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S75井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砂体展布 被引量:2
1
作者 崔金栋 郭建华 +2 位作者 刘一仓 李群 焦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4-702,共9页
基于传统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岩心、露头、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开展S75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识别出各类层序边界与层序内部的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对准层序进行识别和划分,将卡拉沙依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识别出低... 基于传统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岩心、露头、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开展S75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识别出各类层序边界与层序内部的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对准层序进行识别和划分,将卡拉沙依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由于受多期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的影响,卡拉沙依组SQ2和SQ3层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连通性较好,特别是SQ2层序三角洲前缘沉积时期。Csq1层序的垂向上可发育多个冲刷面,主要砂体发育在潮间带的潮道中;Csq2层序低位体系域砂体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分流河道,Csq2层序海侵体系域砂体主要在潮道和砂泥混合坪中发育;Csq3层序砂体主要在潮间带的潮道中发育。从卡拉沙依组3个层序的砂体发育演化来看,T806K~TK842井一带、TK711~TK729井一带及S75~TK736一带是研究区砂体发育较集中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S75井区 卡拉沙依组 层序地层格架 体系域 砂体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凑法在处理气井井口压恢曲线异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苏云河 杜志敏 +2 位作者 郭肖 兰圣武 宋海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104,共4页
针对气井关井压力恢复曲线异常(即关井后井底压力上升时井口压力下降)的现象,基于现场测试数据和文献调研,修正了井底压力计算模型。采用试凑法,从井流物组成在关井过程中有无发生变化两个方面对井口压力恢复曲线进行了校正。实例计算表... 针对气井关井压力恢复曲线异常(即关井后井底压力上升时井口压力下降)的现象,基于现场测试数据和文献调研,修正了井底压力计算模型。采用试凑法,从井流物组成在关井过程中有无发生变化两个方面对井口压力恢复曲线进行了校正。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消除气井井口压力恢复曲线异常对试井解释的影响,并对井流物组成相同或相近的气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气藏试井解释和动态计算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凑法 压力恢复 异常 温度 相对密度 高含硫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段悦 侯长冰 +2 位作者 郑荣才 王海红 王昌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36-44,共9页
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重要的储集层之一。通过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的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长8油层组进行了精细的沉积相分析,确定长8油层组属于辫状河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从中识别出主河道、分流河... 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重要的储集层之一。通过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的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长8油层组进行了精细的沉积相分析,确定长8油层组属于辫状河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从中识别出主河道、分流河道、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分流间洼地、河口坝及远砂坝等沉积微相。在精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和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以相当于小层砂体的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并分析各类成因砂体的发育、组合和演化特征及展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区长8油层组的储层预测和岩性油藏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精细的沉积、层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层序一岩相古地理 砂体展布 储层预测 长8油层组 镇原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