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进蚂蚁追踪工作流在BZ区块的应用
1
作者
彭家俊
彭小龙
+3 位作者
向东流
朱苏阳
王超文
任兴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0-1300,共11页
BZ区块位于库车坳陷,目的层埋深超过6000 m,裂缝发育。现有地震资料品质低,常规的蚂蚁追踪工作流对断裂系统的解释存在蚂蚁值小、蚂蚁值一致性差、断裂特征不明显等问题,难以满足区块对断裂系统表征的需要。为此,针对研究区块地质特点...
BZ区块位于库车坳陷,目的层埋深超过6000 m,裂缝发育。现有地震资料品质低,常规的蚂蚁追踪工作流对断裂系统的解释存在蚂蚁值小、蚂蚁值一致性差、断裂特征不明显等问题,难以满足区块对断裂系统表征的需要。为此,针对研究区块地质特点结合现有数据资料,提出了蚂蚁追踪工作流的改进方案。首先,基于全局优化以及对细微地质特征的解释,在倾角一致性和曲率一致性叠后属性基础上生成蚂蚁属性体;其次,通过对比分析默认参数下的单重蚂蚁体与多重蚂蚁体对低级序断裂表征、蚂蚁值一致性等方面的特点,确定了蚂蚁属性体的迭代次数;最后,通过对不同蚂蚁追踪参数组合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优化区块边界处断裂的表征精度,得到最终蚂蚁属性体。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生成的蚂蚁体在断裂表征效果、蚂蚁值大小、蚂蚁值一致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蚂蚁追踪工作流,完成区块内321条断裂组合,有效提高了断裂系统的解释精度,提取的断裂片与人工解释的内部和边界断层匹配度高,解决了BZ区块超深层因地震资料品质低导致的断裂系统表征不理想的问题。该方法可为地质条件相似区块的断裂系统表征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追踪工作流
断裂系统表征
蚂蚁属性体
参数组合优化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天山西段乌恰构造带堆垛构造变形及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2
作者
罗强
赵振伟
+6 位作者
刘畅
吴育林
陈九洲
黄天
王锦洲
张昭坤
陈友智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9-1270,共12页
构造变形中“堆垛构造”是对逆冲岩片垂向叠置的形态描述,缺少明确的运动学含义和地质意义。南天山西段乌恰构造带堆垛构造中二叠系—石炭系获得勘探突破,表明堆垛构造为良好的勘探目标。但受限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其内部应力状态...
构造变形中“堆垛构造”是对逆冲岩片垂向叠置的形态描述,缺少明确的运动学含义和地质意义。南天山西段乌恰构造带堆垛构造中二叠系—石炭系获得勘探突破,表明堆垛构造为良好的勘探目标。但受限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其内部应力状态、圈闭有效性等无法判断。本文结合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来表征乌恰构造带堆垛构造发育过程、变形机制和应力状态,为此类构造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过乌恰背斜剖面构造缩短率为42.7%,不考虑剥蚀作用情况下,山根最大隆升幅度达125%,先存构造对堆垛构造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2)颗粒流PFC2D 5.0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乌恰构造附近堆垛构造处变形机制,最开始为简单剪切;之后垂向上变形机制分化,上部为纯剪切和亚简单剪切,下部为简单剪切;然后,又转变为以简单剪切作用为主导;最后主要受控于刚性旋转作用。3)Abaqus有限元模拟发现存在先存构造的情况下,堆垛构造下部第二排背斜应力作用较强,油气圈闭易被断裂破坏。乌恰背斜石炭系裂缝由下至上分别受到纯剪切、垂向拉伸、简单剪切作用,表明其复杂的变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塔里木
乌恰构造带
堆垛构造
运动学
变形机制
应力
圈闭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进蚂蚁追踪工作流在BZ区块的应用
1
作者
彭家俊
彭小龙
向东流
朱苏阳
王超文
任兴南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油气藏地质与
开发
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0-130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上变深度缆鬼波多域多参数自适应最优化迭代压制方法研究”(41974154)
“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地球物理关键技术”(2016ZX05026-001)联合资助。
文摘
BZ区块位于库车坳陷,目的层埋深超过6000 m,裂缝发育。现有地震资料品质低,常规的蚂蚁追踪工作流对断裂系统的解释存在蚂蚁值小、蚂蚁值一致性差、断裂特征不明显等问题,难以满足区块对断裂系统表征的需要。为此,针对研究区块地质特点结合现有数据资料,提出了蚂蚁追踪工作流的改进方案。首先,基于全局优化以及对细微地质特征的解释,在倾角一致性和曲率一致性叠后属性基础上生成蚂蚁属性体;其次,通过对比分析默认参数下的单重蚂蚁体与多重蚂蚁体对低级序断裂表征、蚂蚁值一致性等方面的特点,确定了蚂蚁属性体的迭代次数;最后,通过对不同蚂蚁追踪参数组合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优化区块边界处断裂的表征精度,得到最终蚂蚁属性体。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生成的蚂蚁体在断裂表征效果、蚂蚁值大小、蚂蚁值一致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蚂蚁追踪工作流,完成区块内321条断裂组合,有效提高了断裂系统的解释精度,提取的断裂片与人工解释的内部和边界断层匹配度高,解决了BZ区块超深层因地震资料品质低导致的断裂系统表征不理想的问题。该方法可为地质条件相似区块的断裂系统表征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
蚂蚁追踪工作流
断裂系统表征
蚂蚁属性体
参数组合优化
库车坳陷
Keywords
ant tracking workflow
fracture system characterization
ant attribute volume
parameter combination optimization
Kuqa depress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天山西段乌恰构造带堆垛构造变形及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2
作者
罗强
赵振伟
刘畅
吴育林
陈九洲
黄天
王锦洲
张昭坤
陈友智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
东方地球物理
勘探
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物探
研究院
出处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9-1270,共12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超深碎屑岩油气分布规律与区带目标优选”(编号:2023ZZ14YJ02)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油气勘探新领域综合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构造变形中“堆垛构造”是对逆冲岩片垂向叠置的形态描述,缺少明确的运动学含义和地质意义。南天山西段乌恰构造带堆垛构造中二叠系—石炭系获得勘探突破,表明堆垛构造为良好的勘探目标。但受限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其内部应力状态、圈闭有效性等无法判断。本文结合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来表征乌恰构造带堆垛构造发育过程、变形机制和应力状态,为此类构造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过乌恰背斜剖面构造缩短率为42.7%,不考虑剥蚀作用情况下,山根最大隆升幅度达125%,先存构造对堆垛构造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2)颗粒流PFC2D 5.0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乌恰构造附近堆垛构造处变形机制,最开始为简单剪切;之后垂向上变形机制分化,上部为纯剪切和亚简单剪切,下部为简单剪切;然后,又转变为以简单剪切作用为主导;最后主要受控于刚性旋转作用。3)Abaqus有限元模拟发现存在先存构造的情况下,堆垛构造下部第二排背斜应力作用较强,油气圈闭易被断裂破坏。乌恰背斜石炭系裂缝由下至上分别受到纯剪切、垂向拉伸、简单剪切作用,表明其复杂的变形过程。
关键词
南天山
塔里木
乌恰构造带
堆垛构造
运动学
变形机制
应力
圈闭有效性
Keywords
South Tianshan
Tarim
Wuqia structural belt
Stacking structure
Kinematics
Deformation mechanism
Stress
Trap effectivenes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进蚂蚁追踪工作流在BZ区块的应用
彭家俊
彭小龙
向东流
朱苏阳
王超文
任兴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天山西段乌恰构造带堆垛构造变形及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罗强
赵振伟
刘畅
吴育林
陈九洲
黄天
王锦洲
张昭坤
陈友智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