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钻测井曲线预测及更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永恒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28,共4页
在地质导向钻井中,为了实时获取井眼轨迹和井下地质特征信息,一般都配有MWD和LWD随钻测量和测井传感器。但是由于MWD和LWD传感器距钻头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无法实时得到钻头处的地层特性和井眼位置,不能及时判断钻遇地层的实际情况,地... 在地质导向钻井中,为了实时获取井眼轨迹和井下地质特征信息,一般都配有MWD和LWD随钻测量和测井传感器。但是由于MWD和LWD传感器距钻头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无法实时得到钻头处的地层特性和井眼位置,不能及时判断钻遇地层的实际情况,地质导向效果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井曲线预测方法,通过邻井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当前井测井曲线进行预测,同时引入随钻测量数据对当前井钻头处的测井曲线进行随钻更新。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相对BP神经网络法,预测结果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与实测值的相似程度更高,能够有效预测测点与钻头间的地质特征参数,有利于进行实时地质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测井曲线 地质导向钻井 支持向量机 胜利油田 CB6D-P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在海外油田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孔庆东 《测井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TS区块的各油田基本都已经处于开发中后期,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不清。为此引入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根据测量解释结果制定了具体的修井作业措施,从而指导生产。通过对比纯水层和泥岩层的电阻率得到K因子,数值基本保持在0.10~0.14范围... TS区块的各油田基本都已经处于开发中后期,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不清。为此引入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根据测量解释结果制定了具体的修井作业措施,从而指导生产。通过对比纯水层和泥岩层的电阻率得到K因子,数值基本保持在0.10~0.14范围内,一致性很好。为验证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新井中进行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测量结果显示与裸眼井数据吻合较好。讨论测点质量控制标准和原则,数据解释之前应对异常点进行剔除,以提高解释准确性。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已经在TS区块完成17口老井的测量,根据综合解释结果进行了相应的修井作业,增油控水效果显著,过套管电阻率仪器在该区块有较好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可行性和可靠性 增油控水 适用性 开发中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预测静态压裂参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少鹤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0-274,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岩心实验数据与测井数据相结合进行岩石静态弹性模量计算和压裂参数预测的方法。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提取地层的纵波、横波慢度,结合体积密度测井资料计算岩石动态弹性模量和压裂参数。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室测定的岩样的... 提出了一种通过岩心实验数据与测井数据相结合进行岩石静态弹性模量计算和压裂参数预测的方法。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提取地层的纵波、横波慢度,结合体积密度测井资料计算岩石动态弹性模量和压裂参数。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室测定的岩样的静态参数进行回归拟合,从而建立动静态弹性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出静态的压裂参数,为制定油气层的压裂施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提出现场压裂施工曲线数值不能检验阵列声波测井压裂预测结果,井下压力计曲线才能准确反映井下地层压裂结果。3口井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声波测井 弹性模量 压裂参数 岩心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测井与试井联合作业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峻岭 《油气井测试》 2021年第2期51-55,共5页
伊拉克H油田主力层M受层间非均质性等影响,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突出,单纯的生产测井技术只能监测井筒动态,无法实现对油藏的评价。根据不稳定试井理论,基于传统生产测井仪器,对生产测井作业过程进行优化,提出一套综合运用压力、产能、物... 伊拉克H油田主力层M受层间非均质性等影响,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突出,单纯的生产测井技术只能监测井筒动态,无法实现对油藏的评价。根据不稳定试井理论,基于传统生产测井仪器,对生产测井作业过程进行优化,提出一套综合运用压力、产能、物性资料,动静态资料相结合进行油藏动态分析及评价的有效方法。定向井F-1井运用该方法定量评价了不同工作制度下的产液剖面及其产能变化规律,以及试井解释渗透率、井底污染及油藏物性等参数,实现了井筒流动与油藏评价的结合。该技术对揭示层间干扰、分析油藏动态特征、评价油藏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试井 工作制度 联合作业 渗透率 层间干扰 油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北部-西北部断阶带盐下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生友 马艳 +2 位作者 唐永坤 李长征 陈桂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19,共4页
滨里海盆地北部-西北部断阶带盐下含油层系是一个主要勘探目标区,已发现35个盐下油气田,区内发育中泥盆统艾菲尔阶—吉维特阶、上泥盆统法门阶(D3)—下石炭统杜内阶(C1)、下石炭统维宪阶(C1)—中石炭统巴什基尔阶(C2)、上石炭统莫斯科阶... 滨里海盆地北部-西北部断阶带盐下含油层系是一个主要勘探目标区,已发现35个盐下油气田,区内发育中泥盆统艾菲尔阶—吉维特阶、上泥盆统法门阶(D3)—下石炭统杜内阶(C1)、下石炭统维宪阶(C1)—中石炭统巴什基尔阶(C2)、上石炭统莫斯科阶(C2)—上二叠统阿丁斯克阶(P1)等4套高丰度优质烃源岩,泥盆系—下二叠统的碳酸盐岩礁或颗粒滩,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区域分布的早二叠世孔谷期盐岩盖层为盐下储集层起到了良好的封盖作用;成藏主要时期为中生代,圈闭类型主要为生物礁建造和背斜构造,勘探潜力区为北东-南西主体方向分布的二叠系串珠状障壁礁及卡拉恰加纳克油气田邻近地区北西-南东向分布的石炭系-泥盆系的堡礁碳酸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 盐下层系 油气成藏 有利勘探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鲍金根油田侏罗系油藏气测录井资料解释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余明发 王玲玲 +6 位作者 王勇 程梦琦 朱大伟 陈波 仵燕 刘超 赵东 《录井工程》 2019年第1期52-58,64,138,139,共10页
南鲍金根油田矿权区处于鲍金根构造南部相对较低部位,油气层处于油水过渡带附近,均不同程度地与边底水相关。应用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了南鲍金根油田各含油层组的储集层性质,并分析了每个油层组在气测录井解释参数方面的特征;基于气测录... 南鲍金根油田矿权区处于鲍金根构造南部相对较低部位,油气层处于油水过渡带附近,均不同程度地与边底水相关。应用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了南鲍金根油田各含油层组的储集层性质,并分析了每个油层组在气测录井解释参数方面的特征;基于气测录井组分比值的皮克斯勒图板指数法、三角形图板指数法以及综合气体指数法,通过分析曲线图以及交会图板反映油藏伴生气组分变化细节,区分不同性质的储集层流体性质,指示油水界面,并识别油气层中次生作用的存在;通过特征参数对比,反映出南鲍金根油田油藏次生作用程度依次是Ⅵ油层组>Ⅰ油层组>Ⅱ油层组、Ⅲ油层组>Ⅳ油层组。从气体比值特征看,尚有规律可循,虽然有次生作用影响气测组分,但各油层组气测组分均以热裂解烃为主;发生次生作用的油藏气测组分比值特征是I_4+I_5的值相对显著升高,这种现象是判断油气层是否存在次生作用的一个重要标志。气测录井资料不仅能评价储集层性质,还能在油藏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 气测 组分 比值 流体性质 综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探测器并测方法提高碳氧比测量的效率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希金 陈龙 +2 位作者 刘富华 徐成 宋锦祥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1,共5页
根据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基本理论研制了SNP-5型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与SNP-2型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进行了对比性实验。SNP-5型仪器设计了3个探测器的并列使用,有效解决了计数率效应问题。3个探测器有着相同的源距、相同的权重。在数据采集... 根据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基本理论研制了SNP-5型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与SNP-2型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进行了对比性实验。SNP-5型仪器设计了3个探测器的并列使用,有效解决了计数率效应问题。3个探测器有着相同的源距、相同的权重。在数据采集中通过时间谱求得校正系数。仪器已经调试成功,并在刻度地层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在36 m/h的测速条件下,对35%孔隙度砂岩地层的测量精度达到7%以内。在现场72m/h测速条件下,测井曲线的重复性与原来SNP-2型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在36 m/h测速条件下的重复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比测井 数据采集 计数率效应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里伯顿卡点指示仪的原理及应用
8
作者 韩知明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1年第4期65-68,共4页
油田钻井过程中会发生卡钻事故,事故发生后,需要使用卡点指示仪来确定卡点的位置,为后续事故处理提供依据。但常用的锚式卡点指示仪操作较复杂,作业效率较低。新一代哈里伯顿卡点指示仪(HFPT)依据全新的测量原理,通过探测和对比磁化后... 油田钻井过程中会发生卡钻事故,事故发生后,需要使用卡点指示仪来确定卡点的位置,为后续事故处理提供依据。但常用的锚式卡点指示仪操作较复杂,作业效率较低。新一代哈里伯顿卡点指示仪(HFPT)依据全新的测量原理,通过探测和对比磁化后的钻具在受到提拉力或扭矩作用前后的磁场状态变化来判断井下钻具卡点的位置,为卡点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实际作业检验,利用该仪器能够高效准确地确定卡点的位置,相比于常用的锚式卡点指示仪,具有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测量数据直观准确等优点,可用于大斜度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点指示仪 卡点 卡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