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腐蚀产物膜对石油管材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世东 杜明 +1 位作者 张骁勇 李金灵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8-435,共8页
在实际服役过程中,石油专用管内壁往往被腐蚀产物覆盖,腐蚀产物膜的形成与腐蚀过程密切相关,而腐蚀产物膜的结构与性能又严重影响着管材的进一步腐蚀行为。综述了石油专用管腐蚀产物膜形成机制,重点阐述了影响腐蚀产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实际服役过程中,石油专用管内壁往往被腐蚀产物覆盖,腐蚀产物膜的形成与腐蚀过程密切相关,而腐蚀产物膜的结构与性能又严重影响着管材的进一步腐蚀行为。综述了石油专用管腐蚀产物膜形成机制,重点阐述了影响腐蚀产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腐蚀产物膜的结构和性能,并简述了石油专用管内防护措施,最后对腐蚀产物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专用管 腐蚀产物膜 影响因素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生产过程中套损腐蚀失效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世东 李金灵 +3 位作者 付安庆 陈永楠 杜明 宋少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5,共8页
随着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井况严酷的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加之强化采油措施的不断应用以及油气井开采年限的不断延长,套管服役工况越来越苛刻,套管损坏(简称"套损")日趋严重,套损井次逐年加速上升,严重影响了油气正常生产,甚... 随着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井况严酷的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加之强化采油措施的不断应用以及油气井开采年限的不断延长,套管服役工况越来越苛刻,套管损坏(简称"套损")日趋严重,套损井次逐年加速上升,严重影响了油气正常生产,甚至导致油气井报废停产,引起安全和环保风险。腐蚀,尤其是点蚀,是造成套损问题的主要诱因(套损腐蚀井次有的高达19/36),也是影响套管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简述了油气田套损的定义,概述了国内外油气田套损现状,阐述了套损腐蚀失效的形式、特点及其危害,重点从材质和环境(温度、CO_2、H_2S、Cl^-、矿化度等)两方面综述了套损腐蚀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影响权重和因素类别,并针对不同的阶段归结了耐蚀材料、表面技术等相应预防与治理措施,同时对套损的研究关注点及其采用的研究手段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效遏制套管因腐蚀而损坏的增长势头以及保持油气安全、绿色可持续开发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损坏 腐蚀 影响因素 腐蚀特点 表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纳米粉末涂层现场应用评价与缓蚀剂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金灵 蔡锐 +3 位作者 付安庆 尹成先 朱世东 宋少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2-319,共8页
目的研究一种环氧纳米粉末涂层在新疆某油田的适用性与缓蚀剂技术。方法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涂层在新疆某油田三种典型工况条件,结合腐蚀失重法以及结合力测试、阴极剥离、扫描电子显微电镜、交流阻抗等手段,分析环氧纳米粉末涂层腐蚀后... 目的研究一种环氧纳米粉末涂层在新疆某油田的适用性与缓蚀剂技术。方法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涂层在新疆某油田三种典型工况条件,结合腐蚀失重法以及结合力测试、阴极剥离、扫描电子显微电镜、交流阻抗等手段,分析环氧纳米粉末涂层腐蚀后的形态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度,对其服役寿命进行预测,并研究缓蚀剂添加对未涂覆、破损和完整三种涂层状态下试样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环氧纳米粉末涂层在三种典型环境中未出现鼓泡和开裂现象,且与基体结合较好。环氧纳米粉末涂层的阴极剥离半径小于5 mm,由阴极剥离半径和阻抗值所预测的寿命分别为883d和740d。破损涂层的均匀腐蚀和点蚀速率分别为0.6172 mm/a和1.5720 mm/a,而完整涂层的腐蚀速率仅为0.0029 mm/a,破损涂层阻抗值与完整涂层的阻抗值相差103倍。微量的缓蚀剂添加可降低无涂层和破损涂层试样的腐蚀速率1个数量级,其缓蚀效率分别高达91.05%和92.75%。结论环氧纳米粉末涂层在三种典型腐蚀环境中具有好的耐蚀性能,抗剥离能力也较好,阴极剥离半径与阻抗值两种方法所预测的寿命基本一致。然而涂层一旦破损,腐蚀较为严重,尤其是点蚀,微量缓蚀剂的添加可实现不同防护技术间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环氧纳米粉末 寿命预测 缓蚀剂 E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H_(2)S/CO_(2)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彦鹏 朱世东 +1 位作者 李金灵 袁军涛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2,共7页
针对油气管道日益严重的H_(2)S与CO_(2)腐蚀问题,详细综述了H_(2)S单独存在、CO_(2)单独存在以及H_(2)S与CO_(2)共存条件下油气管道的腐蚀过程,阐述了H_(2)S与CO_(2)共存条件下,耐蚀性管材、缓蚀剂、电化学防护技术和管道内涂层技术等... 针对油气管道日益严重的H_(2)S与CO_(2)腐蚀问题,详细综述了H_(2)S单独存在、CO_(2)单独存在以及H_(2)S与CO_(2)共存条件下油气管道的腐蚀过程,阐述了H_(2)S与CO_(2)共存条件下,耐蚀性管材、缓蚀剂、电化学防护技术和管道内涂层技术等防护措施的特点及实际工程使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H_(2)S CO_(2) 腐蚀 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负载型Fenton催化剂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欣 杨鹏辉 +4 位作者 李金灵 鱼涛 杨博 陈磊 屈撑囤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54-2259,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非均相负载型Fenton催化剂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针对催化剂对有机废水的降解性能及可循环使用性进行讨论,通过总结现有催化剂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FENTON 非均相负载型催化剂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管道在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帆 李娟 +4 位作者 李金灵 鱼涛 屈撑囤 朱世东 李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金属管道因油气输送介质中含有CO_(2)与H_(2)S而遭受严重腐蚀,尤其是点蚀,导致其过早失效、油气水泄漏,增加了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风险。对金属管道在含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概述,论述了CO_(2)与H_(2)S共存体系中竞争协同... 金属管道因油气输送介质中含有CO_(2)与H_(2)S而遭受严重腐蚀,尤其是点蚀,导致其过早失效、油气水泄漏,增加了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风险。对金属管道在含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概述,论述了CO_(2)与H_(2)S共存体系中竞争协同效应与二者分压比的划分,探讨了CO_(2)、H_(2)S以及CO_(2)/H_(2)S腐蚀机理、腐蚀产物类型以及环境对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CO_(2)分压、H_(2)S分压以及Cl-浓度均对金属管道的腐蚀产生较大的影响,而CO_(2)/H_(2)S分压比对CO_(2)/H_(2)S腐蚀起决定性作用。最后,对金属管道的CO_(2)/H_(2)S腐蚀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油气输送管道的防护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管道 CO_(2) H_(2)S 腐蚀机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鱼涛 屈撑囤 +1 位作者 范代娣 张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9-704,716,共7页
以与微生物颗粒大小及表面性质接近的黏土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Zeta电位测定仪对其表面沉积垢的形貌变化、粒径变化和Zeta电位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垢晶体在颗粒表面的沉积规律,分析垢晶体在黏土表面的沉积过程及... 以与微生物颗粒大小及表面性质接近的黏土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Zeta电位测定仪对其表面沉积垢的形貌变化、粒径变化和Zeta电位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垢晶体在颗粒表面的沉积规律,分析垢晶体在黏土表面的沉积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过程由垢晶体形成诱导期、垢晶核形成期和垢晶体长大期3个阶段组成。随着垢晶体沉积量的增大、温度的升高、搅拌速度的加速,垢沉积诱导期均呈下降趋势,垢晶核形成速率常数随之增大。另外,Ca^(2+),SO_4^(2-)浓度增加有利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而Mg^(2+),CO_3^(2-),HCO_3^-加入不利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垢晶体 黏土颗粒 表面沉积 影响因素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