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液相敏感性与加卸载机制的泥岩地层压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力新 丁乙 +5 位作者 田山川 魏瑞华 陈晓文 徐永华 梁利喜 熊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地层压力是井壁稳定分析的重要参数,尤其在异常高压泥岩段的高压机制复杂,且泥岩具有强液相敏感性,不利于地层压力预测,钻井风险高。基于此,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安集海河组泥岩层段为例,考虑流体作用对泥岩物性参数的干扰,建立了泥岩地层... 地层压力是井壁稳定分析的重要参数,尤其在异常高压泥岩段的高压机制复杂,且泥岩具有强液相敏感性,不利于地层压力预测,钻井风险高。基于此,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安集海河组泥岩层段为例,考虑流体作用对泥岩物性参数的干扰,建立了泥岩地层物性参数的测井校正方法。结合声速-密度版图法与综合压实曲线法,揭示了泥岩地层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基于高压成因机制,依据加卸载理论与有效应力原理构建了南缘泥岩段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泥岩地层高黏土含量与油水两亲性,水相与油相介质均对泥岩物性具有显著影响,必须开展校正工作;在测井校正后,明确了泥岩段具有加载与卸载的高压成因机制,阐明了加卸载条件下泥岩有效应力与岩石物性的相关性;本文方法较Eaton法、等效深度法、加卸载预测方法、多参数综合预测法等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精度。本文建立的泥岩段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已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层压力预测中取得成功应用,预测地层压力与实测地层压力吻合度高,可为异常压力泥岩段的地层压力预测和泥岩地层安全高效钻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敏感性 泥岩 异常高压 地层压力 井壁稳定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加重剂评价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政 李俊材 徐新纽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5-720,共6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块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等地层,压力系数高达2.40~2.65 g/cm^(3),为了保障异常高压地层的安全钻进,急需研发性能优异的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使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普通重晶石、微粉锰矿和微... 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块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等地层,压力系数高达2.40~2.65 g/cm^(3),为了保障异常高压地层的安全钻进,急需研发性能优异的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使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普通重晶石、微粉锰矿和微粉重晶石的微观形态和粒度分布。分析了微粉加重剂降低钻井液黏度的原理,实验评价出配制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加重剂最佳复配方案为普通重晶石∶微粉锰矿=7∶3。优化出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配方,评价其高温沉降稳定性能、抗水污染性能。实验结果显示,配制的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具有好的高温沉降稳定性,静恒温24 h,上下密度差值为0.01~0.02 g/cm^(3),静恒温120 h,上下密度差值为0.10~0.14 g/cm^(3),上下密度差值小;具有好的抗水污染性能,能抗15%以内的水污染。现场应用表明:密度为2.65 g/cm^(3)的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在钻进过程中,全程钻井液性能表现良好,井下安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粉锰矿 微粉重晶石 超高密度 油基钻井液 高温沉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