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地区天然气储集层含水性核磁共振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杨 杨清宇 +3 位作者 王建 吕俊平 周艳红 田野 《录井工程》 2014年第2期51-54,101,共4页
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丰度的特点,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成藏类型多、气水关系复杂、低电阻率气层与高电阻率气层共存,储集层气水分布受构造、物性及成岩作用共同影响,虽然气测录井可识别气层的含气性,但是难以有... 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丰度的特点,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成藏类型多、气水关系复杂、低电阻率气层与高电阻率气层共存,储集层气水分布受构造、物性及成岩作用共同影响,虽然气测录井可识别气层的含气性,但是难以有效评价气层的含水性。针对该问题,在分析天然气储集层核磁共振录井谱图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具有识别储集层含水性的优势,引入可动水指数,将该指数与孔隙度建立交会图板并据此形成解释评价标准,对天然气储集层含水性进行评价。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储集层含水性解释评价符合率较高,以气测录井解释的储集层含气性结果为基础,利用该标准对其含水性进行识别,可有效实现储集层的快速准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储集层 气测录井 核磁共振录井 谱图特征 可动水指数 孔隙度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现场信息加密技术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敖苍穹 夏璐 《录井工程》 2014年第1期61-63,93,共3页
随着录井现场信息化、网络化的深入推进,生产数据传输链路安全以及用户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避免录井应用软件和生产数据被他人窃取或非法复制,录井信息服务中心将加密理论应用到录井应用软件和生产数据传输中,利用SSL协议的公开... 随着录井现场信息化、网络化的深入推进,生产数据传输链路安全以及用户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避免录井应用软件和生产数据被他人窃取或非法复制,录井信息服务中心将加密理论应用到录井应用软件和生产数据传输中,利用SSL协议的公开密钥进行加密,通过序列号采集、密钥转换、解密验证实现对应用软件的加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加密方法。采用RC 4算法从现场对采集数据的加密到对接收服务器接收到的压缩数据包数据的解密,实现了对数据传输链路的加密,有效地保护了录井应用软件的合法使用和生产数据传输链路的安全畅通,避免软件盗版、非法复制、随意解密及录井生产数据被恶意窃取等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 信息加密 RC 4算法 应用软件 远程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录井技术在兴古X断块古潜山岩性识别和界面卡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国田 赵宏明 +3 位作者 刘新华 殷文荣 唐莉 曾学志 《录井工程》 2014年第2期64-69,102,共6页
为了解决兴古X断块古潜山火成岩识别和潜山界面卡取的难题,长城钻探录井公司在该区开展了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试验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仪器对该区50多口井进行了元素分析,获得了几十万条岩屑的元素含量数据,通过统计和筛选,建立... 为了解决兴古X断块古潜山火成岩识别和潜山界面卡取的难题,长城钻探录井公司在该区开展了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试验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仪器对该区50多口井进行了元素分析,获得了几十万条岩屑的元素含量数据,通过统计和筛选,建立了该区各类岩石的元素含量数据库,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了该区常见岩石的元素特征,建立了该区各类岩石的主要元素标准曲线、火成岩解释评价图板以及古潜山界面的识别方法。多口井的实钻验证表明,解释评价图板和古潜山识别方法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对潜山界面的卡取、潜山内幕特殊岩性的识别提供了定量化的数据支撑和评价依据,为辽河油田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古X断块 古潜山 元素录井 岩性解释图板 潜山界面卡取 潜山脉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录井技术在SY 1井随钻导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振华 刘有武 许群超 《录井工程》 2020年第2期47-54,共8页
SY 1井位于大民屯凹陷中央洼陷带,该工区沙四时期受强烈断裂运动影响导致砂体横向变化大,直接影响了勘探成效。传统地质导向中的钻时、气测、岩性、随钻GR在该区块水平井随钻导向中应用效果差,成为制约SY区块发展的瓶颈。应用元素录井技... SY 1井位于大民屯凹陷中央洼陷带,该工区沙四时期受强烈断裂运动影响导致砂体横向变化大,直接影响了勘探成效。传统地质导向中的钻时、气测、岩性、随钻GR在该区块水平井随钻导向中应用效果差,成为制约SY区块发展的瓶颈。应用元素录井技术,通过选取特征微量元素(Ca、Fe、Mg、Ti、S、P、K、Mn)及Si/Al元素比值追踪井轨迹钻遇层位,形成元素层位划分及对比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储集层岩性,实现了井轨迹实时跟踪对比及调整,进而提高了优势储集层的钻遇率,表明元素录井技术在指导随钻导向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 大民屯凹陷 水平井 随钻导向 地层对比 小层精细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有效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以威远地区威202H2平台区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成龙 张新新 李少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499,共5页
国内页岩气资源开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开发中缺少有效的技术指导,尤其是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面。在综合钻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页岩气有效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通过井震约束,建立有效储层段的构造模型,以... 国内页岩气资源开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开发中缺少有效的技术指导,尤其是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面。在综合钻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页岩气有效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通过井震约束,建立有效储层段的构造模型,以GR(自然伽马测井值)、TOC(总有机碳质量分数)、Si质量分数、Ca质量分数与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构建沉积小层相的划分标准;应用序贯指示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分别建立起相模型和各重要参数的属性模型;最后通过单位体积含气量累计求和的方法计算页岩气藏地质储量。实例应用表明,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有效刻画出了有效储层空间的非均质性变化特征,并指出了各属性参数对应的有利分布区域。该类页岩气藏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实际应用,对类似气藏的开发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效储层 三维建模 相模型 储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托克旗地区上古生界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新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59-66,共8页
鄂托克旗地区是长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开发区域,发育上古生界盒8、山1段致密砂岩气储层。为系统性地研究本地区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应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及其他常规分析资料,在优质储层的物源条件、沉积特征、成岩作用、烃类充... 鄂托克旗地区是长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开发区域,发育上古生界盒8、山1段致密砂岩气储层。为系统性地研究本地区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应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及其他常规分析资料,在优质储层的物源条件、沉积特征、成岩作用、烃类充注、微裂缝发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近源母岩的供给环境物源充足,石英含量高,为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相对高孔渗储层砂体主要沿三角洲平原的主河道方向展布,辫状河心滩、曲流河边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优势相带;储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明显,溶蚀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的物性,中-强等压实下的弱胶结相带、强溶蚀区是研究区优质储层的主要分布区带;高饱和度烃类流体充注促进了优质储层内溶蚀作用的发生,抑制了胶结作用;微裂缝构成了优质储层的疏导体系,在储层增孔扩容、天然气运聚成藏方面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托克旗地区 优质储层 控制因素 成岩作用 微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GB区块沙三^3亚段Ⅴ油层组储集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以G32-19井为例
7
作者 郭志强 仲学哲 +2 位作者 李国旭 尹文庆 郑岩力 《录井工程》 2016年第1期84-88,94,共5页
储集层是控制油层分布的重要因素,储集层特征研究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GB区块沙三^3亚段Ⅴ油层组的储集层特征分析以及G 32-19井岩心实验孔隙度与渗透率分析数据的剖析可以看出,沙三^3亚段Ⅴ油层组... 储集层是控制油层分布的重要因素,储集层特征研究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GB区块沙三^3亚段Ⅴ油层组的储集层特征分析以及G 32-19井岩心实验孔隙度与渗透率分析数据的剖析可以看出,沙三^3亚段Ⅴ油层组的储集层沉积成因类型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砂坝与席状砂微相,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为主。碎屑分选、磨圆程度差,搬运距离短,岩石结构、成分成熟度低,呈现近物源、快速沉积的特点。此外,储集层物性研究不仅是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的单一因素分析,而是搬运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评价。综合分析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认为,该储集层埋深大(〉4000m),泥质含量偏高,压实、胺结等成岩作用发育,是导致原生孔隙减少、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但溶蚀作用又使粒间溶孔发育,是使该储集层物性相对变好的因素,导致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因此,对单一储集层,评价其物性的优劣,必须从地质构造、沉积相带、岩石类型、成岩阶段、黏土矿物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长百和碳酸盐岩颗粒的溶蚀等多方面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物性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 溶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核磁共振特征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明会 曾永文 +3 位作者 姚长明 黄莉 敖苍穹 孔祥雨 《录井工程》 2008年第3期9-11,15,共4页
近年来,核磁共振测量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重视。核磁共振测量是利用氢核在已知磁场中的核磁共振现象来探测地层孔隙与流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对于气藏而言,天然气的含氢指数低,直接影响着核磁共振测量结果。对此... 近年来,核磁共振测量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重视。核磁共振测量是利用氢核在已知磁场中的核磁共振现象来探测地层孔隙与流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对于气藏而言,天然气的含氢指数低,直接影响着核磁共振测量结果。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天然气的含氢指数随压力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并与二者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该结论对天然气储集层核磁共振测量的可行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核磁共振测井和地面低磁场条件下分析气层的方法,为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分析气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气藏 含氢指数 温度 压力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大洼地区沙三段陡坡带近岸水下扇识别与刻画
9
作者 叶青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4,I0001,I0002,共14页
辽河西部凹陷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扇体分布及其沉积相特征认识程度低。为了精细识别与刻画大洼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根据沉积物供给通道与地震属性研究,分析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陡坡带具有构造变换控砂... 辽河西部凹陷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扇体分布及其沉积相特征认识程度低。为了精细识别与刻画大洼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根据沉积物供给通道与地震属性研究,分析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陡坡带具有构造变换控砂的特征,边界断层具有转换带特征,转换带地势平坦提供沉积物供给通道,物源沿通道入湖形成近岸水下扇沉积;陡坡带地震相特征指示近岸水下扇沉积,沿物源方向地震反射表现为斜交前积反射,垂直物源方向地震反射表现为杂乱丘型反射。陡坡带近岸水下扇具有区别于围岩的高波阻抗和强振幅属性特征,在低勘探程度区刻画两套扇体。该结果为研究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近岸水下扇 扇体识别 沉积物供给通道 地震相分析 波阻抗反演 振幅属性 沙三段 大洼地区 辽河西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