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蠕变性地层中套管有效外挤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子丰 杨海军 陈飞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5,共3页
在套管柱设计中,套管外挤压力的计算十分重要。在《钻井手册(甲方)》中,蠕变性地层段的套管外挤压力取为上覆岩层压力,而SY/T 5724—2008《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中却将蠕变性地层段套管的外挤压力与岩石的泊松比联系起来,二者不相容... 在套管柱设计中,套管外挤压力的计算十分重要。在《钻井手册(甲方)》中,蠕变性地层段的套管外挤压力取为上覆岩层压力,而SY/T 5724—2008《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中却将蠕变性地层段套管的外挤压力与岩石的泊松比联系起来,二者不相容。结合钻井施工过程的岩石力学理论,对蠕变性地层段的套管有效外挤压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Y/T 5724—2008《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中关于蠕变性地层段的套管有效外挤压力的计算公式是错误的。建议采用《钻井手册(甲方)》中的蠕变性地层段的套管有效外挤压力计算公式进行套管柱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柱设计 外挤压力 蠕变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S油田复合热载体驱油先导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翁小红 马哲斌 +2 位作者 肖见 刘江林 侯庆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4,共4页
HYS油田是国内最早进行热采的超浅层稠油区块,但是常规热采技术开发超浅层稠油难度大,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复合热载体试验。第一批试验井主要依靠复合热载体,辅以少量蒸汽,驱油效果差;第二批试验井综合应用了复合热载体、蒸汽和发泡... HYS油田是国内最早进行热采的超浅层稠油区块,但是常规热采技术开发超浅层稠油难度大,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复合热载体试验。第一批试验井主要依靠复合热载体,辅以少量蒸汽,驱油效果差;第二批试验井综合应用了复合热载体、蒸汽和发泡剂,驱油效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热载体主要为非凝结气体,本身焓值低,需要蒸汽辅助方能起作用。组合注汽可以防止汽窜、形成规模效应,是复合热载体的最佳注汽方式,并在HYS油田克上组油藏取得了比较好的驱油效果。先导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热载体技术可以改善超浅层稠油驱油效果,提高采收率,可进行现场应用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层 稠油开采 复合热载体 先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