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短期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成因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宏波
唐辉
程刚
王定峰
张于勤
张孝栋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长南项目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档案馆
-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89-95,101,共8页
-
文摘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三角洲前缘短期基准面旋回分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两大类,其中非对称型旋回包含向上变深和向上变浅2种类型,对称型旋回包含上升半旋回厚度大于下降半旋回厚度、上升半旋回厚度小于下降半旋回厚度和上升半旋回厚度近似等于下降半旋回厚度3种类型。长8油层组储集砂体按成因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复合式坝和远砂坝砂体四大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包含削截式和完整式2种类型,河口坝砂体包含孤立式和叠加式2种类型,复合式坝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直接叠加在河口坝砂体之上形成,它们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引起的可容纳空间(A)和沉积物补给量(S)之间变化关系的影响。在基准面上升过程中,主要形成削截式和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前者A/S<1,后者A/S>1;在基准面下降过程中,主要形成孤立式、叠加式河口坝和远砂坝砂体,前者A/S<1,后两者A/S>1;在一个完整的基准面升降旋回中,如果既保留了短期基准面上升期的沉积,又保留了下降期的沉积,则形成复合式坝砂体。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属岩性油藏,搞清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预测水下分流河道、叠加式坝和河口坝等砂体将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短期基准面旋回
砂岩储层
成因分析
长8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
Keywords
delta front
short-term base level cycle
sandstone reservoir
genesis analysis
Chang 8 oil reservoir set
Ordos Basin
-
分类号
P539.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耐高温共聚物压裂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刘朝曦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长南项目部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2,共4页
-
文摘
针对目前低渗、碱敏、深层、高温等在压裂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发出一个耐高温共聚物压裂液体系。采用共聚物FTS-17作为稠化剂,引入具有延缓释放功能的复合型交联剂(含有多种金属离子以及可以和它们形成配住络合物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与压裂液进行交联),通过实验确定了原胶液与交联剂质量比和复合交联剂中锆盐含量的最佳适用范围,考察了耐140℃高温的压裂液流变、滤失及破胶性能,并进行了现场实验与应用。耐140℃高温的压裂液配方为:0.6%FTS-17稠化剂+0.3%FTZP-6助排剂+0.3%FTFM起泡剂+0.2%FTFP-6防膨剂+0.6%FTJL-3交联剂+0.02%FTPJ-8破胶剂,在恒温140℃、剪切速率170 s^(-1)条件下,连续剪切120min以上,压裂液的黏度大于120 mPa·s,这表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和抗剪切性能。此外,压裂液破胶的残渣量仅为50mg/L,破胶液的黏度仅为1.6mPa·s,破胶液的表面张力为23.56mN/m,与煤油的界面张力为2.46mN/m,这表明该压裂液不仅具有良好的降滤失性,而且残渣量低,对地层的伤害小。共聚物压裂液体系已在青海、长庆等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现场最高施工压力80MPa,压裂后返排率达75%。
-
关键词
共聚物
压裂液增稠剂
耐高温
酸性交联
延缓释放功能
复合交联剂
-
Keywords
copolymer
fiacturing fluid thickener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cidic cross-linking
retardant release
compound crosslinking agent
-
分类号
TE357.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