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企业中心井站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寅飞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2年第6期71-72,80,共2页
随着天然气产量的日益增长,井站数量不断增多,操作人员数量却相对不足,出现了人力资源跟不上产量递增的矛盾。针对此问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实施了中心井站管理模式,在立足于蜀南气矿组织管理改革实践与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随着天然气产量的日益增长,井站数量不断增多,操作人员数量却相对不足,出现了人力资源跟不上产量递增的矛盾。针对此问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实施了中心井站管理模式,在立足于蜀南气矿组织管理改革实践与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中心井站管理模式实施所需的软、硬件及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集约化管理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站可视化管理在检维修作业中的应用——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为例
2
作者 蒋骏飞 孟伟 +1 位作者 钟杰 邢辉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S2期38-39,共2页
近年来,随着气田检维修施工作业的快速上升,在人员和物资有限的条件下,安全有效地完成检维修作业,保障安全生产的难度越来越高。为此,根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合江采气作业区近几年的检维修施工作业状况,提出了在检维修施工... 近年来,随着气田检维修施工作业的快速上升,在人员和物资有限的条件下,安全有效地完成检维修作业,保障安全生产的难度越来越高。为此,根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合江采气作业区近几年的检维修施工作业状况,提出了在检维修施工作业中引入场站可视化管理的思路,并在采油气场站关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等方面实施相片化档案管理,降低了检维修施工作业风险。通过2年来的实际应用,场站可视化管理在检维修施工作业和开发生产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维修施工作业 采油气场站 可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企业中心井站特色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
3
作者 房九坤 汪宸成 +1 位作者 彭刚 陈志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年第3期75-77,共3页
随着油气田企业中心井站管理模式的推进,迫切需要培育中心井站特色文化,助推中心井站自主管理。为此,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分析了公司中心井站特色文化培育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效果。研究认为,中心井站特色文化应以班组文化为核... 随着油气田企业中心井站管理模式的推进,迫切需要培育中心井站特色文化,助推中心井站自主管理。为此,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分析了公司中心井站特色文化培育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效果。研究认为,中心井站特色文化应以班组文化为核心,建立"知,情,意,行"班组文化建设体系,发挥班组核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企业 中心井站 特色文化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吸附剂在油气田卤水中的性能评价
4
作者 陈立 马骏 +4 位作者 高源 谭遥 高云云 熊福军 顾俊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8,共8页
目的油气田卤水含有石油类、悬浮物等杂质,对锂资源的吸附分离存在潜在影响,考查了气田水吸附提锂的可行性及市面主流吸附剂的吸附提锂适应性。方法研究对比了pH、温度对铝系、钛系和锰系3种粉体吸附剂吸附、解吸效果的影响规律;对优选... 目的油气田卤水含有石油类、悬浮物等杂质,对锂资源的吸附分离存在潜在影响,考查了气田水吸附提锂的可行性及市面主流吸附剂的吸附提锂适应性。方法研究对比了pH、温度对铝系、钛系和锰系3种粉体吸附剂吸附、解吸效果的影响规律;对优选的铝系吸附剂,研究了其吸附剂形态、进卤量、进卤流量对成型吸附剂吸附、解吸效果的影响规律,并评估其循环稳定性。结果在最优条件下,3种粉体吸附剂饱和吸附容量分别约为7.9 mg/g、12.5 mg/g、15.3 mg/g。铝系吸附剂解吸液中钠锂比、钾锂比等要优于钛系和锰系,并且钛系和锰系吸附剂溶损率分别是铝系的20倍和70倍,长期运行情况下使用寿命要远低于铝系吸附剂。采用陶瓷膜去除卤水中的悬浮物和石油类,铝系成型吸附剂在进卤量为20 BV(1 BV=50 mL)、进卤流量为12 BV/h、解吸水量为10 BV、解吸流量为10 BV/h的条件下,连续10次循环单柱实验铝系吸附剂吸附容量和尾卤锂浓度保持稳定,平均锂吸附率为79.2%。结论综合证实采用吸附法提取龙王庙气田卤水中的锂资源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卤水 吸附法 提锂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油气田含锂气田水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立 杨立 +3 位作者 刘韬 高杰 胡永碧 刘友权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7,共7页
截至2020年底,国内锂资源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70%。据统计,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各气田在开发过程中普遍产水,目前西南油气田拥有生产井1900余口,其中超80%的生产井产水,2020年常规气气田累计产水超120×10^(8... 截至2020年底,国内锂资源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70%。据统计,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各气田在开发过程中普遍产水,目前西南油气田拥有生产井1900余口,其中超80%的生产井产水,2020年常规气气田累计产水超120×10^(8) m^(3)。据研究报道,气田水与油气等烃类物质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油气成藏阶段,通常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甚至部分锂资源含量高于盐湖卤水。通过气田水取样分析证实,西南油气田17口井气田水中锂离子质量浓度最高达131.6 mg/L,约50%取样井气田水中锂离子含量高于最低工业品位,同时还含有较为丰富的溴、钾等伴生资源。通过对重点井气田水跟踪评价证实西南油气田气田水锂、溴资源长周期稳定性较好,此外,西南油气田地层水资源丰富,3处重点区块地层水储量达13.3×108 m^(3),初步估算了3处区块锂资源(以Li_(2)CO_(3)计)总价值超3100亿元,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油气田 气田水 锂资源 溴资源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后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价——以蜀南地区Z201区块H62平台为例
6
作者 李海 郑马嘉 +5 位作者 赵文韬 余杨康 罗迪 曾文 黄勇斌 廖伟翔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对压裂评价及生产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国内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对油嘴的调整都是凭经验和固定模式,尚未形成科学成熟的返排制度。基于页岩气井返排伤害机理,以“四因子”为主导,形成一套能够实... 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对压裂评价及生产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国内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对油嘴的调整都是凭经验和固定模式,尚未形成科学成熟的返排制度。基于页岩气井返排伤害机理,以“四因子”为主导,形成一套能够实时表征储层裂缝伤害的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其中,返排阶段的伤害是各类损害相互叠加的结果,包括水相圈闭伤害、黏土膨胀、支撑剂回流、微粒运移、支撑剂破碎与嵌入、结垢沉淀、裂缝盐结晶、应力敏感。针对页岩气返排伤害特征创新性地定义了4个因子:流量因子、伤害因子、应力因子、产能因子,实现了对返排过程中储层裂缝系统真实状态的实时精准表征,通过数值模拟并确定返排各阶段4因子的影响权重,为油嘴调整提供了更为充分合理的依据。通过Z201区块H62平台4口井的矿场实践证明:以“四因子”为主的返排油嘴动态调整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最终可采储量较前期已开发井提升25.8%,产能达到开发方案要求,对区块后续达标建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油嘴动态调整 返排伤害 四因子 最终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节流技术在西南油气田致密气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温庆 张文娟 +2 位作者 邹尼波 郑强 胡顺源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井下节流技术是将地面节流移至井筒,在井下油管适当位置安装节流器,从而防止在节流过程中形成水合物而造成井筒堵塞的一项技术,实现气田低成本开发的目的。目前西南油气田致密气井采用“中高压集气+带液计量+气液混输+集中增压+集中处... 井下节流技术是将地面节流移至井筒,在井下油管适当位置安装节流器,从而防止在节流过程中形成水合物而造成井筒堵塞的一项技术,实现气田低成本开发的目的。目前西南油气田致密气井采用“中高压集气+带液计量+气液混输+集中增压+集中处理”集输工艺,在平台加热节流,内部集输采用“串接+枝状”管网气液混输至集气站集中处理,为防止地面管线水合物的形成,初期在平台参考常规气田采用水套炉加热,后期逐步推行了电感应加热。为进一步优化、简化地面工艺流程,降低生产运行成本,2022年3月优选QL20H井作为首口井下节流试验井,并于2022年6月在QL212-8-H1、QL212-8-H2井这两口井下入节流器生产。基于3口试验应用井,对气井应用井下节流前后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使用井下节流技术能充分利用井底温度,有效防止水合物形成;②采用井下节流装置能使节流井套压下降相对缓慢,合理控制生产压差,实现气井平稳生产;③井下节流技术确实能够有效简化地面流程,降低运行成本。结论认为,井下节流技术在西南油气田致密气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还需持续开展试验及技术攻关,根据气田自身特点摸索经验,使井下节流技术在气田效益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节流 节流器 水合物 致密气井 电感应加热 优化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化氢环境油气田开发材质选择标准方法——NACE MR 0175/ISO 15156的应用概要 被引量:12
8
作者 葛有琰 杜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由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原名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rosion Engineers,简称NACE,现名NACE International)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共同发布的标准"NACE MR 0175/ISO 15156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在油气生产中含H2S环境下使用的材料... 由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原名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rosion Engineers,简称NACE,现名NACE International)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共同发布的标准"NACE MR 0175/ISO 15156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在油气生产中含H2S环境下使用的材料"共三部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公布。这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接受和实际应用的指导酸性油气田开发材质选择的标准,对我国从事酸性天然气开发的同行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该标准的产生背景和推广应用概况,对其和从前的NACE版本的差别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实际使用的有关方法要点进行了初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天然气 应力腐蚀开裂 气田开发 硫化氢 二氧化碳 元素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油气田常规钻井作业边界噪声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立荣 王荣华 +4 位作者 张敏 李辉 陈万德 陈文竣 乔川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油气勘探钻井作业由于其特殊性,噪声产生与排放难以避免。2018年《环保税法》开始实施执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钻井作业噪声治理控制,减少或避免噪声税的交纳,了解钻井作业噪声实际产生排放情况十分必要。分析了四川油气田井场布局及钻井... 油气勘探钻井作业由于其特殊性,噪声产生与排放难以避免。2018年《环保税法》开始实施执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钻井作业噪声治理控制,减少或避免噪声税的交纳,了解钻井作业噪声实际产生排放情况十分必要。分析了四川油气田井场布局及钻井作业主要声源情况,详细监测调研分析了四川油气田主要钻机类型作业的边界噪声情况,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列举分析了一些控制实施应用案例,可供油气田环保工作者和相关管理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钻机类型 钻井 作业边界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柱扭摆滑动钻井技术在四川油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伟 杨晓峰 张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2,共3页
定向井、水平井在提高单井产量和开发效益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四川油气田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磨溪-高石梯和长宁-威远页岩气区块新部署井中占到了80%以上,其提速提效意义重大。由于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使用费用高,四川油气田主流井眼轨... 定向井、水平井在提高单井产量和开发效益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四川油气田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磨溪-高石梯和长宁-威远页岩气区块新部署井中占到了80%以上,其提速提效意义重大。由于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使用费用高,四川油气田主流井眼轨迹控制方式还是"弯螺杆钻具+随钻测量仪"的滑动钻井模式,普遍存在由于滑动摩阻大导致的"托压"现象,滑动钻井速度往往不及旋转钻井速度的50%。近年来,国外发展形成了钻柱扭摆滑动钻井技术,通过专用设备控制顶驱带动钻柱持续正反转动,把上部钻具静摩擦阻力变为动摩擦阻力,进而降低摩阻,提高滑动钻井速度,为定向井、水平井提速提效提供了一种全新手段。基于四川油气田工程特点,优选斯伦贝谢公司的Slider系统,详细阐述了在GS001-XX井的作业过程和应用效果,为钻柱扭摆滑动钻井系统自主研制和四川油气田定向井、水平井提速提效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DER 滑动钻井 托压 钻柱扭摆 定向井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对外合作项目产品分成合同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辛恬 许志明 吴锦嵩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3年第2期65-67,80,共3页
目前中国石油国内对外合作项目大部分执行的是产品分成合同,但现行的产品分成合同相关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资源国的话语权和参与程度,给予作业者过大的自主权。介绍了产品分成合同的特点,并结合项目实践,阐述了当前产品分成合同模... 目前中国石油国内对外合作项目大部分执行的是产品分成合同,但现行的产品分成合同相关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资源国的话语权和参与程度,给予作业者过大的自主权。介绍了产品分成合同的特点,并结合项目实践,阐述了当前产品分成合同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项目评估制度,强化资源国的话语权;明确规定申请评价期延期的必要条件;设立预算超支的上限和定义不可回收费用的范围;强化外籍员工薪酬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对外合作 产品分成合同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田水锂、溴资源定量计算方法和前景展望——以W气田震旦系气藏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浩 汪敏 +4 位作者 江林 耿超 吴东 沈秋媛 陈立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目的鉴于国内部分气田地层水中丰富的锂、溴资源,为明确气田水开发的综合利用价值,定量计算和评估锂、溴总体资源量。方法基于地质分析法,提出一种定量计算已开发气田地层水(以下简称气田水)中锂、溴资源量的新方法,并结合行业内提锂、... 目的鉴于国内部分气田地层水中丰富的锂、溴资源,为明确气田水开发的综合利用价值,定量计算和评估锂、溴总体资源量。方法基于地质分析法,提出一种定量计算已开发气田地层水(以下简称气田水)中锂、溴资源量的新方法,并结合行业内提锂、提溴工艺,计算气田水可提取的碳酸锂、溴素等工业原料资源量。结果①W气田震旦系气藏为具有统一气水界面的底水气藏,气田水总地质储量为29.92×10^(8)m^(3);②采用矿化度约束权衡法、井点面积权衡法、等值线面积权衡法分别计算气田水锂元素、溴元素的平均含量,最终确定气田水中锂元素和溴元素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4.8 mg/L和181.7 mg/L;③综合水体储量和锂、溴元素含量,定量计算气田水锂元素总量为34.35×10^(4)t,溴元素总量为54.37×10^(4)t;④基于气田水锂、溴元素含量,预测可提取工业产品碳酸锂146.19×10^(4)t,溴素144.19×10^(4)t。结论基于已开发气田气藏特点和气田水开发综合利用行业新热点,定量评估锂、溴资源量,结合提锂、溴工艺技术,形成气田水开发综合利用新链条,为国内外同类型气田的有效开发和新能源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提锂 提溴 定量计算 气田水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稳产技术应用——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须家河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炫 张文彪 +2 位作者 严鸿 杨通水 雷一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气藏为低孔、低渗、有水、中含凝析油、弹性气驱、高压岩性圈闭的砂岩气藏,气藏底水能量充足。针对气井生产过程中受地层水水侵和反凝析污染影响造成稳产难度较大的情况,结合储层及气井产液特征,...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气藏为低孔、低渗、有水、中含凝析油、弹性气驱、高压岩性圈闭的砂岩气藏,气藏底水能量充足。针对气井生产过程中受地层水水侵和反凝析污染影响造成稳产难度较大的情况,结合储层及气井产液特征,开展有水凝析气井稳产技术应用实践,分析并总结应用实践经验和成果,选取了应用效果较好的注气吞吐、电潜泵排水、车载压缩机气举、柱塞气举排液和自动化开关井5种稳产技术。结果表明:①针对储层反凝析液伤害,形成单井注气吞吐技术应用选井原则;②针对气藏水体赋存特征和水侵模式特征,调整气藏排水采气对策思路,采用电潜泵排水技术和车载压缩机气举技术;③针对地层压力低、举升能量不足,优化油、气、水三相流动条件下的柱塞气举排液技术;④针对低压间歇生产井采用自动化开关井技术,增加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对5种主要稳产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一系列稳产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安岳气田须二段气藏稳定生产,为类似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的稳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水砂岩气藏 反凝析污染 柱塞气举排液 注气吞吐 须家河组气藏 稳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南地区东南部嘉陵江组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弢 宋华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8,149,共4页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在老气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油气二次勘探中取得显著成效。为此,通过对蜀南地区东南部烃源岩质量和分布情况、储层展布特征、储层储能系数和储量的关系、构造特征、断层发育情况、地层水、压力等气...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在老气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油气二次勘探中取得显著成效。为此,通过对蜀南地区东南部烃源岩质量和分布情况、储层展布特征、储层储能系数和储量的关系、构造特征、断层发育情况、地层水、压力等气藏特征的综合分析以及油气成藏过程的研究,认为有利的沉积相带,低缓、低陡的构造,有利的保存条件,断层发育带,低流体势区等条件的相互匹配,是蜀南地区东南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油气富集的主要特征。综合分析后认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主要为:合江构造、二里场—五7井区、塘河构造、老翁场构造、李子坝—鹿角场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泸州 东南部 早三叠世 油气富集 规律 控制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影组二段底水气藏试采特征及气井合理配产研究——以安岳气田GS1井区为例
15
作者 王维一 赵文韬 +6 位作者 吴洪波 聂权 韩琦 胡浩 江林 欧志鹏 江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4,共6页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GS1井区灯影组二段气藏为大型低幅宽缓构造、下部发育具统一气水界面底水的裂缝—孔洞型气藏,非均质性较强,开发过程中面临底水沿高角度裂缝、孔洞推进风险。为了提高GS1井区灯影组二段底水气藏开发效果,文章通过气藏...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GS1井区灯影组二段气藏为大型低幅宽缓构造、下部发育具统一气水界面底水的裂缝—孔洞型气藏,非均质性较强,开发过程中面临底水沿高角度裂缝、孔洞推进风险。为了提高GS1井区灯影组二段底水气藏开发效果,文章通过气藏特征综合研究,储层渗流特征、井区试采动态特征总结,综合考虑储层展布、气水关系将气藏划分四类水侵风险区,建立水侵机理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区域水侵模式。结合国内外典型缝洞型底水气藏研究,设计GS1井区底水气藏采气速度合理区间1.5%~3%,以延长无水采气期和确保长期稳产为目的,制定四类水侵风险区气井配产,有效指导气藏开发生产并获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同类裂缝—孔洞型底水气藏的开发生产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气藏 水侵 机理模型 合理配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加密井水力压裂增能与老井压力恢复机理——以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16
作者 唐煊赫 何永生 +8 位作者 朱海燕 王大江 李奎东 肖佳林 刘立之 冯宁鑫 孔繁昇 杨海心 滕格格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7,共13页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出现的井间干扰即压窜,往往被认为只会产生井筒完整性失效、单井产能跌落等负面效应,但在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加密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却出现了部分相邻老井井筒压力恢复、产量提高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该现象...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出现的井间干扰即压窜,往往被认为只会产生井筒完整性失效、单井产能跌落等负面效应,但在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加密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却出现了部分相邻老井井筒压力恢复、产量提高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该现象的地质力学机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以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主体区的多层立体加密井组X1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立体加密井组水力压裂地质力学模型,分析了老井压后四维地应力演化及其对不同层位加密井复杂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现场水力压裂施工监测曲线,揭示了加密井水力压裂对老井增能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加密井水力压裂激活了天然裂缝带,形成了加密井(高地层压力)—老井(低地层压力)井间高效补压的高渗透率通道,在井间压差与井间高渗带的共同作用下,老井供液能力得到补充、产能有效恢复;②通过控制井距,可以实现新老井间裂缝正向沟通,促使老井裂缝前端缝长、缝宽增加,既减小渗流阻力又补充老井井周压力;③老井开采时间过长时,裂缝前端缝宽受限,不能有效减小渗流阻力,产能恢复有限且损害加密井的产能。结论认为,页岩气加密井水力压裂有利老井的压力恢复机理的深化认识,可为裂缝性页岩储层压窜防治和老井恢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对加快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安全规模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立体井组压裂 井间干扰 压裂增能 天然裂缝带 压力恢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法的掺氢天然气分析研究
17
作者 张佩颖 陈勇 +2 位作者 涂振权 周理 李蒲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为了确认现有分析方法标准是否适用于分析氢气含量较高的掺氢天然气样品,开展掺氢天然气分析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掺氢天然气组成,通过减小定量环、调整升温程序、调整转阀时间等措施优化分析方法。结果氢气和氦气的分... 目的为了确认现有分析方法标准是否适用于分析氢气含量较高的掺氢天然气样品,开展掺氢天然气分析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掺氢天然气组成,通过减小定量环、调整升温程序、调整转阀时间等措施优化分析方法。结果氢气和氦气的分离度、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GB/T 13610—202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的要求。当氢气物质的量分数为3.01%~25.50%时,气相色谱仪呈线性响应。此外,明确了标准气体本身引入的不确定度对评估样品气不确定度的重要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掺氢天然气质量监测和准确计量提供了支撑,为在役管道掺氢输送业务发展奠定了分析测试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气相色谱法 分离度 准确度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 AF在罗家寨气田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实践
18
作者 兰云霞 李洋 +5 位作者 张莉 刘欢 周东 张玉莹 王清扬 吴剑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6期55-63,共9页
为了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罗家寨气田采用PI AF二次组态方式,在分析气田生产需求、应用现状及对PI AF工具的深入研究基础上,自主创建了多个基于实时/历史数据的管理模型,搭建了基于业务需求的场景应用平台,实现了生... 为了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罗家寨气田采用PI AF二次组态方式,在分析气田生产需求、应用现状及对PI AF工具的深入研究基础上,自主创建了多个基于实时/历史数据的管理模型,搭建了基于业务需求的场景应用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工艺事件的跟踪分析,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研究结果表明:①罗家寨气田通过PI AF二次组态,搭建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数据孪生模型,实现了数据资产再利用;②通过对多源数据资产的自主整合、计算和分析,形成了覆盖气田采、集、输、净化装置、设备的数字工厂,实现了在办公网进行气田生产监控、预警和异常事件处置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油气生产效率和决策能力,③从方案制订到组织实施,低成本实现了生产数据从生产网向办公网的跨网应用,为数字化转型之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论认为:罗家寨气田在探索应用的基础上,采用自主开发二次组态的低成本方式,为该气田推进“油公司”模式下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数”到“智”的跨越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 AF 数据资产 二次组态 数字化转型 川东北罗家寨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南气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做法及成效
19
作者 付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S2期53-56,共4页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促进学习型企业的建设,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是企业党组织肩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总结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4点做法,即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深入推进学习型党...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促进学习型企业的建设,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是企业党组织肩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总结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4点做法,即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思想建设为先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水平;以调查研究为重点,营造学以致用的学习风气。上述活动的开展使得气矿党建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领导班子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党组织 学习型企业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运动对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4
20
作者 李宗银 姜华 +3 位作者 汪泽成 王铜山 鲁卫华 吕宗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0,共8页
四川盆地所经历的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改造都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此,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该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与富集的控制作用。基于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勘察,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其对储层形成、圈闭改... 四川盆地所经历的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改造都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此,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该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与富集的控制作用。基于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勘察,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其对储层形成、圈闭改造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结果认为:桐湾运动等4次构造运动控制了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过程,其中:①桐湾运动以区域性升降运动为主,桐湾运动Ⅰ幕和Ⅱ幕造就灯影组灯二段、灯四段这2套近地表古岩溶储层的形成且大面积分布;②加里东运动形成了乐山—龙女寺大型古隆起,奠定了震旦系油气富集带形成的构造背景;③海西—印支期,震旦系以整体沉降为主,早期古隆起格局继承性发育,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进入成油高峰期,古隆起区发育大型古油藏;④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运动,四川盆地进入前陆盆地演化阶段,震旦系被深埋,使得古油藏发生原油裂解成气,成为震旦系重要的气源;⑤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是震旦系气藏调整的关键期。结论指出,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勘探潜力大,其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区带,古隆起斜坡带也是值得重视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桐湾运动 加里东运动 海面—印支运动 燕山—喜马拉雅运动 气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