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田SAGD超稠油井有杆泵举升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景波 吴钧 +1 位作者 佟立红 白文海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75-77,共3页
SAGD技术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方式,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井举升系统是否能够满足这种开发方式对油井生产能力的要求。辽河油田SAGD超稠油井有杆泵举升技术是一项由非标准(?)108、120、140SAGD高温大排量系列抽油泵、大... SAGD技术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方式,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井举升系统是否能够满足这种开发方式对油井生产能力的要求。辽河油田SAGD超稠油井有杆泵举升技术是一项由非标准(?)108、120、140SAGD高温大排量系列抽油泵、大泵脱接器以及采用固体润滑技术的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构成的一项综合性油井举升技术,成功解决了SAGD井中的高温、大排量、管杆磨损等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超稠油开发 抽油泵 结构原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河油田深部调驱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乞迎安 陈志会 邱菊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4年第5期5-8,共4页
针对海外河油田海1块"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率"的问题,实施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利用聚合物/有机铬凝胶的高黏弹特性改善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通过注入井注入压力、水驱指数、霍尔指数、驱替特征曲线、含水上升... 针对海外河油田海1块"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率"的问题,实施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利用聚合物/有机铬凝胶的高黏弹特性改善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通过注入井注入压力、水驱指数、霍尔指数、驱替特征曲线、含水上升率等指标对调驱效果进行评价。至2013年6月已开展18个井组,累计注入调驱凝胶体系5.13×105m3,注入孔隙体积倍数0.12 PV,累计增油43 kt,综合含水率降低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驱 水驱指数 驱替特征曲线 含水上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六区鹰山组缝洞型储层测井识别 被引量:10
3
作者 伍文明 康志宏 +1 位作者 赵新法 柴君良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37-39,13,共3页
塔河油田六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主要为裂缝和溶蚀孔、洞,正确分辨出储层类型及其发育层段,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各类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首先采用交会图法进行定性识别,然后采用多元... 塔河油田六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主要为裂缝和溶蚀孔、洞,正确分辨出储层类型及其发育层段,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各类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首先采用交会图法进行定性识别,然后采用多元判别方法进行定量识别,研究成果表明,应用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对塔河六区各夹储层进行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嗒河油田 储层 缝洞型 测井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河油田高含水期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华光 马强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58-60,共3页
海外河油田是一个已经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阶段常规注水开发的普通绸油油田,在主力油层动用程度高,水淹严重,挖潜难度较大情况下,通过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工作,采用微构造法、沉积微相法、电性图版法,来深化油水层和薄差油层剩余油分布... 海外河油田是一个已经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阶段常规注水开发的普通绸油油田,在主力油层动用程度高,水淹严重,挖潜难度较大情况下,通过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工作,采用微构造法、沉积微相法、电性图版法,来深化油水层和薄差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采取调层、堵水等措施手段,取得了较好措施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河油田 高含水期 油水层 薄差油层 微构造法 沉积微相法 电性图版法 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坨油田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宇 赵永亮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6年第3期58-62,4,共5页
黄沙坨油田是一个受构造及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的块状边底水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投产初期油井以自喷为主,产能高,但受裂缝性油藏固有因素影响,油井底水锥进后含水上升迅速,堵水难度大,目前主体部位82%油井含水大于90%,水淹程度高,油藏边部因... 黄沙坨油田是一个受构造及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的块状边底水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投产初期油井以自喷为主,产能高,但受裂缝性油藏固有因素影响,油井底水锥进后含水上升迅速,堵水难度大,目前主体部位82%油井含水大于90%,水淹程度高,油藏边部因储层裂缝不发育,产能接替困难,动用程度低,同时裂缝性油藏综合治理配套开采技术不成熟,注水、堵水、深抽、侧钻锥间带等试验在该块均未见到明显增油效果,油田整体处于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高含水的低效开发状态。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结合油藏特点,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主要通过室内实验优选适合该区的氮气泡沫驱体系,并对气液比、段塞尺寸等参数进行优选,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注采井网、注气部位、注采比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选的氮气泡沫体系稳定性好,封堵能力强,驱油效率高达81.2%。研究成果对区块先导试验开展及下步工业化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坨油田 火山岩 裂缝性油藏 氮气泡沫驱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堵排一体化技术在小洼油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强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小洼油田属深层特稠油油藏,经高轮次注蒸汽吞吐开采,指进和超覆通道已经形成,底部原油物性变差,残余油饱和度增加,地层存水率升高,油井普遍高含水。为了提高油汽比,改善吞吐效果,应用了调剖、封窜、助排和降粘等单一技术,但随着油田开... 小洼油田属深层特稠油油藏,经高轮次注蒸汽吞吐开采,指进和超覆通道已经形成,底部原油物性变差,残余油饱和度增加,地层存水率升高,油井普遍高含水。为了提高油汽比,改善吞吐效果,应用了调剖、封窜、助排和降粘等单一技术,但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单一技术措施效果逐渐变差。为此新近研制出调堵排一体化复合技术,该技术经室内研究,并在35井次的矿场试验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堵排一体化技术 高轮次蒸汽吞吐 室内实验 油层纵向动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坨油田超导自循环热洗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强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87,共2页
水洗一直是油井清防蜡的主要措施之一,虽然水洗清蜡有适用范围广、热洗效果可靠等优点,但同时具有管理难度大、污染地层、增加油井排液期、影响井口产量等缺点。油井超导自循环热洗技术不污染地层,不影响产量,热洗效果好,管理方便,油井... 水洗一直是油井清防蜡的主要措施之一,虽然水洗清蜡有适用范围广、热洗效果可靠等优点,但同时具有管理难度大、污染地层、增加油井排液期、影响井口产量等缺点。油井超导自循环热洗技术不污染地层,不影响产量,热洗效果好,管理方便,油井的热洗清蜡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自循环热洗 影响因素 清防蜡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油田企业采购物资质量监督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6
8
作者 付颖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3年第12期25-27,共3页
物资采购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石油企业物资采购供应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建设,关系着石油企业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根据目前石油企业生产物资具有的用量大、品种多、料型复杂等特点,从强化供应商管理、坚持"... 物资采购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石油企业物资采购供应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建设,关系着石油企业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根据目前石油企业生产物资具有的用量大、品种多、料型复杂等特点,从强化供应商管理、坚持"三关"到货检验、深化专项产品治理、严格落实质量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有效措施,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真正发挥质量监督作用,确保采购物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企业 采购物资 质量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多功能热洗阀在黄沙坨油田的应用
9
作者 张华光 马强 张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92-94,共3页
黄沙坨油田属于火山岩裂缝性气顶边底水油藏,开发后期由于地层压力下降,油层脱气,油井结蜡程度加重,油井热洗时易造成地层伤害,为此研制使用了井下多功能热洗阀,生产实践表明,井下多功能热洗阀能有效提高深井泵效,降少出气出砂对泵效的... 黄沙坨油田属于火山岩裂缝性气顶边底水油藏,开发后期由于地层压力下降,油层脱气,油井结蜡程度加重,油井热洗时易造成地层伤害,为此研制使用了井下多功能热洗阀,生产实践表明,井下多功能热洗阀能有效提高深井泵效,降少出气出砂对泵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多功能阀 结构原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冷家-雷家地区构造特征与圈闭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琦 丁文龙 +1 位作者 刘旭龙 聂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12-14,5,共4页
冷家-雷家地区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段,根据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断层和断裂系统,确定了地层层位和局部构造,分析了圈闭特征。研究区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形成陈家洼陷、背斜构造带、斜坡带三个二级构造带。该区断裂构造发... 冷家-雷家地区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段,根据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断层和断裂系统,确定了地层层位和局部构造,分析了圈闭特征。研究区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形成陈家洼陷、背斜构造带、斜坡带三个二级构造带。该区断裂构造发育,断层活动复杂,含油层系众多,油藏类型多样。研究表明构造变形是油气聚集的关键因素,断裂、背斜构造的发育对盆地内沉积相带发育和生、储、盖及油气藏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构造地质条件的研究在油气勘探的全过程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断层 圈闭 地震解释 辽河西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海27块二次开发后期稳产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2期32-36,共5页
新海27块为一厚层状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2004年针对直井开发所暴露出的底水锥进严重、产量递减快等突出矛盾,开展了水平井二次开发试验及推广,整体部署并投产水平井33口,使断块年产油由1×104t上升至12×104t,被评为股份公司二... 新海27块为一厚层状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2004年针对直井开发所暴露出的底水锥进严重、产量递减快等突出矛盾,开展了水平井二次开发试验及推广,整体部署并投产水平井33口,使断块年产油由1×104t上升至12×104t,被评为股份公司二次开发示范区块。随着二次开发的不断深入,33口基础井网水平井含水逐渐上升,由81.7%上升到94.4%,产量逐渐下降,日产油由327 t降至182 t,年递减22%,稳产形势十分严峻。针对这一问题,综合运用三老资料复查、储层测井二次评价、井震结合储层精细描述以及水平井部署技术界限研究等手段,系统开展了增储、建产、低效水平井治理一体化稳产技术对策研究,区块新增石油地质储量464×104t,扩大部署水平井39口,已实施21口,治理低效水平井3口,新增日产油能力312 t,实现了年产油8×104t连续稳产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海27块 水平井 二次开发 井震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洼38块蒸汽驱开发技术研究
12
作者 于蓬勃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2期42-44,共3页
以小洼油田洼38块东三段油层蒸汽驱先导试验为例,分析了深层特稠油油藏蒸汽驱采用常规反九点井网开发存在的技术瓶颈,提出高干度注汽、"以采定注"、"回字型"井网设计等改善深层特稠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新思路,对于... 以小洼油田洼38块东三段油层蒸汽驱先导试验为例,分析了深层特稠油油藏蒸汽驱采用常规反九点井网开发存在的技术瓶颈,提出高干度注汽、"以采定注"、"回字型"井网设计等改善深层特稠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新思路,对于同类油藏开发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深层特稠油油藏 井网 采注比 高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北探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雪雪 付广 +1 位作者 李冬春 刘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9,共5页
源岩供烃、油气储集、运移路径以及保存条件是松北探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此为基础,选取源岩平均厚度、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有机质类型、油源区距探区距离、沉积相类型、储层平均厚度、盖... 源岩供烃、油气储集、运移路径以及保存条件是松北探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此为基础,选取源岩平均厚度、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有机质类型、油源区距探区距离、沉积相类型、储层平均厚度、盖层平均厚度和地层水矿化度10个指标作为松北探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综合评价参数,构建油气成藏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参数的权重系数。通过计算松北探区13个区块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评价值,可知松北探区扶余油层哈尔滨东区块油气成藏最有利,其次为宾县和木兰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区预测 松北探区 扶余油层 模糊综合评判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数学模型及快速求解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戈 冯其红 +3 位作者 同登科 刘洋 刘斯达 陈永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8,共4页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滞后干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指导调驱技术的实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黑油模型的基础上,将各化学组分用水相中的各组分浓度表示,建立了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油、水两相数学模型,分别用IMPES方...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滞后干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指导调驱技术的实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黑油模型的基础上,将各化学组分用水相中的各组分浓度表示,建立了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油、水两相数学模型,分别用IMPES方法、流线模拟方法和分数步预测-校正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对比了3种求解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IMPES方法计算结果弥散严重;流线模拟方法的优势在于计算精度高,且能够模拟实际质点的运移轨迹;分数步预测-校正方法的优势在于计算速度快,且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将流线模拟方法和预测-校正法的计算结果与全隐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误差在5%以内,计算速度分别提高了23.2%和42.1%。参数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深部调驱 数值模拟 流线模拟方法 分数步预测-校正方法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热伤害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庞占喜 祁成祥 景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8,共6页
针对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储层的热伤害问题,研究了稠油油藏热采过程注入的高温、高pH热流体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研究中利用正反向流动实验方法,研究了高温冷凝液注入疏松砂岩后引起的微粒运移作用及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特征;并利用储层矿... 针对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储层的热伤害问题,研究了稠油油藏热采过程注入的高温、高pH热流体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研究中利用正反向流动实验方法,研究了高温冷凝液注入疏松砂岩后引起的微粒运移作用及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特征;并利用储层矿物的水热反应实验,分析了疏松砂岩油藏注蒸汽开发过程中的微粒运移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注蒸汽过程中,稠油油藏储层渗透率随温度及pH值的升高而降低。高速流动的蒸汽及冷凝液造成储层内固相微粒的运移及滞留,使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同时,高温、高pH的蒸汽冷凝液既促使黏土矿物发生膨胀又造成储层矿物发生溶解与转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稠油油藏疏松砂岩储层的储层热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热伤害 微粒运移 水热反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壁稳定性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昌 景艳波 +1 位作者 姚棋文 刘雪雪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井壁失稳问题一直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井壁失稳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决定着钻井工程的成败;因此,寻找一种钻前预测井壁稳定性的方法,以制定相应措施保证成功钻进,这也是亟待解决且对钻井工程有着重大意义的课题。影... 井壁失稳问题一直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井壁失稳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决定着钻井工程的成败;因此,寻找一种钻前预测井壁稳定性的方法,以制定相应措施保证成功钻进,这也是亟待解决且对钻井工程有着重大意义的课题。影响井壁稳定的因素多而复杂,目前还没有能够普遍应用的井壁稳定性预测方法。为此,在研究传统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黏土矿物理化性能参数预测井壁稳定性规律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应用过程中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模糊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增强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在海拉尔地区的应用表明,该方法预测油气井井壁稳定性可信度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失稳 预测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和表面活性剂驱室内实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日亿 周广响 +3 位作者 杨开 王新伟 贾志英 喻西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17,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海26块油藏原油粘度高、常规水驱开发效果差等现状,通过对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活性、界面张力、耐温性和吸附性等性能的评价,筛选出适用于海26块油藏的表面活性剂。通过一维管式驱油实验,研究了注入温度、表面活性剂溶液质... 针对辽河油田海26块油藏原油粘度高、常规水驱开发效果差等现状,通过对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活性、界面张力、耐温性和吸附性等性能的评价,筛选出适用于海26块油藏的表面活性剂。通过一维管式驱油实验,研究了注入温度、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注入方式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温度的不断升高,最终采收率不断增加,当注入温度超过120℃后,原油的最终采收率增加幅度变缓;随着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最终采收率不断增加,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达到0.3%后,最终采收率增加幅度变缓;表面活性剂与热水多轮次交替注入比单轮次注入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要好。在注入温度为120℃、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为0.3%和4轮次交替注入优化参数下,热水和表面活性剂驱的最终采收率为8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驱 表面活性剂 驱油实验 采收率 交替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洼38块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先导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文海 顾宏 +2 位作者 乐庸军 张学钦 刘国忠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23-26,共4页
针对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小洼油田特稠油油藏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氮气助排成功应用和借鉴其他油田注空气采油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技术优化,开展了2井次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先导试验,结果表明,洼10^(-3)井注空气后,注气压力提高了4.5 MPa,注... 针对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小洼油田特稠油油藏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氮气助排成功应用和借鉴其他油田注空气采油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技术优化,开展了2井次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先导试验,结果表明,洼10^(-3)井注空气后,注气压力提高了4.5 MPa,注汽生产周期延长了1.5倍,为稠油油藏中后期提高采收率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稠油油藏 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 先导试验 洼38块 小洼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宇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4期70-72,75,共4页
弱凝胶体系调驱作为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已在国内各大油田得到应用,研究表明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调驱效果。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铬交联剂浓度、温度、pH... 弱凝胶体系调驱作为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已在国内各大油田得到应用,研究表明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调驱效果。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铬交联剂浓度、温度、pH值对弱凝胶体系的成胶性能影响较大,剪切作用对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有一定影响,含油、油砂对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影响较小,水质对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基本没有影响。研究结果为矿场试验中应用弱凝胶体系进行深部调驱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体系 成胶性能 调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热采井氮气泡沫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刚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7期46-47,84,共3页
小洼油田属深层特稠油油藏,经过长时间的吞吐开采,油田主力油层地层压力低,采出程度高,由于进行蒸汽吞吐时稠油井的套管和水泥环以及地层热膨胀系数不同,吞吐过程中容易引起固井二界面的破坏和套管缩径,导致管外窜流,造成油井综合含水高... 小洼油田属深层特稠油油藏,经过长时间的吞吐开采,油田主力油层地层压力低,采出程度高,由于进行蒸汽吞吐时稠油井的套管和水泥环以及地层热膨胀系数不同,吞吐过程中容易引起固井二界面的破坏和套管缩径,导致管外窜流,造成油井综合含水高,油汽比低。而采用挤注水泥实施封窜,其有效率低,且对油层伤害大。为挖掘管外窜槽井剩余油潜力,开展了氮气泡沫封堵管外窜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了管外窜流出液规律和注入方式对封堵效果的影响,优选出了液-气-液的注入方式,现场实施8口井,封堵有效率87.5%,综合含水下降了9%,取得了很好的控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井 管外窜流 氮气泡沫封堵 控水增油 小洼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