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蠕变性地层中套管有效外挤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李子丰
杨海军
陈飞
-
机构
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
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5,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钻井液动力润滑作用的旋转钻柱涡动状态研究(No.51244004)"和"基于最小功耗率原理和钻井液动力润滑作用的钻柱涡动理论与实验研究(No.51374183)"资助
-
文摘
在套管柱设计中,套管外挤压力的计算十分重要。在《钻井手册(甲方)》中,蠕变性地层段的套管外挤压力取为上覆岩层压力,而SY/T 5724—2008《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中却将蠕变性地层段套管的外挤压力与岩石的泊松比联系起来,二者不相容。结合钻井施工过程的岩石力学理论,对蠕变性地层段的套管有效外挤压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Y/T 5724—2008《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中关于蠕变性地层段的套管有效外挤压力的计算公式是错误的。建议采用《钻井手册(甲方)》中的蠕变性地层段的套管有效外挤压力计算公式进行套管柱结构设计。
-
关键词
套管柱设计
外挤压力
蠕变
泊松比
-
Keywords
casing string design
external pressure
creep
Poisson’s ratio
-
分类号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HYS油田复合热载体驱油先导试验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翁小红
马哲斌
肖见
刘江林
侯庆宇
-
机构
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
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新疆测井公司
-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4,共4页
-
文摘
HYS油田是国内最早进行热采的超浅层稠油区块,但是常规热采技术开发超浅层稠油难度大,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复合热载体试验。第一批试验井主要依靠复合热载体,辅以少量蒸汽,驱油效果差;第二批试验井综合应用了复合热载体、蒸汽和发泡剂,驱油效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热载体主要为非凝结气体,本身焓值低,需要蒸汽辅助方能起作用。组合注汽可以防止汽窜、形成规模效应,是复合热载体的最佳注汽方式,并在HYS油田克上组油藏取得了比较好的驱油效果。先导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热载体技术可以改善超浅层稠油驱油效果,提高采收率,可进行现场应用试验。
-
关键词
超浅层
稠油开采
复合热载体
先导试验
-
Keywords
ultra-shallow layer
heavy oil recovery
combined heat carrier
pilot test
-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