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颖泽 张义彩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1,17,共3页
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突破口,只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合理地进行筹资,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和投资过程控制及生产过程消耗的控制,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离开科学的财务管理,单纯的降低成本是... 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突破口,只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合理地进行筹资,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和投资过程控制及生产过程消耗的控制,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离开科学的财务管理,单纯的降低成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石油 投资决策 生产过程 过程控制 筹资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延长组特低渗透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6
2
作者 曲春霞 杨秋莲 +3 位作者 刘登飞 刘旭 李爱琴 崔攀峰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2期43-47,共5页
长庆油田低渗透储层发育,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渗透性逐渐变差,需要开展更加精细的地质研究工作。储层物性是油藏各种因素的综合表征,主要受沉积环境、胶结物含量、微观孔隙结构等因素影响。明确影响延长组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长庆油田低渗透储层发育,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渗透性逐渐变差,需要开展更加精细的地质研究工作。储层物性是油藏各种因素的综合表征,主要受沉积环境、胶结物含量、微观孔隙结构等因素影响。明确影响延长组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可为油田开发部署及开发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储层物性 沉积微相 孔隙结构 延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下砂岩段成藏组合分析及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曾清波 樊太亮 +2 位作者 刘聪 李德权 曲英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4,共8页
多年勘探实践证明,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发育良好的储盖组合,油气源充足,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以油气成藏组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勘探实践,将志留系下砂岩段划分为塔中、塔东、塔河地区3个油气成藏组合,并引入边缘概率对各成... 多年勘探实践证明,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发育良好的储盖组合,油气源充足,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以油气成藏组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勘探实践,将志留系下砂岩段划分为塔中、塔东、塔河地区3个油气成藏组合,并引入边缘概率对各成藏组合内的次级成藏组合进行综合分析。塔中地区储盖条件、圈闭条件发育良好,各次级成藏组合边缘概率均很高,综合评价为Ⅰ—Ⅱ类有利勘探区;塔东地区、塔河地区圈闭条件发育良好,但储盖条件不理想,各次级成藏组合边缘概率较低,综合评价为Ⅱ—Ⅲ类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下砂岩段 油气成藏组合 边缘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强非均质致密砂岩储层的地质建模 被引量:46
4
作者 贾爱林 唐俊伟 +2 位作者 何东博 嵇业成 程立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苏里格气田属辫状河沉积,具有特低渗、强非均质性特征,有效砂体呈孤立状分布在致密砂岩中,规模小且连续性、连通性差。气田密井网解剖区的实际建模表明,采用小网格建立井组(或局部)地质模型,有利于有效地表征储层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通过... 苏里格气田属辫状河沉积,具有特低渗、强非均质性特征,有效砂体呈孤立状分布在致密砂岩中,规模小且连续性、连通性差。气田密井网解剖区的实际建模表明,采用小网格建立井组(或局部)地质模型,有利于有效地表征储层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通过辫状河沉积储层的专家研究经验、露头观测和沉积物理模拟实验所形成的地质知识库来确定关键的建模参数,并从多个实现中优选模型储量出现概率最大的作为地质模型的建模思路和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储层的复杂地质特点和强非均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低渗透 强非均质性 沉积露头 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0
5
作者 郭正权 张立荣 +1 位作者 楚美娟 黄锦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3-71,共9页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本恢复了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并将其划分为河谷、斜坡、阶地、高地、平原和潜丘6种古地貌单元。该种古地貌景观严格控制了下侏罗统富县组及延安组下部的沉积相类型、相带展布及压实披盖构造的形成。古河谷的下切作用不仅使延安组下部与油源层的接触距离缩短,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如遇到有利的储集体与背斜、鼻隆等构造,即可有机配置、富集成藏;同时地层水特征表明斜坡带保存条件最好。指出前侏罗纪古地貌斜坡带上的坡嘴、阶地及潜丘是勘探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前侏罗纪 古地貌 延安组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压裂液对储层伤害的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管保山 周焕顺 +3 位作者 程玉梅 任晓娟 刘静 谢旋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4期59-62,8,共4页
为了搞清压裂液引起低渗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优化压裂液体系,以最有效手段减小或消除这些伤害,采用真实砂岩模型进行了压裂液伤害机理的实验,并对照储层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和储层敏感性分析,对压裂液伤害储层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为了搞清压裂液引起低渗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优化压裂液体系,以最有效手段减小或消除这些伤害,采用真实砂岩模型进行了压裂液伤害机理的实验,并对照储层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和储层敏感性分析,对压裂液伤害储层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引起的水锁伤害率为46.6%,储层压力系数低和压裂液引起残渣对储层伤害率为25.7%,对裂缝伤害率为60%。通过筛选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改变岩石润湿性,来降低压裂液的水锁伤害;开发和研究低残渣压裂液体系,来降低压裂液残渣伤害,提高储层向裂缝渗流能力。这为开发适用于低渗油田的新型低伤害压裂液体系及相关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微观机理 砂岩模型 伤害 润湿性 西峰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祝春生 程林松 +1 位作者 阳忠华 陈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通过分析中国西部某特低渗透油藏岩心相对渗透率的曲线特征,认为特低渗透岩心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可近似看成"直线型",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主要为"直线型"和"上凸型"。研究结果亦表明: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岩... 通过分析中国西部某特低渗透油藏岩心相对渗透率的曲线特征,认为特低渗透岩心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可近似看成"直线型",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主要为"直线型"和"上凸型"。研究结果亦表明: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逐渐减小,两相共渗区变宽;无水期驱油效率和最终驱油效率同时增大。对残余油饱和度下水相相对渗透率大于1这类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认为油水启动压力的存在以及岩心的均质程度可能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 束缚水 残余油 驱油效率 渗流特征 特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永刚 赵明华 +2 位作者 赵永鹏 王宝清 曹宝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5-78,共4页
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多,孔径变化范围大,孔隙系统结构复杂,研究难度大。长期以来,是利用光学显微镜法、毛细管压力分析法、岩石孔隙系统复制法和图像分析仪法等方法或其中几种方法配合来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迅速... 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多,孔径变化范围大,孔隙系统结构复杂,研究难度大。长期以来,是利用光学显微镜法、毛细管压力分析法、岩石孔隙系统复制法和图像分析仪法等方法或其中几种方法配合来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完善,借助该项技术通过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来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已经成为现实。文章提出一种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通过样品光薄片的光学显微镜(OM)数字图像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数字图像二值化识别孔隙;构造孔隙度、孔隙贡献率和孔隙形状参数的计算公式用于数字图像分析,得到孔隙大小分布和孔隙形状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碳酸盐岩孔隙参数对其渗透率的控制作用。与传统的孔隙系统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紧密结合,具有定量、快速的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孔隙 图像 数字化 数据采集 分析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作用对水力压裂裂缝缝长的限制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林 赵喜民 +3 位作者 刘池洋 赵勇 李志航 王昌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1-204,共4页
通常情况下,水力压裂的裂缝缝长需根据储集层物性与产能要求进行设计,渗透率低的产层裂缝应长一些,渗透率高的产层裂缝应短一些,但对于河流相沉积地层,还需要考虑沉积作用对水力压裂裂缝缝长的控制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石... 通常情况下,水力压裂的裂缝缝长需根据储集层物性与产能要求进行设计,渗透率低的产层裂缝应长一些,渗透率高的产层裂缝应短一些,但对于河流相沉积地层,还需要考虑沉积作用对水力压裂裂缝缝长的控制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石盒子组属于河流相沉积,河道走向与水力裂缝延伸方向呈垂直关系,在压裂过程申通过微地震监测、压裂效果分析、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压裂压力拟合等手段,从不同角度验证了河道砂体宽度对压裂裂缝缝长的限制,证实了沉积作用对水力压裂裂缝缝长的影响。基于对河流相砂体宽度特征与裂缝横向延伸机理的研究,优化盒3段的裂缝半长为90~120m,盒2段、盒1段裂缝半长为150~2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河流相 砂体宽度 裂缝长度 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泵往复密封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维兵 周锡容 +2 位作者 成愈 王潜龙 张建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根据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对压裂泵柱塞密封摩擦副的润滑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排出和吸入行程,柱塞密封摩擦副均能满足流体动压润滑的条件,即在柱塞与密封界面上能形成并保持一定厚度的油膜润滑密封,从而达到减小摩擦提高寿命的目的;建... 根据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对压裂泵柱塞密封摩擦副的润滑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排出和吸入行程,柱塞密封摩擦副均能满足流体动压润滑的条件,即在柱塞与密封界面上能形成并保持一定厚度的油膜润滑密封,从而达到减小摩擦提高寿命的目的;建立了摩擦界面油膜厚度和泄漏量的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法理论,对密封圈的压力沿轴向的分布规律、泄漏量与压力变化关系进行了模拟计算。对往复密封圈沿轴向压力分布、泄漏量随压力变化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揭示了压裂泵的密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泵 往复密封 有限元法 压力分布 密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气管道投产置换过程气体混合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薛继军 张鹏云 +2 位作者 王俊奇 曾学军 武喜怀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7-149,共3页
目前国内输气管道置换工艺主要依据人工经验进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天然气管道投产成本较高,安全风险较大,有必要对输气管线安全投产工艺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实现输气管道的安全、高效、经济投产模式。文章讨论了现有置换工艺中... 目前国内输气管道置换工艺主要依据人工经验进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天然气管道投产成本较高,安全风险较大,有必要对输气管线安全投产工艺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实现输气管道的安全、高效、经济投产模式。文章讨论了现有置换工艺中不同的置换方式,认为不加隔离器的置换方法具有置换效率高、费用低以及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工艺、新方法。同时,为确保置换过程的安全性,针对置换过程中注氮量确定的盲目性问题,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天然气与氮气、氮气与空气混合段在不同流速和背压下长度的变化规律,从而为确定合理的用氮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投产 置换技术 注氮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军 刘忠传 +1 位作者 赵正平 杨逸飞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447-452,共6页
通过对物流成本构成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结合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勘探局物资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实际需要,通过分析建立资源费用库、作业成本库和成本动因评估与分摊等过程,对物流的作业(活动)成本进行了核算... 通过对物流成本构成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结合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勘探局物资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实际需要,通过分析建立资源费用库、作业成本库和成本动因评估与分摊等过程,对物流的作业(活动)成本进行了核算,并进一步提出了管理费用分摊模型,为石油勘探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物流成本核算 资源费用库 石油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配电网防雷改进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冰 徐永玲 +5 位作者 欧梦常 王光明 梁永福 祝毅博 毛凤麟 王崇宁 《陕西电力》 2007年第11期13-18,共6页
介绍了10 kV配电网防雷改进措施的研究结果和应用情况。对长庆靖安油田采油三厂成功地实施了防雷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国内油田电网和供电企业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油田 高压 配电网 配电线路 防雷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钻井工程项目后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耀琴 郑千军 赵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为例,对钻井工程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后评价分析。概述了长北气田钻井工程项目,对长北气田钻井工程方案设计和钻井工程实施效果两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项目后评价;通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前后对比法,将... 以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为例,对钻井工程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后评价分析。概述了长北气田钻井工程项目,对长北气田钻井工程方案设计和钻井工程实施效果两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项目后评价;通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前后对比法,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预测结论等与项目的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对比了符合程度,进行了原因分析。评价认为,长北气田井的设计合理可行,方案设计思路正确,对钻井施工中暴露出来的技术风险有一定的预见性,对地质复杂情况和技术难点有一定认识;通过井身剖面优化、钻头优选、钻具组合优化、钻井液体系优化等技术,对钻井工程设计技术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钻井技术经济指标较高,工程质量能满足长北气田开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工程 项目后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长北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模式的客流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李瑜 李真 刘建刚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4期59-60,63,共3页
针对我国铁路运输在不同时期客流量变化的特点,选取了客流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建立不同的预测模型。通过详细介绍各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意义,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预测的可靠性,使我... 针对我国铁路运输在不同时期客流量变化的特点,选取了客流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建立不同的预测模型。通过详细介绍各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意义,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预测的可靠性,使我国客流预测得到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为铁路运输系统提出高效的、实用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流量 指数平滑模型 季节模型 磁盘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气井无阻流量的新经验公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淑娟 刘锦玉 郝玉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7-428,共2页
基于气井稳定产能方程,考虑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参数地层压力、地层系数、渗透率,提出气井无阻流量与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长庆气田下古气藏大量产能试井资料,建立其相关曲线,经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计算气井无阻流量的三... 基于气井稳定产能方程,考虑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参数地层压力、地层系数、渗透率,提出气井无阻流量与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长庆气田下古气藏大量产能试井资料,建立其相关曲线,经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计算气井无阻流量的三种新经验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新经验产能公式简便易行,计算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无阻流量 地层压力 地震系数 渗透率 试井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濮卫洼陷油气聚集条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鹏飞 寇韩生 +4 位作者 秦文龙 张文选 吕勇帅 李向洋 张晨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13-121,共9页
为加快东濮凹陷濮卫洼陷滚动勘探开发,分析本区沙三中亚段油气聚集条件特征,结合沉积相与砂体展布预测了洼陷有利油气聚集区。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发育巨厚的砂体展布,具有断陷湖盆分布体系多物源、多期次演化密切相关的特点,为油气聚集条... 为加快东濮凹陷濮卫洼陷滚动勘探开发,分析本区沙三中亚段油气聚集条件特征,结合沉积相与砂体展布预测了洼陷有利油气聚集区。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发育巨厚的砂体展布,具有断陷湖盆分布体系多物源、多期次演化密切相关的特点,为油气聚集条件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构造的研究,钻井岩心和测井的综合分析,认为濮卫洼陷具有多种有利的油气聚集条件。即广布的成熟烃源岩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砂体展布提供了重要储集空间,多套盐岩的沉积形成了良好的盖层分布,多种成因类型的圈闭是油气藏聚集的主要场所。通过对沙三中亚段8、4、3砂层组的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认为4砂层组情况最好,洼陷西翼中部和西北部为最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 濮卫洼陷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北气田长水平井段裸眼钻井(完井)液技术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陈在君 黎金明 +2 位作者 杨斌 杨呈德 金祥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51,共3页
介绍了用于长水平井段配合裸眼完井工艺特点的无黏土低伤害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及其现场应用情况。室内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无黏土低伤害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性能稳定、密度低、失水低、润滑防卡性能优良、暂堵效果好,能有效保... 介绍了用于长水平井段配合裸眼完井工艺特点的无黏土低伤害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及其现场应用情况。室内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无黏土低伤害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性能稳定、密度低、失水低、润滑防卡性能优良、暂堵效果好,能有效保护气层。在整个水平段长时间施工过程中,完全能够适应长水平段钻井。同时对气层暂堵好,井壁上形成的暂堵滤饼可以通过气层压力完成解堵,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完井、投产作业。经过测试,该体系对地层的伤害与其他体系相比,更有利于保护地层,更有利于工程施工,在常温条件下对地层的伤害仅有4.6%~5.1%,在特殊模拟井下条件下,对地层的伤害仅有6%~1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完井液体系。该体系应用于长北气田CB1—1井,裸眼完井并直接气举投产,获得无阻流量218×10^4m^3/d的高产气流。创长北地区气田产量之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长水平段 裸眼完井 气层保护 长庆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