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壳牌长北保护储层钻井液技术经济探讨
1
作者
杨斌
陈志勇
+3 位作者
徐先觉
王定峰
刘伟
罗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4,共8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非常规油气藏开发已成为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低成本是实现有效开发的必要条件。因单井产量低,完井及压裂成本高,回收费用需时较长,只能不断改善学习曲线,力争达到技术和成...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非常规油气藏开发已成为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低成本是实现有效开发的必要条件。因单井产量低,完井及压裂成本高,回收费用需时较长,只能不断改善学习曲线,力争达到技术和成本的最佳平衡,才能获得良好经济效益。长庆油田和壳牌合作的长北项目是全球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合作的典范工程,项目整体连续稳产15年,至今累计产气590.8×10^(8)m^(3)。其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是多方共同努力、多因素耦合的结果。文章以钻井液技术为切入点,分析了钻井液性能优化虽然造成钻井液每方成本的上升,但对项目总体成本控制和单井产量具有积极贡献,直观展示了技术学习曲线对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分析长北项目1期“日费制”和2期“日费制+米费制”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非常规油气开发必须注重技术、成本、产量、管理相结合,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考量整体效益,注重储层保护。文章通过总结长北项目的成功,以期为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支水平井
储层保护
水锁
日费制
米费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层砂砾岩油气藏差异化形成机理及模式
2
作者
雷文智
陈冬霞
+6 位作者
成铭
王永诗
巩建强
邱贻博
王翘楚
蔡晨阳
张婉蓉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944,共16页
东营凹陷深层砂砾岩油气勘探潜力大,揭示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以及形成机理有利于深入认识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本研究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储层流体包裹体以及盆地模拟等多种分析方法,明确了东营凹陷深层油气特征及差异,揭示了烃类流体...
东营凹陷深层砂砾岩油气勘探潜力大,揭示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以及形成机理有利于深入认识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本研究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储层流体包裹体以及盆地模拟等多种分析方法,明确了东营凹陷深层油气特征及差异,揭示了烃类流体的差异化形成机理及模式。结果表明,东营凹陷盐家地区从深至浅呈干气、凝析气和轻质油垂向有序分布;胜坨地区以单一油相为主,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原油伴生气组分存在差异。导致深层烃类流体差异化的因素体现在生成、改造和保存等方面,砂砾岩中的油气成藏过程具有较强的继承性,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决定了油气的初始相态。后期次生改造作用的影响依赖于流体环境,输导性扇体叠置形成的开放流体环境有利于气侵过程的发生,促使油气在垂向上相态分异;油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常维持单一相。此外,断层的输导作用可导致油气中发生轻组分的损失,同样是导致烃类流体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基于烃类流体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制的认识,建立了热演化-次生改造主导的烃类相态垂向分异型和热演化-断层输导主导的气烃组分分异型两种烃类流体差异化形成模式。东营凹陷深层烃类流体差异化形成机制的认识可为预测深层不同类型烃类流体分布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北部陡坡带
砂砾岩体
深层油气
烃类流体差异化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动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的气液逆流特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昆鹏
田伟
+5 位作者
张存社
杨云博
贾友亮
沈志昊
李鑫
白博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2,共7页
柱塞气举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经济性较高的排液采气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液体漏失和气体上窜降低了柱塞气举排液率甚至造成举升失败。因此,为优化柱塞气举结构以提高举升效率,构建了运动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气液两相...
柱塞气举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经济性较高的排液采气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液体漏失和气体上窜降低了柱塞气举排液率甚至造成举升失败。因此,为优化柱塞气举结构以提高举升效率,构建了运动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气液两相逆流数值模型,研究了柱塞结构与上行速度对环缝内气液逆流流型转变以及逆流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内的气液逆流密封机理,提出了强化气液逆流密封性能的最优上行举升速度与柱塞结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柱塞表面添加槽式结构可显著改善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的气液逆流密封特性,且矩形槽柱塞举升效果优于梯形槽柱塞;②当矩形槽室宽度小于深度时,气液难以充分混合而呈气液分层流型,气相涡旋将液体挤压在槽内壁面,环缝内流体速度衰减较小,气液漏失量较大;③当矩形槽室宽度是深度的2倍时,槽内呈气液搅拌流型,出现两相涡旋并引起气液流速的衰减,减小了举升过程中的流体漏失;④柱塞平均上行速度为5 m/s时,槽式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气液流动密封性能最佳。结论认为,选用槽室宽度是深度2倍的矩形槽柱塞并控制其举升速度趋近于5 m/s,可有效提高柱塞排液效率,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柱塞气举排液技术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为天然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液采气
柱塞气举
气液逆流
两相涡旋
流动密封
液体漏失
气体滑脱
槽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壳牌长北保护储层钻井液技术经济探讨
1
作者
杨斌
陈志勇
徐先觉
王定峰
刘伟
罗磊
机构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
公司
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
公司
工程技术部
中国石油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
公司
工程技术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长北作业分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4,共8页
文摘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非常规油气藏开发已成为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低成本是实现有效开发的必要条件。因单井产量低,完井及压裂成本高,回收费用需时较长,只能不断改善学习曲线,力争达到技术和成本的最佳平衡,才能获得良好经济效益。长庆油田和壳牌合作的长北项目是全球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合作的典范工程,项目整体连续稳产15年,至今累计产气590.8×10^(8)m^(3)。其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是多方共同努力、多因素耦合的结果。文章以钻井液技术为切入点,分析了钻井液性能优化虽然造成钻井液每方成本的上升,但对项目总体成本控制和单井产量具有积极贡献,直观展示了技术学习曲线对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分析长北项目1期“日费制”和2期“日费制+米费制”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非常规油气开发必须注重技术、成本、产量、管理相结合,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考量整体效益,注重储层保护。文章通过总结长北项目的成功,以期为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双分支水平井
储层保护
水锁
日费制
米费制
Keywords
double lateral horizontal well
reservoir protection
water lock
daily fee system
drilling footage fee system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层砂砾岩油气藏差异化形成机理及模式
2
作者
雷文智
陈冬霞
成铭
王永诗
巩建强
邱贻博
王翘楚
蔡晨阳
张婉蓉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学(
北
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大学(
北
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长北作业分公司
中国
石化胜利
油田
分公司
中国
石化胜利
油田
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944,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2124)资助的成果。
文摘
东营凹陷深层砂砾岩油气勘探潜力大,揭示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以及形成机理有利于深入认识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本研究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储层流体包裹体以及盆地模拟等多种分析方法,明确了东营凹陷深层油气特征及差异,揭示了烃类流体的差异化形成机理及模式。结果表明,东营凹陷盐家地区从深至浅呈干气、凝析气和轻质油垂向有序分布;胜坨地区以单一油相为主,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原油伴生气组分存在差异。导致深层烃类流体差异化的因素体现在生成、改造和保存等方面,砂砾岩中的油气成藏过程具有较强的继承性,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决定了油气的初始相态。后期次生改造作用的影响依赖于流体环境,输导性扇体叠置形成的开放流体环境有利于气侵过程的发生,促使油气在垂向上相态分异;油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常维持单一相。此外,断层的输导作用可导致油气中发生轻组分的损失,同样是导致烃类流体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基于烃类流体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制的认识,建立了热演化-次生改造主导的烃类相态垂向分异型和热演化-断层输导主导的气烃组分分异型两种烃类流体差异化形成模式。东营凹陷深层烃类流体差异化形成机制的认识可为预测深层不同类型烃类流体分布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北部陡坡带
砂砾岩体
深层油气
烃类流体差异化成因
Keywords
Dongying sag
northern steep slope zone
glutenite
deep oil and gas
causes of differentiation of hydrocarbon fluid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动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的气液逆流特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昆鹏
田伟
张存社
杨云博
贾友亮
沈志昊
李鑫
白博峰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
公司
油气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
公司
第五采气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长北作业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多相流动与热传”(编号:51425603)。
文摘
柱塞气举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经济性较高的排液采气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液体漏失和气体上窜降低了柱塞气举排液率甚至造成举升失败。因此,为优化柱塞气举结构以提高举升效率,构建了运动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气液两相逆流数值模型,研究了柱塞结构与上行速度对环缝内气液逆流流型转变以及逆流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内的气液逆流密封机理,提出了强化气液逆流密封性能的最优上行举升速度与柱塞结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柱塞表面添加槽式结构可显著改善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的气液逆流密封特性,且矩形槽柱塞举升效果优于梯形槽柱塞;②当矩形槽室宽度小于深度时,气液难以充分混合而呈气液分层流型,气相涡旋将液体挤压在槽内壁面,环缝内流体速度衰减较小,气液漏失量较大;③当矩形槽室宽度是深度的2倍时,槽内呈气液搅拌流型,出现两相涡旋并引起气液流速的衰减,减小了举升过程中的流体漏失;④柱塞平均上行速度为5 m/s时,槽式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气液流动密封性能最佳。结论认为,选用槽室宽度是深度2倍的矩形槽柱塞并控制其举升速度趋近于5 m/s,可有效提高柱塞排液效率,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柱塞气举排液技术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为天然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排液采气
柱塞气举
气液逆流
两相涡旋
流动密封
液体漏失
气体滑脱
槽室
Keywords
Drainage and gas recovery
Plunger lift
Countercurrent gas-liquid flow
Two-phase vortex
Flow seal
Liquid leakage
Gas slippage
Groove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壳牌长北保护储层钻井液技术经济探讨
杨斌
陈志勇
徐先觉
王定峰
刘伟
罗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层砂砾岩油气藏差异化形成机理及模式
雷文智
陈冬霞
成铭
王永诗
巩建强
邱贻博
王翘楚
蔡晨阳
张婉蓉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运动柱塞与油管内壁环缝间的气液逆流特性
赵昆鹏
田伟
张存社
杨云博
贾友亮
沈志昊
李鑫
白博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