于5级。销-盘式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SDL-1的抗磨耐磨效果优良,润滑持效性较好,可有效缓解或解决复杂井高摩阻扭矩技术难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润滑剂 改性植物油 改性可膨胀石墨 抗磨耐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环保型极压润滑剂的制备及特性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云峰 邱正松 +3 位作者 杨鹏 陈曾伟 钟汉毅 赵欣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90-2594,共5页
由环保型抗温基础油EBO-1、环保型纳米氮化硼抗磨添加剂NBJ及复合表面活性剂EMF,制备了一种环保型钻井液用抗磨润滑剂AWR,通过荧光级别检测、生物降解性测试、生物毒性检测及润滑剂润滑性能综合评价等表明,润滑剂AWR的沉降稳定性较好,... 由环保型抗温基础油EBO-1、环保型纳米氮化硼抗磨添加剂NBJ及复合表面活性剂EMF,制备了一种环保型钻井液用抗磨润滑剂AWR,通过荧光级别检测、生物降解性测试、生物毒性检测及润滑剂润滑性能综合评价等表明,润滑剂AWR的沉降稳定性较好,无刺激性气味,荧光级别1~2级,生物降解性良好,无生物毒性,可抗温160℃,且润滑剂AWR的润滑性能优于目前常用的钻井液用极压润滑剂,极压膜强度较高,润滑持效性好,与淡水钻井液和盐水钻井液均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润滑剂 环保型 纳米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驱过程中爆炸极限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海奎 李磊兵 +3 位作者 张亮 王蕾 王芳 任韶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空气驱作为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爆炸风险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准确掌握和控制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对空气驱技术的消防预警和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空气驱作为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爆炸风险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准确掌握和控制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对空气驱技术的消防预警和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混合可燃气体的组分会影响其爆炸极限,多组分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为各组分的调和平均值;爆炸极限范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呈线性变化;爆炸极限范围也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呈对数变化;爆炸极限范围随惰性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惰性气体抑爆效果不同。运用数值分析原理,结合经验公式,拟合出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预测模型和统一预测模型,模型的建立为确定空气驱工艺中不同条件下油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驱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 温度 压力 惰性气体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核结构的油基钻井液封堵剂的研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匡绪兵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8,102,共4页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扩展,钻井难度逐渐增加,油基钻井液的使用率也逐渐增大。油基钻井液封堵能力对于预防井漏和井壁坍塌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和苯乙烯等油溶性单体为原料,采用改进的乳液聚合工艺,以亲...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扩展,钻井难度逐渐增加,油基钻井液的使用率也逐渐增大。油基钻井液封堵能力对于预防井漏和井壁坍塌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和苯乙烯等油溶性单体为原料,采用改进的乳液聚合工艺,以亲油型的改性石英粉为凝结核,合成了一种具核结构的丙烯酸树脂高分子材料,作为油基钻井液封堵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封堵剂对油基钻井液基浆流变性能影响很小,可大大改善油基钻井液基浆的滤失造壁性和乳液稳定性。岩心封堵实验说明合成的封堵剂对中低渗岩心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和封堵质量,正反向封堵率都可以达到75%以上;突破压力实验反映合成的封堵剂具有较高的封堵强度,突破压力可达10 MPa以上。同时,该封堵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能力,老化前后,封堵率和封堵强度基本不变。与沥青类封堵剂对比实验得出,研发的封堵剂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封堵剂 具核结构 丙烯酸树脂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超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用新型降黏剂的性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振周 刘付臣 +3 位作者 周春 李建成 杨鹏 燕松兵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39,共5页
针对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黏度升高的问题,合成了3种降黏剂A、B和C,降黏剂A为缩聚脂肪酸,由十二羟基硬脂酸、聚羟基硬脂酸、硬脂酸、十二羟基硬脂酸与硬脂酸反应后的产物和硬脂酸的均聚物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共聚得到,降黏剂B是由脂肪酸... 针对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黏度升高的问题,合成了3种降黏剂A、B和C,降黏剂A为缩聚脂肪酸,由十二羟基硬脂酸、聚羟基硬脂酸、硬脂酸、十二羟基硬脂酸与硬脂酸反应后的产物和硬脂酸的均聚物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共聚得到,降黏剂B是由脂肪酸或油与聚胺在100~200℃反应,再与马来酸、酸酐在80~150℃反应,用40%的油醇、脂肪酸或缩聚脂肪酸稀释得到,降黏剂C是由缩聚脂肪酸与醇铵、聚氨反应得到的衍生物,对他们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以高密度油基钻井液(2.2 g/cm^3)为基浆,加入劣质土污染或用重晶石将密度提高到2.4 g/cm^3,考察3种降黏剂在此条件下的降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降黏剂A和降黏剂C可以很好地降低由于劣质固相引起的流变性能超标,可以提高油基钻井液的重复使用次数,降低成本;降黏剂B能很好地调节由加重剂引起的高密度钻井液的增黏,降低对泵压的要求;降黏效率可达77%,抗温达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油基钻井液 超高温 降黏剂 热稳定性 流变性能 降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大直径保形取心工具在冀东油田高66-30断块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立文 苏洋 +1 位作者 孙少亮 孙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冀东油田高66-30断块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不均质性强,取心难度大的特点,采用常规取心工艺难以保证取心收获率(在高66-43井第一段3 568. 10~3 586. 40 m的取心施工当中取心收获率仅有54. 43%)。通过运用铝合金内筒保形取心工艺,优选取... 冀东油田高66-30断块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不均质性强,取心难度大的特点,采用常规取心工艺难以保证取心收获率(在高66-43井第一段3 568. 10~3 586. 40 m的取心施工当中取心收获率仅有54. 43%)。通过运用铝合金内筒保形取心工艺,优选取心钻头,改进施工参数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最终将全井取心收获率提高至81%,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该项取心技术能有效提高复杂地层取心收获率,为深井复杂地质构造取心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文中详细介绍了该区块取心难点、取心技术措施的改进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内筒 保形取心 取心收获率 坚硬泥岩 PDC取心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