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套管整形多用式胀管器的研制与应用
1
作者 陈保钢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55,共2页
针对目前油田最常用的套管修复工具都存在一定使用局限性的问题,研制出一套油田套管整形多用式胀管器。该胀管器在结构上进行了重新设计,由5级胀管器和4个钻铤相组合,按照胀管器从小到大顺序逐级连接,利用现有下钻杆方式完成套管内1次... 针对目前油田最常用的套管修复工具都存在一定使用局限性的问题,研制出一套油田套管整形多用式胀管器。该胀管器在结构上进行了重新设计,由5级胀管器和4个钻铤相组合,按照胀管器从小到大顺序逐级连接,利用现有下钻杆方式完成套管内1次变形量在10 mm的整形施工任务,使修井作业整形施工1次成功,满足了油水井增产措施的需要。现场应用表明,2年来应用该胀管器完成套管整形施工5井次,整形成功率100%,该胀管器运行平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极大地简化了作业施工程序,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生产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井 套管变形 整形 胀管器 钻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扩展指数递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雷丹凤 王莉 +3 位作者 张晓伟 王南 于荣泽 徐凤廷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66-68,82,共4页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为寻求适用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以Arps递减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展开研究。在模型应用过程中,将传统的递减曲线分析方法与概率预测框架相结...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为寻求适用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以Arps递减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展开研究。在模型应用过程中,将传统的递减曲线分析方法与概率预测框架相结合,根据单井初始递减率进行同类井的划分,在计算单井递减曲线参数的基础上,利用P指数概率准则求取具有代表性的井组递减曲线参数值,据此对单井进行概率性预测,从而规避了页岩气藏复杂性及上产措施对产量递减分析的影响,提高了页岩气藏产量动态预测的准确性。利用美国多口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资料,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页岩储层应用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产量预测 Arps递减模型 扩展指数递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注入水有效影响范围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海 余贝贝 +2 位作者 吕栋梁 李东林 朱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6,共4页
低渗透油藏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这使其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渗流阻力增大、降低注入水的波及范围,在考虑流体渗流时存在的启动压力梯度影响条件下,如何准确确定注入水影响范围,是有效开发低渗油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等产量一... 低渗透油藏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这使其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渗流阻力增大、降低注入水的波及范围,在考虑流体渗流时存在的启动压力梯度影响条件下,如何准确确定注入水影响范围,是有效开发低渗油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等产量一源一汇渗流理论,获得了注采单元的等最大压力梯度等值线方程,在确定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注入水有效影响范围分析理论与方法,得到不同渗透率和注采压差下注入水有效影响范围。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分析结果与油田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该方法对油田合理井距的确定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注采井距 一源一汇 有效范围 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藏产能方程异常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立明 景向伟 +1 位作者 李勇泳 廖新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9-101,共3页
根据低渗、高温、异常高压凝析气井的试采资料,用传统的气藏工程方法建立的产能方程可能出现负斜率曲线的异常现象,由于获得相对渗透率等相关资料困难,凝析气拟压力方法难以操作。根据工程应用的需要,从产能基本方程入手,通过计算分析... 根据低渗、高温、异常高压凝析气井的试采资料,用传统的气藏工程方法建立的产能方程可能出现负斜率曲线的异常现象,由于获得相对渗透率等相关资料困难,凝析气拟压力方法难以操作。根据工程应用的需要,从产能基本方程入手,通过计算分析油气两相分离过程、状态方程、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积分,提出便于操作而且实用的建立凝析气产能二项式方程的两种方法:劈分气相拟压力方法和基于区域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两相拟压力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柯克亚气田KS101井试采资料,计算的气井产能与实际生产资料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 产能 拟压力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烟道气辅助SAGD过程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赵东亚 卢帆 +3 位作者 曹磊 李兆敏 鹿腾 杨建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8,共10页
目前烟道气辅助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已在机理研究和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由于实际投入油田试验的操作成本较高以及存在额外的能量消耗,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和验证实际应用效果。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注采方案,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 目前烟道气辅助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已在机理研究和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由于实际投入油田试验的操作成本较高以及存在额外的能量消耗,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和验证实际应用效果。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注采方案,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以环境、能量、工艺、经济为4个评价指标,对不同注采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以选出综合性能最优的生产设计方案,为实际生产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首次对烟道气辅助SAGD实际工程进行评价研究。基于“有无对比法”,将烟道气辅助SAGD与常规SAGD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烟道气辅助SAGD的综合效益更好,佐证了烟道气辅助SAGD驱油的优越性。为方便工程应用,开发了“烟气辅助SAGD驱油评价软件”,通过软件进行实例分析并进行方法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辅助SAGD 模糊综合评价 有无对比法 石油 烟道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吞吐预热模拟及方案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建平 王诗中 +5 位作者 林日亿 韩飞 王新伟 郭彬 王泽宇 杨忠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13,共9页
预热效果是影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技术的重要因素。基于CMG模拟软件开展兴Ⅵ组区块吞吐预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生产拟合符合率达到97.2%的基础上,吞吐预热生产2个周期,水平井和周围直井之间已基本形成有效的热连通,温... 预热效果是影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技术的重要因素。基于CMG模拟软件开展兴Ⅵ组区块吞吐预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生产拟合符合率达到97.2%的基础上,吞吐预热生产2个周期,水平井和周围直井之间已基本形成有效的热连通,温度场在80~100℃,地层压力降到约3.5 MPa,达到转SAGD的较佳时机;注过热蒸汽的直井和水平井间平均温度较注湿蒸汽高,累积采油量也多,即预热效果较好,其中注汽强度400 m 3/d、过热度22.62℃、注汽压力10.895 MPa的过热蒸汽预热效果最好;转入SAGD生产阶段的前期,无论单井还是全区,随着蒸汽品质升高,累积采油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吞吐预热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建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3,99-100,共3页
目前抽油机井的自动控制技术仅限于井场范围内自动控制,对于远程监测的控制技术还没有完全实现。为此,研究了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现场监测系统设计、通讯系统设计和中央监控系统设计。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 目前抽油机井的自动控制技术仅限于井场范围内自动控制,对于远程监测的控制技术还没有完全实现。为此,研究了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现场监测系统设计、通讯系统设计和中央监控系统设计。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在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雷家地区共实施35口井,全部实现动液面计算、功图算产、生产动态集中监测、动液面在线监测及智能变频调速,实现了油井实时动态监测,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在线监测 自动控制 系统效率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油基钻井液在油页岩地层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钱志伟 吴娇阳 +3 位作者 李建成 洪伟 马俊 匡绪兵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0-174,共5页
SP-1井是以油页岩和泥质白云岩互层为目的层的辽河油田第一口预探水平井。由于油页岩地层的特殊性,解决井壁失稳现象严重、油层段轨迹控制难、钻井时效低问题是钻井工程的重点。通过处理剂研发,形成了适用于SP-1井的抗温150℃、密度为1.... SP-1井是以油页岩和泥质白云岩互层为目的层的辽河油田第一口预探水平井。由于油页岩地层的特殊性,解决井壁失稳现象严重、油层段轨迹控制难、钻井时效低问题是钻井工程的重点。通过处理剂研发,形成了适用于SP-1井的抗温150℃、密度为1.55 g/cm^3的全油基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全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综合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抑制性、封堵性、抗污染性、润滑性及高温稳定性,能够有效控制油页岩水化膨胀,解决井壁失稳的难题。与同类型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1.6倍,生产时效提高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油基钻井液 抑制性 封堵性 现场应用 SP-1井 油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