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油田伴生气的液化联产工艺方案技术研究
- 1
-
-
作者
黄靖珊
杨铜林
田银
李浩玉
朱友庄
-
机构
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
新疆新建盈天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开发公司
-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2-236,共5页
-
文摘
为了对国内油田伴生气进行高效回收利用,以某油田伴生气为基础,对油田伴生气回收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开发出适合于小规模油田伴生气的液化联产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设计。基于Aspen HYSYS软件对液化联产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对流程中特性参数脱乙烷塔压力、原料气液化温度、混合冷剂增压压力以及混合冷剂节流压力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设备的[火用]损改进潜力明显,其中改进设备性能、提高系统效率最快的是压缩机,其次是换热器以及水冷器。大多数设备的可避免内源[火用]损(E^(AV,EN)_(D,K))在总[火用]损中占比最高,且[火用]损量大,对E^(AV,EN)_(D,K)占比多的压缩机进行改进是减小流程[火用]损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减小冷箱夹点,提升脱乙烷塔[火用]效率也可大幅降低流程总[火用]损。水冷器的E^(AV,EN)_(D,K)和可避免外源[火用]损(E^(AV,EN)_(D,K))占比均较高,降低水冷器[火用]损不仅可从自身内源[火用]损入手,还可改善其他设备性能以降低空冷器[火用]损。
-
关键词
油田伴生气
液化联产
常规[火用]分析
能耗分析
高级[火用]分析
-
Keywords
oilfield associated gas
liquefaction coproduction
normal exergy analysis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advanced exergy analysis
-
分类号
TE8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题名DHX丙烷回收装置热集成优化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蒋洪
肖琛
周卫军
李浩玉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气运销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开发分公司
-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217,222,共6页
-
文摘
采用HYSYS分析了不同气质在同一热集成形式、同一丙烷回收率下的流程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DHX丙烷回收装置的热集成形式对气质的适应性,并基于流程的热集成分析理论,根据不同气质工况条件提出对具有不同操作工况的2种热集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丙烷回收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贫气、富气均适合将所有物流集中在单一主冷箱换热的流程,但富气需外加丙烷制冷,而在单一主冷箱换热的基础上对富气进行两级分离,既保证了丙烷的回收率又能进一步降低34.67%的冷箱UA和8.93%的装置能耗。
-
关键词
DHX流程
丙烷回收
(火用)损
能耗
热集成
-
Keywords
DHX process
propane recovery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energy consumption
heat integration
-
分类号
TE6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
-
题名修正等时试井资料解释改进方法对比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马旭
常森
王涛
陆佳春
姜楠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开发分公司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油四厂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71,共5页
-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二期)”(编号:2016ZX05050001)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相比标准的产能试井,修正等时试井操作性更强,普及范围更大,应用程度更高。低渗透产水气井修正等时试井常规资料处理时,会出现二项式产能曲线斜率为负值或相关系数低的现象。为此,采用稳定流压(p_(wf))改进法、关井压力(p_(ws))改进法、压差(Δp^(2))取值改进法三种方法,从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例验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明确了适合苏里格气田D区产水气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解释改进方法,结果认为p_(ws)改进法因地层原因(渗透性差、污染等)导致关井恢复压力较低时运用效果不理想,而Δp^(2)改进法、pwf改进法对于产水井或积液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解释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该修正等时试井资料处理思路及方法可直接应用于同类型气藏,指导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等,现实意义大。
-
关键词
低渗透
修正等时
产能方程
无阻流量
苏里格气田
-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modified isochronal test
production capacity equation
absolute open flow quantity
Sulige Gasfield
-
分类号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天然气提氦联产LNG新工艺特性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李浩玉
罗亮
胡朋伟
张君琴
黄靖珊
杨铜林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开发分公司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
-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3,共10页
-
文摘
目的为降低利用单一低温法从天然气中提氦的工艺设备投资及能量损耗,提出一种新型天然气提氦联产LNG工艺。方法以国内某气田低含氦原料气数据为基础,对该新工艺的特性及适应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通过遗传算法对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进行了优化。结果①通过特性分析可知,节流前温度越低、节流压力越高,闪蒸罐对氦气的浓缩作用越好,同时可生产摩尔分数达到99.9%的高纯氮气产品,并自产液氮产品;②新工艺对原料气中氮气、氦气纯度变化及原料气压力均有很强的适应性,原料气压力越高、氮气和氦气纯度越低,压缩机轴功率越低;③通过特性及适应性分析、混合制冷剂制冷工艺参数优化可得闪蒸罐节流前温度为-150℃,节流压力为350 kPa,提氦塔压力为3200 kPa,脱氮塔和提氦塔塔板数均为12块,混合制冷剂压缩机一级和二级最优增压压力分别为1341 kPa和2767 kPa,混合制冷剂循环量为1722.7 kmol/h,压缩机总轴功率为3765 kW,冷却水用量为6474 t/d,综合能耗及单位能耗分别为1097216.00 MJ/d、3.66 MJ/m^(3)。结论该新型工艺的氦气回收率超过98%,粗氦摩尔分数高于70%,且可自产制冷剂,并得到高纯氮气和液氮产品,对原料气气质条件适应性好。
-
关键词
提氦联产LNG
特性
适应性
优化
综合能耗
-
Keywords
helium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LNG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daptability
optimization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
分类号
TE6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