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管道焊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作者 林睿南 熊猛 +1 位作者 于操 杨苓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5,共11页
石油天然气是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基本保障,管道建设与管道安全服役、高效利用是油气储运发展的核心。管道焊接技术直接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安全性能、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成本等,管道焊接技术成为管道工程建设、油气输送研究的重点。通过总... 石油天然气是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基本保障,管道建设与管道安全服役、高效利用是油气储运发展的核心。管道焊接技术直接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安全性能、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成本等,管道焊接技术成为管道工程建设、油气输送研究的重点。通过总结国内外管道焊接技术特点、发展现状和关键设备,分析了在困难段施工时管道焊接的方案,探讨了管道焊接工艺、装备和相关标准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焊接 焊接工艺 焊接设备 焊缝检测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油气长输管道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0
2
作者 刘海峰 胡剑 杨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7-150,共4页
油气长输管道作为一种特殊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等各个行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部分管道在设计、制造、安装及运行管理中的问题逐渐会暴露出来,致使管道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工业生产构成了威胁... 油气长输管道作为一种特殊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等各个行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部分管道在设计、制造、安装及运行管理中的问题逐渐会暴露出来,致使管道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工业生产构成了威胁。如何发现管道缺陷,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确保压力管道安全可靠运行,变过去的不足维护和过剩维护为视情维护,是目前世界各国同行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介绍了当今国内外较为成熟、先进的管道外检测(涂层检测)和管道内检测(智能检测)技术和方法,并结合近年来在油气长输管道开展检测工作取得的一些经验,探讨了国内油气长输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外 行业 趋势 工业生产 发展情况 内检 同行 油气长输管道 管道缺陷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输气站场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施林圆 郑洁 李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输气站场风险评价技术是一门新型的站场管理技术。随着川渝地区经济的发展,天然气输气管网日趋复杂化,气体流量、流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输气站场的工艺流程及设备也随之变化,但许多站场的整改方案却缺乏前瞻性综合分析和理论依据,... 输气站场风险评价技术是一门新型的站场管理技术。随着川渝地区经济的发展,天然气输气管网日趋复杂化,气体流量、流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输气站场的工艺流程及设备也随之变化,但许多站场的整改方案却缺乏前瞻性综合分析和理论依据,导致部分输气站场频繁整改,造成了很大浪费。为此,通过对四川输气站场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输气站场的生产管理中。根据管道风险管理理论的思想,依据有关天然气站场设计、施工验收及消防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输气站场自身设备种类多、工艺复杂、相对独立等特点从而提出了一种主观性的评分系统,建立了一套输气站场风险评价理论体系。据此为管理者提出现场改、扩建合理化建议,指导其投资方向,将站场整改从被动的事后维护转向主动的事前预防,以改善输气站场性能并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理论 站场设计 风险评价 四川 事前预防 投资方向 合理化建议 转向 管道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油气管道最优完整性维护决策(一)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鹏 陈利琼 +1 位作者 侯向秦 施林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9-162,共4页
对管线进行完整性维护是目前管道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油气管线风险评价技术的现状 ,指出目前研究工作的范围和重点 ;介绍了一种处理管线维护资源最优分配的技术———基于风险的管线完整性维护决策优化技术。该方法分为系统... 对管线进行完整性维护是目前管道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油气管线风险评价技术的现状 ,指出目前研究工作的范围和重点 ;介绍了一种处理管线维护资源最优分配的技术———基于风险的管线完整性维护决策优化技术。该方法分为系统排序和决策分析两过程 :系统排序按照完整性维修等级或单位风险降低费用对不同管段进行排序 ;决策分析评估可供选择的维修方式 ,确定每一个目标管段的最优维修方式。建立了管道完整性维护决策的数学模型 ,模型包括五要素 :状态集、决策集、概率分布、后果函数、决策准则与最优值。着重介绍了完整性维护决策优化的效用函数方法 ,包括效用函数的定义、分析原理、多准则效用函数的评估方法、基于效用函数的决策树、效用函数的构成等。还介绍了有限费用的决策优化方法。最后指出定量风险评价以及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 ,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函数 风险 决策优化 费用 技术 决策准则 公司 完整性维护 油气管道 油气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S技术在天然气应急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勇 罗敏 刘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通过分析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调度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管理科学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天然气产、运、销各个环节中的不同工况进行了整理、归纳和总结,同时将调度管理人员在长期... 通过分析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调度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管理科学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天然气产、运、销各个环节中的不同工况进行了整理、归纳和总结,同时将调度管理人员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的、丰富的调度经验,以及调度管理的原则、制度、规律、权重、工作流程等条件充分整合,利用DSS(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和计算机语言,采用案例匹配模式和专家知识推理模式,制定了一套天然气应急调度方案,从而形成了科学、合理、及时的天然气管网应急工况下的调度决策预案,以规范气田、净化厂的安全运行,实现输气管网的合理调配,保证重要用户的有效供给,最大限度地发挥天然气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技术 调度管理 有效供给 DSS 迅速发展 合理调配 最大 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作用下高压输气管道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星 曾祥国 +2 位作者 张雯 张毅 陈华燕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为了发展在输气压力波动下高压输气管道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和探究影响疲劳寿命的动态载荷条件,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压输气管道与天然气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模型,得到高压输气管道在输气压力波动下的动态响应,弯管在曲率最大处出现... 为了发展在输气压力波动下高压输气管道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和探究影响疲劳寿命的动态载荷条件,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压输气管道与天然气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模型,得到高压输气管道在输气压力波动下的动态响应,弯管在曲率最大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管道应力主要取决于输气压力波动,气体流速对管道应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利用MSC.Fatigue软件,将ADINA软件计算获得的疲劳载荷时间历程关系进行雨流计数处理,获得了载荷幅值和均值的频次直方图,采用全寿命法计算获得了对应载荷幅值和均值的线性累计损伤直方图,得到弯管疲劳寿命为1 240次,且疲劳破坏发生在弯管曲率最大处。提供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为高压输气管道的安全控制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气管道 X70管线钢 ADINA 流固耦合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气管道泄漏模型不确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安建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6,共8页
输气管道泄漏模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是影响管道泄漏风险评价不确定的主要原因。为此,在确定起点压力、泄漏孔面积、气体温度和泄漏点距起点距离4项为影响输气管道泄漏速率计算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基础上,考虑多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 输气管道泄漏模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是影响管道泄漏风险评价不确定的主要原因。为此,在确定起点压力、泄漏孔面积、气体温度和泄漏点距起点距离4项为影响输气管道泄漏速率计算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基础上,考虑多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模型计算精度的问题,采用多因素敏感度整体分析方法分别抽取数量为500,1000,2000和3000的样本各3组,研究各不确定性因素对泄漏速率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不同样本量下计算得到的各因素Spearman秩相关系数排序基本一致,说明泄漏孔面积对泄漏速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气体温度,起点压力和泄漏点距起点距离对泄漏速率的影响较小;样本数量为500时得到的不确定性因素Spearman秩相关系数排序与样本数量为1000,2000和3000时得到的不确定性因素Spearman秩相关系数排序趋势相同,说明在现有因素取值区间内,抽样数量大于500时的模型计算结果已具备可靠性,能够满足后续风险分析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泄漏模型 不确定性因素 敏感性整体分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输气南干线管网优化运行
8
作者 胡梅 梁平 +1 位作者 唐柯 黄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9-121,共3页
四川输气南干线凭借发达的管输系统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的以四川天然气化工厂、四川泸天化集团、云南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重点工业用户供气,目前最大日输气量达1000×104m3。为此,... 四川输气南干线凭借发达的管输系统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的以四川天然气化工厂、四川泸天化集团、云南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重点工业用户供气,目前最大日输气量达1000×104m3。为此,针对四川输气南干线管网扩建形成复线输送后管网运行的复杂状况,通过对南干线总厂至纳溪段管网组成特点及用户用气特点的分析,在比较不同的运行方式的基础上,选择了不同工况下的最优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天然气储运设施的能力,提高了管输效率,有效地克服了管网运行中的矛盾,同时对即将建设的北二环的运行也有一定的借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气田 输气干线 运行方式 比较 最优化 运行 效率 优化运行 输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二次增压时机及增压方案优选 被引量:13
9
作者 万伟 练章华 +2 位作者 彭星煜 刘力升 刘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大牛地气田不断开发导致首站集中增压已不能满足气田开发的需要,同时在一期首站集中增压的基础上已经有约40%的气井压力接近管网压力,因此急需采取二次增压集输工艺。通过对气井油压的变化规律分析,确定二次增压的增压时机,并针对气田... 大牛地气田不断开发导致首站集中增压已不能满足气田开发的需要,同时在一期首站集中增压的基础上已经有约40%的气井压力接近管网压力,因此急需采取二次增压集输工艺。通过对气井油压的变化规律分析,确定二次增压的增压时机,并针对气田特点提出4种二次增压集输模式:(1)单井增压方案;(2)集气站分散增压方案;(3)区域集中增压方案;(4)区域集中增压+集气站分散增压方案。并从技术经济角度对4种模式进行对比优选,最终结果表明,区域增压+集气站分散增压方案既能满足管网外输的要求,又能保证经济效益,是二次增压方案中最合理的一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废弃压力 增压时机 管网模拟 增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阻抗法的油液在线监测传感器应用特性研究
10
作者 刘明磊 王志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大型机械装备润滑系统油况的在线监测是润滑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之一,难点在于准确监测水分异常和润滑油老化失效临界点。根据油液老化过程缓慢且复杂、各种因素导致润滑油阻抗值变化的特性,研究基于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的油况传感器;通过... 大型机械装备润滑系统油况的在线监测是润滑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之一,难点在于准确监测水分异常和润滑油老化失效临界点。根据油液老化过程缓慢且复杂、各种因素导致润滑油阻抗值变化的特性,研究基于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的油况传感器;通过连续在线监测不同润滑油状态下传感器的体相阻抗、界面阻抗和高频阻抗的变化趋势,发现体相阻抗、界面阻抗和高频阻抗的数据趋势可以用来判断油的状况,具体表现为润滑油状态影响传感器体相阻抗数值和界面阻抗数值,添加剂状态影响界面阻抗数值;油液使用时间越长,老化程度越高,体相阻抗值越高;污染物和分解产物影响高频阻抗数值。介绍油液状态传感器的实现原理,通过实验和工程论证油液状态传感器监测水分和润滑油老化失效临界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电化学阻抗谱油液传感器能区分不同油液状态,能准确监测润滑系统水分异常和老化失效临界点,为设备润滑安全运维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谱 油液状态传感器 水分异常 老化失效临界点 设备润滑安全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CNG汽车加气站安全评价模型 被引量:20
11
作者 苏欣 袁宗明 +2 位作者 胡安鑫 张鹏 唐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城市CNG站的安全状况和国家财产、站场员工以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紧密相关,因而对CNG站的安全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一种评价CNG站安全现状的新模型:即用改进层次分... 城市CNG站的安全状况和国家财产、站场员工以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紧密相关,因而对CNG站的安全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一种评价CNG站安全现状的新模型:即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CNG站安全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其权重,用模糊综合评判对CNG站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考虑了影响CNG站安全的16个主要因素,建立了CNG站安全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对安全现状建立了“优、良、中、及格、差”5个评价等级。从评价实例可以看出,此模型有实用价值,能为CNG站管理者提供新的评价方法,从而提高CNG站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压缩天然气 加气站 安全 评价 因素 模型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发展情况及建议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敏 马学峰 +3 位作者 刘军 罗军 何衍 王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7-110,共4页
20世纪60年代开始,管道工业进入了持续发展时期,储运研究领域的各项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油气管道向着大口径、高压力、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管道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被不断用于新管道建设和对老... 20世纪60年代开始,管道工业进入了持续发展时期,储运研究领域的各项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油气管道向着大口径、高压力、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管道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被不断用于新管道建设和对老管道的改造当中,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文章通过分析川渝地区净化气干线管网现状及建设趋势,总结了近年来川渝管道工程在SCADA控制技术、在役管道完整性评价、高钢级管道钢的应用、新型防腐材料的应用等科研、工程实施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进而对未来几年川渝天然气工程建设在管网系统水力模拟适应性分析、天然气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干燥技术、管道内防腐技术等的科研、工程实施方面的发展方向及对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重庆市 天然气 管道工程 科学研究 工程 实施 现状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颖杰 刘阳 +2 位作者 徐婧源 邓传光 袁和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2,共7页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页岩储层潜力,提高水平井勘探开发效果,研究应用了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包括:在深化页岩储层认识和准确预测"甜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根据三维地质模型提取的地层参数进行井眼轨...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页岩储层潜力,提高水平井勘探开发效果,研究应用了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包括:在深化页岩储层认识和准确预测"甜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根据三维地质模型提取的地层参数进行井眼轨道优化设计;采用储层预测技术,落实目的层微构造变化,从而为水平段井眼轨迹预测提供地质依据;采用地质目标跟踪及轨迹调整技术,准确预测井底钻头位置,估算真实地层倾角并实时修正地质模型,确保井眼在储层中合理位置延伸。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在四川盆地NH2-4井进行了应用,确定水平段位置距优质页岩底界35.00m,校正真实地层倾角为6.48°,实时修正地质模型并调整井眼轨道设计参数,实现优质储层钻遇率94.5%。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为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实用可行的集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地质模型 井眼轨迹 导向钻井 一体化 NH2-4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夯击载荷作用下埋地管道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传军 张瀚 +1 位作者 张杰 李翔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67,共7页
为研究地基强夯作业中夯击载荷对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了夯锤-管道-围土耦合三维模型,分析了夯击过程中管道截面变形及所受冲击力变化规律,研究了管道壁厚、夯击速度、夯锤体积对管道应力、应变及变形的影响规律... 为研究地基强夯作业中夯击载荷对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了夯锤-管道-围土耦合三维模型,分析了夯击过程中管道截面变形及所受冲击力变化规律,研究了管道壁厚、夯击速度、夯锤体积对管道应力、应变及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夯击载荷下的管道所受冲击力为脉冲型,且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为0,最大冲击力随管道壁厚、夯击速度、夯锤体积增大而增大;管道最大等效应力、高应力范围及最大等效塑性应变随壁厚增加而减小,但随夯击速度或夯锤体积增大而增大;随着夯击速度、夯锤体积增大,管道截面变形率(椭圆度或凹陷率)逐渐增大,但其随壁厚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夯击载荷 冲击力 等效应力 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混输管线截面含液率计算方法选择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友波 李长俊 +1 位作者 杨静 田雅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87,共5页
在众多的截面含液率计算方法中,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适用范围。文中叙述了10种截面含液率相关式,根据实验数据评价结果,选出了五种较好模型再用石南油田生产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M inam i-B rillⅠ、M ina-m i-B rillⅡ、Lockh... 在众多的截面含液率计算方法中,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适用范围。文中叙述了10种截面含液率相关式,根据实验数据评价结果,选出了五种较好模型再用石南油田生产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M inam i-B rillⅠ、M ina-m i-B rillⅡ、Lockhart-M artinelli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误差较小,推荐采用这3个公式作为石南油田截面含液率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 截面含液率 相关式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管道检测的角度,分析涂层失效的原因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海峰 周方勤 +1 位作者 刘永康 安贵林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3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首先阐明涂层对管道保护的重要作用 ,综述了目前长输管道涂层现状及常用涂层材料的特点 ,通过近几年来对数千公里管道的不同类型涂层检测、评价 ,总结出涂层失效的主要形式 ,从管道周围介质的腐蚀性、环境及涂层施工等方面 ,分析了... 本文首先阐明涂层对管道保护的重要作用 ,综述了目前长输管道涂层现状及常用涂层材料的特点 ,通过近几年来对数千公里管道的不同类型涂层检测、评价 ,总结出涂层失效的主要形式 ,从管道周围介质的腐蚀性、环境及涂层施工等方面 ,分析了外界条件与涂层失效的关系 ,以及导致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目前长输管道涂层失效的形式主要有 :涂层的剥离、龟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 长输管道 涂层失效 原因 防腐 石油工业 化学工业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吸收法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思家 刘鸿 +2 位作者 杨雅冰 蔡黎 徐微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88,共8页
针对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紫外吸收法目前还缺乏国家标准的问题,在不同机构开展该原理仪器的一系列比对测试研究,采用GB/T 6683—1997《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对数据处理,获得紫外吸收法测定硫化氢含量的重复性和再现... 针对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紫外吸收法目前还缺乏国家标准的问题,在不同机构开展该原理仪器的一系列比对测试研究,采用GB/T 6683—1997《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对数据处理,获得紫外吸收法测定硫化氢含量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要求,明确了该检测方法的结果判定依据,为编制该方法的国家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中还采用了与碘量法进行比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场工况条件下,相对人工化学滴定的方法而言,紫外吸收法通过仪器可以将更多的影响因素控制在较低的随机水平上,检测结果显得更加稳定和可控。另外,通过7个月的持续稳定性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的测试稳定性表现极好,具备在线监测管输气硫化氢含量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紫外吸收法 硫化氢 再现性 重复性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净化气干线管网的发展趋势及科研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学峰 罗敏 刘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根据川渝地区天然气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分析川渝天然气管网复杂、多变的特性,提出了一系列的科研规划与设计方案,以达到改进现有的输送模式,向外发展天然气管线,提高管网输送、调配能力的目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智能检测,实施优化运行管... 根据川渝地区天然气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分析川渝天然气管网复杂、多变的特性,提出了一系列的科研规划与设计方案,以达到改进现有的输送模式,向外发展天然气管线,提高管网输送、调配能力的目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智能检测,实施优化运行管理,提高部分管线的输送能力;采用储气库等调峰手段,提高管网调配能力;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输配气站场的全面自动化;加强管道防护工作,提高管道的综合防护能力;提高贸易计量的整体水平,确保天然气计量准确度;不断向外扩展并与"西气东输"管网连接,实现川气出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趋势 对策 战略目标 贸易 能力 “西气东输” 科研规划 天然气计量 储气库 管道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套筒角焊缝力学性能模拟实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成志强 胡聪 +2 位作者 段金伟 吕志伟 杨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18,共8页
X80钢管道的环焊缝缺陷一般采用B型套筒补强的方法。为了进行B型套筒角焊缝力学性能模拟实验,并探究超声冲击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多组X80钢材质的品字形角焊缝试件,用以模拟补强管道的拉伸、弯曲、低周疲劳工况。采用万能实验机和... X80钢管道的环焊缝缺陷一般采用B型套筒补强的方法。为了进行B型套筒角焊缝力学性能模拟实验,并探究超声冲击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多组X80钢材质的品字形角焊缝试件,用以模拟补强管道的拉伸、弯曲、低周疲劳工况。采用万能实验机和疲劳实验机,测得超声冲击处理前后试件的最大拉伸力、最大弯曲载荷和拉伸力循环次数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角焊缝,对B型套筒结构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疲劳强度基本没有影响;在管道环焊缝完全开裂的极端情况下,B型套筒角焊缝能承受的极限弯矩约为管道母材的69%。实验结果可为确定B型套筒的适用条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钢 B型套筒 角焊缝 超声冲击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钢管热缩套补口材料现场应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海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通过对埋地钢管热缩套补口材料的现场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腐蚀发生的原因,探讨了改进钢管热缩套补口施工工艺和优化补口结构的方法。
关键词 热缩套补口 结构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