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汶川地震后文家沟地表侵蚀及地貌演化约束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立龙
李勇
+5 位作者
赵国华
任聪
颜照坤
闫亮
李敬波
杨聿强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75-80,共6页
结合野外资料,利用GIS技术,提取了绵远河流域的坡度、地形起伏度等地貌参数,对绵远河流域的构造地貌进行了分析;以汶川地震重灾区绵远河流域的文家沟滑坡、泥石流为例,对该区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与滑坡、泥石流的表面侵蚀过程进行研...
结合野外资料,利用GIS技术,提取了绵远河流域的坡度、地形起伏度等地貌参数,对绵远河流域的构造地貌进行了分析;以汶川地震重灾区绵远河流域的文家沟滑坡、泥石流为例,对该区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与滑坡、泥石流的表面侵蚀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文家沟地处汶川地震震中区,映秀-北川断裂带(主断裂带)在其北西侧约3.6 km的地方切过,为引发滑坡提供了构造条件;地震之前,文家沟近百年内未发生过滑坡、崩塌;地震之后,触发了体积约为2 750×104m3的初始滑坡体,最终滑坡体堆积物多达5 000×104m3,是汶川地震中的第二大滑坡;从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文家沟先后发生了5次规模较大的泥石流灾害,累积泥石流量达557×104m3,表明约有11%的震后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汶川地震造成了文家沟约1 952.5×104m3的同震抬升量,而震后滑坡体堆积量约为5 000×104m3,说明震后的滑坡量远大于同震抬升量,山体平均海拔被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构造抬升
同震滑坡
绵远河
文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高产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特性及安全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康志磊
郭蒲
+3 位作者
文小勇
姚霖
张鹏翔
王海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前针对油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的研究没有考虑气体诱发管柱横向和纵向耦合情况,而实际管柱与管内流体存在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影响。为此,对完井管柱系统流固耦合振动响应进行初步分析和探索,建立了气井完井管柱流固耦合模型,编制了相应的For...
目前针对油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的研究没有考虑气体诱发管柱横向和纵向耦合情况,而实际管柱与管内流体存在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影响。为此,对完井管柱系统流固耦合振动响应进行初步分析和探索,建立了气井完井管柱流固耦合模型,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程序,并结合华北油田某完井管柱现场数据,讨论了产气量、井口压力和气体密度等参数对管柱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阀门的瞬间,完井管柱产生剧烈振动,随着产出气体压力逐渐稳定以及管柱自身的刚度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管柱的振动呈现逐渐衰减的趋势;随着产气量的增加或井口压力的降低,气体对管柱的作用力增大,管柱振动产生的变形增大;当气体密度增加时,管柱与气体之间的摩擦耦合作用加剧,管柱振动增强。研究结果对于降低完井管柱的振动和保护管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气井
完井管柱
流固耦合
管柱安全
横向变形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地震后文家沟地表侵蚀及地貌演化约束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立龙
李勇
赵国华
任聪
颜照坤
闫亮
李敬波
杨聿强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75-8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40005
41372114
41172162)
文摘
结合野外资料,利用GIS技术,提取了绵远河流域的坡度、地形起伏度等地貌参数,对绵远河流域的构造地貌进行了分析;以汶川地震重灾区绵远河流域的文家沟滑坡、泥石流为例,对该区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与滑坡、泥石流的表面侵蚀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文家沟地处汶川地震震中区,映秀-北川断裂带(主断裂带)在其北西侧约3.6 km的地方切过,为引发滑坡提供了构造条件;地震之前,文家沟近百年内未发生过滑坡、崩塌;地震之后,触发了体积约为2 750×104m3的初始滑坡体,最终滑坡体堆积物多达5 000×104m3,是汶川地震中的第二大滑坡;从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文家沟先后发生了5次规模较大的泥石流灾害,累积泥石流量达557×104m3,表明约有11%的震后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汶川地震造成了文家沟约1 952.5×104m3的同震抬升量,而震后滑坡体堆积量约为5 000×104m3,说明震后的滑坡量远大于同震抬升量,山体平均海拔被降低。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构造抬升
同震滑坡
绵远河
文家沟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tectonic uplift coseismic landslides Mianyuan river Wenjia gully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高产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特性及安全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康志磊
郭蒲
文小勇
姚霖
张鹏翔
王海军
机构
中石化
西南
石油
工程有限
公司
测井
分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
长庆油田
分公司
第一采油厂
中国石油集团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
公司
川西钻探
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中国石油集团
西
部
钻探工程有限
公司
吐哈钻井
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复杂构造背景深层页岩气储层地应力场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1ZDYF3109)
“川渝地区复杂地层页岩气勘探开发高效钻井关键技术研究”(21SYSX0054)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2020CX040204)。
文摘
目前针对油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的研究没有考虑气体诱发管柱横向和纵向耦合情况,而实际管柱与管内流体存在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影响。为此,对完井管柱系统流固耦合振动响应进行初步分析和探索,建立了气井完井管柱流固耦合模型,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程序,并结合华北油田某完井管柱现场数据,讨论了产气量、井口压力和气体密度等参数对管柱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阀门的瞬间,完井管柱产生剧烈振动,随着产出气体压力逐渐稳定以及管柱自身的刚度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管柱的振动呈现逐渐衰减的趋势;随着产气量的增加或井口压力的降低,气体对管柱的作用力增大,管柱振动产生的变形增大;当气体密度增加时,管柱与气体之间的摩擦耦合作用加剧,管柱振动增强。研究结果对于降低完井管柱的振动和保护管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产气井
完井管柱
流固耦合
管柱安全
横向变形
振动响应
Keywords
high gas rate well
completion string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string safety
lateral deformation
vibratory response
分类号
TE92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汶川地震后文家沟地表侵蚀及地貌演化约束研究
郑立龙
李勇
赵国华
任聪
颜照坤
闫亮
李敬波
杨聿强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压高产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特性及安全分析
康志磊
郭蒲
文小勇
姚霖
张鹏翔
王海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