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油水平井全油藏立体开发理念及庆城油田大平台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晓伟 冯立勇 +3 位作者 赵晖 柴慧强 郭晨光 韩子阔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0,共8页
目前国内页岩油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探索形成了全油藏立体开发理念,率先实现了国内陆相页岩油工业规模开发的成功。为阐明全油藏立体开发理念的内涵、形成条件和关键作用,根据陆相湖盆沉积模式和微地震资料,... 目前国内页岩油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探索形成了全油藏立体开发理念,率先实现了国内陆相页岩油工业规模开发的成功。为阐明全油藏立体开发理念的内涵、形成条件和关键作用,根据陆相湖盆沉积模式和微地震资料,解剖刻画了长7页岩油油层展布特征和水平井压裂缝网轮廓形态,并对典型大平台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油藏立体开发需要具备有地质储层条件和工程造缝能力,长7页岩油储层平面上大面积连片展布、纵向上砂泥叠置互层,源储一体使得油层在立体空间充分发育,压裂缝能够穿层延伸,缝网正视角呈近端高缝穿层、远端收敛的菱形,整体轮廓呈“棍子面包”形态,“W”型交错部署的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可实现全油藏储量一次性动用,因此庆城油田大平台开发能够取得成功。现阶段加大全油藏立体开发理念的实践应用,对提升国内陆相页岩油产量、助推页岩油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7段页岩油 浊流沉积 储层叠置 穿层体积压裂 全油藏立体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城页岩油水平井电潜螺杆泵举升工艺改进及矿场应用
2
作者 阎荣辉 黄战卫 +4 位作者 刘环宇 刘小欢 郑刚 张鑫 王一航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2,共9页
庆城油田是近年来国内探明的首个10亿吨级整装页岩油田,实现规模效益开发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页岩油大平台多井丛三维水平井布井模式造成井眼轨迹复杂,常规有杆举升工艺管杆偏磨矛盾突出,检泵周期不足200 d,且难以... 庆城油田是近年来国内探明的首个10亿吨级整装页岩油田,实现规模效益开发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页岩油大平台多井丛三维水平井布井模式造成井眼轨迹复杂,常规有杆举升工艺管杆偏磨矛盾突出,检泵周期不足200 d,且难以满足大规模体积压裂开发初期快速排液的需求,基于“井筒高效举升、全生命周期排采、数智化转型”需要引入了电潜螺杆泵举升工艺。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频繁卡阻、憋堵、机组断裂落井的问题,开展定子橡胶材质改进、定转子配合间隙优化、机组强度升级,完善砂、蜡、气、垢防治工艺配套,极大提升了电潜螺杆泵在页岩油复杂井况的工艺适应性,通过归纳总结各类故障的电参曲线特征,建立了5类电潜螺杆泵常见故障诊断模板,解决了电潜螺杆泵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经过工艺改进及配套升级,电潜螺杆泵维护性作业频次由2.62次/(口·年)下降至0.60次/(口·年),采油时率由97.5%上升至99.2%,检泵周期由140 d延长至480 d,实现了电潜螺杆泵的成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城油田 页岩油 无杆采油 电潜螺杆泵 工艺改进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城油田西区长7油藏差异性及稳产对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冯立勇 郭晨光 冯三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7期74-78,共5页
庆城油田西区长7页岩油是国内最早规模开发的页岩油油藏。2018年开发以来,已经建成了年产油100×10^(4)t的生产规模,在开发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油藏特征和开发规律。通过长7页岩油储层平面和剖面上的差异性的刻画,探索形成了页岩油... 庆城油田西区长7页岩油是国内最早规模开发的页岩油油藏。2018年开发以来,已经建成了年产油100×10^(4)t的生产规模,在开发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油藏特征和开发规律。通过长7页岩油储层平面和剖面上的差异性的刻画,探索形成了页岩油水平井单井产能主控因素分析,优化了开发初期焖排采阶段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固化了递减、含水率、气油比、动液面四项开发规律认识,为页岩油持续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主控因素 技术政策 开发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非常规开发模式下重点开发指标的辩证思考
4
作者 梁晓伟 冯立勇 +3 位作者 曹玉顺 郭晨光 贾剑波 柴慧强 《钻采工艺》 2025年第4期92-99,共8页
庆城页岩油的高效开发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页岩油开发已形成“三个示范区和长庆庆城一个主产区”的区域格局,庆城油田在“产量领先”到“全面领先”的征程中实现了技术、管理、装备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但在开发过程中,部分... 庆城页岩油的高效开发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页岩油开发已形成“三个示范区和长庆庆城一个主产区”的区域格局,庆城油田在“产量领先”到“全面领先”的征程中实现了技术、管理、装备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但在开发过程中,部分技术及管理人员未能结合非常规开发特征彻底转变观念,仍习惯运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模式,思考页岩油开发实践。文章以页岩油高效开发中构建技术体系、探索控降递减及保稳产的有效途径为目的,基于30余口产液剖面测试成果深化渗流规律研究,首创基于累产分析的“分类梳理、主因控制、图版跟踪、数智提效”页岩油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系统总结了页岩油水平井水平段渗流规律及油井开发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如何“重新认识油藏”“重新认识油藏压力”等6项重点开发指标进行了论证,指出了在非常规开发模式下上述指标不同于常规油藏开发的新内涵、新特征,研究成果对庆城页岩油开发规律总结和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非常规开发模式 生产规律 高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某区块气田中低压集输站场标准化设计
5
作者 杨涛涛 方舟 +2 位作者 邹伟 马涛 丁驰 《石油工程建设》 2024年第5期34-38,共5页
在气田开发建设中,为适应大规模建产、滚动开发的需求,提出了气田标准化建设理念:以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为目标,以橇装化、模块化、工厂化设计为核心,对重复性、通用性、批量性的产能建设内容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对气田地面工程的... 在气田开发建设中,为适应大规模建产、滚动开发的需求,提出了气田标准化建设理念:以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为目标,以橇装化、模块化、工厂化设计为核心,对重复性、通用性、批量性的产能建设内容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对气田地面工程的集输工艺、设计规模、建设内容进行归纳和优化,形成针对中低压集输工艺的站场标准化设计,内容包括:井口设备采用一体化集成装置,站场工艺流程、平面布置及辅助设施等方面实施标准化设计;处理厂采用分解和组合的模块化设计,按照功能分为12个单元,各单元细化为数个独立小型模块,单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模块化设计为工厂化预制奠定了基础。标准化设计加快了气田地面建设速度,提高了地面建设水平,实现了节约建设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集输 站场 标准化 模块化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样品抽油杆腐蚀分析和静力学仿真研究
6
作者 李维 王晓飞 +5 位作者 郭阳凯 刘环宇 张耀辉 张鑫 葛嵩 麻惠杰 《石油矿场机械》 2025年第4期56-63,共8页
抽油杆作为油田机械采油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油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由于抽油杆长期暴露在复杂的油井环境中,易受到腐蚀和机械疲劳损伤,导致性能下降或断裂。通过现场样品分析和静力学仿真方法,探究抽油杆的腐蚀原因和工... 抽油杆作为油田机械采油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油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由于抽油杆长期暴露在复杂的油井环境中,易受到腐蚀和机械疲劳损伤,导致性能下降或断裂。通过现场样品分析和静力学仿真方法,探究抽油杆的腐蚀原因和工作状态下的力学行为,为抽油杆的设计、选材和防腐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现场取回的D级抽油杆样品(材料为20CrMoA)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组织检测、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离子光谱分析、采出液成分分析,以确定腐蚀原因。利用SolidWorks构建抽油杆三维仿真模型,在Abaqus软件中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模拟抽油杆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和形变情况。结果表明,抽油杆腐蚀的主要原因是高含量氯离子、水中溶解氧及硫化氢引起的氧腐蚀和硫化氢腐蚀。静力学仿真分析揭示了抽油杆在工作状态下的最大主应力分布,特别是在螺纹根部区域、台肩根部的过渡区域、扳手作用位置以及靠近镦粗凸缘的杆体部分存在应力集中。仿真结果还表明抽油杆沿轴向的形变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抽油杆的腐蚀控制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指导抽油杆的设计和选材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杆 腐蚀分析 静力学仿真 现场样品 螺纹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阈值控制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孟繁琨 李振春 +3 位作者 付继有 张凯 徐学成 刘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3-1141,共9页
高斯束偏移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与成像精度,以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但当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时,采用常规弹性波高斯束方法易受噪声干扰,导致最终成像结果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阈值控制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的... 高斯束偏移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与成像精度,以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但当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时,采用常规弹性波高斯束方法易受噪声干扰,导致最终成像结果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阈值控制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的优化方法。通过设置阈值函数,并将其应用于Tau⁃p变换,得到基于阈值控制的倾斜叠加公式;然后利用互相关成像条件,得到基于阈值控制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成像公式。模型试算的结果表明,采用基于阈值控制的弹性波偏移高斯束成像方法,可有效压制成像噪声,提高成像信噪比,显著改善偏移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高斯束偏移 噪声压制 倾斜叠加 阈值控制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生产测井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扬 刘平 +3 位作者 牛步能 贾剑波 刘帅宏 孔垂广 《石油科技论坛》 2023年第5期54-63,共10页
全球能源转型不断推进,油服公司投资受国际油价影响明显,生产测井作为油气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愈加受到重视。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远程作业、云处理、光纤等技术迅猛发展,为生产测井提质增效提供了契机。国内外生产测井技术... 全球能源转型不断推进,油服公司投资受国际油价影响明显,生产测井作为油气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愈加受到重视。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远程作业、云处理、光纤等技术迅猛发展,为生产测井提质增效提供了契机。国内外生产测井技术应用主要经历了探索应用、理论完善、装备发展、新兴技术持续推广应用4个阶段,近年来发展应用主要体现在作业模式创新和测井仪器性能提升。生产测井传统技术最具代表性的进展是仪器性能优化带来了测量精度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光纤传感技术是新技术应用的主要代表。当前生产测井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仪器设备性能与工艺的局限性,以及低成本行业发展策略。“双碳”目标下,生产测井将加快传统技术升级迭代,构建新兴技术体系,作业方式由单井监测向地质油藏工程一体化模式转变,数字化智能化将推动全新工作模式变革,新能源发展将开拓绿色低碳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技术现状 发展方向 碳达峰 碳中和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