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层煤岩气开发地面工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登海
刘军
+4 位作者
刘银春
段雨辰
李琳
李奇宸
冯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217,共9页
深层煤岩气指埋藏深度大于1500 m的煤层气资源,具有储层压力大、含气量高、游离气丰富等特点,开采难度大。近年来,中国在鄂尔多斯盆地大吉区块、沁水盆地晋中区块等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要新进展,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展现了良好的潜...
深层煤岩气指埋藏深度大于1500 m的煤层气资源,具有储层压力大、含气量高、游离气丰富等特点,开采难度大。近年来,中国在鄂尔多斯盆地大吉区块、沁水盆地晋中区块等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要新进展,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展现了良好的潜力,但压裂用液量高、地面工艺配套复杂、整体投资较高等因素仍是制约此类非常规天然气高效开发的核心问题。为促进深层煤岩气的高效开发,根据目前已开发深层煤岩气试采取得的认识,充分结合已有试采井静态、动态资料,系统梳理了开发过程中地面工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深层煤岩气开发地面工程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煤岩气地面工程面临低成本水资源循环利用难度大、地面配套工艺复杂、建设投资高等方面的挑战。②根据深层煤岩气地面工程配套复杂、建设周期长、系统布局要求高等特点,创造性提出“五网同建、地面先行”的建设新模式;并构建差异化集输网、循环回用水网、绿色低碳配电网、安全高效数据网及统筹优化道路网,满足了深层煤岩气高效开发需求。③提出“前端功能模块化、后端功能集成化”设计新模式,井场按照撬装集成、组合拼接,下游站场按照立体布置、高度集成,充分适应了不同阶段煤岩气生产特征差异大的特点。结论认为,深层煤岩气开发需深入落实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模式,最大程度降低地面工程整体投资;新的地面工程建设模式体现了“高效、节能、安全、环保、智能”的理念,满足了深层煤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煤岩气
地面工程
建设模式
开发难点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正涛
王兴艳
+2 位作者
潘晓丽
殷亮亮
张国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6-4069,共14页
为明确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活动特征以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开展研究,并对断裂活动对烃源岩、储层、圈闭及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研究...
为明确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活动特征以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开展研究,并对断裂活动对烃源岩、储层、圈闭及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研究区断裂可划分为三级及上、下两套断裂系统,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期、东营组沉积期是断裂活动高峰期;高活动速率主要同沉积断层下降盘为优质烃源岩发育区,凹陷北侧不同类型断层边界决定了多种类型砂体发育模式,断裂作用控制了构造及岩性圈闭的形成,断裂及断裂砂体耦合是研究区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发育凹陷内部中央隆起区南北两侧“断控”双通道近源成藏、凹陷北侧陡坡带“断-砂耦合”阶梯状网毯输导远源成藏、凹陷斜坡下部“断控”前缘砂体源内成藏3种断裂控藏模式;凹陷北侧深层岩性圈闭、凹陷北侧陡坡带中浅部构造圈闭是后续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断裂体系
断裂控藏
新生代
沙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冷剂预冷+膨胀机制冷+双气过冷”乙烷回收工艺
被引量:
10
3
作者
邱鹏
常志波
+3 位作者
刘子兵
黄昌猛
李建刚
周小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26,共6页
天然气中所含的乙烷、丙烷等重烃组分是优质的化工原料,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从天然气中回收乙烷需要采用深冷分离技术,而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天然气因气质较贫、压力低且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等原因,导致天然气露点温度低且在低温下容...
天然气中所含的乙烷、丙烷等重烃组分是优质的化工原料,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从天然气中回收乙烷需要采用深冷分离技术,而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天然气因气质较贫、压力低且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等原因,导致天然气露点温度低且在低温下容易发生干冰冻堵。为此,研发了“混合冷剂预冷+膨胀机制冷+双气过冷”的乙烷回收工艺技术,通过对该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影响干冰生成和乙烷回收率的主要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降低低温分离器操作温度以及增加脱甲烷塔顶回流量可以减小脱甲烷塔顶部物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降低干冰生成温度,提高脱甲烷塔防止干冰冻堵的能力;②膨胀机出口气进入脱甲烷塔的最佳位置在第14层理论板,此时乙烷回收率为95.7%,继续下移进料位置,乙烷回收率几乎不变反而会增加设备投资;③乙烷回收率随过冷原料气比例增加而升高,当过冷原料气比例超过20%后,乙烷回收率变化不大;④乙烷回收率随产品天然气回流量的增加而升高,适宜的回流量为3000 kmol/h,超过该值之后乙烷回收率的增幅变缓,而天然气增压功率却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气藏
天然气
乙烷
深冷分离
混合冷剂
二氧化碳
干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层煤岩气开发地面工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登海
刘军
刘银春
段雨辰
李琳
李奇宸
冯波
机构
中国石油
长庆
油田
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
工程
实验室
中国石油
长庆
油田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217,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深层煤层气钻采及地面配套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编号:2024D2ZZ03)。
文摘
深层煤岩气指埋藏深度大于1500 m的煤层气资源,具有储层压力大、含气量高、游离气丰富等特点,开采难度大。近年来,中国在鄂尔多斯盆地大吉区块、沁水盆地晋中区块等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要新进展,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展现了良好的潜力,但压裂用液量高、地面工艺配套复杂、整体投资较高等因素仍是制约此类非常规天然气高效开发的核心问题。为促进深层煤岩气的高效开发,根据目前已开发深层煤岩气试采取得的认识,充分结合已有试采井静态、动态资料,系统梳理了开发过程中地面工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深层煤岩气开发地面工程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煤岩气地面工程面临低成本水资源循环利用难度大、地面配套工艺复杂、建设投资高等方面的挑战。②根据深层煤岩气地面工程配套复杂、建设周期长、系统布局要求高等特点,创造性提出“五网同建、地面先行”的建设新模式;并构建差异化集输网、循环回用水网、绿色低碳配电网、安全高效数据网及统筹优化道路网,满足了深层煤岩气高效开发需求。③提出“前端功能模块化、后端功能集成化”设计新模式,井场按照撬装集成、组合拼接,下游站场按照立体布置、高度集成,充分适应了不同阶段煤岩气生产特征差异大的特点。结论认为,深层煤岩气开发需深入落实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模式,最大程度降低地面工程整体投资;新的地面工程建设模式体现了“高效、节能、安全、环保、智能”的理念,满足了深层煤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深层
煤岩气
地面工程
建设模式
开发难点
对策建议
Keywords
Deep strata
Coal-rock gas
Surfac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ode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Solutions
分类号
TE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正涛
王兴艳
潘晓丽
殷亮亮
张国坤
机构
中国石油
长庆
油田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
工程
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长庆
油田
公司
第一采气厂
中海
石油
(
中国
)
有限公司
天津分
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6-4069,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3282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0-003)。
文摘
为明确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活动特征以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开展研究,并对断裂活动对烃源岩、储层、圈闭及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研究区断裂可划分为三级及上、下两套断裂系统,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期、东营组沉积期是断裂活动高峰期;高活动速率主要同沉积断层下降盘为优质烃源岩发育区,凹陷北侧不同类型断层边界决定了多种类型砂体发育模式,断裂作用控制了构造及岩性圈闭的形成,断裂及断裂砂体耦合是研究区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发育凹陷内部中央隆起区南北两侧“断控”双通道近源成藏、凹陷北侧陡坡带“断-砂耦合”阶梯状网毯输导远源成藏、凹陷斜坡下部“断控”前缘砂体源内成藏3种断裂控藏模式;凹陷北侧深层岩性圈闭、凹陷北侧陡坡带中浅部构造圈闭是后续有利勘探方向。
关键词
断裂特征
断裂体系
断裂控藏
新生代
沙南凹陷
Keywords
fault system
fault characteristics
fault controlling reservoir
Cenozoic
Shanan Sag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冷剂预冷+膨胀机制冷+双气过冷”乙烷回收工艺
被引量:
10
3
作者
邱鹏
常志波
刘子兵
黄昌猛
李建刚
周小虎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长庆
(榆林)油田
有限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26,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长庆油田5000万吨持续高效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513)。
文摘
天然气中所含的乙烷、丙烷等重烃组分是优质的化工原料,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从天然气中回收乙烷需要采用深冷分离技术,而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天然气因气质较贫、压力低且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等原因,导致天然气露点温度低且在低温下容易发生干冰冻堵。为此,研发了“混合冷剂预冷+膨胀机制冷+双气过冷”的乙烷回收工艺技术,通过对该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影响干冰生成和乙烷回收率的主要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降低低温分离器操作温度以及增加脱甲烷塔顶回流量可以减小脱甲烷塔顶部物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降低干冰生成温度,提高脱甲烷塔防止干冰冻堵的能力;②膨胀机出口气进入脱甲烷塔的最佳位置在第14层理论板,此时乙烷回收率为95.7%,继续下移进料位置,乙烷回收率几乎不变反而会增加设备投资;③乙烷回收率随过冷原料气比例增加而升高,当过冷原料气比例超过20%后,乙烷回收率变化不大;④乙烷回收率随产品天然气回流量的增加而升高,适宜的回流量为3000 kmol/h,超过该值之后乙烷回收率的增幅变缓,而天然气增压功率却持续增加。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气藏
天然气
乙烷
深冷分离
混合冷剂
二氧化碳
干冰
Keywords
Ordos Basin
Upper Paleozoic gas reservoir
Natural gas
Ethane
Cryogenic separation
Mixed refrigerant
Carbon dioxide
Dry ice
分类号
TQ221.12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层煤岩气开发地面工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王登海
刘军
刘银春
段雨辰
李琳
李奇宸
冯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
张正涛
王兴艳
潘晓丽
殷亮亮
张国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混合冷剂预冷+膨胀机制冷+双气过冷”乙烷回收工艺
邱鹏
常志波
刘子兵
黄昌猛
李建刚
周小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