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6
1
作者 殷平水 王赢 +1 位作者 王炎飚 卜祥国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2年第3期55-56,共2页
石油钻井技术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信息采集、石油开采、自动化钻井技术和多功能开采平台等,最终达到完全智能化的石油开采流程。本文对未来智能化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包括智能化的开采工具、智能供电装置、智能数据通讯... 石油钻井技术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信息采集、石油开采、自动化钻井技术和多功能开采平台等,最终达到完全智能化的石油开采流程。本文对未来智能化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包括智能化的开采工具、智能供电装置、智能数据通讯、智能控制平台的实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钻井技术 开采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钻探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2
作者 王赢 于莉 刘瑞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4年第2期74-76,共3页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发展。本文分析了石油钻井行业设备管理现状,对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可为业内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石油钻探 设备管理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螺纹在塑性变形下的受力特性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崔继强 徐和林 +2 位作者 刘学强 施境岭 邓承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9-52,共4页
结合某航空工程结构试验背景,利用有限元法对塑性变形下的配合螺纹进行仿真及应力特性研究,指出了在塑性变形下配合螺纹的应力分布特点,并对比区别未发生塑性变形下配合螺纹的应力分布特性;以前面3螺纹齿高为优化变量,采用Workbench软件... 结合某航空工程结构试验背景,利用有限元法对塑性变形下的配合螺纹进行仿真及应力特性研究,指出了在塑性变形下配合螺纹的应力分布特点,并对比区别未发生塑性变形下配合螺纹的应力分布特性;以前面3螺纹齿高为优化变量,采用Workbench软件,以齿根最大应力相等为优化目标,对配合螺纹齿高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连接螺纹在塑性变形不一致的情况下,要使应力与齿高对载荷分配之间达到等强度匹配,则需保证前端3螺纹齿高基本一致,且齿高约为原齿高的;随着齿高的增加,齿根最大应力以及相互牙根应力差也随之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塑性变形下配合螺纹的应力分布特性及齿根等应力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螺纹 塑性变形 优化设计 等强度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20Y1液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4
作者 刘勇 席栋 顾芳 《石油科技论坛》 2013年第3期46-48,68,共3页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动力从钻具的顶部直接驱动钻具进行旋转钻进的装置,具有较强的自动化工作能力和较高的作业效率,是欠平衡钻井、套管钻井、大斜度钻井、水平钻井等多种钻井工艺重要的支持装备。DQ20Y1液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设计理念先...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动力从钻具的顶部直接驱动钻具进行旋转钻进的装置,具有较强的自动化工作能力和较高的作业效率,是欠平衡钻井、套管钻井、大斜度钻井、水平钻井等多种钻井工艺重要的支持装备。DQ20Y1液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设计理念先进,实现了顶驱产品的小型化,配套建立了试验的方法及实验设备,达到闭式液压传动与电液扭矩限定精确控制水平,液压系统及液力传动系统的散热效果较好。产品符合API及国内行业相关标准,经性能测试主要性能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工业试验和生产应用,特别适合于中浅井钻机或修井机配套使用。装置设计钩载1350kN(150t),额定扭矩25kN.m,卸扣扭矩55kN.m(最大值),背钳夹持范围为φ73.025~φ127mm钻杆,转速为0~160r/min,IBOP工作压力为35 MPa,主体重量为5t。该装置是目前国内唯一定型生产的2000m顶驱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顶驱 钻井装置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在油田洗井清蜡设备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伟 张怀杰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319-320,共2页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对传统燃油与CNG设备进行合理的创新,改变其技术应用理念,形成LNG洗井清蜡设备,与传统的设备相对比更具有优势,如充装时间较短,作业时间较长,在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的提升其经济性,满足当前时代发...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对传统燃油与CNG设备进行合理的创新,改变其技术应用理念,形成LNG洗井清蜡设备,与传统的设备相对比更具有优势,如充装时间较短,作业时间较长,在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的提升其经济性,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求。本文从LNG燃料的优点入手,深入进行分析,明确其在设备中应用内容与应用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探索LNG在油田洗井清蜡设备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洗井清蜡设备 安全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塞式注水泵技术改进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建新 徐建起 张伟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0年第6期122-123,共2页
为满足现阶段石油开发的要求,实现油田开采活动的持续稳定进行,减少相关设备组件故障发生的几率。文章以柱塞式注水泵为研究对象,针对易损件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做好相关的技术改进与应用工作,旨在提升柱塞式注水... 为满足现阶段石油开发的要求,实现油田开采活动的持续稳定进行,减少相关设备组件故障发生的几率。文章以柱塞式注水泵为研究对象,针对易损件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做好相关的技术改进与应用工作,旨在提升柱塞式注水泵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保证石油开发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式注水泵 技术改进 方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替代油田燃油加热炉技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曲虎 刘静 +1 位作者 王赪 付莹莹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91-96,共6页
油田燃油加热炉能耗较高,排放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严重超标,对环境污染严重,油田原油加热炉替代工程刻不容缓。对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的工艺原理、能耗计算、设备特点及替代油田燃油加热炉工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两... 油田燃油加热炉能耗较高,排放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严重超标,对环境污染严重,油田原油加热炉替代工程刻不容缓。对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的工艺原理、能耗计算、设备特点及替代油田燃油加热炉工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两种热泵技术替代油田燃油加热炉后的效益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空气源热泵和污水源热泵技术是进行油田加热炉燃油替代的有效途径;利用空气源热泵和污水源热泵替代燃油加热炉后可以分别降低运行费用30%和45%以上,分别降低碳排量60%和75%以上。通过加热炉燃油替代,不但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加热炉 燃油替代 节能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性的输气管道泄漏后果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曹红强 赵年峰 +3 位作者 李世强 贾伟杰 李应美 刘金亮 《石油工程建设》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针对输气管道泄漏分析和后果分析中存在的随机性,以气体温度、起点压力、泄漏孔径、泄漏点距离起点位置、管输流量等作为泄漏分析中的随机参数,以泄漏速率、风速、大气温度、大气湿度等作为后果分析中的随机参数,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 针对输气管道泄漏分析和后果分析中存在的随机性,以气体温度、起点压力、泄漏孔径、泄漏点距离起点位置、管输流量等作为泄漏分析中的随机参数,以泄漏速率、风速、大气温度、大气湿度等作为后果分析中的随机参数,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通过Kendall相关系数分析各参数对泄漏速率和后果的敏感程度,并结合Monte Carlo模拟和喷射火模型计算伤亡半径。结果表明,泄漏速率对泄漏孔径的敏感性最强,其次为管输流量,泄漏速率出现可能性最大的值为3000 kg/s;当样本数量>1000时,参数敏感性的排序结果不再发生改变;风速对热辐射强度的影响最大,大气湿度的影响最小;随着远离泄漏点,热辐射强度峰值和伤亡率不断减小,伤亡半径以管道为中心沿两侧对称分布。研究结果可为风险区域划分和事故分析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 输气管道 泄漏 后果 拉丁超立方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DA系统在煤层气钻机上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闫翀 冯耀东 +3 位作者 王甫军 孙良义 华丹丹 蔡金萍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1-44,共4页
针对国内煤层气钻机各个工作模块之间相互没有合理的通信连接,各个系统的数据无法实现共享的问题,在煤层气钻机上引入了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该系统针对不同通信协议下的工作单元,通过SAE J1939总线协议和Modbus-RTU协议转换,能建立起... 针对国内煤层气钻机各个工作模块之间相互没有合理的通信连接,各个系统的数据无法实现共享的问题,在煤层气钻机上引入了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该系统针对不同通信协议下的工作单元,通过SAE J1939总线协议和Modbus-RTU协议转换,能建立起可靠、有效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系统设计时使用了无线发送和接收装置,可将钻机各项数据成功传至远程计算机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不仅可以监控煤层气钻机的工作状态,还可记录并存储大量数据,改变了钻机原有各个电控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无法共享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监控系统 煤层气钻机 通信协议 协议网关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油杆即时清洗设备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潮 房利利 +1 位作者 吴鹏 房海涛 《石油工程建设》 2019年第5期58-62,78,共6页
传统清洗抽油杆外壁及油管内外壁上结蜡和污垢的方法是在修井作业中利用修井机将油杆、油管起出,然后将其放置在地面管架上,再对其进行清洗。针对这些缺点,设计了一种油管油杆即时清洗设备,应用该设备可以实现在起下油管油杆过程中对油... 传统清洗抽油杆外壁及油管内外壁上结蜡和污垢的方法是在修井作业中利用修井机将油杆、油管起出,然后将其放置在地面管架上,再对其进行清洗。针对这些缺点,设计了一种油管油杆即时清洗设备,应用该设备可以实现在起下油管油杆过程中对油杆外壁、油管内外壁进行清洗,其具有清洗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油污不落地等优点。首先简要介绍了即时清洗设备的工作原理,油杆外壁、油管内外壁的清洗工艺;而后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即时清洗设备各部件的设计选型与性能参数;最后概括论述了即时清洗设备在油田现场的成功试验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油杆 清洗设备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循环管汇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臣 李志刚 《石油科技论坛》 2016年第S1期61-63,242,共4页
随着钻井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求钻井液循环管汇需具高承压能力、高钻井液输送质量。渤海装备石油机械厂自主研发的系列钻井液循环管汇,压力级别高、钻井液压力损失小、钻井液通过质量高,介绍了产品材料规格、管线强度与射流冲击力计... 随着钻井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求钻井液循环管汇需具高承压能力、高钻井液输送质量。渤海装备石油机械厂自主研发的系列钻井液循环管汇,压力级别高、钻井液压力损失小、钻井液通过质量高,介绍了产品材料规格、管线强度与射流冲击力计算、加工工艺设计及滤清器工作原理,现场应用表明,产品承压能力强、安装方便,可以为深井钻机及复杂井提供配套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循环管汇 承压能力 钻井液质量 计算 校核 压力 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筛
12
作者 牟长清 柴占文 +8 位作者 胡小刚 代青 李凤玉 许锦华 张杰 刘振华 王贵平 周剑 王志林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2期59-61,共3页
钻井液振动筛作为最关键的第一级钻井液净化设备,其优劣决定着整套固控设备的处理效果。介绍了平动椭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双轨迹振动筛的原理、结构及技术参数,其中,S250-2平动椭圆振动筛巧妙应用了"力心理论",利用两个成... 钻井液振动筛作为最关键的第一级钻井液净化设备,其优劣决定着整套固控设备的处理效果。介绍了平动椭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双轨迹振动筛的原理、结构及技术参数,其中,S250-2平动椭圆振动筛巧妙应用了"力心理论",利用两个成角度的振动电机在筛箱上方同步反向旋转,形成平动椭圆运动轨迹,提高了净化效率;S250-5双轨迹振动筛由两个电机组成,用以实现两种轨迹的转换,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该系列振动筛综合性能良好,应用中减少了钻井液损失,提高了钻井时效,缩短了钻井周期,可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筛 原理 结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驱接头防松器的设计与使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卜祥国 王炎飚 席栋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7期33-35,共3页
设计了一种防松器,在钻杆卸扣时可防止保护接头与动力头钻杆接头脱开,这种防松器结构简单实用、安装快捷、径向轴向均可分离、维修方便,已获国家专利。
关键词 钻杆接头 保护接头 防松装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评估因子的腐蚀管道极限承载力评价方法
14
作者 王连君 夏艳权 +2 位作者 李莲 戎军 孙文浈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6期166-168,共3页
针对腐蚀管道极限承载力的各种评价方法,考察了流动应力、鼓胀系数和缺陷投影面积对承载力的影响,并根据评价方法保守性提出利用协同评估因子优选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随着管道钢级的增加,流动应力逐渐增大,对于X70及以上的高等级钢,不... 针对腐蚀管道极限承载力的各种评价方法,考察了流动应力、鼓胀系数和缺陷投影面积对承载力的影响,并根据评价方法保守性提出利用协同评估因子优选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随着管道钢级的增加,流动应力逐渐增大,对于X70及以上的高等级钢,不同评估方法对剩余强度的影响较小;随着缺陷长度的增加,鼓胀系数对剩余强度的影响越来越大,ASME B31G的评估结果最为保守;通过因子权重建立多目标规划函数,协同评估因子越大,表示各因素对管道安全性的期望值越高,应采用保守性强的评价方法;协同评估因子越小,表示各因素对管道经济性的期望值越高,应采用保守性低的评价方法,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管道 极限承载力 协同评估权重 保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技创新 助推企业发展
15
作者 王炎飚 卜祥国 殷平水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第22期114-115,共2页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企业的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能力。文章界定了科技创新的概念,探讨了科技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 经济竞争 科技进步 技术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