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可视化模拟实验与孔隙演化机理 |
胡安平
佘敏
沈安江
乔占峰
李文正
杜秋定
袁长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海陆过渡背景下混积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结构及其控沉控储作用——以塔中东部石炭系巴楚组生屑灰岩段为例 |
崔仕提
张少伟
程钊
朱茂
郑剑锋
段军茂
邵冠铭
|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进展及油气勘探意义 |
沈安江
陈娅娜
蒙绍兴
郑剑锋
乔占峰
倪新锋
张建勇
吴兴宁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3
|
|
4
|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实验分析技术进展及应用 |
胡安平
沈安江
王永生
潘立银
梁峰
罗宪婴
佘敏
陈薇
秦玉娟
王慧
韦东晓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5
|
深层条件下碳酸盐岩溶蚀改造效应的模拟实验研究 |
寿建峰
佘敏
沈安江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6
|
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规模储层发育地质背景初探 |
赵文智
沈安江
胡安平
周进高
倪新锋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2
|
|
7
|
碳酸盐矿物微量稀土元素测试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
胡安平
梁峰
罗宪婴
王永生
乔占峰
贺训云
沈安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8
|
深水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与储层发育控制因素--以中东H油田白垩系Khasib组为例 |
张杰
乔占峰
王友净
王鼐
吕洲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9
|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硅化作用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 |
卢曦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碳酸盐岩溶蚀的模拟实验研究 |
佘敏
朱吟
沈安江
郑兴平
贺训云
|
《中国岩溶》
CAS
CSCD
|
2012 |
21
|
|
11
|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建模和表征技术进展及应用 |
乔占峰
郑剑锋
张杰
陈薇
李昌
常少英
沈安江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2
|
埋藏岩溶洞穴垮塌深度定量图版及其在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地质评价预测中的意义 |
郑兴平
沈安江
寿建峰
潘文庆
|
《海相油气地质》
|
2009 |
14
|
|
13
|
从表生到深埋藏环境下有机酸对碳酸盐岩溶蚀的实验模拟 |
佘敏
寿建峰
沈安江
朱吟
郑兴平
|
《地球化学》
CAS
CSCD
|
2014 |
45
|
|
14
|
碳酸盐岩溶蚀模拟实验技术进展及应用 |
佘敏
蒋义敏
胡安平
吕玉珍
陈薇
王永生
王莹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15
|
碳酸盐岩溶蚀机制的实验探讨:表面溶蚀与内部溶蚀对比 |
佘敏
寿建峰
贺训云
王莹
朱吟
王永生
|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16
|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进展及应用实效 |
常少英
李昌
陈娅娜
熊冉
谷明峰
邵冠铭
朱茂
丁振纯
张豪
王小芳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17
|
四川盆地武胜—潼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二段下亚段白云岩薄储层成因及分布模式 |
谭秀成
何如意
杨文杰
罗冰
师江波
张连进
李明隆
唐宇欣
肖笛
乔占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8
|
基于深度学习的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方法研究 |
张杰
沈安江
胡安平
周进高
佘敏
韩明珊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9
|
埃迪卡拉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川中磨溪8井区灯影组四段为例 |
罗垚
谭秀成
赵东方
罗文军
刘耘
肖笛
乔占峰
曾伟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20
|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储与油气成藏 |
曹彦清
张友
沈安江
郑兴平
齐井顺
朱可丹
邵冠铭
朱茂
冯子辉
张君龙
孙海航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