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驱油剂乳化能力定量表征新方法
- 1
-
-
作者
邹积瑞
岳湘安
李晓骁
邵明鲁
杨志国
安维青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资源与勘探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
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6,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就地乳化驱动机理和方法”(5220405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低渗油藏CO_(2)-化学剂复合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2462024YJRC003)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超分子自组装油藏调剖体系的构建与自适应封堵机制”(BK20220622)。
-
文摘
驱油剂的乳化能力在化学驱油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驱油剂乳化能力的定量表征难题至今仍未解决。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旋转液诱导驱油剂-原油体系乳化的乳化能力定量表征新方法。通过测定不同转速下的乳化油率,绘制其动态曲线以确定表征驱油剂乳化能力的实验参数--乳化系数(EI)。乳化系数充分表征了驱油剂与原油乳化的起始乳化转速、起始乳化油率和乳化速度,能准确分辨和比较由驱油剂质量分数、驱油剂类型和原油性质变化引起的乳化能力差异。通过对比乳化系数发现:AEO9的乳化系数最大(1.184),SDS的乳化系数最小(0.320),驱油剂对CQ原油的乳化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AEO9>SDBS>SCS>Na_(2)CO_(3)>AEO5>SDS;随着驱油剂质量分数的增加,乳化系数增大,驱油剂的乳化能力增强;驱油剂的乳化能力受原油性质的影响,由于SL原油中活性组分多,驱油剂对SL原油的乳化能力大于CQ原油。此外,多孔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原油同注实验和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高乳化系数的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具有更强的原位乳化能力,乳化系数作为驱油剂乳化能力表征和评价的参数是合理的。
-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化学驱
乳化
驱油剂
乳化能力
乳化系数
-
Keywords
enhanced oil recovery
chemical flooding
emulsification
oil displacement agent
emulsifying ability
emulsification coefficient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