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盐水中聚合物基纳米材料/蠕虫胶束复合体系剪切诱导特性
1
作者
秦文龙
林倩影
+3 位作者
乐雷
秦臻伟
李晗晰
秦国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8,共8页
针对常规减阻剂传热性能恶化、耐盐性差及减阻效率不高的缺陷,提出利用聚合物基纳米材料(PAM-AMPS/Fe_(3)O_(4)NPs)与蠕虫胶束流体(CTAC/NaSal)复配流体应用于卤水管输减阻,研究质量浓度、温度和盐度对CTAC/NaSal与PAM-AMPS/Fe_(3)O_(4)...
针对常规减阻剂传热性能恶化、耐盐性差及减阻效率不高的缺陷,提出利用聚合物基纳米材料(PAM-AMPS/Fe_(3)O_(4)NPs)与蠕虫胶束流体(CTAC/NaSal)复配流体应用于卤水管输减阻,研究质量浓度、温度和盐度对CTAC/NaSal与PAM-AMPS/Fe_(3)O_(4)NPs复合流体诱导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500mg/L CTAC/NaSal流体可产生诱导剪切结构(SIS),剪切速率范围约为101~10^(2)s^(-1),但在超过800 mg/L盐水条件下100 mg/L该流体的SIS即可消失,表现出较差的耐盐性;20~50 mg/L PAM-AMPS/Fe3O4 NPs流体均出现SIS,剪切速率范围约为10^(2)~10^(3)s^(-1),在20000 mg/L盐水条件下该流体仍出现SIS;10~40 mg/L PAM-AMPS/Fe_(3)O_(4)NPs与100 mg/L CTAC/NaSal复配后的复合流体在101~10^(3)s^(-1)内出现2次剪切增稠现象,峰值大于单独的CTAC/NaSal流体或PAM-AMPS/Fe_(3)O_(4)NPs流体;由于PAM-AMPS/Fe_(3)O_(4)NPs中含有纳米粒子和耐温耐盐性PAM-AMPS聚合物分子,它与CTAC/NaSal流体复配可以形成具有稳固致密特点的微交联结构,这使得复合流体SIS范围变宽且峰值变大,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在20000 mg/L的盐水条件下复合流体中SIS仍然存在,其耐温耐盐性得到明显改善,可应用于卤水管输减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
卤水管输
聚合物基纳米材料
蠕虫胶束
诱导剪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Y型抽油杆应用性能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汉
李晓明
+4 位作者
黎平
申云南
张春辉
李志杰
闫澎思
《石油机械》
2017年第11期99-104,共6页
抽油杆是连接抽油机与深井泵的动力传递装置,是有杆泵采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油杆失效直接影响机采系统的正常生产。鉴于此,对HY和HL型抽油杆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面质量、淬硬层深度和抗拉强度是影响疲劳...
抽油杆是连接抽油机与深井泵的动力传递装置,是有杆泵采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油杆失效直接影响机采系统的正常生产。鉴于此,对HY和HL型抽油杆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面质量、淬硬层深度和抗拉强度是影响疲劳性能的主要指标,过渡区和扳手方占断裂位置的77.8%,任何一项力学性能指标达不到最优数值,其疲劳性能试验循环周次就会远低于106,无法满足标准规定值;目前所有HY型抽油杆的扳手方和台肩位置全部未见明显淬硬层;其组织不均匀,为屈氏体+回火索氏体;杆体表面淬硬层全部存在不均匀的问题,造成过渡区、扳手方和淬硬层不均匀是疲劳裂纹的启裂核心,形成扩展区和瞬断区后发生疲劳断裂。研究结果可为HY型抽油杆的检验和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型抽油杆
表面淬硬层
抗拉强度
疲劳性能
微观组织
疲劳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井排液携砂量动态监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森
刘凯文
+3 位作者
伍远平
胡强法
费节高
党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1,共5页
气井排液过程中携砂量的有效监测,可为气井出砂情况和压裂施工效果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实现其有效监测,基于无源传感器出砂信号检测技术,研制了一种传感器和相关的出砂监测系统。同时,通过开展全面的室内和现场试验,验证了系统对流...
气井排液过程中携砂量的有效监测,可为气井出砂情况和压裂施工效果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实现其有效监测,基于无源传感器出砂信号检测技术,研制了一种传感器和相关的出砂监测系统。同时,通过开展全面的室内和现场试验,验证了系统对流速适应性、对粒径的检测灵敏度、砂含量的不确定度、管径适应性以及出砂分辨率等性能参数,最终实现了气井排液过程中砂粒碰撞管壁产生的声学信号的有效拾取、分析、处理及出砂量的准确计算,并确定了关键参数。该监测系统的研制为气井排液携砂量的动态实时监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排液测试
动态监测系统
出砂信号
无源传感器
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水中聚合物基纳米材料/蠕虫胶束复合体系剪切诱导特性
1
作者
秦文龙
林倩影
乐雷
秦臻伟
李晗晰
秦国伟
机构
西安
石油
大学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
技术
重点实验室
西安
石油
大学
石油
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
川
庆
钻探
博士后工作站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4027)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X2412014)。
文摘
针对常规减阻剂传热性能恶化、耐盐性差及减阻效率不高的缺陷,提出利用聚合物基纳米材料(PAM-AMPS/Fe_(3)O_(4)NPs)与蠕虫胶束流体(CTAC/NaSal)复配流体应用于卤水管输减阻,研究质量浓度、温度和盐度对CTAC/NaSal与PAM-AMPS/Fe_(3)O_(4)NPs复合流体诱导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500mg/L CTAC/NaSal流体可产生诱导剪切结构(SIS),剪切速率范围约为101~10^(2)s^(-1),但在超过800 mg/L盐水条件下100 mg/L该流体的SIS即可消失,表现出较差的耐盐性;20~50 mg/L PAM-AMPS/Fe3O4 NPs流体均出现SIS,剪切速率范围约为10^(2)~10^(3)s^(-1),在20000 mg/L盐水条件下该流体仍出现SIS;10~40 mg/L PAM-AMPS/Fe_(3)O_(4)NPs与100 mg/L CTAC/NaSal复配后的复合流体在101~10^(3)s^(-1)内出现2次剪切增稠现象,峰值大于单独的CTAC/NaSal流体或PAM-AMPS/Fe_(3)O_(4)NPs流体;由于PAM-AMPS/Fe_(3)O_(4)NPs中含有纳米粒子和耐温耐盐性PAM-AMPS聚合物分子,它与CTAC/NaSal流体复配可以形成具有稳固致密特点的微交联结构,这使得复合流体SIS范围变宽且峰值变大,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在20000 mg/L的盐水条件下复合流体中SIS仍然存在,其耐温耐盐性得到明显改善,可应用于卤水管输减阻。
关键词
减阻剂
卤水管输
聚合物基纳米材料
蠕虫胶束
诱导剪切结构
Keywords
drag reducer
brine pipeline transport
polymer-based nanomaterials
worm micelle
induced shear structure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Y型抽油杆应用性能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汉
李晓明
黎平
申云南
张春辉
李志杰
闫澎思
机构
长庆
油田
技术
监测中心
长庆
油田第三采油厂
长庆
油田第五采油厂
中国
华油
集团
银
川
分
公司
长庆
油田第二采油厂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2017年第11期99-104,共6页
文摘
抽油杆是连接抽油机与深井泵的动力传递装置,是有杆泵采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油杆失效直接影响机采系统的正常生产。鉴于此,对HY和HL型抽油杆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面质量、淬硬层深度和抗拉强度是影响疲劳性能的主要指标,过渡区和扳手方占断裂位置的77.8%,任何一项力学性能指标达不到最优数值,其疲劳性能试验循环周次就会远低于106,无法满足标准规定值;目前所有HY型抽油杆的扳手方和台肩位置全部未见明显淬硬层;其组织不均匀,为屈氏体+回火索氏体;杆体表面淬硬层全部存在不均匀的问题,造成过渡区、扳手方和淬硬层不均匀是疲劳裂纹的启裂核心,形成扩展区和瞬断区后发生疲劳断裂。研究结果可为HY型抽油杆的检验和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HY型抽油杆
表面淬硬层
抗拉强度
疲劳性能
微观组织
疲劳断口
Keywords
HY type sucker rod
surface hardened layer
tensile strength
fatigue performance
microstructure
fatigue fracture
分类号
TE39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井排液携砂量动态监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森
刘凯文
伍远平
胡强法
费节高
党博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
钻井工程
技术
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西安
石油
大学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层连续管作业技术与装备"(2016ZX05023-006)
文摘
气井排液过程中携砂量的有效监测,可为气井出砂情况和压裂施工效果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实现其有效监测,基于无源传感器出砂信号检测技术,研制了一种传感器和相关的出砂监测系统。同时,通过开展全面的室内和现场试验,验证了系统对流速适应性、对粒径的检测灵敏度、砂含量的不确定度、管径适应性以及出砂分辨率等性能参数,最终实现了气井排液过程中砂粒碰撞管壁产生的声学信号的有效拾取、分析、处理及出砂量的准确计算,并确定了关键参数。该监测系统的研制为气井排液携砂量的动态实时监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气井排液测试
动态监测系统
出砂信号
无源传感器
数据采集系统
Keywords
gas well drainage test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sanding signal
passive sensor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盐水中聚合物基纳米材料/蠕虫胶束复合体系剪切诱导特性
秦文龙
林倩影
乐雷
秦臻伟
李晗晰
秦国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HY型抽油杆应用性能分析与评价
陈汉
李晓明
黎平
申云南
张春辉
李志杰
闫澎思
《石油机械》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气井排液携砂量动态监测系统的研制
高森
刘凯文
伍远平
胡强法
费节高
党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