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苏丹迈卢特盆地富油气凹陷成藏模式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0
1
作者 史卜庆 李志 +3 位作者 薛良清 袁圣强 苏永地 李章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迈卢特盆地属于中西非被动裂谷盆地。Palogue大油田的发现和后续勘探工作,证实迈卢特盆地北部凹陷为富油气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是迈卢特盆地主力烃源岩,古近系成藏组合为主力成藏组合,上白垩统成藏组合为次要成藏组合,是深层主要挖潜目... 迈卢特盆地属于中西非被动裂谷盆地。Palogue大油田的发现和后续勘探工作,证实迈卢特盆地北部凹陷为富油气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是迈卢特盆地主力烃源岩,古近系成藏组合为主力成藏组合,上白垩统成藏组合为次要成藏组合,是深层主要挖潜目标,后期幔源二氧化碳气体侵入进一步提高了油气聚集丰度。近些年迈卢特盆地进入成熟勘探期,可勘探的构造圈闭越来越少,古近系和上白垩统成藏组合是今后迈卢特盆地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卢特盆地 被动裂谷 成藏模式 富油气凹陷 精细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哈法亚油田可采储量增长因素和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边海光 田作基 +2 位作者 童晓光 吴义平 潘校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6-490,共5页
可采储量增长被用来评价已发现油气田可采储量的增加潜力,是剩余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哈法亚油田可采储量增长影响因素和潜力的分析,发现其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经济因素。哈法亚油田2010年至2012年... 可采储量增长被用来评价已发现油气田可采储量的增加潜力,是剩余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哈法亚油田可采储量增长影响因素和潜力的分析,发现其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经济因素。哈法亚油田2010年至2012年的可采储量增长主要是由发现新油藏、已发现油藏地质储量增加和采收率提高组成,对可采储量增长的贡献分别为7%、51%和42%;未来通过油田扩边可以增加约7 956.5×104t的石油可采储量。通过与Majnoon油田进行类比分析,认为未来哈法亚油田采收率可以达到32%,储量增长潜力约0.98×1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 哈法亚油田 可采储量增长 油田扩边 提高采收率 概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斯湾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组合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8
3
作者 贾小乐 何登发 童晓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波斯湾盆地新生界主要有5套油气成藏组合,其中阿斯马里组—加奇萨兰组成藏组合是最重要的油气成藏组合之一。通过对该成藏组合古地理演化、烃源岩、储集层、盖层、成藏过程和模式的分析认为,沉积于低能闭塞环境的中白垩统卡兹杜米组烃源... 波斯湾盆地新生界主要有5套油气成藏组合,其中阿斯马里组—加奇萨兰组成藏组合是最重要的油气成藏组合之一。通过对该成藏组合古地理演化、烃源岩、储集层、盖层、成藏过程和模式的分析认为,沉积于低能闭塞环境的中白垩统卡兹杜米组烃源岩,在上新世早期达到排烃高峰,生成的油气通过相关的裂缝系统垂向运移到渐新统-下中新统阿斯马里组石灰岩裂隙型储集层中;中新统加奇萨兰组为渐新统-下中新统阿斯马里组提供有效的区域盖层;油气在侧向挤压形成的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优质的烃源岩、储集物性良好的储集层、沟通烃源岩与储集层的裂缝、有效的区域和局部盖层、油气生成期与构造活动、裂缝及圈闭形成期的良好匹配等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湾盆地 新生界 阿斯马里组 储集层 加奇萨兰组 蒸发岩 成藏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