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地震波叠后深度偏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可洋 杨微 +1 位作者 吴清岭 刘洪林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4期257-260,共4页
地震波深度偏移方法是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力手段。为了研究复杂构造和速度分布条件下地震资料的叠后精确成像方法,分别采用相移加内插法、分裂步傅里叶法、傅里叶有限差分法和逆时偏移法对复杂的Marmousi模型进行叠后深度域偏移试... 地震波深度偏移方法是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力手段。为了研究复杂构造和速度分布条件下地震资料的叠后精确成像方法,分别采用相移加内插法、分裂步傅里叶法、傅里叶有限差分法和逆时偏移法对复杂的Marmousi模型进行叠后深度域偏移试验,计算结果表明,逆时偏移法具有最佳的成像效果,使得复杂构造成像清晰,绕射波场等完全收敛,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较高,是一种高精度的叠后深度偏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加内插法 分裂步傅里叶法 傅里叶有限差分法 逆时偏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双程走时计算方法及其波场照明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可洋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4期270-274,共5页
为了准确模拟任意主频情况下的初至走时和照明,应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时域双程波动方程正演数值模拟,拾取最大振幅能量节点位置对应的旅行时间作为初至走时。以均匀介质为例,对比研究了本文方法与解析走时和高频近似走时(基... 为了准确模拟任意主频情况下的初至走时和照明,应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时域双程波动方程正演数值模拟,拾取最大振幅能量节点位置对应的旅行时间作为初至走时。以均匀介质为例,对比研究了本文方法与解析走时和高频近似走时(基于程函方程)在不同主频情况下的双程走时结果,指出在主频较高时三者最为接近。以Marmousi模型为例,计算了不同主频对应的初至走时及其振幅能量。综合分析表明,低主频存在较大的旅行时计算误差,不同的主频可以照明不同尺度的介质变化,从而指导实际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 双程地震波动方程 走时 波场照明分析 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机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业飞 白羽 +3 位作者 侯宝峰 王任卓 白群山 张希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通过表面张力、接触角及Zeta电位测量首次研究并提出阳离子/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辛基苯聚氧乙烯醚(TX-100)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吸附模型及机制。结果表明:阳离子/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CTAB/TX-100... 通过表面张力、接触角及Zeta电位测量首次研究并提出阳离子/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辛基苯聚氧乙烯醚(TX-100)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吸附模型及机制。结果表明:阳离子/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CTAB/TX-100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效果比单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的效果更显著;CTAB与TX-100间存在良好的协同效应,CTAB分子预先吸附在油湿性砂岩表面充当锚粒子,TX-100分子通过疏水作用与其形成聚集体,从而提高了TX-100及CTAB在油湿性砂岩表面的吸附量;TX-100的存在也提高了CTAB与油湿性砂岩表面羧酸类物质形成离子对的能力,并使离子对的解吸附能力增强,因此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复合表面活性剂 油湿性砂岩 润湿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