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东部始新世三角洲供给型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模式 被引量:23
1
作者 鲜本忠 王璐 +5 位作者 刘建平 路智勇 李宇志 牛栓文 朱永飞 洪方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共12页
基于岩相分析、流体成因解释、平面沉积相和同生断层编图,对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始新统湖相三角洲供给型浊积体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4类9种深水异地沉积过程;三角洲前缘斜坡脚... 基于岩相分析、流体成因解释、平面沉积相和同生断层编图,对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始新统湖相三角洲供给型浊积体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4类9种深水异地沉积过程;三角洲前缘斜坡脚和同生断层下降盘控制了滑动、滑塌体,而断层活动微弱的深水低洼区控制了碎屑流沉积;由于深水沉积区规模小,以及同生断层对局部地貌的控制,深水搬运距离短,导致从滑动、滑塌到浊流的流体转换过程发育不完整,形成以碎屑流或滑塌为主的深水沉积体系;碎屑流主控下的重力流水道可能因为滑水搬运机制而缺乏连续性砂岩沉积;研究有助于深化陆相三角洲供给型重力流沉积的理解,也能为该类砂岩储层的有效预测提供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碎屑流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三角洲供给型浊积体系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拟 被引量:44
2
作者 闫百泉 马世忠 +1 位作者 王龙 张全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70,共6页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砂体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对剩余油的形成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曲流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对注入剂具有强烈的遮挡作用,受其影响形成侧积体差异型剩余油、重力型剩余油以及压力异常型剩余油三种类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中上部。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水平井钻遇点坝上部进行开采是主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点坝 建筑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脆性实验及压裂缝高度与宽度测井预测 被引量:27
3
作者 夏宏泉 杨双定 +1 位作者 弓浩浩 王成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9,共9页
随着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低渗储层已成为主要勘探开发对象,几乎所有井的储层都要经过压裂改造才有产能。储层压裂改造的规模需要考虑岩石脆性剖面变化特征,其脆性系数从岩石力学的角度间接反映了储层被压开的难易程度。以... 随着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低渗储层已成为主要勘探开发对象,几乎所有井的储层都要经过压裂改造才有产能。储层压裂改造的规模需要考虑岩石脆性剖面变化特征,其脆性系数从岩石力学的角度间接反映了储层被压开的难易程度。以长庆油田姬塬地区延长组地层为例,通过岩芯三轴脆性实验数据(杨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得到岩石脆性系数,并用其校正测井计算的岩石脆性系数,由此建立连续的岩石脆性系数剖面。在此基础上,推导并建立了岩石脆性系数与最小水平地应力的定量关系式,实现了基于岩石脆性系数的储层压裂缝高度与宽度的定量预测、将此方法应用于工区多口油井的压裂改造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脆性实验 脆性系数 压裂缝高度 压裂缝宽度 测井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泥页岩地球化学参数测井计算方法及应用——以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闫建平 梁强 +3 位作者 耿斌 冯春珍 寇小攀 扈勇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116,共9页
地球化学指标是烃源岩及非常规页岩储层研究的重要参数,该类型参数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评估及储层有效性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assey经典公式计算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E s_3)湖相泥页岩地层总有机碳含量(TOC)时误差较... 地球化学指标是烃源岩及非常规页岩储层研究的重要参数,该类型参数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评估及储层有效性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assey经典公式计算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E s_3)湖相泥页岩地层总有机碳含量(TOC)时误差较大,通过重新分析TOC与测井响应之间的关系,发现TOC与三孔隙度曲线的相关性较好。在此基础上,先分岩性(油泥岩、泥岩和油页岩)建立TOC计算模型,计算精度得到明显提高;再根据TOC和深度(D)间接建立热解烃(S_2)、氢指数(HI)及最高裂解温度(T_(max))等参数的计算模型,利用解释出的连续HI,T_(max)及TOC等数据,定量评价干酪根类型及有机质丰度;最终结合由测井资料计算而得到的矿物组分、物性参数等信息,有效地识别出地层剖面中富含的Ⅰ型和Ⅱ1型有机质泥页岩岩相。该研究成果为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湖相泥页岩有利储层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计算 地球化学参数 湖相泥页岩 沙三下亚段 沾化凹陷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砂体内部流动单元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闫百泉 马世忠 +2 位作者 王龙 樊立新 王桂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3,21,共4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选择渗流因数、存储因数,对成因单砂体内部4级流动单元进行研究,并划分成4个级别.A(最好),B(好)类流动单元主要是河道主体成因控制的高效渗流场,C(中等),D(差)类流动单元主要是河道...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选择渗流因数、存储因数,对成因单砂体内部4级流动单元进行研究,并划分成4个级别.A(最好),B(好)类流动单元主要是河道主体成因控制的高效渗流场,C(中等),D(差)类流动单元主要是河道边部、废弃河道等微相控制的低效渗流场;A,B类流动单元储层具有较好的储存能力和高效的采出程度,C,D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容易富集部位.理论和实际研究表明,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是地下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对剩余油形成、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单砂体 建筑结构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Q指标的长庆油田长6-长8段致密油储层划分标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夏宏泉 梁景瑞 文晓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119,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6-长8段致密油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低压和低产等特征,为了优选单井剖面的地质甜点、工程甜点,针对长6-长8段致密油储层的地质特性,提出了一种划分致密油储层标准的实用方法。首先计算或提取储层的最小水平主应力...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6-长8段致密油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低压和低产等特征,为了优选单井剖面的地质甜点、工程甜点,针对长6-长8段致密油储层的地质特性,提出了一种划分致密油储层标准的实用方法。首先计算或提取储层的最小水平主应力、破裂压力、脆性指数、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水饱和度等参数,建立储层完井品质综合评价指标CQ;然后基于CQ和单井产能的关系图版,将储层划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并根据CQ值优选射孔压裂层段。利用该方法对长庆油田陇东地区L375井进行了储层划分,划分结果与试油结果对比表明,基于CQ指标优选出的射孔压裂位置与实际高中低产井段完全相符。研究表明,该方法满足优选致密油射孔压裂位置和寻找地质甜点、工程甜点的要求,可以用于区块储层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脆性指数 最小水平主应力 破裂压力 完井品质 储层划分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成像测井在苏里格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行军 谢刚 +2 位作者 吴建华 龚爱华 李兴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5期35-44,共10页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产、低丰度大型岩性圈闭气藏,其主力含气层为盒8段、山1段。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在盒8段、山1段识别出了交错层理中—粗砂岩、交错层理含砾中—粗砂岩、平行层理砂岩、块状砾岩、递变层理砂砾岩、块状层理砂...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产、低丰度大型岩性圈闭气藏,其主力含气层为盒8段、山1段。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在盒8段、山1段识别出了交错层理中—粗砂岩、交错层理含砾中—粗砂岩、平行层理砂岩、块状砾岩、递变层理砂砾岩、块状层理砂岩、微裂缝砂岩7种岩相,识别出了主力层的裂缝,并探讨了主力含气层段裂缝与产气量的关系,总结了裂缝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控制单井产气量的主要因素是储层本身物性、岩性、含气性和厚度,裂缝对产气量的作用有限。在岩相分析基础上,对盒8段古水流、沉积相进行了分析,认为盒8上段主要发育低弯度曲流河沉积相,盒8下段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相,这对于该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成像测井 岩相 裂缝 古水流 沉积相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波变密度测井信息识别水平井压裂裂缝的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夏宏泉 胡慧 +1 位作者 杨林 赵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120,共5页
针对水平井压裂裂缝难以识别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声波变密度测井(VDL)信息的水平井压裂裂缝识别方法。首先进行水平井压裂裂缝的VDL模拟试验,研究压裂裂缝的VDL响应特征,然后用实际井压裂前后的VDL资料进行压裂井段识别与效果评价。研究表... 针对水平井压裂裂缝难以识别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声波变密度测井(VDL)信息的水平井压裂裂缝识别方法。首先进行水平井压裂裂缝的VDL模拟试验,研究压裂裂缝的VDL响应特征,然后用实际井压裂前后的VDL资料进行压裂井段识别与效果评价。研究表明:当第一、二界面胶结良好时,非裂缝段套管波的波幅很小、地层波的波幅较大,VDL图中地层波相线粗而明显;随着裂缝段接收与发射探头间裂缝数量增多,套管波的波幅增大、地层波的波幅减小,VDL图中地层波呈灰白色而模糊不清、弯曲率大、成"人"字形,其地层纵波时差增大、能量降低。模拟试验和现场应用均验证了利用VDL识别水平井横向压裂裂缝的可行性,可见VDL信息可为水平井压裂裂缝检测与压裂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压裂 裂缝 声波变密度测井 模拟试验 套管波 地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中子源条件下补偿中子测井仪探测器设计方法
9
作者 任晓荣 赵福宇 陈浩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使用同位素中子源或中子发生器将直接影响补偿中子探测器的参数设计,论文主要探讨了探测器源距设计方法,通过3700中子刻度筒实验,比较了两种中子源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采用数据拟合方法,给出了将测量得到的计数率比值转换为地层孔隙度的... 使用同位素中子源或中子发生器将直接影响补偿中子探测器的参数设计,论文主要探讨了探测器源距设计方法,通过3700中子刻度筒实验,比较了两种中子源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采用数据拟合方法,给出了将测量得到的计数率比值转换为地层孔隙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可以用中子发生器代替同位素中子源实现补偿中子测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源 补偿中子探测器 源距 地层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孔隙结构效率的核磁共振测井预测渗透率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林奇 张冲 +3 位作者 何小菊 陈雨龙 魏旸 袁少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7-611,共5页
传统核磁共振测井预测渗透率模型对致密砂岩应用效果较差,提出了基于动态孔隙结构效率的核磁共振测井预测渗透率方法,并用29块岩样进行了建模。为提高模型中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结构效率2个参数的预测精度,提出利用T2几何均值与4~32 ms... 传统核磁共振测井预测渗透率模型对致密砂岩应用效果较差,提出了基于动态孔隙结构效率的核磁共振测井预测渗透率方法,并用29块岩样进行了建模。为提高模型中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结构效率2个参数的预测精度,提出利用T2几何均值与4~32 ms核磁共振孔隙度建立BP神经网络逐点预测T2截止值,以T2截止值为中间参数求取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结构效率的评价思路。通过对资料的处理,证明了本文模型计算精度高于SDR模型和Coates模型,可用于致密砂岩储集层的渗透率计算,对致密砂岩储集层的产能评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效率 致密砂岩 渗透率 核磁共振测井 动态T2截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和密度测井评价准噶尔盆地致密油烃源岩有机碳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衍武 赵延静 +2 位作者 李国利 胡婷婷 范小秦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2期5-8,14,共5页
有机碳含量(TOC)的定量计算是烃源岩评价的基础,在准噶尔盆地致密油领域,常规方法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精度已经满足不了测井评价的需求。因此,研究了利用核磁和密度测井资料定量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岩... 有机碳含量(TOC)的定量计算是烃源岩评价的基础,在准噶尔盆地致密油领域,常规方法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精度已经满足不了测井评价的需求。因此,研究了利用核磁和密度测井资料定量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岩心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精度较高,应用效果较好,满足了致密油领域烃源岩测井评价的需求。为致密油领域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定量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测井评价方法,也为潜力烃源岩发育区跟踪、储层预测和资源量估算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致密油 有机碳含量 核磁测井 密度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蚁群算法在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及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倩茹 陈春华 +2 位作者 潘保芝 令狐松 张程恩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4期55-57,共3页
利用蚁群聚类算法及蚁群边缘提取算法针对FMI成像测井数据进行裂缝的识别和提取,在传统的蚁群算法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得算法稳定性更好,更能适应于实际图像处理,结合HOUGH变换,对松南气田实际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处理,拾取裂缝效果良好。
关键词 蚁群算法 成像测井 裂缝识别 裂缝提取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新技术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杨双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7,i0020,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以陆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集层。由于其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原因,使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正确识别气层的难度增大。文章分析认为,上古生界气田测井特征受岩性物性作用比较明显,石...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以陆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集层。由于其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原因,使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正确识别气层的难度增大。文章分析认为,上古生界气田测井特征受岩性物性作用比较明显,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的测井特征与含气特征不同,电性上高低电阻率气层共存。在综合利用成象测井新技术提供的新方法及多信息、高精度参数,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数据确定了核磁共振变等待时间的测井参数,提出了对致密气层识别有效的气层识别新方法,主要为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差谱法、移谱法,基于交叉偶极声波测井纵波差值法。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低孔、低渗致密气层和低阻砂岩储层的气层识别问题,提高了测井识别的准确率,解释符合率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核磁测井 声波测井 致密砂岩 储集层 流体 砂岩气层 测井评价 致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心及密井网的点坝构型与剩余油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闫百泉 张鑫磊 +6 位作者 于利民 张东 姜贵璞 杨永杰 孙雨 韩小龙 徐亚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604,共8页
基于大庆油田杏北地区葡I33^2单元密井网及直井与水平井岩心资料,参照现代沉积及古代露头模式,岩电结合求取侧积夹层构型参数,进而分析三角洲分流平原曲流型分流河道点坝侧积夹层三维构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杏北... 基于大庆油田杏北地区葡I33^2单元密井网及直井与水平井岩心资料,参照现代沉积及古代露头模式,岩电结合求取侧积夹层构型参数,进而分析三角洲分流平原曲流型分流河道点坝侧积夹层三维构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杏北地区葡I33^2单元点坝侧积夹层具有薄、缓、密的特点:夹层的厚度多为2~25cm;夹层上部和下部倾角较小,多在2°~5°,中部较陡,为7°~10°;平面分布密度达到0.11条/m。侧积夹层平面上呈新月形排列,剖面上呈叠瓦状、斜列式分布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受侧积夹层构型特征及侧积体物性差异影响,点坝中下部水淹严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中上部。水平井水平段应设计在点坝中上部,可钻穿多个侧积体的中上部,增加供油单元,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砂体 点坝 薄夹层 侧积体 侧积夹层 构型 剩余油 密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4
15
作者 严志虎 戴彩丽 +3 位作者 赵明伟 冯海顺 高波 李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5,150,共6页
介绍了清洁压裂液的组成和增黏破胶机理,对国内外清洁压裂液的理论基础、体系组成、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通过总结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清洁压裂液的发展趋势,即在确保清洁压裂液性能的基础上,提高清洁压裂... 介绍了清洁压裂液的组成和增黏破胶机理,对国内外清洁压裂液的理论基础、体系组成、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通过总结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清洁压裂液的发展趋势,即在确保清洁压裂液性能的基础上,提高清洁压裂液的耐温能力,控制成本,降低滤失,改善破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压裂液 黏弹性 表面活性剂 进展 发展趋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延长组储集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6
作者 赵虹 党犇 +1 位作者 党永潮 姚韦萍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5-48,共4页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对安塞油田延长组主要产油层组长2和长6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长2储层和三角洲前...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对安塞油田延长组主要产油层组长2和长6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长2储层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长6储层均具矿物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但长2成分成熟度稍优于长6。长2孔隙类型为碳酸盐溶孔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组合,物性表现为中孔、低渗型;而长6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浊沸石溶孔组合,物性特点为中孔、特低渗型。沉积环境、岩石成分及粒径、填隙物成分及含量、成岩作用等是影响物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物性特征 成岩作用 延长组 安塞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始新世三角洲供给型重力流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建平 鲜本忠 +4 位作者 王璐 路智勇 李宇志 刘赛君 蒋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975,共15页
陆相盆地三角洲前端滑塌型重力流砂岩因富含油气而广受关注,其厚度薄、面积较小、期次多,储集层预测难度大,长期以来制约了油气的精细勘探开发。利用全覆盖三维地震资料和已有钻孔信息,对东营凹陷东辛地区始新世三角洲—重力流沉积体系... 陆相盆地三角洲前端滑塌型重力流砂岩因富含油气而广受关注,其厚度薄、面积较小、期次多,储集层预测难度大,长期以来制约了油气的精细勘探开发。利用全覆盖三维地震资料和已有钻孔信息,对东营凹陷东辛地区始新世三角洲—重力流沉积体系开展了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为基础的地震沉积学研究。研究表明,沙三中亚段对应二级基准面下降背景的三级层序,以6期大规模高位域三角洲(第5准层序组—第10准层序组)的发育为特征。以第8准层序组为例,以四级层序为研究单元落实了来自不同物源的3个三角洲—重力流沉积体系;再根据地层切片进一步分期落实了其内部薄砂岩储集层的空间分布。地层接触关系特殊,地层厚度和岩性的横向变化剧烈,导致三角洲—重力流发育区地震波速纵横向变化较大。基于目的层精细标定的相位调整成为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基础,四级层序(而不是体系域或层序)的约束成为保障地层切片等时性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四级层序约束下的地震沉积学研究,为三角洲前端滑塌型重力流薄砂岩储集层的横向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也为恢复深水重力流发育区沉积过程、深化重力流沉积规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储集层预测 层序地层学 地震沉积学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通域标识法在FMI图像溶洞信息定量拾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闫建平 梁强 +3 位作者 李尊芝 耿斌 寇小攀 扈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59-4770,共12页
溶蚀孔洞在碳酸盐岩储层中是重要的流体储集空间,研究成像测井(FMI)图像孔洞连通域标记及信息定量拾取很有意义.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全井壁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像,经图像灰度化、中值滤波处理后,通过阈值分割得... 溶蚀孔洞在碳酸盐岩储层中是重要的流体储集空间,研究成像测井(FMI)图像孔洞连通域标记及信息定量拾取很有意义.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全井壁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像,经图像灰度化、中值滤波处理后,通过阈值分割得到能够反映井壁溶蚀孔洞特征的二值图像,孔洞表现为黑色暗斑.基于等价对处理的图像连通域标记算法具有快速、不重复标记的优点,利用该算法,可准确地从二值图像中标记溶蚀孔洞连通域,进而可对每个连通域进行目标信息拾取,包括孔洞尺寸、连通域面积、圆度等.利用反映溶蚀孔洞发育程度的面孔率曲线对图像进行分层,在此基础上可拾取每一层段溶蚀孔洞面孔率、分选系数及溶洞密度值的分布等非均质信息,能够定量地评价溶蚀孔洞发育、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储层,也是FMI图像应用于岩石孔洞结构信息定量表征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域 溶蚀孔洞 电成像 面孔率 溶洞尺度 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AVA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如伟 张宝金 +2 位作者 黄捍东 徐华宁 吴建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4-639,667+498,共6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的三种微观模式,根据其不同的岩石物理模型特点,研究了弹性参数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以精确Zoepprize方程为基础,研究随饱和度变化的AVA特征;最后,利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模拟了BSR现象,分析BSR产生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的三种微观模式,根据其不同的岩石物理模型特点,研究了弹性参数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以精确Zoepprize方程为基础,研究随饱和度变化的AVA特征;最后,利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模拟了BSR现象,分析BSR产生的三种客观条件以及调谐作用对BS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下伏层游离气的存在与否与水合物沉积层孔隙的变化是影响BSR特征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气水合物的深度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似海底反射 AVA特征 岩石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北二类油层非均质特征 被引量:40
20
作者 阎百泉 张树林 +1 位作者 施尚明 邵立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根据二类油层的界定标准,将大庆油田萨北油层分成高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内前缘枝状三角洲砂体沉积、内前缘过渡三角洲砂体沉积、内前缘坨状三角洲砂体沉积 5 种类型,分析了各类砂体的非均质特征. 结果表明:... 根据二类油层的界定标准,将大庆油田萨北油层分成高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内前缘枝状三角洲砂体沉积、内前缘过渡三角洲砂体沉积、内前缘坨状三角洲砂体沉积 5 种类型,分析了各类砂体的非均质特征. 结果表明:该储层有效厚度和渗透率均较小,分布零散,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形成“死油区”;多相带组合,多旋回沉积,河道切叠,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单层突进”;受沉积相带控制,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平面舌进”;由此影响剩余油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剩余油 二类油层 萨尔图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