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陆相富有机质页岩沉积速率研究及其页岩油勘探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瑞 金之钧 +5 位作者 朱如凯 李明松 惠潇 魏韧 贺翔武 张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9-845,共17页
页岩的有机质丰度和纹层类型是页岩油勘探研究的重点内容。中国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的沉积相变复杂且非均质性强,沉积速率的准确判识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典型陆相盆地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速率多在5 cm/kyr以上,咸化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层系... 页岩的有机质丰度和纹层类型是页岩油勘探研究的重点内容。中国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的沉积相变复杂且非均质性强,沉积速率的准确判识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典型陆相盆地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速率多在5 cm/kyr以上,咸化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沉积速率最高可达40 cm/kyr。高精度年代学框架结合旋回地层学统计调谐可以追踪沉积速率随地层深度的变化,而页岩的相对沉积速率可以通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晶体粒径分布理论和星际尘埃特征元素丰度等方法判识。不同类型或不同时代的地层序列沉积速率比较,需要考虑地层完整性和差异压实等干扰因素。沉积速率是页岩有机质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有机质稀释的临界值通常低于5 cm/kyr。水动力条件和水体盐度影响碎屑颗粒的絮凝作用,不同类型细粒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差异有利于纹层结构的形成。页岩沉积速率研究需要融合包括地质年代学、岩石学、旋回地层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物理模拟在内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以深入了解页岩沉积演化机理。揭示陆相页岩沉积速率与页岩油富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页岩油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科维奇旋回 旋回地层学 沉积速率 有机质富集 页岩纹层 淡水湖盆 咸化湖盆 页岩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砂体结构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7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时建超 屈雪峰 +3 位作者 雷启鸿 祁越 李书恒 谢启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结合深水重力流沉积理论、野外剖面、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重力流沉积相和砂体结构的类型、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长7沉积期发育大面积的深水砂岩,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浊流等重力流砂... 结合深水重力流沉积理论、野外剖面、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重力流沉积相和砂体结构的类型、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长7沉积期发育大面积的深水砂岩,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浊流等重力流砂体,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块状层理为主,单砂体厚度大,浊流沉积以粒序层理为主,砂泥互层频繁;结合重力流沉积背景下各成因砂体测井曲线形态、垂向发育厚度、垂向连续性及组合特征,将砂体垂向叠置结构划分为多期砂叠置厚层型、厚砂-薄泥互层型、厚砂-薄砂-泥互层型及薄砂-厚泥互层型四种类型,并对研究区单井砂体结构进行了聚类。实践表明,砂质碎屑流沉积区虽是油气藏有利聚集分布带,但分布面积较广,结合砂体结构特征,可进一步细化有利区划分,为致密油藏有利区的优选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油层组 重力流沉积 砂质碎屑流 浊流 砂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井网形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屈雪峰 王选茹 +3 位作者 雷启鸿 曲春霞 张宝娟 赵国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10628-10632,共5页
针对七点井网水平井段腰部见水风险大,注水技术政策制定难度大等问题,提出改进的水平井交错七点井网形式。在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五点井网、七点井网的渗流机理、缝网匹配关系、压力保持水平及开发效果分析基础上,总结五点、七点井网... 针对七点井网水平井段腰部见水风险大,注水技术政策制定难度大等问题,提出改进的水平井交错七点井网形式。在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五点井网、七点井网的渗流机理、缝网匹配关系、压力保持水平及开发效果分析基础上,总结五点、七点井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交错水平井七点井网形式,即水平井从正对排列改变为交错排列,使得每口注水井即作为一侧水平井的端部注水井;同时也作为另一侧水平井的腰部注水井,以规避腰部注水井和端部注水井的注水技术政策差异;同时增大注水井与水平段腰部的垂直距离以延缓水平井腰部见水周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水平井交错排列、且增大水平井段腰部注水井间距的交错七点井网地层压力水平也要高于原七点井网;同时,能有效降低七点井网水平井段腰部注水线上见水风险,简化了注水技术政策,延长了水平井无水采油期,从而提升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水平井 交错七点井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姗 伍勇 +2 位作者 张建国 焦扬 何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1-2236,共6页
系统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是改善低渗碳酸盐岩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该类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地质、生产动态以及开发方式上相对于早期的变化,围绕气田挖潜与提高采收率,梳理了该类气藏在面临侵蚀沟槽发育、储层低... 系统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是改善低渗碳酸盐岩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该类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地质、生产动态以及开发方式上相对于早期的变化,围绕气田挖潜与提高采收率,梳理了该类气藏在面临侵蚀沟槽发育、储层低渗非均质性强、低压低产井多等特征时,剩余储量挖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井网完整性评价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在复杂岩溶储层描述、低渗气藏精细动态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以“沟槽挖潜、井网优化、增压开采、排水采气”为核心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思路与对策,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M气田。结果表明:M气田可新增动用储量220.3×108 m3,增产气量303.4×108 m3,提高气田采收率6.8%。研究结果对国内同类气藏的开发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碳酸盐岩 提高采收率 侵蚀沟槽 井网优化 增压开采 排水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度淡水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有机质源和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毅 姚泾利 +7 位作者 吴应忠 齐亚林 张辉 何金先 张晓丽 徐丽 余永进 马兰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94-1904,共11页
为认识低纬度亚热带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与母源输入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利用气相色谱-高温热转变-同位素比值质谱议(GC-TC-IRMS),对系统采集的抚仙湖沉积物样品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进行了测定。抚仙湖沉积正... 为认识低纬度亚热带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与母源输入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利用气相色谱-高温热转变-同位素比值质谱议(GC-TC-IRMS),对系统采集的抚仙湖沉积物样品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进行了测定。抚仙湖沉积正构烷烃δD值分布在-219.3‰^-142.5‰之间,样品中平均值为-208.1‰^-154.5‰,并且奇碳数正构烷烃δD值明显地将样品划分为两种类型。类型Ⅰ样品中正构烷烃平均δD值明显地高于类型Ⅱ样品,反映了它们生物源存在明显差别。沉积物与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对比结果指示了沉积C_(17)、C_(21)~C_(25)奇碳数正构烷烃来自水生植物,C_(27)和C_(29)奇碳数正构烷烃主要来自木本植物,C31和C33正构烷烃来自水生和陆生草本植物的混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湖泊地区生态环境是控制湖泊沉积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利用沉积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研究古水文学特征时,还要考虑研究区古生态环境对沉积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的影响,并且结合沉积正构烷烃ACL值和Qw值,才能对沉积有机质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及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度地区 淡水湖泊 沉积正构烷烃 氢同位素组成 生物源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崇义地区寒武系沉积、物源分析:对冈瓦纳大陆重建的启示
6
作者 于涛 王东升 +4 位作者 刘宣妤 陈昌昕 聂潇 闫臻 王宗起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927-3942,共16页
华夏地块早古生代沉积环境、物源特征、古地理格局及其在冈瓦纳超大陆重建中的归属仍存争议。本研究聚焦华夏地块西缘赣南崇义地区寒武系,通过详细的沉积相解剖,并结合砂岩碎屑组成与地球化学、重矿物组合、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 华夏地块早古生代沉积环境、物源特征、古地理格局及其在冈瓦纳超大陆重建中的归属仍存争议。本研究聚焦华夏地块西缘赣南崇义地区寒武系,通过详细的沉积相解剖,并结合砂岩碎屑组成与地球化学、重矿物组合、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以及细碎屑岩Nd同位素等多指标综合物源分析,约束该地区古地理格局,为冈瓦纳大陆重建提供沉积学证据。沉积序列、沉积相标志表明,研究区寒武纪整体处于NW向倾斜的深海斜坡环境,发育多期海底扇沉积体系,物源主要来自SE方向。岩石学组成特征表明,寒武系砂岩以岩屑砂岩为主,物源为中酸性-基性岩浆岩与变质岩的混合来源。内部物源以华夏地块武夷山地区新元古代沉积地层为主,混有浙西南八都群部分古老物质;外部物源则源于冈瓦纳超大陆北缘,碎屑锆石年龄谱与Lu-Hf同位素特征指示其与印度板块、羌塘地体及东南极板块具有密切亲缘性。地球化学及碎屑组成特征共同指示物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综合研究支持华夏地块在早古生代位于东冈瓦纳北缘,与印度板块、羌塘地体及东南极板块等块体存在稳定的构造-沉积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物源 寒武系 冈瓦纳超大陆 崇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4+5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成 郑庆华 +3 位作者 张三 柳益群 汪伶俐 梁晓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9-736,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长4+5以成岩型低渗透储层为主,常规方法较难评价该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品质。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恒速压汞方法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长4+5以成岩型低渗透储层为主,常规方法较难评价该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品质。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恒速压汞方法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进行了定量表征。研究表明:镇北地区长4+5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机械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越弱,长石溶蚀作用越强烈,粒间孔和溶蚀孔越发育,孔喉连通性越好,渗透率越大;微观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受大于0.12μm的喉道控制明显,主要表现为平均喉道半径越大,渗透率越大,孔喉半径比越小,微观孔隙结构越好,储层品质因子越大,试油产液量越高,尤其当平均喉道半径小于1.60μm时。喉道是影响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品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压汞 储层品质因子 微观孔隙结构 低渗透储层 延长组 镇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水平井声波时差测井影响因素分析及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储层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时建超 屈雪峰 +4 位作者 雷启鸿 刘建 李书恒 谢启超 王长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5-592,共8页
声波时差是进行测井解释和储层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水平井测井环境有别于直井,原有的直井解释模型已不再适用于水平测井,导致水平井测井解释存在一定问题。研究认为,层状泥质、岩石各向异性、井眼轨迹与地层几何位置关系及仪器探测深... 声波时差是进行测井解释和储层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水平井测井环境有别于直井,原有的直井解释模型已不再适用于水平测井,导致水平井测井解释存在一定问题。研究认为,层状泥质、岩石各向异性、井眼轨迹与地层几何位置关系及仪器探测深度等是水平井声波时差测井的主要影响因素;受砂体内层状泥质或井眼附近泥质围岩的影响,含泥质纹层或泥质条带砂岩声波时差测井出现高异常;岩石各向异性特征是造成水平井块状砂岩及泥岩声波时差测井值低于直井的主要控制因素,且泥岩的声波时差各向异性的特征强于砂岩。同时,该研究应用数理统计法建立了水平井和直井对应岩层声波时差的相关关系,可将水平井环境下的声波时差校正为直井环境下的声波时差,对测井解释和储层评价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油水平井 声波时差 影响因素 测井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万涛 高武彬 +1 位作者 郑光辉 郭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166,共5页
致密油储集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储集层微裂缝发育,采用体积压裂后形成复杂缝网系统,水平井单井产量大幅提高。目前的水平井产能公式很难适应于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预测。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为例,利用体积压裂... 致密油储集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储集层微裂缝发育,采用体积压裂后形成复杂缝网系统,水平井单井产量大幅提高。目前的水平井产能公式很难适应于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预测。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为例,利用体积压裂水平井与直线无限井排直井的相似性,忽略了水平井筒内流体阻力的影响,将各条压裂缝之间的干扰问题转化为直线无限井排直井之间的干扰问题,依据势的叠加原理,推导出体积压裂水平井稳态产能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储层的有效厚度、压裂改造后油藏等效渗透率、流体的黏度、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压裂段数、压裂段间距和井底流压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使水平井产能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利用所推导的计算公式,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特征,分析了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得出了水平井最佳压裂段间距和合理流压,其结果对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体积压裂 水平井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前缘移动与地层压力波及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圣举 张文博 朱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202-206,共5页
为对比分析平面平行渗流、平面径向渗流和球面向心渗流3种不同渗流方式下水驱前缘移动规律的差异性,依据油藏注水开发理论,应用渗流基本公式及流线积分法和单元分析法,推导出3种渗流方式下的水驱前缘移动公式。在油藏参数相同的条件下,... 为对比分析平面平行渗流、平面径向渗流和球面向心渗流3种不同渗流方式下水驱前缘移动规律的差异性,依据油藏注水开发理论,应用渗流基本公式及流线积分法和单元分析法,推导出3种渗流方式下的水驱前缘移动公式。在油藏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当3种渗流方式中的位移相等时,平面平行渗流的水驱前缘移动速率最快,平面径向渗流次之,球面向心渗流的水驱前缘移动速率最慢。水驱前缘移动的快慢规律与地层压力波及的快慢规律正好相反。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何在实际油藏注水开发中,一般选用反九点面积注采井网(以井为中心发生平面径向渗流)较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水驱前缘 压力波及 速率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74
11
作者 杨华 窦伟坦 +1 位作者 刘显阳 张才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4-263,共10页
三叠纪延长期长7沉积期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湖盆发育的鼎盛时期,沉陷幅度大,湖盆范围广。通过研究明确了长7沉积期物源来自盆地周边五个方向,其中东北部、西南部为主要物源方向,西部、南部、西北部为次要物源方向;长7主要发育三角洲相... 三叠纪延长期长7沉积期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湖盆发育的鼎盛时期,沉陷幅度大,湖盆范围广。通过研究明确了长7沉积期物源来自盆地周边五个方向,其中东北部、西南部为主要物源方向,西部、南部、西北部为次要物源方向;长7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和湖泊相,进一步划分出5种亚相10种微相,其中长73期湖盆面积最大,半深湖—深湖相浊积砂体不发育,暗色泥岩及高阻泥岩发育,为中生界主要优质烃源岩;长72期,半深湖—深湖相沉积面积明显减少,浊积砂体较发育;长71期,湖盆面积及半深湖-深湖相沉积面积继续减少,浊积砂体最为发育,是长7油藏的主力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三角洲相 湖泊相 长7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盒8段砂岩储层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蓉 田景春 +2 位作者 王峰 冯强汉 蒙小灵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通过对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系统总结并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盒8储层储集性能。研究表明,高桥盒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及少量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 通过对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系统总结并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盒8储层储集性能。研究表明,高桥盒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及少量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平均孔隙度为8.37%,平均渗透率为0.81×10-3μm2,为典型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其次为晶间孔和原生粒间孔,发育少量微裂隙;孔隙结构表现为排驱压力中等-较高、以细喉道为主、孔喉道连通性相对较差的特点。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参数,评价出4类储层,其中,Ⅱ—Ⅲ类储集岩是研究区较好-中等的储集岩,也是研究区今后增产上储的主要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盒8段 高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长4+5致密油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庆华 柳益群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0-1012,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含凝灰质的延长组长4+5致密油层勘探潜力巨大,但因成岩作用研究薄弱,相对高孔高渗储层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使该区勘探开发进程受到明显的制约。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显微荧光...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含凝灰质的延长组长4+5致密油层勘探潜力巨大,但因成岩作用研究薄弱,相对高孔高渗储层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使该区勘探开发进程受到明显的制约。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显微荧光、X射线衍射、流体包裹体、高压压汞和常规物性等方法,对镇北地区的长4+5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石英自生加大等硅质胶结作用和铁白云石等碳酸盐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低孔特低渗的根本原因;绿泥石膜胶结作用和早期油的充注抑制了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保护了储层孔隙;长石碎屑的溶蚀作用扩大了储集空间。划分出机械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绿泥石膜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四类主要成岩相,其中长石溶蚀相常形成相对高孔高渗储层发育区,一般面孔率大于6.0%,孔隙度大于14.0%,渗透率大于1.30×10-3μm2,主要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中部。综合研究表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着相对高孔高渗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高孔高渗储层 成岩作用 成岩相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解除凝析气井反凝析伤害的新认识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少飞 汪周华 +3 位作者 张雅玲 郭平 焦廷奎 杜建芬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2期30-34,共5页
压裂可提高油气藏单井产量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否能降低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的程度亟待深入探讨。采用室内岩心实验、单井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压裂前后反凝析对气相渗透率、近井区反凝析油饱和度、单井产量及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 压裂可提高油气藏单井产量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否能降低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的程度亟待深入探讨。采用室内岩心实验、单井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压裂前后反凝析对气相渗透率、近井区反凝析油饱和度、单井产量及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压后反凝析伤害程度更加严重、伤害时机更早,但裂缝降低了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衰竭过程中,压后气相的有效渗透率始终大于压前值,气相流动能力大幅度提高。压后单井初期采气速度高、地层压力降低快、反凝析伤害更加突出;与压前比较,凝析油采收率降低3.48%、天然气采收率提高6.6%。因此,压裂并不能有效降低反凝析伤害的程度,但可提高气相流动能力,从而提高凝析气井的天然气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反凝析 压裂 全直径岩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原位微生物与储层矿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继勇 李磊 +5 位作者 万云洋 李兆国 罗娜 穆红梅 李文宏 张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以分离自冀东油田的典型油藏微生物竿属(Bacillus sp.)菌株XJ02为例,综合利用气相色谱分析(GC)、微生物分析、pH值、氧化还原电位(E h)、电导率(σ)、矿物质量变化、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结合计算软件PHREE... 以分离自冀东油田的典型油藏微生物竿属(Bacillus sp.)菌株XJ02为例,综合利用气相色谱分析(GC)、微生物分析、pH值、氧化还原电位(E h)、电导率(σ)、矿物质量变化、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结合计算软件PHREEQC,探索微生物与白云石、云母和方解石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菌株XJ02可以增大矿物的溶解度,增溶程度受矿物种类和矿物颗粒粒径的影响,矿物种类影响顺序为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矿物颗粒粒径影响顺序为0.074 mm方解石>0.900 mm方解石;矿物促进了菌株XJ02的生长,其影响顺序为云母>0.074 mm方解石>0.900 mm方解石>白云石;XJ02的代谢活动及其对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促进了矿物的溶解,而矿物的溶解又有效地促进了菌株XJ02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竿属菌种 白云石 方解石 云母 尺寸效应 微生物 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凝灰岩地质特征及其对构造体制转换的制约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天兵 王建强 +2 位作者 韩鹏 彭恒 赵红格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2-1097,共16页
凝灰岩是火山活动的产物,沉积盆地中的凝灰岩层往往具等时性特点,是探索沉积盆地与周邻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纽带。鄂尔多斯盆地显生宙火山活动不发育,但早古生代晚期和晚三叠世延长期地层中广泛分布凝灰岩夹层,且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 凝灰岩是火山活动的产物,沉积盆地中的凝灰岩层往往具等时性特点,是探索沉积盆地与周邻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纽带。鄂尔多斯盆地显生宙火山活动不发育,但早古生代晚期和晚三叠世延长期地层中广泛分布凝灰岩夹层,且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暗示其与周邻造山带火山活动之间联系密切。前人对这2期凝灰岩分别开展了探讨,但对为何分布于盆地南部、具有怎样的成因联系、构造意义等缺乏综合研究与探讨。基于前人成果,对上述2期凝灰岩的展布特征、源岩判别、发育时限、区域构造背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2期凝灰岩均发育于深水—较深水环境,且由南到北厚度逐渐减薄;元素地球化学判别显示出中—酸性岩浆性质,与火山岛弧喷发成因联系密切,主要发育时限分别集中于晚奥陶世桑比期—凯迪期(449~453 Ma)和中晚三叠世拉丁期—卡尼期(227~242 Ma),在时空上与鄂尔多斯盆地演化转折关键时期联系密切。结合区域构造分析认为,上述2期凝灰岩是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商丹洋盆和印支期勉略洋盆俯冲闭合过程中火山活动事件在相邻盆地的响应和记录,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消亡和中生代内陆大型湖盆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上述认识对深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和秦岭造山带显生宙期间长时间尺度盆山演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凝灰岩 晚奥陶世 中晚三叠世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北地区延长组长7-长8油层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贾泽南 田亚铭 +2 位作者 刘明 李文青 吕宗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9-558,共10页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8油层组泥岩样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发现,长7、长8油层组泥岩REE富集,Eu总体上呈明显的负异常;REE分布模式图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曲线在La-Eu段表现为斜率较大的&q...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8油层组泥岩样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发现,长7、长8油层组泥岩REE富集,Eu总体上呈明显的负异常;REE分布模式图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曲线在La-Eu段表现为斜率较大的"右倾型",在Gd-Lu段表现为斜率较小的"平缓型"。结合Sr/Cu、Sr/Ba、V/(V+Ni)、Ceanom等特征参数的分析发现,长7、长8油层组泥岩形成于温湿、微咸水、还原水体的沉积环境。泥岩(La/Yb)N地化指标显示悬浮物颗粒总体表现为沉降缓慢,沉积速率低,由下至上泥岩悬浮物沉积速率表现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同时,δCe、δEu及La/Lb-∑REE判别图解,指示长7、长8油层组泥岩母岩以花岗岩为主,同时有少量碱性玄武岩的混入,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地球化学特征 延长组 姬塬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盆地天然气资源前景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才利 张建伍 +4 位作者 蔡郑红 杨亚娟 刘刚 马占荣 张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2-540,共9页
为探讨渭河盆地天然气资源前景,从野外露头、地震资料等方面入手,结合前人相关研究资料,对渭河盆地天然气赋存层位、类型、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渭河盆地广泛发育生物气、煤型热解气以及稀有气体——氦气。上新统张家坡组烃源... 为探讨渭河盆地天然气资源前景,从野外露头、地震资料等方面入手,结合前人相关研究资料,对渭河盆地天然气赋存层位、类型、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渭河盆地广泛发育生物气、煤型热解气以及稀有气体——氦气。上新统张家坡组烃源岩厚度大,R o<0.5%,处于生物气生气阶段,储盖条件好,具备形成生物气的基础地质条件,固市凹陷是生物气资源量富集区;煤型热解气与氦气产于张家坡组以下地层,与地热水相伴生,甲烷碳同位素值与鄂尔多斯盆地上、下古生界天然气一致,推测气源来自于古近系或下古生界;渭河盆地水溶性天然气中氦气含量达到开发利用的工业标准。渭河盆地存在多种天然气资源,固市凹陷是最有利的勘探前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 天然气 生物气 热解气 氦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泊热流体活动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吉利明 李剑锋 +3 位作者 张明震 贺聪 马博 金培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8-401,共14页
选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连续取岩心的YK1井延长组样品开展了系统的烃源岩评价、元素地球化学和孢粉相分析,探讨了延长期湖泊热流体活动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影响。以碳质泥岩和油页岩为主的长7-3段发育优质烃源岩,灰黑色泥岩为主的... 选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连续取岩心的YK1井延长组样品开展了系统的烃源岩评价、元素地球化学和孢粉相分析,探讨了延长期湖泊热流体活动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影响。以碳质泥岩和油页岩为主的长7-3段发育优质烃源岩,灰黑色泥岩为主的长7-1+2段部分层段发育好的烃源岩,砂泥岩互层的长6段个别层位也可形成较好的烃源岩。热流体活动强度指标Al/(Al+Fe+Mn)和(Fe+Mn)/Ti比值指示,与上述3个烃源岩发育阶段相对应古湖泊经历了3幕明显的热水活动过程,其中长7-3期为热水活动的高峰。YK1井烃源岩可划分出3种孢粉相:孢粉相A分布于长8—长9段和长6-2+3段,主要出现Ⅲ型及少量Ⅱ型有机质,有机碎屑以半透明木质和凝胶化颗粒为主;孢粉相B分布于长7-3段,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有机质,以高丰度藻类体和无定形体有机质为特征;孢粉相C分布于长7-1+2段,主要为Ⅱ型有机质,丰富的无定形体和植物碎屑同时出现。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以及主要生烃组分含量均与热水活动强度表现出很好的耦合关系,表明热流体活动可能导致湖泊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繁盛,使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热水活动高峰长7-3期发生了藻类勃发和优质烃源岩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 延长组 优质烃源岩 热流体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