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孔隙度预测与有效天然气储层确定——以渤海湾盆地鸳鸯沟地区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孟元林 王粤川 +4 位作者 牛嘉玉 孙洪斌 殷秀兰 肖丽华 高建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44,共3页
储层孔隙度主要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和控制。通过对不同沉积微相成岩强度指数与储层孔隙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据此预测出渤海湾盆地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储层孔隙度主要介于5.0%~30.0%之间,... 储层孔隙度主要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和控制。通过对不同沉积微相成岩强度指数与储层孔隙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据此预测出渤海湾盆地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储层孔隙度主要介于5.0%~30.0%之间,孔隙度大于5.8%的有效天然气储层分布于鸳鸯沟地区的斜坡带。储层孔隙度预测误差小于2.5%,其填隙物含量为1.0%~48.0%,平均为16.1%。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填隙物含量较高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孔隙度 预测 天然气 储集层 渤海湾盆地 古近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