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天然气聚集与分布新认识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君 吴晓东 +3 位作者 杨柏松 杨慎 刘艳 林世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详细地研究了天然气成藏与分布规律后指出,中国天然气聚集与分布具有旋回性、序列性、平衡性、溯源性和多期性的特点,即每一个大地构造沉积旋回为一个天然气成藏系统,每个系统内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表现为一定系列,聚集成藏的重... 详细地研究了天然气成藏与分布规律后指出,中国天然气聚集与分布具有旋回性、序列性、平衡性、溯源性和多期性的特点,即每一个大地构造沉积旋回为一个天然气成藏系统,每个系统内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表现为一定系列,聚集成藏的重要因素是运移动力与阻力达到平衡,离烃源岩越近聚集效率越高,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具多期成藏特征。大气田的形成与分布受5种特性控制,烃源岩内及紧邻源岩地区、不整合带和断裂背斜带是大气田分布有利地区,除现今发现较多的不整合带和断裂背斜带外,源内和近源地区应是未来重要勘探区域。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石炭系—二叠系、四川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库车坳陷北段侏罗系等区带是下一步勘探天然气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分布特征 潜在领域 有利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文杰 鲁慧丽 +3 位作者 乔德民 李辉 石磊 罗开通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米探1井等多口探井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中获得高产天然气流,展示出该区域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对盆地东北部马四段是否发育规模白云岩储层还存在争议,白云岩储层分布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勘探部署。基于岩心... 米探1井等多口探井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中获得高产天然气流,展示出该区域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对盆地东北部马四段是否发育规模白云岩储层还存在争议,白云岩储层分布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勘探部署。基于岩心、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发育控制因素开展了系统研究,并预测了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发育潮坪型白云岩储层、丘滩型白云岩储层和生物扰动型白云岩储层,3类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含少量微裂缝,平均孔隙度分别为4.77%、5.12%和2.52%。(2)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与丘滩体、生物扰动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相关。白云石化作用是潮坪型白云岩储层晶间孔形成的关键,丘滩体和白云石化作用控制了丘滩型白云岩储层发育,生物扰动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控制了生物扰动型白云岩储层发育。(3)盆地东北部神木—靖边地区在奥陶纪马四期位于低隆起带上,有利于丘滩体发育和生物扰动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的发生,形成的白云岩储层可为天然气富集提供规模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作用 生物扰动作用 丘滩体 白云岩储层 马四段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晓辉 冯顺彦 +4 位作者 梁晓伟 冯胜斌 毛振华 任继胜 陈韶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57-967,共11页
利用大量的岩芯、露头剖面观察和测井资料,在总结分析重力流沉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认为陇东长7段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和浊流沉积,局部发育滑动、滑塌岩;受多物源、... 利用大量的岩芯、露头剖面观察和测井资料,在总结分析重力流沉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认为陇东长7段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和浊流沉积,局部发育滑动、滑塌岩;受多物源、湖盆底形、湖岸线迁移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沉积砂体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扇形,受西南陡窄斜坡控制的泾川-华池一带砂体呈条带状分布,发育水道型重力流沉积,沉积微相可分为限制型水道、非限制型水道、侧翼溢漫、水道间、前缘朵体和深湖泥6种,在湖盆底庆城-华池一带多期水道交汇叠置,形成了大面积的连片砂体;受南部物源控制的宁县-合水地区,由于斜坡坡度相对较缓、物源供给充足,形成了以滑塌为主的斜坡沉积模式,根据滑动的距离可分为近源沉积和远源沉积2个亚相,沉积微相可分不规则滑塌体、砂质碎屑流舌状体、朵叶状浊流岩和深湖泥4种,研究区南部主要以砂质碎屑流舌状体为主,在斜坡处多期舌状体纵横叠置,形成了多期薄、厚砂体互层的连片砂体。通过对陇东长7段沉积模式的建立和沉积微相的识别与划分,为研究区砂体展布的精细刻画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该区致密油水平井规模建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长7段 致密油 重力流沉积 砂体成因类型 重力流水道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层体积压裂作用范围及裂缝分布模式——基于压裂后实际取心资料 被引量:24
4
作者 牛小兵 冯胜斌 +5 位作者 尤源 梁晓伟 辛红刚 淡卫东 李廷艳 任继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9-677,共9页
体积压裂在地层中的有效作用范围和压裂缝特征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试验区完钻的取心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对经大规模体积压裂后储层中产生的人工压裂缝进行了... 体积压裂在地层中的有效作用范围和压裂缝特征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试验区完钻的取心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对经大规模体积压裂后储层中产生的人工压裂缝进行了识别和表征,进而分析了致密储层体积压裂改造区人工裂缝发育特征,探讨了体积压裂的有效作用范围、压裂缝的空间分布等关键问题。观察结果表明,X233致密油试验区长7段体积压裂后油层段块状砂岩中发育长度0. 13 m近垂直的张性微裂缝,邻近长度1. 49m油层见大量层理缝顺层或斜交延伸,油气外渗显著,为压裂改造后形成的人工缝。综合分析认为,长7段致密油层体积压裂后,由有限数量的主缝、压裂影响形成的大量微裂缝及受压裂影响延伸或扩展的层理缝共同构成了改造后储层的裂缝特征;现阶段技术条件下,体积压裂改造区宏观裂缝网络扩展范围有限,微裂缝分布较广,油层剩余油饱和度依然很高,表明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效果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 压裂缝 体积压裂 储层 致密油 延长组长7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红华 李旭平 +3 位作者 钟建华 范伟 刘磊 周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6期53-61,共9页
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与评价研究的难度较大。通过对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普通薄片的观察鉴定,结合录、测井资料,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对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 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与评价研究的难度较大。通过对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普通薄片的观察鉴定,结合录、测井资料,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对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该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储层岩石为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碎屑颗粒以岩屑和长石为主,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颗粒接触关系主要为线接触和点—线接触;孔隙度与渗透率在储层内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较大,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控制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为物源、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沉积体系、构造条件和异常压力。通过对该储层物性特征的主控因素的分析,可为致密砂岩优质储层的预测与评价及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层物性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辽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先巴扎地区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中远 杨素举 +3 位作者 徐勤琪 张黎 张君子 黄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306,327,共8页
通过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储层地球化学等大量资料,分析了巴楚先巴扎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小海子组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灰岩、云质灰岩、灰质云岩和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 通过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储层地球化学等大量资料,分析了巴楚先巴扎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小海子组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灰岩、云质灰岩、灰质云岩和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储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受控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沉积相是储集层形成的基础,研究区内台内滩是有利储层发育的相带;溶蚀作用包括暴露溶蚀和埋藏溶蚀,是储集层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渗流粉砂、氧化铁和大量溶蚀孔洞的发育等现象是暴露溶蚀的重要证据,而萤石、针状溶蚀孔洞、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异常等均指示埋藏岩溶的存在;白云岩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储集层的发育;构造破裂作用是最重要的储集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之一,有利于裂缝型储集层的发育,并为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良好的渗流通道,扩大溶蚀作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主控因素 小海子组 石炭系 先巴扎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靖-安塞地区长2油层组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3
7
作者 冯顺彦 淡卫东 +5 位作者 张晓辉 宋娟 李成 周树勋 陈韶华 任继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1-459,共9页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油层组的成藏控制因素及油藏富集规律。在沉积相、砂体展布及油藏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试分析、测井、录井、试油、试采等资料,对长2油层组烃源岩、沉积微相、储渗砂体、运移通道、盖...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油层组的成藏控制因素及油藏富集规律。在沉积相、砂体展布及油藏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试分析、测井、录井、试油、试采等资料,对长2油层组烃源岩、沉积微相、储渗砂体、运移通道、盖层及圈闭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区长2地层遭受剥蚀,大面积缺失,发育零星小规模油藏;北区远离烃源岩,在缺少远距离运移通道的情况下,难以成藏;中区紧邻烃源岩,储渗砂体、裂缝及不整合面构成向上运移通道,鼻隆构造与长213上部层系具有遮挡能力的泥岩作为有利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场所。研究区发育岩性、构造-岩性、弱构造-岩性等3种油藏类型,长2油层组具有“渗透性砂岩为主的多运移通道、构造与岩性双重控制、盖层与砂体结构决定纵向分布”的近源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志靖-安塞地区 长2油藏 成藏主控因素 油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府断陷断裂特征及其对深层火山岩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玉学 张为民 +3 位作者 丛玉梅 周佳和 丁毅 王振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89-2199,共11页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藏勘探获突破进展,表明火山岩成藏条件良好。在火山岩天然气成藏研究方面前人做了很多工作,但对于断层在成藏控制作用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以松辽盆地东南部王府断陷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断裂精细解...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藏勘探获突破进展,表明火山岩成藏条件良好。在火山岩天然气成藏研究方面前人做了很多工作,但对于断层在成藏控制作用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以松辽盆地东南部王府断陷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断裂精细解释,总结了断裂发育特征,并系统分析了断裂体系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该区断裂体系是火山岩气藏最为根本和关键的控制因素,具体表现在不同级别、不同期次的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不同。王府西断裂为铲式断裂,是控制洼陷形成的边界大断层。王府1东基底断裂与城深2东基底断裂控制了山东屯与小城子两个二级构造带的形成,还直接控制火山岩储集体的分布。本区火山口大多发育于两条或多条断裂的交汇处,其四周依次发育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火山沉积相,其中最有利的火山岩储集体主要发育于爆发相与溢流相。利用地震技术能够对火山岩储集体进行有效识别。储层研究表明,山东屯构造带火山岩储集体发育,西邻沉积中心与烃源岩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王府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最为有利的地区。断裂体系对火山口与火山岩相及储集体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研究区火山岩成藏至关重要。这些认识对类似地区的勘探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府断陷 火山岩气藏 断裂体系 深大断裂 基底断裂 成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中汞的直接测定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韩中喜 严启团 +3 位作者 王淑英 葛守国 王春怡 刘金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2-46,共5页
针对国内外尚无针对含油、含水较多井口天然气或处理厂原料气汞含量检测标准的问题,为消除芳香烃干扰的影响,结合天然气中几乎全部为单质汞的特点,提出了天然气中汞的直接测定方法;该方法首先测得带有干扰影响的检测值,然后再将天然气... 针对国内外尚无针对含油、含水较多井口天然气或处理厂原料气汞含量检测标准的问题,为消除芳香烃干扰的影响,结合天然气中几乎全部为单质汞的特点,提出了天然气中汞的直接测定方法;该方法首先测得带有干扰影响的检测值,然后再将天然气通过特殊的汞过滤器,该过滤器只对天然气中的汞有吸附作用而对干扰物无吸附作用,这样就可得到仅有干扰物影响的检测值,两者相减即为真实的天然气汞含量。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对比性,而且操作简便,便于推广使用;不仅适用于产品气,而且适用于含油、含水较多的井口天然气和处理厂原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井口 原料气 直接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投资与工业产值关系研究
10
作者 毕普云 周宝练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35,40,共4页
矿业作为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了矿业投资和工业产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即:从长期来看,每增加1%的矿业投资,工业产值可以增加5.4%;同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对矿业投资和工业产值之间... 矿业作为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了矿业投资和工业产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即:从长期来看,每增加1%的矿业投资,工业产值可以增加5.4%;同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对矿业投资和工业产值之间的短期作用关系分析,认为短期内矿业投资对工业产值增长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整检验 矿业投资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吉凹陷西斜坡不整合对地层圈闭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文礼 王利 +3 位作者 刘诗茵 侯玉花 白天阳 刘群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549,共5页
为了明确昌吉凹陷西斜坡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及下一步勘探方向,文中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录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不整合结构的宏观样式及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不整合的宏观样式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岩性组合的... 为了明确昌吉凹陷西斜坡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及下一步勘探方向,文中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录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不整合结构的宏观样式及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不整合的宏观样式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岩性组合的配置方式,研究了地层圈闭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由凹陷区向凸起区依次发育平行式、平超式、截超式以及截平式等4种不整合宏观样式;针对不同宏观样式,系统开展盖层条件(泥岩顶板、风化黏土层)、遮挡条件(断裂、地层超覆线及地层削蚀线)等圈闭要素分析是在斜坡区寻找地层圈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宏观样式 岩性配置 地层圈闭 西斜坡 昌吉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权重改进的Pearson相关系数及应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韩晟 韩坚舟 +3 位作者 赵璇 王小玄 范立红 梅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3-1370,I0013,共9页
相关系数是表征两组数据相关性的度量指标。现有的相关系数仅计算数据本身在数值上的相关性,忽视了数据在地理分布上的特征,导致数据的规律性未被充分挖掘。在油气勘探领域,油气分布与空间信息密切相关。为此,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的广... 相关系数是表征两组数据相关性的度量指标。现有的相关系数仅计算数据本身在数值上的相关性,忽视了数据在地理分布上的特征,导致数据的规律性未被充分挖掘。在油气勘探领域,油气分布与空间信息密切相关。为此,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的广义形式,结合空间权重的方法计算相关系数,并将不同搜索半径下的局部相关系数以折线图的形式研究两组数据的空间相关特征。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检测结果表明,空间权重改进的相关系数可以从空间上明确两组数据的潜在相关性。该方法有利于油气勘探的数据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rson相关系数 局部相关系数 距离权重 煤层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预测岩性气藏砂体分布的方法
13
作者 史刘奇 赵永刚 +4 位作者 叶超 高伟 孙利永 李伟 张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针对研究区山13亚段,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平台),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模块数据分析功能和克里金插值的砂体厚度预测方法.建立地质统计分析模块与砂体厚度数据库的空间连接,利用该模块进行砂体厚度数据探索性分析和基于半变异... 针对研究区山13亚段,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平台),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模块数据分析功能和克里金插值的砂体厚度预测方法.建立地质统计分析模块与砂体厚度数据库的空间连接,利用该模块进行砂体厚度数据探索性分析和基于半变异函数砂体厚度空间相关性分析,明确砂体在平面上的分布趋势,确定平行物源方向为克里金插值的优选方向,采用简单克里金指数模型进行砂体厚度插值,得到研究区山13亚段砂体预测图,其地质吻合度达到75%,可为鄂尔多斯盆地及其他含油气盆地的岩性气藏砂体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预测 地质统计分析模块 克里金插值 ArcGIS 10.2 岩性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治军 王文慧 +4 位作者 刘金丰 白晓寅 王小多 李科社 李子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7-572,共16页
近年来,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哈日凹陷发现了多种类型油气藏,证实其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该凹陷油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特别是对多类型油气藏的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认识不足,限制了对油气分布规律的科学预测,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程。基... 近年来,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哈日凹陷发现了多种类型油气藏,证实其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该凹陷油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特别是对多类型油气藏的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认识不足,限制了对油气分布规律的科学预测,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程。基于对各类型油气藏的剖析,探讨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预测油气分布,分析勘探方向,以期为该区的勘探决策和勘探部署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哈日凹陷白垩系发育白云质泥岩生物气藏、灰质泥岩气藏、灰质泥岩油藏、砂岩油藏、砂岩气藏、火山岩气藏等多种类型油气藏,他们以银根组、巴音戈壁组二段和巴音戈壁组一段烃源岩为主力烃源岩,具有“近源成藏”和“源内成藏”的特征。油气藏呈现“油藏与气藏共存、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共生、构造与岩性油气藏均有发现”的特征。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表明,缺乏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是导致油气藏具有“近源成藏、源内成藏”的主要原因,凹陷不同构造位置主力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差异使得油气具有“浅油深气”的分布特征,多类型有效储层的发育造就“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的局面。预测出研究区各类油气藏的累计含油气面积381 km^(2),指出灰质泥岩气藏作为提交储量的现实领域为下步勘探的主攻方向、砂岩油藏作为扩大勘探成果的潜在领域为下步勘探的次要方向、火山岩气藏和灰质泥岩油藏作为多类型油气藏联合勘探的有益补充为下步勘探的兼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方向 哈日凹陷 油气成藏机理 油气藏类型 银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