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勘探潜力
1
作者 陆江 王健 +2 位作者 吴楠 李程善 冯子飞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8,共15页
通过测井数据分析、矿物组分测试、扫描电镜分析、薄片观察、孔渗分析、氮气吸附测试和甲烷吸附测试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开展了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生气潜力及含气性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鄂... 通过测井数据分析、矿物组分测试、扫描电镜分析、薄片观察、孔渗分析、氮气吸附测试和甲烷吸附测试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开展了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生气潜力及含气性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岩性以深灰—灰黑色泥页岩为主,分布稳定、厚度约78.9 m,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脆性矿物质量分数为70.98%~90.32%,脆性指数为50.03%~71.16%。②研究区页岩储层孔隙度普遍小于0.1%,渗透率普遍小于0.01 mD,孔隙类型主要为裂缝、纳米—微米级微孔和粒间溶孔,微观孔隙体积为0.01627~0.03373 cm^(3)/g,以微孔和中孔为主。③研究区乌拉力克组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Ⅱ1型,TOC最高为1.54%,有机质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在30℃时的甲烷最大吸附质量体积为0.99 m^(3)/t,测井解释页岩气的质量体积最高为3.4 m^(3)/t,与国内外典型优质页岩储层相比,其有机质丰度偏低,脆性矿物含量更高,含气量处于中等水平,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脆性指数 等温吸附实验 微观孔隙结构 高成熟—过成熟 乌拉力克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水驱后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盈盈 宋新民 +3 位作者 马德胜 宣英龙 李海波 张小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利用新鲜含油岩心样品,研究玉门老君庙油田主力油层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和长期水驱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储集层中的剩余油赋存状态以膜状和填隙形态为主,孔隙结构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状态和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长期水驱后,物... 利用新鲜含油岩心样品,研究玉门老君庙油田主力油层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和长期水驱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储集层中的剩余油赋存状态以膜状和填隙形态为主,孔隙结构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状态和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长期水驱后,物性较好部位孔隙中填隙物减少,渗流阻力进一步减小;L层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大孔隙中,M层有近三分之一的剩余油分布在小孔隙中或浸染于岩石颗粒表面,呈束缚态难以流动;大孔隙中的可动水含量与储集层综合含水率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高含水层 薄片观察 剩余油 核磁共振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豹斑状云质灰岩特征及成因:以关家崖剖面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许杰 肖笛 +5 位作者 苏文杰 晏巍 钟寿康 杨鸣一 杨梦颖 谭秀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1-277,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发育豹斑状云质灰岩,因其分布广泛、成因复杂以及具有重要的油气储集意义而长期受到关注。文中以山西省兴县关家崖剖面马家沟组四段顶部为例,依据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结合碳氧稳定同位素、原位激光...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发育豹斑状云质灰岩,因其分布广泛、成因复杂以及具有重要的油气储集意义而长期受到关注。文中以山西省兴县关家崖剖面马家沟组四段顶部为例,依据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结合碳氧稳定同位素、原位激光剥蚀的微量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分析了豹斑状云质灰岩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豹斑状云质灰岩的特征为:(1)常发育于(含颗粒)泥晶灰岩中,且向上白云石化程度增强,云质斑块内常伴有针状或板条状石膏假晶;(2)按产状可大致分为水平、斜交和不规则花斑3种类型,分别对应于向上变浅序列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序列顶部多见近原地角砾化;(3)基质灰岩与云质斑块的δ^(13) C、δ^(18) O值较同期海水略显负偏,顶部不规则云质斑块负偏程度最大;(4)“豹斑”与基质灰岩均具有较低的Mn、Sr、Ba等含量和低Mn/Sr值;(5)“豹斑”的ΣREE含量较基质灰岩略低,且皆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δCe微弱负异常,δEu无异常。依据上述结果,推测关家崖剖面马四段豹斑状云质灰岩产状受到生物扰动和高频海平面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耦合控制,序列由下至上耦合改造由弱变强,形成下—中部以岩溶影响较小的水平和斜交虫迹为特征、上部叠合岩溶强改造形成不规则花斑的垂向序列组合;早成岩期的暴露岩溶不仅叠合改造生物潜穴,而且蒸发浓缩的有限重卤水沿叠合优势通道优先交代孔渗条件更好的区域,至埋藏时期白云石化作用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了区内类型多样的豹斑状云质灰岩。研究结果还揭示出沉积期微地貌控制的早成岩期岩溶作用是马四段这类特殊的豹斑状云质灰岩或豹斑状云岩储集层形成的关键,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这类储集层的分布,这一认识可为高频暴露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高频向上变浅序列 早成岩期岩溶 豹斑状云质灰岩 马家沟组 关家崖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微生物岩盆地尺度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梦颖 谭秀成 +6 位作者 杨鸣一 许玉青 晏巍 苏文杰 钟寿康 熊鹰 郭木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5-1139,共15页
基于岩心、薄片和测录井资料分析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下部发育1套盆地尺度稳定分布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组合,其特征为:(1)岩石类型主要由泥质灰(云)岩、泥晶灰(云)岩、凝块灰(云)岩、叠层灰(云)岩、粘结砂屑灰(云... 基于岩心、薄片和测录井资料分析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下部发育1套盆地尺度稳定分布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组合,其特征为:(1)岩石类型主要由泥质灰(云)岩、泥晶灰(云)岩、凝块灰(云)岩、叠层灰(云)岩、粘结砂屑灰(云)岩及岩溶角砾灰(云)岩等构成,凝块石主要呈层状、瘤状和格架状,叠层石可识别出层纹状、波状和柱状3种类型;(2)垂向上可识别出4种与微生物岩密切相关的、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典型沉积序列;(3)高频旋回小层划分与对比分析发现,微生物岩在横向上稳定连片分布,具有盆地尺度的可对比性和等时性;(4)基于岩心刻度测井方法建立测井相模板,依据该模板对全盆地404口井进行逐一识别和解释,发现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累计厚度一般在3~7 m之间,整体呈向东减薄的变化趋势,连续分布面积超过2.5×10^(5)km^(2),揭示了较短时间内盆地尺度微生物岩规模发育的独特沉积现象。沉积序列分析表明,马五_(5)亚段沉积初期存在单旋回缓慢变深复变浅、多旋回组合振荡式持续缓慢海侵的海平面变化趋势,且相对平静的古构造环境与早期蒸发岩填平补齐作用的耦合提供了相对平坦的古地貌条件,因此在马五_(5)亚段沉积时期总体持续缓慢海侵背景下,环境同质化的底形条件是规模性浅水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的根本原因。系统报道马五_(5)亚段盆地尺度微生物岩的发育与分布特征,既丰富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微生物岩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完善对碳酸盐岩台地微生物岩规模性繁育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盐岩 规模分布 主控因素 马家沟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主力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连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1-738,745,共9页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二段普遍发育一套湖相烃源岩,勘探证实这套烃源岩对油气成藏贡献很大,为盆地内主力烃源岩。黄金管—高压釜限定体系热模拟实验表明,巴音戈壁组二段样品的总烃累计产率为265.50~798.06mg/g,“生油...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二段普遍发育一套湖相烃源岩,勘探证实这套烃源岩对油气成藏贡献很大,为盆地内主力烃源岩。黄金管—高压釜限定体系热模拟实验表明,巴音戈壁组二段样品的总烃累计产率为265.50~798.06mg/g,“生油窗”内(模拟镜质组反射率EasyRo=0.7%~1.5%)的总油产率为263.99~778.74mg/g,大量生气阶段(EasyRo>1.5%)的气态烃产率为191.19~582.69mL/g,预示着这套源岩具有较高的生油气潜力。依据热模拟烃类产物的产率变化特征,可分为4个主要成烃演化阶段:(1)干酪根热解生油阶段,EasyRo=0.57%~0.8%(样品热模拟的起始EasyRo为0.57%),该阶段以干酪根热解生油为主;(2)凝析油生成阶段,EasyRo=0.8%~1.5%,以早期生成的油裂解为轻烃和干酪根裂解生气为特征;(3)油裂解生气阶段,EasyRo=1.5%~3.3%,此阶段以早期生成的油裂解生气为主;(4)气裂解阶段,EasyRo>3.3%,以C2-5裂解成甲烷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实验 烃源岩 生烃潜力 生烃演化模式 巴音戈壁组二段 下白垩统 银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