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庆阳气田山1段差异性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
1
作者 曹江骏 张道锋 +5 位作者 王继平 周游 李笑天 李娅 范倩倩 董倩云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7,共12页
庆阳气田二叠系山1段埋藏深度大,成岩作用复杂,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大,对有利储集层认识不清晰。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阴极发光、自生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庆阳气田山1段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庆阳气田二叠系山1段埋藏深度大,成岩作用复杂,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大,对有利储集层认识不清晰。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阴极发光、自生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庆阳气田山1段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庆阳气田山1段从西南至东北依次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及前缘亚相,前缘亚相储集层较平原亚相储集层而言,填隙物含量低,孔隙发育,孔喉结构好,物性较高;沉积作用控制了储集层的初始孔隙度,差异性成岩-孔隙演化影响了储集层的致密化程度,前缘亚相储集层初始孔隙度较高,压实-胶结作用降低了36.34%的孔隙度,溶蚀作用升高了4.28%的孔隙度,现今平均孔隙度为7.13%,平原亚相储集层初始孔隙度较低,压实-胶结作用降低了37.72%的孔隙度,溶蚀作用升高了3.65%的孔隙度,现今平均孔隙度为4.43%;前缘亚相储集层经历了中等压实作用降低孔隙度—中等胶结作用降低孔隙度—中等溶蚀作用升高孔隙度的致密化过程,储集层质量较好;平原亚相储集层经历了强压实作用降低孔隙度—中等胶结作用降低孔隙度—弱溶蚀作用升高孔隙度的致密化过程,储集层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庆阳气田 山1段 储集层质量 成岩-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油气田集输管网阴极保护布局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维国 李曙华 +3 位作者 余文正 徐东 刘博宇 范峥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3,共6页
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Sobol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显著影响某油气田集输管网阴极保护效果的关键参数,并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其系统布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模拟电位与测试... 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Sobol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显著影响某油气田集输管网阴极保护效果的关键参数,并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其系统布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模拟电位与测试桩的测定电位误差较小,故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油气田集输管网的电位分布现状;改变防护涂层电阻率等一阶敏感性系数较高的因素会对阴极保护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土壤电阻率、防护涂层电阻率以及管道埋深与其他参数之间可能存在明显交互作用;当利用PSO算法对油气田集输管网的阴极保护效果进行全局寻优时,该模型经过47700次粒子进化迭代后的最佳阴极保护系统有效覆盖率高达99.14%,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集输管网 阴极保护 有限元法 Sobol灵敏度分析 PSO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石千峰组千5段砂体发育规模与储层特征
3
作者 黄有根 王晔 +4 位作者 路归一 陈存良 吴和源 张芳 冯炎松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198,共13页
石千峰组作为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区域顶部天然气储集层,具有砂岩厚度大、分布广的特点。在露头、钻测井资料与岩心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露头测量法、经验公式法以及密井网解剖法,对千5段开展砂体发育规模评价研究,结合显微薄片、扫描... 石千峰组作为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区域顶部天然气储集层,具有砂岩厚度大、分布广的特点。在露头、钻测井资料与岩心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露头测量法、经验公式法以及密井网解剖法,对千5段开展砂体发育规模评价研究,结合显微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核磁等分析手段进行千5段储层特征研究及分类评价,为后续高精度开发提供线索。研究认为,神木地区千5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以辫状分流河道与洪泛平原亚相为主,局部发育洪泛越岸砂沉积;沉积期辫状河道平均水深为5~6 m,千5上亚段聚合河道宽度为800~1200 m,千5下亚段聚合河道宽度主体为1200~1600 m。形成厚层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具有高岩屑含量、高原生粒间孔含量的特点,表现为4类砂岩储层:Ⅰ类微米级裂缝孔隙型;Ⅱ类微米-纳米级联通孔隙型;Ⅲ类纳米–微米级连通–孤立孔隙型;Ⅳ类纳米级孤立孔隙型。千5段砂岩浊沸石胶结作用局部富集,对寻找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层创造了潜在的物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千峰组 沉积相 储层 神木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地区山西组煤系地层高岭石黏土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4
作者 李笑天 董倩云 +7 位作者 范倩倩 夏辉 周游 张博 张伟 曹江骏 刘平 马瑶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8-1153,共16页
煤系地层中的高岭石黏土岩为中国特色的煤系伴生矿产资源,成因类型多样,可提供地层学、年代学或构造地质学等地质意义。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山西组煤系地层中发育一套厚层状灰白色高岭石黏土岩,运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 煤系地层中的高岭石黏土岩为中国特色的煤系伴生矿产资源,成因类型多样,可提供地层学、年代学或构造地质学等地质意义。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山西组煤系地层中发育一套厚层状灰白色高岭石黏土岩,运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主量元素分析,查明其矿物组成及岩石类型,探明其成因类型。结果表明,灰白色高岭石黏土岩主要成分为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平均74.96%),其次为石英(质量分数平均14.28%)和菱铁矿(质量分数平均10.46%)。所含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质量分数平均76.2%),多为隐晶质集合体,石英多为微晶状,菱铁矿多呈团块状、鲕状、浸染状。其可进一步划分为3类:灰白色含菱铁矿高岭石黏土岩、灰白色菱铁矿质高岭石泥岩和灰白色高岭石黏土岩。灰白色高岭石黏土岩Hinckley指数(Hi)整体偏低(平均0.25),反映陆相搬运再沉积成因;(001)峰半高宽(FWHM)为0.269~0.567,计算结晶度为1.68~3.23,整体偏低,反映陆相搬运再沉积或火山物质蚀变型成因。主量元素显示,SiO_(2)/Al_(2)O_(3)分子数比值为2.02,具有高SiO_(2)、较高Al_(2)O_(3)、较高TFe_(2)O_(3)以及极低TiO_(2)、K_(2)O、MgO、CaO、Na_(2)O的特征,反映并非火山灰蚀变成因,而主量元素含量分布也区别于风化残积型岩石特征。研究认为,灰白色高岭石黏土岩为风化搬运再沉积型成因,属于沉积成因类型。很高的化学蚀变指数指示其形成时物源区具有高化学风化强度和潮湿炎热的气候条件。灰白色高岭石黏土岩的发育反映了陇东地区物源区山西组沉积后期构造活动的存在以及潮湿炎热气候的转化,可作为小层对比划分的标志层,具有事件地层学的地质意义。菱铁矿的发育也为研究区发育弱还原环境的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黏土岩 成因类型 煤系地层 山西组 上古生界 陇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碳酸盐岩(准)同生期岩溶作用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清华 刘俊 +1 位作者 李浮萍 黄丹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采气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是区内重要的目的层段之一。其中,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对马家沟组储集层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建设性作用,是研究区下古生界储集性能最重要的贡献者。笔者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取心... 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采气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是区内重要的目的层段之一。其中,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对马家沟组储集层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建设性作用,是研究区下古生界储集性能最重要的贡献者。笔者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取心资料和配套分析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内广为分布的高频暴露特征及(准)同生期岩溶,识别总结出6种(准)同生期岩溶的典型证据;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提出(准)同生期岩溶改造过程和发育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准)同生期岩溶发育受到内部和外部2种因素影响,不仅加强了对研究区岩溶类型的了解及识别特征,同时也丰富了古岩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碳酸盐岩 准同生期 岩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酸气回注技术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治红 杜竹影 +1 位作者 张迪 陈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62-68,共7页
由于硫磺市场的萧条和环境保护的日趋严格,零排放的酸气回注已成为一种替代硫磺回收工艺的有效酸气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低含H2S且处理量少的酸气。概述了酸气回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并对国外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系统地阐... 由于硫磺市场的萧条和环境保护的日趋严格,零排放的酸气回注已成为一种替代硫磺回收工艺的有效酸气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低含H2S且处理量少的酸气。概述了酸气回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并对国外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系统地阐述了酸气回注技术的理论研究、工艺流程、安全操作以及材质选择等相关问题。同时分析了酸气回注在中国的应用需求及客观条件,展望了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CO2 酸气回注 压缩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姣姣 王德龙 +1 位作者 刘倩 汤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359,共6页
对于神木气田多层系气藏,若水平井开发地质目标选择不当,会降低储量动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研究神木气田储集层砂体发育规模及叠置模式,采用剖面储量集中度概念,建立单层式、双层式和多层式气藏模型。以水平井增产倍比作为经济效益评价依... 对于神木气田多层系气藏,若水平井开发地质目标选择不当,会降低储量动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研究神木气田储集层砂体发育规模及叠置模式,采用剖面储量集中度概念,建立单层式、双层式和多层式气藏模型。以水平井增产倍比作为经济效益评价依据,评价多层系气藏水平井开发储集层界限。研究表明:神木气田下二叠统太原组及山西组二段局部发育较大规模复合有效储集层,有效厚度为6.0~9.0 m,长度为1600~3200 m,储量集中度大于75%,主产层与次产层渗透率比值为0.8~3.9,具备水平井开发的最佳储集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气田 多层系致密气藏 储量集中度 砂体叠置模式 水平井开发 物性界限 增产倍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气田高桥-杏河地区马家沟组五_(1+2)段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朝旭 王汝阳 +1 位作者 唐宏 孙靖虎 《中国矿业》 2022年第3期164-172,共9页
为查明靖边气田高桥-杏河地区马五_(1+2)段储层的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本文通过观察岩芯、薄片及压汞实验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及物理特性,分析沉积过程、成岩作用及构造因素对储层空间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五_(1+2)段的储集空间为后期膏... 为查明靖边气田高桥-杏河地区马五_(1+2)段储层的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本文通过观察岩芯、薄片及压汞实验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及物理特性,分析沉积过程、成岩作用及构造因素对储层空间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五_(1+2)段的储集空间为后期膏溶孔、溶蚀缝和构造缝,其吼道宽度较大,原生晶间孔少量发育,孔吼细小,储层渗透率整体较低,裂缝发育段渗透率明显增高。马五_(1)亚段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为简单的线性关系,马五_(2)亚段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关系不明显。强蒸发环境下的膏质沉积为储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后期白云岩化作用增大储层的脆度,有利于构造微缝的形成,石膏的溶解有助于膏溶孔的形成,而石英和方解石充填作用等破坏储层空间的形成,因此构造作用产生的微裂缝为石膏溶解提供通道的同时也加大储集空间,沟通孤立孔隙,是后期溶蚀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主控因素 马五_(1+2)段 高桥-杏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吸附渗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益 张斌 +6 位作者 刘帮华 柳洁 魏千盛 张歧 陆红军 朱鹏宇 王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6-280,共25页
针对页岩气藏有机微纳米级孔隙中吸附气大量赋存以及有机质以“镶嵌”形式赋存于无机质中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页岩气吸附渗流的表征方法,并对影响吸附渗流的重要因素如气体吸附层厚度变化、无机孔水膜厚度变化和气体解吸导致孔隙变化的数... 针对页岩气藏有机微纳米级孔隙中吸附气大量赋存以及有机质以“镶嵌”形式赋存于无机质中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页岩气吸附渗流的表征方法,并对影响吸附渗流的重要因素如气体吸附层厚度变化、无机孔水膜厚度变化和气体解吸导致孔隙变化的数学表达方法进行了归纳,接着指出了目前表观渗透率计算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不够准确;(2)固溶态气体分子解吸对吸附渗流流量的影响尚无表征方法;(3)对页岩气储层有机质的离散分布刻画不完善;(4)直接应用室内等温吸附实验参数不合理,忽视了吸附态和固溶态页岩气的吸附-解吸差异性。然后分析了利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页岩气的吸附渗流相较于物理实验的优点,总结了应用该技术对页岩气吸附渗流进行建模和模拟的方法及模拟结果,并就页岩气吸附渗流的分子模拟技术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1)基于常规无机孔和有机孔分子模型,继续改进多介质、多尺度建模方法,以符合页岩气储层实际情况;(2)开发更符合实际页岩气吸附渗流过程的页岩气吸附渗流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解吸 传输机理 表观渗透率 分子模拟 储层吸附渗流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丙烯酸苄酯合成工艺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峥 姬盼盼 +3 位作者 李超 刘壮 赵毅刚 井晓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15-4324,共10页
首先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携水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真空度、反应时间、酸醇比对丙烯酸苄酯质量分数及收率的影响,然后以显著因素为输入、综合得分为输出建立Takagi-Sugeno型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最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丙烯酸苄酯合成... 首先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携水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真空度、反应时间、酸醇比对丙烯酸苄酯质量分数及收率的影响,然后以显著因素为输入、综合得分为输出建立Takagi-Sugeno型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最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丙烯酸苄酯合成工艺条件并使用t检验法验证可靠性。研究表明,上述各因素对丙烯酸苄酯合成产物的质量分数与收率同时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预测模型采用5-15-243-1型网络结构,经36859次训练其均方差小于允许收敛误差限0.0050,输出值与期望值呈近似线性关系,训练、测试阶段决定系数0.9999、0.9998。借助遗传算法经149次进化得到最优控制参数,即当携水剂用量为53 ml,反应温度为125℃,反应真空度为0.095 MPa,反应时间为2.2 h,酸醇比为1.4时,丙烯酸苄酯的质量分数、收率及综合得分为99.27%、98.04%、98.78%,经验证该模型亦可靠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苄酯 合成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评价油气水集输管道的均匀腐蚀缺陷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曾维国 李曙华 +1 位作者 李岩 范峥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56,共7页
利用多相动态腐蚀检测装置测定不同工况下油气水集输管道的均匀腐蚀速率,以此结果为样本建立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管道均匀腐蚀缺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以硫化氢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水含量、钙离子含量、镁离子含量... 利用多相动态腐蚀检测装置测定不同工况下油气水集输管道的均匀腐蚀速率,以此结果为样本建立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管道均匀腐蚀缺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以硫化氢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水含量、钙离子含量、镁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温度、压力、流速等为输入信号,以管道均匀腐蚀速率为输出信号时,9-29-1型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合理且准确度良好,经过4450次迭代后,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为0.0009,小于允许收敛误差限0.0010,在训练阶段、验证阶段与测试阶段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93、0.973、0.969,预测值和期望值具有较高相关性,同时还依据该模型找出了9段存在均匀腐蚀风险的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集输管道 径向基函数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均匀腐蚀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太原组致密砂体控砂机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涛 聂万才 +3 位作者 刘军 黄锦袖 范昌育 彭叙凯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5,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致密砂体分布复杂,给该区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致密砂体控砂机理,将有助于预测砂体和有利储层分布,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文中从太原组古构造特征、物源供给、沉积体系及...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致密砂体分布复杂,给该区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致密砂体控砂机理,将有助于预测砂体和有利储层分布,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文中从太原组古构造特征、物源供给、沉积体系及研究区经历的海侵/海退事件等4个方面总结了致密砂体控砂机理。研究发现:宜川地区太原组低洼古构造控制主砂体展布;物源决定砂体发育面积及沉积类型,碎屑供给物少,砂体发育面积小,沉积较分散;物源和沉积环境共同控制砂体展布形态和方向,形成以透镜状、块状和长条状为主的障壁砂,砂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海侵/海退事件控制单砂体沉积厚度及连续性,砂体主要发育在石灰岩厚度小于8 m的区域,4期海侵/海退事件形成了4套单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砂机理 海侵/海退 古构造 太原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ackett-Burman设计的气井采出水储罐安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维国 许晓伟 +2 位作者 李超 王轩 范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27,共7页
针对天然气气井采出水储罐可能存在易燃易爆安全风险的实际生产问题,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仪、离子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对气井采出水中的固体杂质、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杂质... 针对天然气气井采出水储罐可能存在易燃易爆安全风险的实际生产问题,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仪、离子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对气井采出水中的固体杂质、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杂质含量下气井采出水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井采出水中的杂质主要包括Fe3O4等固体杂质、K+等无机杂质以及甲酸等有机杂质几大类;与纯甲醇-水体系相比,杂质会对气井采出水的气-液相平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正偏差;在这些杂质中,FeS、MgCO3、K+、Ca2+、F-、甲酸、正癸烷、正庚烷、1,2,4-三甲基苯和乙基环己烷等对甲醇气相摩尔分数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乙基环己烷影响最大,Ca2+次之,FeS最小。研究结果可为气井采出水储罐安全运行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来源,同时对同类型设备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采出水 储罐 杂质 检测分析 气-液相平衡 PLACKETT-BURMA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法在岩性气藏储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涛 杨屹铭 +2 位作者 靳锁宝 江乾锋 孟德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8,共9页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岩性气藏,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利用确定法难以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为此以气田X区为例,采用概率法开展储量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各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和多次随机模拟计算,定量评估气藏参数的不确定性和不同...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岩性气藏,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利用确定法难以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为此以气田X区为例,采用概率法开展储量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各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和多次随机模拟计算,定量评估气藏参数的不确定性和不同风险对应储量规模,结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明确气藏主要风险因素,优化地质模型计算的储量结果。研究表明,(1)概率法模拟计算的地质储量概率分布,提供了不同风险下的地质储量,有助于投资决策和开发方案制定;(2)参数变量的敏感性分析能确定影响各层储量结果的主要参数,对参数敏感性进行排序,估算变量变化区间对储量结果的影响,实现缩短储量评价周期和提高评价准确性;(3)地质模型储量与概率法的基准储量(P50)进行对比,结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调整模型属性参数,优化后的X区各小层地质模型储量与基准储量的误差均在10%以内。概率法对岩性气藏给出不同风险下的储量规模,能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优化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储量 概率法 岩性气藏 不确定性评价 敏感性分析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段沉积微相测井识别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玉江 胡琮 +1 位作者 孙小平 张海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5-764,共10页
为了准确识别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段沉积微相,研究其平面展布规律,以岩心资料为基础,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确立马五6段沉积微相的划分标准,建立沉积微相测的井识别技术。将该技术在实际勘探生产中进行应用,对盆地内2... 为了准确识别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段沉积微相,研究其平面展布规律,以岩心资料为基础,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确立马五6段沉积微相的划分标准,建立沉积微相测的井识别技术。将该技术在实际勘探生产中进行应用,对盆地内20余口井进行了沉积微相综合解释,形成了马五6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同时,利用该方法对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测,为下一步勘探井位选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矿物组分 成像测井 优势相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纳米限域效应对相平衡影响的CO_(2)驱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园 张敏 +1 位作者 刘仁静 陈俊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注二氧化碳能够有效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然而,致密储层低孔、低渗,微纳米孔喉发育,孔隙中流体受到吸附、流体分子与孔壁相互作用等限域效应的影响,传统相态理论难以对微纳米孔隙中二氧化碳同烃类的相互作用进行准确描述。为此,本文首... 注二氧化碳能够有效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然而,致密储层低孔、低渗,微纳米孔喉发育,孔隙中流体受到吸附、流体分子与孔壁相互作用等限域效应的影响,传统相态理论难以对微纳米孔隙中二氧化碳同烃类的相互作用进行准确描述。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一种考虑微纳米限域效应的相平衡理论模型。通过引入吸附效应和流体分子-孔壁相互作用参数,对Peng-Robinson状态方程(PR-EOS)进行修正。分别计算了流体组分的无因次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相对偏差值,计算值同实验值符合良好,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然后进行了储层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相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微纳米限域效应使流体泡点压力降低,溶解气油比和地层油体积系数增大,原油黏度和界面张力降低。此外,对于CO_(2)驱油过程中轻烃抽提作用和CO_(2)扩散作用研究表明,微纳米限域效应使轻烃的抽提系数降低,CO_(2)扩散作用增强,有利于CO_(2)与原油充分接触,提高原油采收率。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致密储层CO_(2)-原油多组分混合物的相行为,为致密储层CO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限域效应 相平衡 CO_(2)驱油 CO_(2)扩散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水平井动态分析方法及生产规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勇 周文 王德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511,共6页
致密气藏水平井动态分析是气田开发难点之一。本文引入拟压力标准化产量和物质平衡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产量和压力相耦合的新动态分析方法,分析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评价水平井开发效果。针对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实际生产数据,(1)本文的方... 致密气藏水平井动态分析是气田开发难点之一。本文引入拟压力标准化产量和物质平衡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产量和压力相耦合的新动态分析方法,分析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评价水平井开发效果。针对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实际生产数据,(1)本文的方法能够反映水平井不同渗流阶段动态特征;(2)标准化递减率与物质平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且Ⅰ、Ⅱ、Ⅲ类水平井标准化递减率幂函数的系数、指数都逐渐增大;(3)标准化递减指数与物质平衡时间的关系,前期呈现抛物线关系,后期呈现线性关系。相比较Ⅱ、Ⅲ类水平井,Ⅰ类水平井的标准化递减指数与物质平衡时间下降幅度较大,达到地层拟径向流、边界控制流阶段所需要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平井 耦合 物质平衡时间 递减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