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色页岩物源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以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1
作者 祁灵 施振生 +5 位作者 王红岩 周天琪 李贵中 赵萌 程辉 程自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7,共16页
黑色页岩物源研究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和矿物学方法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判别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母岩性质和构造背景特征,矿物学方法则通过矿物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识别源区位置及其搬运路径。目前,黑... 黑色页岩物源研究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和矿物学方法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判别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母岩性质和构造背景特征,矿物学方法则通过矿物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识别源区位置及其搬运路径。目前,黑色页岩物源分析仅能指出潜在物源区性质,而源区具体位置、源区分布范围以及沉积物搬运路径尚未明确。以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为例,系统分析其物源特征:①通过主成分分析识别出活动性元素(Si,Al,Ca,Fe,Ba,Ta,Th和Zr)和不活动性元素(Ti,P,Na,Mn,Yb,Lu和Tm)。②源岩成分成熟度整体偏低,经历了低-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沉积分选作用和再循环作用对源岩元素特征影响微弱。③母岩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源区构造背景以碰撞环境为主,部分来源裂谷环境。④沉积物物源以黔中-雪峰古隆起为主,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次之。其中宜203井区、长宁地区、泸州地区以及川南东北地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黔中-雪峰隆起,威远地区的威207井附近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物源分析中影响沉积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矿物组分含量分布的因素多,需结合稳定同位素、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多指标、多学科交叉研究,大数据分析手段才能全面了解黑色页岩的物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元素地球化学 黑色页岩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川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主要含盐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富集主控因素
2
作者 刘丽 张凯逊 +6 位作者 于刚 郁林军 邱海华 周妍 葛贝琦 Bakhtier NURTAEV Shukhrat SHUKUROV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6-346,共11页
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中亚盆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含盐盆地。基于最新的油气地质资料,对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含盐盆地油气分布... 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中亚盆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含盐盆地。基于最新的油气地质资料,对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含盐盆地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从而加深对中亚地区区域性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尽管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是在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富油气盆地,二者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地层和油气地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盆地的盐下均发育了形成于同裂谷期—拗陷期的优质烃源岩,具有厚度巨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等特征。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内广泛发育的含盐层系控制了这两大盆地的油气时空分布,这套含盐层系将盆地划分为盐上和盐下2套油气成藏组合。其中,油气主要富集于阿姆河盆地盐下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成藏组合和滨里海盆地盐下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成藏组合。膏盐岩盖层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与盐下古隆起构造部位的有利储集相带构成了大型油气田形成的有利条件。此外,深大断裂、膏盐岩尖灭带和盐构造活动形成的盐窗为盐下烃源岩油气的垂向运移提供了运移通道,这些因素是盐上能否形成油气规模聚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构造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阿姆河盆地 滨里海盆地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点坝内部构型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可可 侯加根 +5 位作者 刘钰铭 史燕青 柳琳 唐力 高兴军 周新茂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7-583,共7页
首次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应用于点坝内部三维建模。基于60 m超小井距资料,统计点坝内部夹层发育特征,利用统计结果人机交互绘制训练图像,定量表征了夹层的厚度、倾角、频率、密度、水平间距等信息。选取典型点坝,将单井解释夹层沿着夹层面... 首次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应用于点坝内部三维建模。基于60 m超小井距资料,统计点坝内部夹层发育特征,利用统计结果人机交互绘制训练图像,定量表征了夹层的厚度、倾角、频率、密度、水平间距等信息。选取典型点坝,将单井解释夹层沿着夹层面垂直投影至点坝顶面,结合点坝沉积样式,获取建模过程中旋转数据体,以此来表征夹层走向信息。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Snesim算法进行点坝内部侧积夹层三维建模,与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同一点坝和旋转数据体基础上建立的点坝内部三维构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的点坝内部三维构型模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点坝内部夹层特征,但在表征夹层的连续性方面效果不佳,并且由于缺少训练图像的约束,只能定性展示夹层发育情况,无法达到定量刻画的程度。而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的模型,点坝内部夹层受控于训练图像及旋转数据体的双重约束,能够定量再现夹层的发育规模和产状,精确表征点坝内部夹层的几何形态与空间结构。结合水淹信息表明,此多点方法建立的点坝内部三维构型模型对于剩余油分布研究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图像 旋转数据体 密井网 多点地质统计学 点坝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充注动力的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凯 曾溅辉 刘涛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基于包裹体热动力学与油气成分模型的PIT软件可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气液比模拟计算出捕获压力,由于不需要测定单个包裹体的成分而使得模拟过程简单且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利用该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层系内裂缝脉体和... 基于包裹体热动力学与油气成分模型的PIT软件可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气液比模拟计算出捕获压力,由于不需要测定单个包裹体的成分而使得模拟过程简单且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利用该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层系内裂缝脉体和砂岩储层中油包裹体的捕获压力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延长组烃源岩与储层中包裹体的捕获压力多为异常高压,其剩余古压力一般大于3 MPa,压力系数多在1.2以上。异常高压不但是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排烃与石油垂向充注的主要动力,而且可能是驱动低渗透储层中石油侧向运移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裹体 古压力模拟 异常压力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以苏10和苏53区块为例 被引量:31
5
作者 唐钦锡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8-393,共6页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气田开发中面临着实施区域井控程度低,区内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不稳定,局部地区微构造发育等困难,实施水平井的地质风险较高。为克服以上困难,确保钻井成功,提高储层钻遇率,从如何选取...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气田开发中面临着实施区域井控程度低,区内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不稳定,局部地区微构造发育等困难,实施水平井的地质风险较高。为克服以上困难,确保钻井成功,提高储层钻遇率,从如何选取对比标志进行精细地层对比出发,进而开展工区微构造、沉积及储层展布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含气性预测成果,以构造及沉积相为约束,利用精细地质建模、微构造预测等技术进行储层3D精细建模,对待钻地层储层展布情况、微构造起伏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实钻过程中,综合利用研究成果、钻井、录井、随钻测量等多种信息,对地下微构造变化进行预测及井底岩性快速识别,实时修正地质模型,为水平井及时准确调整提供充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微构造 地质建模 地质导向 水平井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建模在苏丹大位移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理斌 段宪余 +2 位作者 钟伟 刘勋 李春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4期90-92,共3页
苏丹3/7区Palogue油田构造地质和油水关系复杂,井控程度低,若在该区域实施大位移水平井钻井,地质风险较高。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将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传统地质导向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随钻数据,从而提高地质导向跟踪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以... 苏丹3/7区Palogue油田构造地质和油水关系复杂,井控程度低,若在该区域实施大位移水平井钻井,地质风险较高。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将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传统地质导向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随钻数据,从而提高地质导向跟踪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以及油层的钻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 水平井 地质导向 随钻测井 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气储层甜点分类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琳琳 王孔杰 +2 位作者 赖枫鹏 郭伟 苗丽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甜点评价对页岩气藏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等温吸附、总有机碳(TOC)含量、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测试和三轴岩... 甜点评价对页岩气藏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等温吸附、总有机碳(TOC)含量、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测试和三轴岩石力学测试8个实验,得到目标区岩石类型为灰褐色泥页岩,孔径集中分布在2~4 nm和35~61 nm,主要发育粒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和粒内孔;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01%,Ro值平均为1.75%,脆性指数平均为47.8%。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页岩储层甜点区评选及评价的影响,认为硅质矿物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孔比表面积、总有机碳含量和Ro值对储层的吸附性能起决定作用,孔径大小和孔隙类型数量控制储层的储集性能,脆性矿物含量和岩石力学参数影响储层的可压性。根据地质甜点评价的吸附性能和储集性能两个指标以及工程甜点的可压性指标,完成了不同特征对应的参数指标细分类,初步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气储层3个等级的地质甜点和可压性甜点的分类评价方案,结果表明目标区各特征参数均达到Ⅱ级标准,可以作为页岩气开发甜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分类 室内实验 储层甜点 海相页岩气 乌拉力克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多级压裂水平裂缝井不稳态产能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波涛 李清泉 +5 位作者 张福祥 王新海 李国亮 卢冲 岳海玲 王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吉木萨尔(JMSE)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P2l)是致密油储层主要层位。为提高单井产能,目前多采用多级分段压裂技术。以往对于水力压裂的研究多集中于压裂缝为垂直裂缝的情况,但目前已认识的垂直裂缝模型不能解释... 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吉木萨尔(JMSE)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P2l)是致密油储层主要层位。为提高单井产能,目前多采用多级分段压裂技术。以往对于水力压裂的研究多集中于压裂缝为垂直裂缝的情况,但目前已认识的垂直裂缝模型不能解释该区块实际资料,且通过理论及实验研究表明,由于天然裂缝方位与地应力的匹配关系,该区块在实际压裂过程中易产生水平裂缝。因此,目前的研究导致该储层在实施压裂生产而形成水平裂缝时缺乏理论指导。文中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在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压力敏感性及有限导流压裂缝的情况下,建立了双孔单渗油藏中多级压裂水平裂缝井的无因次数学模型,采用隐式差分法和共轭梯度算法对无因次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依次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地层非均质系数、窜流系数、压力敏感系数、压裂缝导流能力、压裂缝条数对不稳态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参数及地层参数均对产能曲线有影响,故而在优选该类油藏的压裂方案时不仅要考虑裂缝参数,还要考虑到在地层压力降落时地层参数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双孔介质 多级压裂 水平裂缝 产能分析 致密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生产制度改变时产液量变化规律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欢乐 吴则鑫 +2 位作者 张博 周明 周雅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产液量变化规律的预测精度,推导了油田在不同生产制度下年产液量的计算公式。定产油量或产油量以一定速度递减时的数学模型与甲型和丙型水驱特征曲线表达式进行联立求解,得到了不同生产制度下年产液量的计算公式。以...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产液量变化规律的预测精度,推导了油田在不同生产制度下年产液量的计算公式。定产油量或产油量以一定速度递减时的数学模型与甲型和丙型水驱特征曲线表达式进行联立求解,得到了不同生产制度下年产液量的计算公式。以大庆油田的某一水驱开发区块为例,对推导出的年产液量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对该区块不同生产制度下的年产液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所推导出的年产液量计算公式的计算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该区块的最佳生产制度是年产油量以3%的速度递减。根据年产液量计算公式预测的不同生产制度下的年产液量,并结合油田(区块)的产液能力和生产历史情况,可以制定油田(区块)的最佳生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制度 特征曲线 水驱 产液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整合输导层侧向非均质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差异控制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凯 曾溅辉 +2 位作者 金凤鸣 刘涛涛 蓝宝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776-3785,共10页
以任丘潜山北部潜山坡为例,分析不整合半风化岩石输导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并结合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不同类型不整合输导层的差异控油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受岩性组成、风化淋滤及后期压实成岩作用的影响,不整合半风化岩石输导层会形成一定的... 以任丘潜山北部潜山坡为例,分析不整合半风化岩石输导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并结合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不同类型不整合输导层的差异控油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受岩性组成、风化淋滤及后期压实成岩作用的影响,不整合半风化岩石输导层会形成一定的侧向非均质性,且其从输导性能上可分为畅通型输导层、断续型输导层和连续型封堵层3种类型。其中,完全由高渗带构成的畅通型输导层表现为"畅通式"高效油气输导特征,油气优先充注并聚集于物性好的潜山坡顶部圈闭;而由高渗带与低渗带共同构成的断续型输导层则表现为"跳跃式"低效油气输导特征,油气优先充注并聚集于物性较差的潜山坡下部圈闭和中部内幕圈闭。不整合半风化岩石输导层的非均质性可能是决定任北潜山坡内幕储层成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非均质性 石油运移 模拟实验 潜山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混积型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新锐 王喜鑫 +4 位作者 李少华 张昌民 胡凯 严春景 倪雪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1-420,共10页
陆相混合沉积岩岩性复杂,储集层物性差异大,其孔隙结构及其主控因素,是揭示陆相混积型页岩储集层物性的关键。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X射线衍射等,识别了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岩性,分... 陆相混合沉积岩岩性复杂,储集层物性差异大,其孔隙结构及其主控因素,是揭示陆相混积型页岩储集层物性的关键。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X射线衍射等,识别了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岩性,分析了不同岩性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成岩作用的关系。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主要发育泥晶白云岩、粉砂质砂屑白云岩、石灰质粉砂岩、石灰质泥岩、粉砂质凝灰岩和石灰质凝灰岩6种岩性。粉砂质砂屑白云岩、石灰质粉砂岩和粉砂质凝灰岩压实程度中等,溶蚀孔发育,孔喉半径大,孔隙连通性及孔喉分选好,储集层物性好;石灰质凝灰岩压实作用中等,主要以方解石、自生石英及方沸石胶结为主,储集层物性中等;泥晶白云岩和石灰质泥岩成分单一,压实作用较强,溶蚀作用弱,孔喉半径小,物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草沟组 陆相混积型页岩 复杂岩性 扫描电镜 高压压汞 恒速压汞 孔隙结构 差异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疏水缔合聚合物油藏适应性方法及其效果
12
作者 王研 王军 +3 位作者 王洪志 谢俊秋 张玉梅 卢祥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117,共6页
为适应高矿化度溶剂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实际需求,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开展了疏水缔合型聚合物溶液视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评价了表面活性剂抑制和促进聚合物分子链间缔合作用效果,进行了表面活性剂与... 为适应高矿化度溶剂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实际需求,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开展了疏水缔合型聚合物溶液视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评价了表面活性剂抑制和促进聚合物分子链间缔合作用效果,进行了表面活性剂与缔合聚合物组合和注入方式对聚合物溶液渗流压力影响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WS)可以抑制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缔合作用,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HABS)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聚合物分子链间缔合作用;采取"聚合物/DWS表面活性剂混合液+HABS表面活性剂溶液"段塞组合和交替注入方式,可以抑制聚合物溶液注入油藏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缔合作用,这不仅改善了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注入能力,而且增强了其深部液流转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合型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缔合作用 黏度 渗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吞吐转汽驱操作参数优选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鸿照 孙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3期127-130,共4页
S断块为一中低孔、中低渗稠油油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优选了该断块稠油油藏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吞吐转入蒸汽驱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直井射孔位置与水平井垂向距离15m、水平井射孔位置与油层底界垂向距离7.0m,直井吞吐8周期、水平井吞... S断块为一中低孔、中低渗稠油油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优选了该断块稠油油藏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吞吐转入蒸汽驱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直井射孔位置与水平井垂向距离15m、水平井射孔位置与油层底界垂向距离7.0m,直井吞吐8周期、水平井吞吐6周期,地层压力降至5MPa左右,注汽速度84m3/d,井底蒸汽干度>40%,采注比1.2,为吞吐转汽驱的最佳操作参数。上述操作参数能使S断块吞吐转汽驱有效运作,提高原油采收率,也为同类型油藏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吞吐转汽驱的操作参数优选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直井与水平井组合 蒸汽驱 操作参数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孔低渗储层含油气性测井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40-44,共5页
鄂尔多斯ZJ油田有着特殊的低孔低渗储层,常规测井解释存在储层含油气性解释与测试结果符合率差的问题。找到了一种有别于Archie公式的孔隙度-电阻率-饱和度模型,伪渗滤门限理论(PPTT),该理论比Archie公式具有更多物理机制,很好地解释了... 鄂尔多斯ZJ油田有着特殊的低孔低渗储层,常规测井解释存在储层含油气性解释与测试结果符合率差的问题。找到了一种有别于Archie公式的孔隙度-电阻率-饱和度模型,伪渗滤门限理论(PPTT),该理论比Archie公式具有更多物理机制,很好地解释了镇泾地区常规测井评价中未能说明的问题,并在ZJ部分井中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孔低渗 测井解释 含水饱和度 伪渗滤门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古近系沉降史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理斌 段宪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3期6-11,22,共7页
以钻井资料标定的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为基础,建立南堡凹陷的地层格架,根据沉降史回剥原理,应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定量的计算了该凹陷不同时期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分析了它们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并勾绘了各个阶段的平面图。分析结果表明:... 以钻井资料标定的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为基础,建立南堡凹陷的地层格架,根据沉降史回剥原理,应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定量的计算了该凹陷不同时期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分析了它们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并勾绘了各个阶段的平面图。分析结果表明:南堡凹陷由断陷期到断坳期和坳陷期,沉降速率变化呈"幕"式特点;构造沉降速率占总沉降速率的份额由早期的大于1/2演变为近1/3,这表明凹陷产生的沉降的主导因素由早期的构造因素控制为主演变为非构造因素占主导控制地位。较大的岩石圈的拉伸系数β值(2.6)表现了南堡凹陷是一个好的富生烃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沉降特征 回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