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井水泥射孔力学响应规律及损伤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闫炎 管志川 +1 位作者 赵效锋 杨才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8,I0007,共9页
为解决射孔完井作业中固井水泥损伤问题,建立射孔弹侵彻井筒数值模型,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计算射孔段固井水泥的力学响应,分析固井水泥射孔力学响应特征;利用射孔弹侵彻实验,确定射孔后固井水泥的损伤特征,研究水泥抗压强度、抗拉强... 为解决射孔完井作业中固井水泥损伤问题,建立射孔弹侵彻井筒数值模型,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计算射孔段固井水泥的力学响应,分析固井水泥射孔力学响应特征;利用射孔弹侵彻实验,确定射孔后固井水泥的损伤特征,研究水泥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剪切模量对射孔过程中水泥等效应力峰值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射孔弹起爆后形成的应力波初期振荡减小,随后逐渐趋于稳定。固井水泥应力峰值位置出现在水泥第一界面上孔道表面。在射孔过程中,孔道周围首先出现主裂纹,而后在孔道附近出现网状微裂纹。随水泥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的增加,固井水泥等效应力峰值增加。随水泥剪切模量的增加,固井水泥等效应力峰值降低。为提高水泥抗冲击能力,建议选取高强度、低剪切模量固井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 固井 水泥 应力波峰值 裂缝 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右岸H区块致密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综合预测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凯 范乐元 +3 位作者 李洋 张明 张春伟 李丽荣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22,138,共12页
针对阿姆河右岸H区块卡洛夫—牛津阶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有效裂缝预测问题,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地震及测试资料,在分析裂缝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应变模拟与地震体曲率属性相结合的有利裂缝带预测方法。首先由三维构造应变模拟... 针对阿姆河右岸H区块卡洛夫—牛津阶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有效裂缝预测问题,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地震及测试资料,在分析裂缝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应变模拟与地震体曲率属性相结合的有利裂缝带预测方法。首先由三维构造应变模拟揭示受构造应变分布控制的裂缝发育区,经过分析发现应变强度高的褶皱枢纽带、陡前翼及陡后翼部位的裂缝发育程度(密度、长度与开度)明显优于应变强度低的缓后翼部位;然后通过井震标定优选地震体曲率属性并识别裂缝发育带,建立了构造应变与最大正曲率综合预测裂缝发育情况的方法,并指出高应变区的最大正曲率高值带为最有利的裂缝发育带,可形成优质裂缝型储层;最后根据已钻井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高应变区的最大正曲率高值带储层连通性好且生产压差低,单井产气量高且产水低,证明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致密碳酸盐岩 断展褶皱 裂缝特征 构造应变 体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分析及递减率表征公式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广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9-104,共6页
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率与产量递减曲线可用于预测可采储量与剩余油可采储量,对特高含水期的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阿尔普斯(Arps)产量递减曲线拟合特高含水期前的产量数据,并预测特高含水期的产量,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的误差较... 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率与产量递减曲线可用于预测可采储量与剩余油可采储量,对特高含水期的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阿尔普斯(Arps)产量递减曲线拟合特高含水期前的产量数据,并预测特高含水期的产量,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的误差较大、不能描述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规律。基于这一问题,从反应油水两相渗流本质的相渗曲线出发,结合油水流动运动方程及稳定状态逐次替换法,推导了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率表征,重新认识了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规律。研究表明,特高含水期油井产量递减规律为指数递减;由于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油相相对渗透率变化率发生了变化;导致基于特高含水期前的产量递减数据拟合的指数递减不能准确预测特高含水期油井产量。在预测特高含水期产量时,需利用特高含水期的产量递减数据进行指数递减曲线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相对渗透率 产量递减分析 递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组成及矿化度对低矿化度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广庆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9-133,共5页
低矿化度水驱提高采收率对注入水和地层水的离子组成有一定的要求。在室内砂岩岩心驱替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注入水和地层水的离子组成对低矿化度水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三次采油模式下的低矿化度水驱时,... 低矿化度水驱提高采收率对注入水和地层水的离子组成有一定的要求。在室内砂岩岩心驱替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注入水和地层水的离子组成对低矿化度水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三次采油模式下的低矿化度水驱时,地层水中含有二价阳离子Ca^2+或Mg^2+均可提高采收率,且Ca^2+的效果要好于Mg^2+;只有注入水的矿化度低于油藏油水系统低矿化度效应启动阈值时,采收率才会提高。分析实验结果确定,地层水中含有二价阳离子Ca^2+或Mg^2+,以及注入水的矿化度低于由油藏油水系统决定的矿化度阈值,是实现低矿化度水驱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矿化度水驱 二价阳离子 提高采收率 矿化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Muglad盆地中南部西斜坡沉积层序及有利地层圈闭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冉怀江 范乐元 +1 位作者 孔庆东 续晓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苏丹Muglad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探区。盆地中南部西斜坡位于Kaikang坳陷西部斜坡带,是Muglad盆地重要的勘探区之一。研究区在构造转型时期遭受严重剥蚀,目前残余地层厚度约为5000 m。受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研究区的沉积储层... 苏丹Muglad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探区。盆地中南部西斜坡位于Kaikang坳陷西部斜坡带,是Muglad盆地重要的勘探区之一。研究区在构造转型时期遭受严重剥蚀,目前残余地层厚度约为5000 m。受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研究区的沉积储层发育演化与构造演化密切相关。随着构造圈闭勘探进入中后期,寻找新的勘探领域和目标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岩性地层圈闭勘探已成为研究区目标转换的重要途径。目前,对Muglad盆地中南部西斜坡层序地层结构等基本问题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制约了研究区油气勘探的进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在苏丹Muglad盆地中南部西斜坡层序地层格架划分的基础上,重点对沉积层序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有利生储盖组合,并预测和评价了有利地层圈闭。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Muglad盆地经历了3次裂谷断陷活动及其后裂谷期的3次热沉降坳陷活动,形成了6个二级层序;在二级层序格架内将白垩系Abu Gabra组至古近系Adok组划分为1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的充填和演化都受区域构造控制。(2)研究区地层发育经历了三期断坳作用,各阶段盆地均保持了其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特征,不同阶段构造控沉积作用差异明显。通过对Muglad盆地中南部西斜坡岩心、测井、地震及古水流分析,认为研究区在断陷期主要发育湖泊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坳陷期主要发育辫状河及三角洲等沉积体系。由于湖盆多期次的扩张与收缩,沉积体系在时空分布上具有继承性和差异性。(3)根据Muglud盆地中南部西斜坡白垩系古近系烃源岩、储层和盖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空间组合关系,研究区可识别划分出四套生储盖组合。它们的成藏方式不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生储盖组合,即下生上储型和自生自储型。研究区以发育地层剥蚀不整合圈闭以及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为主。研究区西部SQ5层序顶界面为区域剥蚀不整合面,与下伏地层形成剥蚀不整合三角区域,为有利的地层剥蚀不整合圈闭发育区。研究区西北部SQ4上超于不整合面之上,形成超覆不整合三角区域,为有利的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序 地层圈闭 Muglad盆地西斜坡 苏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