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标准浅析
- 1
-
-
作者
王鹏里
鱼涛
郭志强
张晓飞
马锐
杨博
屈撑囤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
出处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20-26,共7页
-
文摘
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标准,探讨了国际上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策略,包括处理后石油烃和含水率的限制标准,比较了各国标准中的不同点。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检测项目和限值设定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完善含油污泥管理和处理处置体系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引导和规范我国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过程。
-
关键词
油气田含油污泥
标准化
综合利用
-
Keywords
oil-bearing sludge of oil field
standardiza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
分类号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乍得废弃钻井液清洁化处理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洁
李永飞
景云天
陈刚
司军
张建甲
李红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北京华盛坤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保型聚糖-木质素钻井液体系的应用基础研究"(50874092)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植物聚糖钻井液在陕北油田的推广应用"(2016GY-218)
-
文摘
针对乍得废弃钻井液现场所用的3种絮凝剂对COD的影响作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投加量,对经稀释-絮凝处理后的滤液进行COD去除研究,考察了双氧水、Fe^(2+)、体系pH、反应时间和光照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3种絮凝剂复配使用,投加量分别为50,8 000,800 mg/L时,其絮凝和COD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72.57%;对絮凝后的滤液进一步确定了COD去除的条件,当H2O2加量为7.0%、硫酸亚铁加量0.07%、体系pH为3.5、反应时间1.0 h、光照时间为3.0 h时,其COD去除率高达87.66%。
-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COD
絮凝
氧化
乍得
-
Keywords
waste drilling fluid
COD
flocculation
oxidation
Chad
-
分类号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瓜胶基压裂液用胶囊破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陈刚
程超
胡龙刚
张洁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
出处
《中外能源》
CAS
2021年第6期32-40,共9页
-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编号:2019ZDLGY06-03)
陕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
-
文摘
胶囊破胶剂具有延缓释放的性能,能适应中深井段环境,在油气田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胶囊破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囊芯和囊衣材料进行了总结,囊芯一般为过硫酸盐,囊衣种类较多,根据施工需要选择。进而介绍了胶囊破胶剂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采用流化床和转鼓喷涂法,化学法则主要利用囊芯表面原位聚合的原理制备胶囊。在释放机理方面主要有挤压破碎释放、渗透释放、化学溶蚀释放三种,对三种机理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不同施工和地层条件下的释放机理。然后介绍了典型的现场应用案例,可见胶囊破胶剂的产品性质和施工工艺等都会影响使用效果。最后对胶囊破胶剂的生产方法给出合理的建议,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囊芯和囊衣材料的研究,且在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方面可以参考药物制剂方面的微胶囊成熟技术。
-
关键词
释放机理
药物制剂
过硫酸盐
囊衣
化学溶蚀
挤压破碎
物理法
喷涂法
-
Keywords
fracturing
encapsulated gel breaker
capsule coating
release mechanism
-
分类号
TE357.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采出水结垢机理及趋势预测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闫艳
鱼涛
李金灵
陈磊
屈撑囤
杨博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
陕西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9期101-10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08182,51974245)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18JS088)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KJRC0098)。
-
文摘
为了探究采出水结垢机理,预测结垢趋势,以便进一步采取防垢措施。从水中离子组成、热力学条件变化、结晶吸附等方面,分析了采出水结垢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结垢预测方法、结垢量预测方程及结垢预测的模拟实验,并对结垢预测方法和模拟实验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结垢预测方法的发展及模拟实验的优化提出了展望,结垢预测应结合油田具体实际,考虑多方面因素;结垢趋势预测方法应更准确,应用更广泛,适用性更强。
-
关键词
采出水
结垢机理
结垢预测方法
结垢量预测
模拟实验
-
Keywords
produced water
scaling mechanism
scaling prediction method
scaling predict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
分类号
TQ027.3
[化学工程]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苯酚-硫酸法测定岩心中压裂液残余瓜胶含量
- 5
-
-
作者
张望远
张洁
唐德尧
陈刚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
陕西浩信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1期21-25,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绿色多功能钻井液材料研究与应用及其钻后废液治沙技术开发”(编号:2019ZDLGY06-03)。
-
文摘
建立了一种苯酚-硫酸法来测定岩心中压裂液残余瓜胶含量的方法,探讨了波长、显色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波长485 nm,显色时间30 min,苯酚-硫酸法建立的瓜胶标准曲线为A=0.00958ρ+0.03167,相关系数R^(2)=0.99621,线性范围为20~200 mg/L,方法检出限L=67.86μg/g。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精确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分析油气田压裂后岩心中残余压裂液的瓜胶含量,从而有助于储层伤害机理的分析。
-
关键词
压裂液
瓜胶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
Keywords
fracturing fluid
guar gum
phenol-sulfuric acid colorimetry method
content determination
-
分类号
TE357.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