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井下管柱渗漏导致注采气井A环空带压模拟分析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萌
-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7,共7页
-
基金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辽河油田储气库群注采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3KJZX-07)。
-
文摘
注采气井存在井下管柱渗漏导致A环空带压的现象,影响日常正常运行,测井工具可定位井下管柱漏点位置,但操作繁琐、成本高,有必要开展基于数值模拟的漏点参数诊断研究,定量化剖析环空带压规律。将A环空带压过程划分为气体渗漏、“气泡”膨胀、气柱聚并三个阶段,采用微元分析的思想,基于压力平衡、气液体积耦合等理论,创新建立了“气泡”膨胀阶段的数学模型。结合小孔模型形成A环空带压模拟方法,编制形成注采气井A环空带压计算模拟分析软件,通过参数假设、拟合对比可反向确定渗漏点的数量、深度、当量直径等参数。同时对渗漏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渗漏点深度主要影响A环空的稳定带压值,渗漏点数量与当量直径主要影响A环空压力变化速率。现场注采气井实际运行中,若井下管柱在浅部产生多个大尺寸的渗漏点,A环空会快速产生较大的井口压力,应优先处理最上部渗漏点,避免环空压力过大导致井屏障失效。该研究为注采气井的管柱完整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关键词
注采气井
管柱渗漏
A环空带压
数学模型
井屏障
-
Keywords
gas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s
pipe string leakage
sustained"A"-annulus pressure
mathematical model
well barrier
-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SiO_(2)纳米溶液的流动性质及防砂机理
- 2
-
-
作者
王腾
匡韶华
吕民
张建国
胡祎
刘定胜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辽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2-1139,共8页
-
文摘
采用NMR、SEM、流型分析、渗透率测试及可视化微观流动实验等方法对SiO_(2)纳米溶液防砂材料的流动性质和防砂机理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树脂化学防砂材料相比,SiO_(2)纳米溶液流动前沿均匀、覆盖率高且流动阻力小,有效避免了砂固结不均与高能耗问题;经SiO_(2)纳米溶液处理后,岩层能维持较高的渗透率,石英砂表面形成了均匀薄固化膜,岩心孔隙连通性好、氢信号均匀;SiO_(2)纳米颗粒通过吸附、捕集和动力学滞留机制在砂粒间形成桥接结构,对孔隙主通道影响小;SiO_(2)纳米溶液含量为30%~40%(w)时,可实现有效砂固结并达到最大经济效益。该SiO_(2)纳米溶液防砂材料在采油防砂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
关键词
SiO_(2)纳米溶液
化学防砂
流动性质
岩心微结构
-
Keywords
silica nano-solution
chemical sand control
flow property
rock core microstructure
-
分类号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