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井眼径向钻孔技术研究新进展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志强 陈勋 +4 位作者 施连海 童鑫 刘明涛 佟德水 王谚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0,I0002,共5页
微小井眼径向钻孔作为一项新型完井增产技术,可在储层不同深度和方位钻出多个具有高导流能力的生产孔道,有效增大泄流/波及半径,进而提高单井产量/注入量。文章概括介绍了径向钻孔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套管开窗、地层钻进等关键技术在... 微小井眼径向钻孔作为一项新型完井增产技术,可在储层不同深度和方位钻出多个具有高导流能力的生产孔道,有效增大泄流/波及半径,进而提高单井产量/注入量。文章概括介绍了径向钻孔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套管开窗、地层钻进等关键技术在现场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技术特点与优势等,提出了技术发展趋势,为促进径向钻孔技术的发展及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钻孔 微小井眼 套管开窗 高压射流 旋转钻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绞车传感器的无线改造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永钊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7年第4期8-10,13,共4页
总结了目前应用的霍尔元件式、接近开关式、光电耦合式等三类有线通信式绞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针对录井有线通信式绞车传感器现场安装维护复杂、计数精度低、易受干扰的问题,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和低功耗技术,设计一种信号发送节点,从脉... 总结了目前应用的霍尔元件式、接近开关式、光电耦合式等三类有线通信式绞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针对录井有线通信式绞车传感器现场安装维护复杂、计数精度低、易受干扰的问题,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和低功耗技术,设计一种信号发送节点,从脉冲信号处理、无线通信技术选择和供电设计等三方面对现有的绞车传感器进行改造。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经过无线改造的绞车传感器解决了目前绞车传感器数据采集精度低、传输易受干扰的问题,具备了在钻井现场进行推广的要求,将极大促进无线钻井参数测量仪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车传感器 信号发送节点 无线传输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平井提高稠油油藏剩余油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曲同慈 李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3-748,共6页
为了挖潜辽河油田A块超稠油油藏井间剩余油,应用数值模拟软件描述了水平井有利部署区温度场、压力场及剩余油分布:蒸汽吞吐周期较高的生产井周围油层动用情况较好,油层温度高达190~210℃,但蒸汽加热的有效面积只在井筒周围20~30m... 为了挖潜辽河油田A块超稠油油藏井间剩余油,应用数值模拟软件描述了水平井有利部署区温度场、压力场及剩余油分布:蒸汽吞吐周期较高的生产井周围油层动用情况较好,油层温度高达190~210℃,但蒸汽加热的有效面积只在井筒周围20~30m,井间仍然有大部分区域处于45~65℃的低温状态;由于蒸汽吞吐过程中的汽窜现象,部分井之间有热连通形成。动用最好的区域油层压力为3.00MPa,一般在3.40~3.90MPa。井间存在大量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大于50%。在兴Ⅲ、兴Ⅱ。油层单层厚度大于5m区域整体部署水平井30口,水平段长度250~400m。模拟预测水平井蒸汽吞吐8周期后,平均单井累计产油25220t,油汽比0.42,采出程度为31.5%。与直井生产效果对比,加密水平井可以挖潜稠油油藏井间剩余油,提高该区块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井间剩余油 水平井 加密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循环钻井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瑜 丁伟 《石油矿场机械》 2008年第11期94-97,共4页
为了解决常规钻井在上扣、卸扣时因停止泥浆循环带来的一系列井下问题,美国最早开发了连续循环钻井技术。该技术采用顶部驱动,利用三重闸板连接器内闸板和旁路管汇的合理开合,保持泥浆不间断流动,同时,由液压钳完成上扣、卸扣等动作,从... 为了解决常规钻井在上扣、卸扣时因停止泥浆循环带来的一系列井下问题,美国最早开发了连续循环钻井技术。该技术采用顶部驱动,利用三重闸板连接器内闸板和旁路管汇的合理开合,保持泥浆不间断流动,同时,由液压钳完成上扣、卸扣等动作,从而保证了稳定的井眼压力和良好的当量循环密度,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多种钻井工艺中。重点介绍了连续循环钻井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循环系统 当量循环密度 泥浆 井眼压力 接钻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井技术在潜山剩余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苏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127,130,共3页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吨油成本,提高单井产量,辽河油田分公司在沈阳采油厂潜山裂缝性油藏布了一口边台H3Z复合多分支井。油藏埋深1900~2300m,两个主分支目的层垂深相差135m,为了同井开发两套层系,结合油藏特征与多分支井工艺特点,井身结构...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吨油成本,提高单井产量,辽河油田分公司在沈阳采油厂潜山裂缝性油藏布了一口边台H3Z复合多分支井。油藏埋深1900~2300m,两个主分支目的层垂深相差135m,为了同井开发两套层系,结合油藏特征与多分支井工艺特点,井身结构为主水平分支与鱼骨型分支组合,该井建井周期为183d,共完成了两个主水平分支,11个鱼骨型分支,总进尺6654.92m,油层总进尺4369.92m,分支井窗口采用DF-1完井系统,开窗周期为5d,完井周期为9d,占建井周期的7.6%,为历年实施分支井完井周期最短的一口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藏 多分支井 边台H3Z 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基亚克油田钻井施工措施及轨迹控制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唐亮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4期50-52,共3页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油田油层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以H8068井为例,肯基亚克盐下油藏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井施工措施包括:①钻遇敏感性弱胶结、易坍塌地层时,采用快速钻进的方案,以减少地层在钻井液中浸泡的时间;②钻遇易膨胀缩径和...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油田油层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以H8068井为例,肯基亚克盐下油藏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井施工措施包括:①钻遇敏感性弱胶结、易坍塌地层时,采用快速钻进的方案,以减少地层在钻井液中浸泡的时间;②钻遇易膨胀缩径和塑性流动的地层时,采取减少扶正器的使用量,小钻压、低钻速钻进,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等措施,来减少缩径,平衡膏岩层的塑性流动;③钻遇高压层段时,起下钻及短起下作业控制起下速度,钻井液密度严格控制在1.97~1.98g/cm3;④钻遇下部井段泥板岩地层时,应对增斜钻具发生屈曲的临界钻压和疲劳破坏系数进行校核。该油田H8068井定向井段轨迹控制钻具组合及实钻轨迹控制过程表明,H8068井纯钻进时效高(占钻井时效的56.40%)的原因在于后期合理的钻头选型,减少了起下钻更换钻头所用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油田 盐下油藏 钻井施工 轨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体在塔中16油田成藏期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玉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14-15,18,共3页
塔中16油田的储集层是石炭系东河砂岩,在成藏过程中伴生了大量的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为87.2~101.3℃和120.43~143.6℃两个区间,它们反映了两个不同的成藏期油藏形成的时期和深度。根据该区储集层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和... 塔中16油田的储集层是石炭系东河砂岩,在成藏过程中伴生了大量的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为87.2~101.3℃和120.43~143.6℃两个区间,它们反映了两个不同的成藏期油藏形成的时期和深度。根据该区储集层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烃源岩的演化史推测,第一成藏期发生在侏罗纪;第二成藏期发生在第三纪,并保存到现在。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认为,二次成藏的时间和深度与运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利用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研究油藏成藏期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16油田 包裹体 油气藏形成 均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钻井参数测量仪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永钊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总结了钻井参数测量仪器发展的三个阶段:机械式、液压式仪表阶段,自动化、集成化阶段和信息化、智能化阶段。针对国内外钻井参数测量仪器有线连接、可移动性差,维护困难,易受干扰的问题,介绍了目前无线钻井参数测量仪器的研究现状。通... 总结了钻井参数测量仪器发展的三个阶段:机械式、液压式仪表阶段,自动化、集成化阶段和信息化、智能化阶段。针对国内外钻井参数测量仪器有线连接、可移动性差,维护困难,易受干扰的问题,介绍了目前无线钻井参数测量仪器的研究现状。通过构建井场无线传输网络,利用低功耗电子技术改造传感器,解决了无线钻井参数测量系统数据采集和传输问题。指出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向多学科、多技术集成方向发展;向钻井参数动态优选、智能控制方向发展。指出无线钻井参数测量仪器将成为下一代钻井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参数 无线传输网络 低功耗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凝胶二元控堵底水技术及现场应用
9
作者 周俊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75-77,共3页
底水水平井开发的关键技术是控制底水侵入、保证地层压力和有效提高采收率,最大限度的延长油井的无水采油或低含水采油期和保持底水均匀驱替,以提高底水油层开发效果。氮气+凝胶二元控堵底水技术,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附近形成凝胶隔板和... 底水水平井开发的关键技术是控制底水侵入、保证地层压力和有效提高采收率,最大限度的延长油井的无水采油或低含水采油期和保持底水均匀驱替,以提高底水油层开发效果。氮气+凝胶二元控堵底水技术,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附近形成凝胶隔板和高压气腔,增加水流阻力,降低动液面,可以有效压水消锥,提高水平井的采收率。现场的实际应用验证了其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到底水油藏控水稳油的开发实践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 凝胶 水平井 底水控制 采收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高轮吞吐井生产效果研究
10
作者 朱新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3期83-84,共2页
以杜229块为例,针对超稠油注蒸汽吞吐开采油井进入高轮后周期产油、油汽比快速降低,注汽压力下降,纵横向吸汽不均匀,汽窜严重、生产效果明显变差的现状,从油藏特征、采油机理和生产规律入手,经过不断地研究、试验,提出分选井注汽、调剖... 以杜229块为例,针对超稠油注蒸汽吞吐开采油井进入高轮后周期产油、油汽比快速降低,注汽压力下降,纵横向吸汽不均匀,汽窜严重、生产效果明显变差的现状,从油藏特征、采油机理和生产规律入手,经过不断地研究、试验,提出分选井注汽、调剖、多井整体吞吐、间歇蒸汽驱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高轮井生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杜229块 高轮 调剖 多井整体吞吐 间歇蒸汽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约束下钻井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泛化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祝兆鹏 朱林 +5 位作者 宋先知 李永钊 张仕民 柯迪丽娅·帕力哈提 张诚恺 王超尘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189,共11页
钻井机械钻速的准确预测可辅助油气井钻井前科学配置资源,对制订更加合理的钻井作业方案以及钻井提效、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智能化预测钻井机械钻速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为解决常规智能模型在不同井间迁移能力较差的问题,在对综... 钻井机械钻速的准确预测可辅助油气井钻井前科学配置资源,对制订更加合理的钻井作业方案以及钻井提效、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智能化预测钻井机械钻速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为解决常规智能模型在不同井间迁移能力较差的问题,在对综合录井数据进行降噪、补全等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钻井专业知识构造约束条件,引入了域对抗神经网络(DANN),建立了机械钻速模型在不同井间的迁移机制,结合滑动窗口、增量更新与实时录井数据,形成了机械钻速模型随井下工况的实时更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数据层约束和网络层约束均可提高智能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且双机理约束下的BP模型相比于普通BP模型预测精度明显提高;(2)基于域对抗神经网络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可有效地将邻井(源域)数据知识迁移到测试井(目标域);(3)基于增量学习算法建立的双滑动窗口数据更新机制,使模型实时适应地下钻进环境变化,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进一步提升;(4)机理约束、迁移训练与实时更新对模型泛化性能的强化作用具有叠加效应,新井机械钻速预测平均相对误差降低至20.2%。结论认为,建立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及迁移方法相较于传统钻速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迁移性和更高的准确度,减少了迁移过程中重复训练时间,为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钻速 机理约束 域对抗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增量更新 模型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双底鱼骨井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天忠 喻晨 +2 位作者 叶双江 孙传宗 周元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38,19-20,共4页
与常规直井和水平井相比,鱼骨井因其泄油面积大、相同液量下压差小、能更加经济有效地开发复杂结构油气藏而在辽河油田获得成功应用。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和鱼骨井产能评价模型,对双底鱼骨井进行了井身结构设计,确定第一分支主井眼裸眼段长... 与常规直井和水平井相比,鱼骨井因其泄油面积大、相同液量下压差小、能更加经济有效地开发复杂结构油气藏而在辽河油田获得成功应用。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和鱼骨井产能评价模型,对双底鱼骨井进行了井身结构设计,确定第一分支主井眼裸眼段长963 m,鱼刺分支共6个;第二分支主井眼裸眼段长735 m,鱼刺分支共5个。从施工难点、钻完井工艺技术、钻井液技术等3个方面介绍了该井现场实施的过程。该井油层钻遇率达到100%,初期日产油62 t,是同一区块水平井产量的3倍、直井产量的10倍,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该井的成功设计与实施为我国复杂结构井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双底鱼骨井 井身结构设计 施工难点 钻完井技术 钻井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S型剖面设计问题的解析解 被引量:6
13
作者 鲁港 余雷 李新强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88-91,共4页
二维S型剖面设计问题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二元方程组,根据已知设计参数的情况,可以分成21种不同的未知数组合情况进行求解。使用无量纲化思想改写原设计方程组,并根据角度未知数在方程组中出现的位置,将方程组求解问题归并成四类问题,每... 二维S型剖面设计问题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二元方程组,根据已知设计参数的情况,可以分成21种不同的未知数组合情况进行求解。使用无量纲化思想改写原设计方程组,并根据角度未知数在方程组中出现的位置,将方程组求解问题归并成四类问题,每类问题求解方法具有相似性。推导出了21种不同情况下的解析解计算公式,所得到的计算公式具有比较简洁的数学形式。求解析解过程中所使用的无量纲化结合三角函数化简的方法为二维剖面设计问题求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式,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二维圆弧型剖面设计问题解析求解。绘制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图形是解析解的一个重要应用,可以使设计人员合理设定已知设计参数,减少试算次数,提高设计效率。所给出的解析解计算公式对于开发钻井设计软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剖面 钻井 井眼轨道 解析解 无量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抛物线剖面设计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鲁港 余雷 杨文举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81-83,共3页
在大位移井的轨道设计中,抛物线剖面是一种常用的类型。抛物线剖面设计的关键是求解抛物线初始点井斜角所满足的一个三角函数方程。使用倍角公式将该三角函数方程转化成一个四次代数方程,并进而求出了解析解。使用解析解可以简化抛物线... 在大位移井的轨道设计中,抛物线剖面是一种常用的类型。抛物线剖面设计的关键是求解抛物线初始点井斜角所满足的一个三角函数方程。使用倍角公式将该三角函数方程转化成一个四次代数方程,并进而求出了解析解。使用解析解可以简化抛物线剖面设计过程,减少计算工作量,提高计算速度。抛物线井段参数计算中需要通过段长公式来反求井斜角,考察了反求井斜角的二分法和Newton迭代法,证明了这两种迭代法的收敛性质,同时指出二分法的计算量要比Newton法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抛物线 井眼轨道 数值计算 二分法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钻井眼轨迹视投影长度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毓周 鲁港 吴俊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5期86-89,共4页
垂直剖面图是显示实钻井眼轨迹的重要方法,其关键在于计算实钻井眼轨迹在设计柱面上的投影曲线。根据几何学原理得到了投影计算的一般方程。并对井段曲线类型为直线、圆柱螺线、圆弧等几种常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了投影点参数的... 垂直剖面图是显示实钻井眼轨迹的重要方法,其关键在于计算实钻井眼轨迹在设计柱面上的投影曲线。根据几何学原理得到了投影计算的一般方程。并对井段曲线类型为直线、圆柱螺线、圆弧等几种常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了投影点参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实例表明。在实际钻井过程中,利用视投影长度绘制三维井眼实钻轨迹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对比实钻井眼轨迹与设计井眼轨迹的吻合程度,从而起到较好的指导井眼轨迹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轨迹 剖面图 视投影长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动管柱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艺在HH42P1井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志军 吴庭 王卫忠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4期50-55,共6页
红河油田长9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该油藏油水关系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区块单井自然产能较高,但含水上升较快,产量递减明显。为了经济有效开发该类难动用油气资源,进一步提高单井产能,针对长9油藏水平井试验区油藏地质及HH42P1井... 红河油田长9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该油藏油水关系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区块单井自然产能较高,但含水上升较快,产量递减明显。为了经济有效开发该类难动用油气资源,进一步提高单井产能,针对长9油藏水平井试验区油藏地质及HH42P1井水平井段储层特点,采用拖动管柱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进行分段压裂试验。同时利用全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对压裂施工程序进行优化,筛选了适合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改造的射孔位置、喷嘴类型及型号、压裂液及支撑剂体系。该井分5段进行了压裂改造,压后增产效果明显,平均日产液量20.15 m3,平均日产油量6.39 t。该工艺与常规加砂压裂工艺相比,不仅降低了油井的含水率,实现了油井增产,而且延长了油井稳产周期,适合在红河油田油水关系复杂的长9储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特低渗油藏 拖动管柱水力喷射 分段压裂 红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曲率法计算中的数值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帆 鲁港 谭静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8期17-19,23,共4页
最小曲率法是测斜计算、井眼轨道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井眼轨迹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了最小曲率法计算机数值计算中的几个细节问题,给出了零井斜角测点的方位角定义,阐述了零井斜角测点方位角的二义性。分析了坐标增量计算过程... 最小曲率法是测斜计算、井眼轨道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井眼轨迹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了最小曲率法计算机数值计算中的几个细节问题,给出了零井斜角测点的方位角定义,阐述了零井斜角测点方位角的二义性。分析了坐标增量计算过程,给出了减小三角函数计算次数的算法。对小弯曲角情形的坐标计算使用高精度近似公式代替容易产生除法溢出的直接计算,提高了计算过程的稳定性和计算精度。对水平投影长度的计算给出了使用Gauss数值积分法的精确计算方法。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使用最小曲率法时的井眼轨道计算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提高计算机软件的计算稳定性和计算精度。对涉及井眼轨迹计算的其他实际问题如定向井中靶分析预测、井眼轨迹控制、井身质量检查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曲率法 测斜计算 井眼轨迹 井眼曲率 数值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减扭阻工具的研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陆洋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5,12,共3页
井下的摩阻和扭矩是大位移井设计和施工的两个关键因素,文章针对古巴大位移井的现状,研制了机械式减扭阻工具来减低摩阻和扭矩,提高钻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大位移井的施工质量,完善大位移井钻井工艺技术。详细介绍了机械式减扭阻工具的结... 井下的摩阻和扭矩是大位移井设计和施工的两个关键因素,文章针对古巴大位移井的现状,研制了机械式减扭阻工具来减低摩阻和扭矩,提高钻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大位移井的施工质量,完善大位移井钻井工艺技术。详细介绍了机械式减扭阻工具的结构和室内Landmark软件对工具性能的模拟,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机械式减扭阻工具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钻具的扭矩和摩阻,对钻具受力有着良好的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摩阻 扭矩 钻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动储量计算方法在苏10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55-57,共3页
在结合大量气井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气体垂直管流公式计算气井地层压力,采用压降法对井口套压有明显拐点和无明显拐点的气井分别进行了动储量计算,与简易法计算结果较接近;又采用了产量递减法预测各类气井月产量及累产气;最后综... 在结合大量气井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气体垂直管流公式计算气井地层压力,采用压降法对井口套压有明显拐点和无明显拐点的气井分别进行了动储量计算,与简易法计算结果较接近;又采用了产量递减法预测各类气井月产量及累产气;最后综合了压降法、简易法、产量递减法及地层测试求取法等多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落实了苏10区块各类气井动储量,为气田的下步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10区块 低渗透 气井 动储量 采收率 压降法 递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_2-THF-H_2O体系水合物的生成和模型计算
20
作者 赵光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2,共8页
对合成氨工业排放的烟道气(9.06%(x)CO_2+90.94%(x)N_2)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进行水合物的生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6.0%(x)的THF水溶液能显著降低该体系的水合物生成压力,具有工业应用价值。通过文献中纯CO_2、纯N_2在THF溶液中的水合... 对合成氨工业排放的烟道气(9.06%(x)CO_2+90.94%(x)N_2)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进行水合物的生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6.0%(x)的THF水溶液能显著降低该体系的水合物生成压力,具有工业应用价值。通过文献中纯CO_2、纯N_2在THF溶液中的水合物生成数据拟合得到CO_2-THF和N_2-THF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采用改进PR状态方程计算气体逸度,Wilson活度系数模型计算液相中水的活度、Chen-Guo水合物热力学模型计算CO_2-N_2-THF-H_2O体系的水合物生成压力。Chen-Guo水合物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生成压力与实验值、文献值进行比较,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68%和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四氢呋喃 烟道气 Chen-Guo水合物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