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南米泉地区煤层气成因及其富集成藏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跃国 姚程鹏 +4 位作者 杨曙光 伏海蛟 王刚 张娜 刘紫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0-226,共7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称准南)蕴含着丰富的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气体成因和气藏形成机理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为探究准南米泉地区中-低煤阶煤层气成因及其富集成藏机理,基于18口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的气样及其...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称准南)蕴含着丰富的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气体成因和气藏形成机理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为探究准南米泉地区中-低煤阶煤层气成因及其富集成藏机理,基于18口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的气样及其伴生的煤层产出水样,系统开展了相关样品的稳定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等室内试验,综合运用经典的天然气识别图版等手段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大部分样品点落在图版"生物成因气"、"二氧化碳还原"、"微生物产甲烷伴生CO_(2)"区域;水型表现为Na~+·HCO_(3)^(-)·Cl^(-)型,煤层水矿化度较高;煤层水放射性同位素~3H<1.0 TU及^(14)C<0.44%(现代碳百分数)。分析认为:准南米泉地区煤层气以生物成因为主,CO_(2)还原为其主要的形成途径,该区异常高浓度CO_(2)与微生物产甲烷活动密切相关。此外,米泉地区水动力场较为停滞,煤层水地质年龄较为古老,没有或较少现今地表水补给,该区现今水文地质条件不利于产甲烷菌生存及其产甲烷活动,现存的生物气资源应大多产生于较早地质历史时期。最后,综合区域构造与水文地质背景,结合古气候资料和煤层埋藏史等,研究提出米泉地区广泛发育封存性次生生物气藏,其形成分别经历了埋藏与成煤、抬升与剥蚀、地表水补给与生物气大量形成、产甲烷作用停止与水动力封存4个地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成因 同位素测年 水文地质 富集成藏 米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兰—伊通断裂带以东白垩系沉积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潜力
2
作者 张伟 孟元林 王文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30,共9页
依兰—伊通断裂带以东白垩系沉积盆地已开展了一定的勘探工作,部分盆地尚未勘探。为了预测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潜力,应用区内地震、地球化学、试油数据等资料,从构造演化和成因类型等方面分析沉积盆地构造特征,在岩样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烃源... 依兰—伊通断裂带以东白垩系沉积盆地已开展了一定的勘探工作,部分盆地尚未勘探。为了预测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潜力,应用区内地震、地球化学、试油数据等资料,从构造演化和成因类型等方面分析沉积盆地构造特征,在岩样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烃源岩评价指标并分析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以佳木斯隆起为主的北强南弱的拼合地块活动强度与同期活动的断裂共同控制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展布,北部沉积盆地规模大,向南部过渡为小型沉积盆地,以残留单断式为主,北部沉积盆地后期改造强度比南部大得多。各断陷盆地油气形成条件迥异:北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但氯仿沥青“A”含量极低,热演化程度极高,Ro最高达3.7%,所以北部沉积盆地的烃源岩可能以生气为主;南部沉积盆地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好,高成熟—过成熟烃源岩适于生油,未熟—低熟烃源岩可能形成油页岩。研究成果为依兰—伊通断裂带以东白垩系沉积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沉积盆地类型 烃源岩 有机质热演化 油气潜力 依兰-伊通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分段特征对凹陷构造-沉积分异的控制作用——以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临高断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洁琼 李廷辉 +2 位作者 廖飞燕 谢玉权 龙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646,共10页
通过构造精细解释、断层活动速率统计、构造演化史恢复,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临高断裂及主要次级控凹断裂的几何特征、活动性以及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控陷断裂分段特征对凹陷构造体系发育、沉降中心分布与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构造精细解释、断层活动速率统计、构造演化史恢复,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临高断裂及主要次级控凹断裂的几何特征、活动性以及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控陷断裂分段特征对凹陷构造体系发育、沉降中心分布与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临高断裂沿断面走向可分为北北东向的铲式断面西段、东西向的直板式中段以及北东向的坡坪坡式东段;临高断裂早期直板式断面发育阶段控制了福山凹陷下构造体系的形成,以发育多米诺式断层为主;晚期复杂断面以及次级控凹断裂联合作用控制了凹陷上构造体系的发育,形成复杂多样的伸展构造;临高断裂以及次级控凹断裂不同分段不同地质时期的活动性差异,导致凹陷内沉降中心表现出西部往中部、东部迁移的特征。控陷断裂在时空上的分段特征控制了凹陷的发育演化,时间上分段生长特征控制凹陷不同构造体系的发育,空间上分段活动性控制凹陷沉降中心的分布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分段 断面形态 断层活动性 临高断裂 福山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地震数据碳酸盐岩叠前储层预测——以滨里海盆地东缘B区块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峰 聂辉 +3 位作者 陈洪涛 岳跃龙 曾凡平 申林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5-562,共8页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是困扰业界多年的难题.结合滨里海盆地东缘B区块宽频带采集处理的地震资料,运用宽频带储层预测方法,开展了碳酸盐岩叠前储层预测研究.首先对研究区已钻井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出储层敏感参数,然后细分宽频带地震数...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是困扰业界多年的难题.结合滨里海盆地东缘B区块宽频带采集处理的地震资料,运用宽频带储层预测方法,开展了碳酸盐岩叠前储层预测研究.首先对研究区已钻井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出储层敏感参数,然后细分宽频带地震数据,研究每一段频率成分对岩性的响应,确定地震信息与测井信息复合的低频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储层含油气性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利用井震联合协同模拟定性半定量预测薄储层物性,结合综合研究成果,最终确定有利储层发育带,部署预探井位,并获得了高产油气流.研究表明,宽频地震数据能够大幅度提高储层识别精度,特别是低频地震信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储层横向识别能力,降低了储层预测中的多解性,从而证实了宽频地震数据储层预测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提供了有效的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宽频地震数据 低频模型 井震联合协同模拟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体积密度与页岩气产能关系探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旭林 王鹏 +2 位作者 李勇根 吕明慧 魏雅斋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6-833,共8页
目前页岩气储层压裂后产能评价主要通过储层压裂改造体积大小(SRV)进行计算,一般认为改造体积越大,页岩气产能效果越好,但往往没有考虑储层内部缝网密度对于页岩气产能的影响。如何结合储层内部缝网密度对页岩气产能进行合理评价是页岩... 目前页岩气储层压裂后产能评价主要通过储层压裂改造体积大小(SRV)进行计算,一般认为改造体积越大,页岩气产能效果越好,但往往没有考虑储层内部缝网密度对于页岩气产能的影响。如何结合储层内部缝网密度对页岩气产能进行合理评价是页岩气产能预测标准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页岩水力压裂储层内部缝网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基于裂缝体积密度的压裂改造效果的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滤失模型计算出裂缝体积,再结合SRV参数,使用SRV计算方法计算出储层压裂改造范围,然后依据压裂作业过程中满足的能量守恒与物质守恒定理,计算滤失体积,进而求出裂缝体积,用单位储层内裂缝体积占比,即裂缝体积密度,作为页岩气产能效果的评价标准。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SRV对于页岩气产能评价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裂缝体积密度对于页岩气产能仍然保持很高的相关性,对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具有很好的评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体积密度 压裂改造体积 产能预测 裂缝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