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时钻进参数的孔隙压力智能预测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萍 于琛 +4 位作者 王建龙 杨恒 贾培娟 李邓玥 冯永存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针对当前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存在适用范围限制、精度不足、计算繁琐和无法实时预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钻进数据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基于测井数据计算孔隙压力的理论真实值,作为预测的学习目标;通过相关系数法及模型选择法,确... 针对当前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存在适用范围限制、精度不足、计算繁琐和无法实时预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钻进数据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基于测井数据计算孔隙压力的理论真实值,作为预测的学习目标;通过相关系数法及模型选择法,确定了8项关键参数:大钩载荷、泵压、机械钻速、钻压、转速、排量、密度和黏度;基于这些参数,采用3种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孔隙压力的实时预测模型。训练集预测结果分析表明:XGBoost和LightGBM模型在关键评估指标上表现良好,而随机森林模型存在过拟合的现象;XGBoost和LightGBM模型的预测趋势更加稳定,在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上更具优越性;所有模型在更换钻头造成钻头参数与钻头磨损情况变化后均产生了一定的平移偏差。后期可通过探究钻头特性与预测偏差的具体关系,或通过调整模型、对预测结果适当修正来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该预测方法不仅提高了预测精度,还为现场工程师提供了实时决策支持,有助于钻井策略的优化并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孔隙压力 机器学习 智能预测 钻进参数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头营深层干热岩人工造储裂缝扩展机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齐晓飞 肖勇 +4 位作者 上官拴通 苏野 王红科 李英英 胡志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4-234,共11页
干热岩具有清洁、稳定、可再生的资源优势和发电潜力,通过水力压裂构建裂缝网络,形成高导流能力人工热储是其高效开发的技术关键。深层干热岩往往是脆、硬,且岩石力学强度高的基底花岗岩,水力压裂破岩能量是传统沉积岩的数倍,难以从传... 干热岩具有清洁、稳定、可再生的资源优势和发电潜力,通过水力压裂构建裂缝网络,形成高导流能力人工热储是其高效开发的技术关键。深层干热岩往往是脆、硬,且岩石力学强度高的基底花岗岩,水力压裂破岩能量是传统沉积岩的数倍,难以从传统压裂力学机制上实现张性起裂,裂缝网络扩展是人工造储的核心,主要包括井筒附近的张性起裂、人工裂缝的扩展与岩体失稳和天然裂缝的滑移剪胀。本文以马头营深层干热岩水力压裂人工造储为例,结合岩体地质特征和缝网扩展机理,完成耐温抗剪和破胶性能评价,优选降阻率达到74%的耐高温低黏滑溜水作为主压裂液,剪切稳定后黏度为40 mPa·s的变黏滑溜水作为支撑剂和暂堵转向剂的携砂液;优化15000 m^(3)压裂液为5个泵注阶段和15个泵注单元,以交替注酸、变黏度剪切造缝和近井筒携砂3种工艺强化缝网扩展;优选200目、2和5 mm不同尺寸可降解暂堵剂促使裂缝均匀扩展;泵注40/70目中密高强度支撑陶粒,在剪切自支撑基础上强化支撑导流。压后评价与微震监测证实,马头营干热岩试验井组水力压裂构建了1004.03×10^(4) m^(3)的人工热储,包含18条典型相互沟通的裂缝面,裂缝类型为“张剪”混合裂缝;高黏滑溜水低排量携带的暂堵转向剂,促使远端新裂缝不断开启,增加了纵向的改造程度,且无诱发地震。该水力压裂工程案例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多体系小型压裂测试工艺、多阶段逐级提排量主压裂工艺和多方案转向压裂工艺的正确性,为我国干热岩水力压裂人工造储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水力压裂 人工造储 裂缝扩展 马头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博孜区块超深井自动垂直钻井难点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15
3
作者 滕学清 刘洪涛 +3 位作者 李宁 王天博 汝大军 董仁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塔里木盆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的山前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能力强、防斜打直难,采用常规的防斜打直技术难以保证井斜控制效果。为此,分析了自动垂直钻井技术在博孜区块超深井的应用难点,针对博孜区块上部砾岩地层的井下钻具振动... 塔里木盆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的山前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能力强、防斜打直难,采用常规的防斜打直技术难以保证井斜控制效果。为此,分析了自动垂直钻井技术在博孜区块超深井的应用难点,针对博孜区块上部砾岩地层的井下钻具振动大、防斜打直难等情况,开展了减振优化、超深井信号传输和防斜打直工艺优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BZ1501井一开198~417及565~1000 m井段应用了自动垂直钻井系统,两趟钻累计工作循环时间281 h,平均机械钻速2.43 m/h,井斜角0.2°,与该井应用常规钟摆钻具组合及BZ18井应用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相比,工作寿命长,机械钻速快,井斜控制效果好。现场应用表明,超深井防斜打直钻井技术在塔里木博孜区块的钻井提速效果较好,可以在该区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钻井 超深井 防斜打直 减振 BZ1501井 博孜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材微观组织在线无损检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兆明 刘睿 +2 位作者 李亮亮 刘辉 谢跃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钢材的微观组织参数可以表征其多种物理特性,在役的核工业设施及关键钢带等需要开展在线无损检测其微观组织参数。本文分析了金属材料微观组织在线检测方法,归纳和分析了电磁方法(磁滞回线、磁巴克豪森噪声、多频涡流、切线磁场强度的... 钢材的微观组织参数可以表征其多种物理特性,在役的核工业设施及关键钢带等需要开展在线无损检测其微观组织参数。本文分析了金属材料微观组织在线检测方法,归纳和分析了电磁方法(磁滞回线、磁巴克豪森噪声、多频涡流、切线磁场强度的谐波分析)和超声方法(声速法、衰减系数法、非线性超声法及多超声参数结合)等金属材料微观组织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探讨了金属材料物理特性与微观组织参数之间的联系及尚未明确的关系,展望了金属微观组织无损检测的发展潜力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组织 晶粒尺寸 电磁检测 超声检测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钻柱系统的振动与调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苏南 易先中 +4 位作者 周元华 张华 何璟彬 王宴滨 马西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8,共9页
黏滑振动严重影响钻柱系统的寿命,延长钻井周期,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针对在钻井工程中由线性扭矩负载和摩阻负载共同作用引发的黏滑振动问题,从影响参数着手分析黏滑振动的抑制规律。首先根据钻柱系统二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考虑钻头与... 黏滑振动严重影响钻柱系统的寿命,延长钻井周期,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针对在钻井工程中由线性扭矩负载和摩阻负载共同作用引发的黏滑振动问题,从影响参数着手分析黏滑振动的抑制规律。首先根据钻柱系统二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考虑钻头与地层间相互作用,建立钻柱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然后根据运动微分方程,结合Simulink计算框图,讨论了扭矩、转速、钻头摩阻扭矩以及刚度系数对钻柱黏滑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设计试验平台,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针对转速、钻柱与井壁间的摩擦阻力(钻头扭矩)、钻柱刚度系数(钻柱长度)对黏滑振动的影响展开试验,进一步验证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转速、钻柱与井壁间的摩擦阻力(钻头扭矩)和钻柱刚度系数(钻柱长度)为黏滑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大顶驱转盘转速、增加钻柱刚度系数、减小钻头摩阻扭矩,可以抑制黏滑振动现象。研究结果对抑制钻柱黏滑振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钻柱系统 黏滑振动 抑制规律 运动微分方程 MATLAB数值模拟 试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脉冲纵波调制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峰 叶伟娟 +2 位作者 刘锋 李红 何巍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00-1205,共6页
针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密度与容量的提高,提出将超声脉冲纵波导入光纤,传播过程中将会影响光栅的光谱,实现对光纤光栅进行标记与区分。开展了不同激励信号参数对于光纤光栅光谱影响的研究,利用ANSYS软件对超声脉冲纵波在光纤中的传播... 针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密度与容量的提高,提出将超声脉冲纵波导入光纤,传播过程中将会影响光栅的光谱,实现对光纤光栅进行标记与区分。开展了不同激励信号参数对于光纤光栅光谱影响的研究,利用ANSYS软件对超声脉冲纵波在光纤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建立了基于傅里叶模式耦合理论的超声脉冲纵波对于光谱的调制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梯形脉冲纵波相比,在相同条件下高斯脉冲纵波调制幅度减小12 pm,但调制稳定性优于梯形脉冲纵波,减小高斯脉冲纵波脉宽会提高调制幅度,但是脉宽过小会使应变产生拖尾,降低调制效果。在本文的条件下脉宽为34μs的高斯脉冲纵波调制效果最佳,可以在保证调制幅度为82 pm的同时使得光谱中心波长红移蓝移各一次。仿真结果为超声脉冲纵波调制光纤光栅激励信号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为利用超声脉冲纵波区分光纤光栅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超声脉冲纵波 光谱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页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完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建龙 冯冠雄 +3 位作者 刘学松 郭瑞 高学生 霍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4,共6页
为了解决长宁区块页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井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和井下安全风险高等技术难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软件模拟计算,优化了井眼轨道,优选了钻井设备和套管下入方式,并制定了减振提速、防漏堵漏等降低和消减井下安全风险的技术措... 为了解决长宁区块页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井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和井下安全风险高等技术难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软件模拟计算,优化了井眼轨道,优选了钻井设备和套管下入方式,并制定了减振提速、防漏堵漏等降低和消减井下安全风险的技术措施,形成了长宁页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安全高效钻井完井关键技术。该技术在长宁区块3口超长水平段水平井进行了试验,3口井钻井和完井过程中均未发生井下故障,与未应用该技术的邻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了2.5%,钻井周期缩短了16.9%。这表明,该技术可以解决长宁区块页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完井存在的技术难点,满足长宁区块安全高效钻井完井需求,可以在该区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超长水平段 机械钻速 钻井风险 长宁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建龙 于志强 +3 位作者 苑卓 冯冠雄 柳鹤 郭云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2,共6页
四川盆地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低、钻具振动大,特殊岩性地层可钻性差、水平段井眼易失稳、地层温度高,且摩阻扭矩大、卡钻风险高。为保证作业安全,降低钻井成本,开展了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水平段井眼轨道优化... 四川盆地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低、钻具振动大,特殊岩性地层可钻性差、水平段井眼易失稳、地层温度高,且摩阻扭矩大、卡钻风险高。为保证作业安全,降低钻井成本,开展了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水平段井眼轨道优化及轨迹控制等技术研究,推荐了激进钻井方式的最优参数,优选了特殊岩性地层减振提速和高效破岩技术;结合地面降温设备先导试验,优选了钻井液体系,并优化了钻井液性能参数,最终形成了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安全高效钻井关键技术。该技术在泸州区块4口井中进行了试验,试验井平均井深5601 m,水平段长1884 m,钻井周期平均缩短14.5%,未发生井下故障。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满足泸州区块安全高效钻井和推广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水平井 提速技术 钻井风险 高温 泸州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减摩阻工具振动参数及安放位置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冯强 陈世春 +3 位作者 王建龙 张文华 张苏 柳鹤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了解决振动减摩阻工具缓解定向托压时效果不稳定的问题,研究了该工具的振动参数及安放位置。在分析托压机理的基础上,从振动管柱的受力分析入手,讨论了振动参数优选与振动减摩阻工具振动源安放位置优化的问题;以典型的三段式(直—增—... 为了解决振动减摩阻工具缓解定向托压时效果不稳定的问题,研究了该工具的振动参数及安放位置。在分析托压机理的基础上,从振动管柱的受力分析入手,讨论了振动参数优选与振动减摩阻工具振动源安放位置优化的问题;以典型的三段式(直—增—稳)井眼轨道为例,编制软件对振动源安放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理论探讨和模拟分析结果提出的振动源安放位置的优化方法,在定向井C26-12X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证明了安放位置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源输出的激振力与井身结构等因素共同影响其在钻具中的受拉极限位置和受压极限位置;提高工具输出激振力可增大有效作业范围;设计振动源的振动频率时,优先选用10Hz以内的振动频率以延长管串使用寿命;定向中轴向力、侧向力和摩阻相互影响,下部钻柱摩阻会使钻柱整体摩阻增大,振动减摩阻工具应优先安放在靠近钻头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摩阻 定向 托压 机械钻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东凹陷致密油气藏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建龙 齐昌利 +3 位作者 柳鹤 陈鹏 汪鸿 郑永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6,共6页
为了提高沧东凹陷致密油气藏长水平段水平井的钻井安全和效率,分析了地层特点及钻进中面临的摩阻扭矩大、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紫红色泥岩地层钻速低和石膏层污染钻井液等技术难点,进行了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道设计和井眼轨迹控制方式... 为了提高沧东凹陷致密油气藏长水平段水平井的钻井安全和效率,分析了地层特点及钻进中面临的摩阻扭矩大、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紫红色泥岩地层钻速低和石膏层污染钻井液等技术难点,进行了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道设计和井眼轨迹控制方式优选、钻井设备及工具优选、钻井液体系优选和性能优化、提速提效技术措施选择及套管安全下入方式优选,形成了沧东凹陷致密油气藏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在GD1701H井和GD1702H井的现场试验表明,该钻井关键技术可以解决沧东凹陷致密油气藏水平井钻井存在的技术难题,满足安全高效钻井的需求。综合研究认为,沧东凹陷致密油气藏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可为该类油气藏水平井钻井提供技术支持,建议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藏 长水平段 水平钻井 沧东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技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谭天宇 李浩 +2 位作者 李宗源 蒋海涛 何景朝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2,共5页
为了解决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因重入困难、不能下入筛管、无法实现筛管完井的问题,研制了空心结构的筛管完井重入引导工具,优选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完井方式,给出了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施工步骤,形成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 为了解决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因重入困难、不能下入筛管、无法实现筛管完井的问题,研制了空心结构的筛管完井重入引导工具,优选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完井方式,给出了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施工步骤,形成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技术。该技术在沁试12平1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对比重入引导工具与钻进时MWD测得的井眼轨迹数据可判断是否重入成功,筛管能顺利通过筛管完井重入引导工具下至分支井眼,实现分支井眼筛管完井。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技术,解决了煤层气水平井分支井眼无法重入、不能实现筛管完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多分支井 筛管完井 沁试12平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税务潜山油气藏大位移井钻井完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新勇 徐明磊 +3 位作者 马樱 徐雅萍 赵博 韩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了解决杨税务潜山油气藏大位移井钻井完井中面临的摩阻扭矩大、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泥岩砾岩玄武岩地层钻速低、井底温度高和小间隙固井难度大等技术难点,结合区块地层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优化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优选了... 为了解决杨税务潜山油气藏大位移井钻井完井中面临的摩阻扭矩大、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泥岩砾岩玄武岩地层钻速低、井底温度高和小间隙固井难度大等技术难点,结合区块地层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优化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优选了井眼轨迹控制方式和钻井液体系,优化了钻井液性能,制定了提速和固井技术措施,形成了华北油田杨税务潜山油气藏大位移井钻井完井关键技术。该技术在T5X井和T101X井进行了现场试验,2口井钻井和完井均安全顺利,与未应用该技术的邻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27.4%,钻井周期缩短19.7%。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解决华北油田杨税务潜山油气藏大位移井钻井完井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满足杨税务潜山油气藏安全高效钻井完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气藏 大位移井 钻井 完井 高温 井眼轨迹 杨税务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悬浮乳液堵调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黎黎 谢刚 +3 位作者 巨登峰 谢娟 郝惠军 郝国永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生产实践证实,常规化学堵调剂对层间渗透率级差大于3的地层不能达到理想的调剖和堵水效果.以油溶性树脂为主剂,并添加乳化剂、稳定剂及其他助剂,经乳化机剪切和乳化后,制备成粒径为1~5 μm且性能稳定的水包油微悬浮乳液堵调剂.通过实... 生产实践证实,常规化学堵调剂对层间渗透率级差大于3的地层不能达到理想的调剖和堵水效果.以油溶性树脂为主剂,并添加乳化剂、稳定剂及其他助剂,经乳化机剪切和乳化后,制备成粒径为1~5 μm且性能稳定的水包油微悬浮乳液堵调剂.通过实验确定了该堵调剂的最佳配方:50%~60%(表示质量浓度,以下同)树脂+0.35%~0.40%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0.35%~0.4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羟甲基纤维素+0.10%~0.15%氯化钙+1%~5%石蜡+水;同时还确定了针对该堵调剂的破乳配方,即当乳化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时,破乳剂宜选用质量浓度为2%~3%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当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时,破乳剂宜选用质量浓度为3%~5%的氯化钙水溶液.通过对微悬浮乳液堵调剂的油溶率、酸溶率和粒径等各项指标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反映出该堵调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及注入性.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该堵调剂的突破压力梯度达26 MPa/m,堵水率大于97%,耐水冲刷性能优于常规凝胶,并且适用于渗透率级差为7的岩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悬浮乳液 高含水 非均质性 渗透率级差 岩心驱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衬里复合管制管过程紧密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俊文 于浩 +4 位作者 张玉明 赵朝阳 于怀彬 李科 牟易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目前关于双金属衬里复合管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现场制管时管端焊缝环的影响,且制管防腐工艺中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对双金属衬里复合管的紧密度也有重要影响。为此,建立了"两步法"双金属衬里复合管制管过程力学分析有限... 目前关于双金属衬里复合管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现场制管时管端焊缝环的影响,且制管防腐工艺中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对双金属衬里复合管的紧密度也有重要影响。为此,建立了"两步法"双金属衬里复合管制管过程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对制管过程中加压→泄压→升温→冷却阶段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衬管-基管紧密度的变化过程;考虑焊缝的轴向相互耦合绑定约束关系模型与平面应变模型存在较大差异,绑定约束模型在加压过程中两种管材的管端同时缩短,会导致衬管和基管在接触前、后的径向变形行为发生变化,最终影响紧密度的大小和分布;紧密度随加载内压的增大而增大,两种材料膨胀系数差异越大,紧密度越小,适当增加内压并减小膨胀系数差异有助于提高紧密度。所得结果可为双金属衬里复合管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衬里复合管 紧密度 加载内压 热膨胀系数 Tresca应力 制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彦油田疏松砂岩储层保护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智 罗玉财 +5 位作者 刘荣庆 欧阳威 彭松 谭天宇 汪涛 于海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4-601,共8页
巴彦油田储层属于中孔、中低渗为主的深部弱胶结砂岩储层,储层水敏性强,在用钻井液为淡水体系,抑制能力差,易引起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导致储层污染。中国具有同样埋藏深度同时又具有类似储层物性特点的油田很少,需要针对疏松砂岩储层特点... 巴彦油田储层属于中孔、中低渗为主的深部弱胶结砂岩储层,储层水敏性强,在用钻井液为淡水体系,抑制能力差,易引起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导致储层污染。中国具有同样埋藏深度同时又具有类似储层物性特点的油田很少,需要针对疏松砂岩储层特点研发一种新型微米储层保护剂。在分析巴彦油田储层伤害因素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一种兼具成膜与防膨效果的微米乳液储层保护剂,通过激光粒度分析、砂床封堵、PPA封堵滤失、扫描电镜等评价方法,验证了微米暂堵剂的广谱封堵和协同增效效果。该产品粒径D50≤2.17μm,D90≤7.05μm,线性膨胀降低率达到51.35%,与钻井液体系配伍性良好,与可酸溶材料配伍形成了一体化广谱封堵技术。室内实验表明,该广谱封堵技术针对弱胶结砂岩储层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可保持在90%以上。现场试验中,通过表皮系数测试和试油投产数据等综合对比表明,该广谱封堵技术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保护 微米封堵 弱胶结砂岩储层 PPA封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穴储气库溶腔促溶工具设计及流场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查春青 庞瑞豪 +3 位作者 王帅 周俊然 孟振期 孙学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8,共7页
目前在盐穴储气库腔体的建造中,促溶工具缺乏参数优化过程,没有关于其技术参数与所形成腔体大小、形状之关系的阐释。为此,设计了延伸式快速溶腔促溶工具,利用Fluent软件对此工具的外流场进行仿真,研究喷嘴角度、入口排量和工具旋转速... 目前在盐穴储气库腔体的建造中,促溶工具缺乏参数优化过程,没有关于其技术参数与所形成腔体大小、形状之关系的阐释。为此,设计了延伸式快速溶腔促溶工具,利用Fluent软件对此工具的外流场进行仿真,研究喷嘴角度、入口排量和工具旋转速度对盐穴储气库前期的建槽大小、形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工具能实现工作状态可控、延伸自适应,且喷嘴可更换;45°喷嘴角度为建槽期的最佳建槽角度;入口排量越大,高速喷射流的喷射距离和喷射范围越大,但是当入口排量超过一定值时,其对喷射距离的增长幅值会快速减小;建议工具在工作时采用较低的转速,以减少单个高速喷射流的动能损耗。所得结论可为延伸式快速溶腔促溶工具的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储气库 促溶工具 数值模拟 外流场 旋转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型井架悬挂机械手二层台结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兆明 刘睿 +2 位作者 杨忠祖 刘梦 李岩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0,116,共7页
钻机井架上的二层台增加悬挂式机械手可以提高钻采效率,但会导致二层台整体受力增大,而传统井架二层台结构设计时未考虑增加悬挂式机械手,需要改进其结构,提高二层台承载能力以满足加装二层台机械手后的井架整体承载要求。在现有二层台... 钻机井架上的二层台增加悬挂式机械手可以提高钻采效率,但会导致二层台整体受力增大,而传统井架二层台结构设计时未考虑增加悬挂式机械手,需要改进其结构,提高二层台承载能力以满足加装二层台机械手后的井架整体承载要求。在现有二层台结构基础上,对普通井架二层台改进结构设计,优化力学结构,强化二层台承载性能,用Ansys软件对该设计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结构分析。利用STS-WiFi无线结构测试系统对优化结构后的二层台进行现场应变测试,通过砝码施加阶梯载荷并实时监测二层台关键测试点的应力变化。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并将现场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研究表明现场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该增加悬挂式机械手的二层台结构设计满足强度要求,可用于钻采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架二层台 结构优化 有限元分析 应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与融合模型的钻井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建龙 王越支 +3 位作者 邱卫红 于琛 张菲菲 王学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6,共12页
为了深度利用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实现对随钻风险监测与预警的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基于C/S三层架构和数据中台,结合物理模型、智能算法和趋势分析技术,开发了钻井智能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分析钻井数据来源、结构和用途,结合数据传... 为了深度利用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实现对随钻风险监测与预警的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基于C/S三层架构和数据中台,结合物理模型、智能算法和趋势分析技术,开发了钻井智能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分析钻井数据来源、结构和用途,结合数据传输、自然语言提取和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获取、融合和管理;综合考虑钻井过程中水力学和管柱力学的耦合影响,设计了模型融合机制,建立了随钻数字井筒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预测参数与实测参数的偏差变化趋势,建立了风险异常监测算法,将针对井下故障和复杂情况的处理措施与预警机制相结合,实现了风险预警与辅助决策。该系统在页岩油气水平井、深井等不同类型探井中应用50余口井,预警结果与现场符合率达91.5%,验证了其可行性及实用性。钻井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能够进行钻井参数优化和钻井风险监测,为高效安全钻井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融合模型 智能决策 辅助决策 风险预警 智能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VDT垂直钻井工具无线电磁短传模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亮 黄峰 +4 位作者 王峰 陶松龄 刘郅轩 郭超 刘义彬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5,64,共7页
垂直钻井工具组合大扭矩螺杆一体化提速技术,是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的主要手段。BH-VDT垂直钻井工具采用随钻测量、控制和实时上传一体化设计,如何绕过螺杆将近钻头采集信息高效传输至地面,成为了当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为此,将脉冲... 垂直钻井工具组合大扭矩螺杆一体化提速技术,是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的主要手段。BH-VDT垂直钻井工具采用随钻测量、控制和实时上传一体化设计,如何绕过螺杆将近钻头采集信息高效传输至地面,成为了当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为此,将脉冲发生器从工具中分离出来,加入无线电磁短传模块,在螺杆的两端接入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钻井试验模型来分析影响无线电磁短传模块的因素。仿真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符合较好,无线电磁短传模块中的接收天线正极距离套管底部的距离大于20 m时,套管对接收信号强度的屏蔽影响趋于平缓,钻井液电阻率和地层电阻率对该模块的无线传输效果影响较大,接收天线两级的绝缘距离越长对传输效果越有利;而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在8~15 m范围内,对接收信号强度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线电磁短传模块是解决BH-VDT垂直钻井工具绕过螺杆实现井下信息实时高效传输的有效手段,对其他工具为解决此类问题的设计、现象解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钻井 无线电磁短传 偶极子天线 电阻率 接收源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VDT3000垂直钻井系统研制与现场试验
20
作者 黄峰 陈世春 +3 位作者 刘立超 郭超 刘义彬 史玉才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8,共7页
针对BH-VDT3000垂直钻井系统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利用平衡趋势造斜率预测方法,分析了影响BH-VDT3000垂直钻井系统纠斜能力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系统分析了BH-VDT3000第一代样机现场试验失败的原因,给出了第二代样机的结构、钻具组... 针对BH-VDT3000垂直钻井系统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利用平衡趋势造斜率预测方法,分析了影响BH-VDT3000垂直钻井系统纠斜能力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系统分析了BH-VDT3000第一代样机现场试验失败的原因,给出了第二代样机的结构、钻具组合及钻进参数优化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理论研究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推靠式垂直钻井系统的钻头侧向力指向井眼低边时有利于纠斜,钻头转角指向高边时不利于纠斜,选择钻具组合与钻井参数(含推靠力)时需要平衡二者对钻进趋势的影响,否则会失去纠斜能力;BH-VDT3000垂直钻井系统直径小、刚度低,若采用与大尺寸垂直钻井系统相同的钻具组合,极有可能失去纠斜能力;整体缩短导向头长度、导向翼肋与稳定器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升中等尺寸垂直钻井系统的井斜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钻井系统 纠斜能力 钻具组合 钻井参数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