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管道漏磁数据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帅 秦林 +6 位作者 林冬 高健 刘畅 李潮浪 付凌迪 刘永良 付国华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漏磁法是最稳定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之一,用于评估油气管道的健康状况。从通道基线校正、异常值判别、数据缺口的恢复和滤波四个方面阐述了漏磁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漏磁数据缺陷的峰谷值等显性特征,总结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下缺... 漏磁法是最稳定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之一,用于评估油气管道的健康状况。从通道基线校正、异常值判别、数据缺口的恢复和滤波四个方面阐述了漏磁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漏磁数据缺陷的峰谷值等显性特征,总结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下缺陷信号的本质特征;介绍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和形态学等方法构建缺陷反演模型。最后,从数据预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两方面展望了漏磁信号处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漏磁检测 数据处理 缺陷识别 缺陷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凝析油气井泡沫排液用起泡剂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雅溪 王尧 +2 位作者 李小可 陈大钧 熊颖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4-547,共4页
针对高合凝析油气井泡沫排液困难,以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合成了一种长链烷基氧化胺OA,引入少量与其有协同增效作用的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形成抗凝析油起泡剂主剂zJ。再与多种稳定泡沫物质复配,得到一种... 针对高合凝析油气井泡沫排液困难,以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合成了一种长链烷基氧化胺OA,引入少量与其有协同增效作用的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形成抗凝析油起泡剂主剂zJ。再与多种稳定泡沫物质复配,得到一种高抗凝析油的复配起泡剂,配方为:2%ZJ+0.04%NaOH+0.03%瓜尔胶。zJ在高凝析油条件下(50%-70%)的泡沫排液性能明显优于常用起泡剂uT_11c。70℃下,凝析油含量为70%时,zJ的起泡能力(初始泡沫高度)为13.7cm,泡沫稳定性(3min后的泡沫高度)为9.8cm,携液能力为12mL/15rain。复配后的起泡能力为15.4cm,泡沫稳定性为11.8cnl,携液能力为60mL/15min。抗温可达90℃,抗盐可达8%。在川渝地区五宝场凝析气藏两口高含凝析油(大于50%)积液气井中成功运用,使两口间歇生产井恢复了连续生产,产气量提高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凝析油 气井 泡沫排液 起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岩屑化学清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蒋国斌 向启贵 +1 位作者 胡金燕 赵靓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206,共5页
在剖析油基岩屑化学清洗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微乳液、纳米乳液这3种清洗剂的应用效果,同时介绍了物理-化学清洗、化学清洗-生物处理、物理-化学清洗-生物处理这3种化学清洗复合处理技术处理油基岩屑的研究现状。指出... 在剖析油基岩屑化学清洗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微乳液、纳米乳液这3种清洗剂的应用效果,同时介绍了物理-化学清洗、化学清洗-生物处理、物理-化学清洗-生物处理这3种化学清洗复合处理技术处理油基岩屑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油基岩屑化学清洗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攻关方向,可为油基岩屑处理提供基础支撑及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岩屑 化学清洗 机理 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返排液高效回用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杰 李静 +1 位作者 林冬 赵成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5-184,共10页
系统分析了四川地区不同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水质情况,明确了返排液中超出回用水质标准的关键指标,通过室内实验系统研究不同工艺对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效果,提出了能适应不同水质返排液的回用处理技术,并在现场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返... 系统分析了四川地区不同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水质情况,明确了返排液中超出回用水质标准的关键指标,通过室内实验系统研究不同工艺对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效果,提出了能适应不同水质返排液的回用处理技术,并在现场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返排液经软化-混凝-絮凝-杀菌处理后出水达到回用水质标准,其最优条件为:升高pH至10,混凝剂投加量(Y_(1))满足Y_(1)=0.46X_(1)+39(X_(1)为混凝前悬浮物浓度),絮凝剂投加量(Y_(2))满足Y_(2)=0.0041X_(2)-0.9(X_(2)为絮凝前悬浮物浓度),杀菌剂投加量、杀菌pH和时间分别为200 mg/L、6和30 min。根据最优条件制造了能自动加药的回用处理装置。应用结果表明,自动加药处理出水水质比手动加药的出水水质更优且能达到回用水质标准,其药剂费比手动加药低35%,自动加药处理出水配成的滑溜水性能优于原水及手动加药处理出水配成的滑溜水性能,且能达到滑溜水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返排液 回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RAM的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设计期关键风险因素辨识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静 孙明炬 +4 位作者 金作良 胡瑾秋 陈怡玥 韩林序 吴明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设计工作围绕运营阶段的功能实现与建设阶段的相应改增建任务开展,前期的储气库设计偏差可能会对储气库建设乃至投产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主要用于分析扰动在系统中的传播路径。由于储气库设...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设计工作围绕运营阶段的功能实现与建设阶段的相应改增建任务开展,前期的储气库设计偏差可能会对储气库建设乃至投产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主要用于分析扰动在系统中的传播路径。由于储气库设计期需要综合的信息繁多、跨度广泛,为考虑在复杂网络中各功能模块的影响力,首先针对储气库设计期功能的特点提出一种考虑功能模块中心性的系统功能共振分析方法(C-FRAM),然后以重庆相国寺储气库为例开展案例分析,最后提出对设计期储气库的规模部署与下游供应调峰需求、地质实施方案、老井利用等方面的建议。结果表明:引入功能模块系统中心性有助于修正储气库设计期关键风险因素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地下储气库 设计阶段 风险因素辨识 功能共振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泵泵头体内腔锥面处裂纹扩展研究
6
作者 闵思力 李斌 +3 位作者 于富盛 苏明 刘晨磊 王军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7-244,共8页
为探究140 MPa高压压裂泵泵头体内腔锥面处裂纹扩展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和FE-Safe疲劳分析软件对泵头体锥面安全性及裂纹扩展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利用效应面法对泵头体锥面剩余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现有设计下,泵... 为探究140 MPa高压压裂泵泵头体内腔锥面处裂纹扩展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和FE-Safe疲劳分析软件对泵头体锥面安全性及裂纹扩展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利用效应面法对泵头体锥面剩余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现有设计下,泵头体在承压140 MPa后满足材料强度要求,但内腔锥面处安全系数小于0.75,属于易引发疲劳裂纹扩展的危险区域;锥面处的裂纹属于张开型裂纹,在扩展的过程中,裂纹面形状系数稳定在1.1,裂纹面形状不受初始裂纹形状影响;在标准工况下,插入0.4 mm×0.2 mm的微裂纹,泵头体的剩余寿命为2.04×10^(5)次;经过效应面法分析,剩余寿命的影响因素权重排序为:应力比>锥角>过盈量,并得出考虑3个因素的剩余寿命计算公式(140 MPa工作压力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压裂泵 裂纹扩展 剩余寿命 效应面法 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储罐重质沉积物超声波空化微射流清洗实验及数值模拟
7
作者 贾文龙 肖欢 +3 位作者 冷翔宇 黄巧竞 刘程玮 吴瑕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8-1296,共9页
针对原油重质沉积物超声波空化微射流清洗作用机理不明确、微射流对沉积物的冲击作用缺乏定量表征等问题,建立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冲击清洗重质沉积物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对沉积物的清洗机理及规律。结... 针对原油重质沉积物超声波空化微射流清洗作用机理不明确、微射流对沉积物的冲击作用缺乏定量表征等问题,建立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冲击清洗重质沉积物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对沉积物的清洗机理及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存在高度随机性,导致沉积物表面形成大量不均匀凹坑,凹坑直径近似呈GEVⅡ分布;沉积物内部及壁面黏结处出现扩展性裂纹,促使沉积物剥离;沉积物表面凹坑直径和深度与超声波声压呈线性增大规律,超声波对凹坑深度的影响大于直径的影响。超声波功率从100 W增大到300 W,声压从100 kPa增加至200 kPa,超声波作用60 s,实验得到凹坑平均直径从6.10μm增大至7.38μm,平均深度从1.18μm增加至3.46μm;数值仿真计算凹坑直径从9.60μm增大至9.80μm,平均深度从1.42μm增加至3.8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沉积物 超声波 空化 微射流 清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响函数的螺栓结合部法向刚度辨识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董冠华 殷国富 +2 位作者 胡晓兵 孙明楠 胡腾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3-188,共6页
机械结合部对于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动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正确辨识是建立其准确动力学模型的前提。为准确获取螺栓接合部的法向刚度,采用理论推导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基于频响函数法对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辨识... 机械结合部对于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动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正确辨识是建立其准确动力学模型的前提。为准确获取螺栓接合部的法向刚度,采用理论推导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基于频响函数法对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辨识与等效方法进行研究;定义了实验数据灵敏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灵敏度实现了对实验数据的筛选,提取了有利数据和抑制了不利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辨识公式的矛盾方程,并基于最小二乘思想求得方程的确定解,获得了结合部动力学的等效参数。最后,通过LMS噪声、振动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提高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辨识和等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响函数 螺栓结合部 法向刚度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唐雨 何沫 刘畅 《压力容器》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高压天然气管道轴向长程撕裂破坏是其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现有的止裂预测模型应用于高强度天然气管道止裂分析时,往往需进行适当的修正。全尺寸爆破试验是获取修正因子的有效方法,但是试验成本较高。研究夏比冲击功中启裂能和扩展能的比... 高压天然气管道轴向长程撕裂破坏是其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现有的止裂预测模型应用于高强度天然气管道止裂分析时,往往需进行适当的修正。全尺寸爆破试验是获取修正因子的有效方法,但是试验成本较高。研究夏比冲击功中启裂能和扩展能的比例分配,分析其与修正因子间的内禀关系,有利于管道止裂韧性的预测。采用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对X80管线钢环向夏比冲击试件进行测试分析,通过柔度变化率方法对试件启裂过程开展相关研究,对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与修正因子间内禀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表明,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可对夏比冲击过程中载荷、位移等信息进行跟踪;柔度变化率方法可分析试件启裂过程,二者结合有利于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的比重分析。X80管线钢环向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得到的修正因子与全尺寸爆破得到的修正因子接近,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裂 修正因子 仪器化夏比冲击 能量分配 柔度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输管道再启动过程油水两相流型演变与压降变化特性
10
作者 尹晓云 李静 +5 位作者 申俊 刘力华 赵梓涵 朱祯 敬加强 KARIMOV Rinat M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针对稠油水环输送管线因水环失稳破坏需重新启动的问题,基于自行搭建的室内小型再启动环道模拟试验系统,以4种普通稠油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恒定水流速度条件下停输管道再启动过程中的流型演变特征与压降变化特性,分析了持油率H_o、油... 针对稠油水环输送管线因水环失稳破坏需重新启动的问题,基于自行搭建的室内小型再启动环道模拟试验系统,以4种普通稠油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恒定水流速度条件下停输管道再启动过程中的流型演变特征与压降变化特性,分析了持油率H_o、油品黏度μ_o、停输时间t_(st)及恒定水流速度U_(cl)对再启动行为特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再启动过程各阶段特征的剖析,建立了再启动压降随时间变化的指数衰减模型。结果表明,以恒定流量再启动过程中,流型演变主要经历水流剪切剥离油层、油滴/油块运移扩散与粘附管壁成膜、油膜脱附4个阶段;压降存在初始峰值且随时间变化,可分为衰减和平衡2个阶段;再启动压降随时间变化的模型预测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较好,其拟合优度值均接近1;在测试范围(H_(o)=0.26~0.76,μ_(o)=1.055 3~3.02 Pa·s,t_(st)=0.5~1.0 h,U_(cl)=0.25~1.01 m/s)内,再启动最大压降随持油率、油品黏度、停输时间及恒定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达30.38 k Pa;再启动时间随持油率、油品黏度和停输时间的增大而增长,但随恒定水流速度的增加而减短,最长为3 616.78 s。研究可为停输管线制定合理的重新启动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环 再启动特性 再启动压降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叶栅轴向间距对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水力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苏明 赖兵 +4 位作者 叶开清 曾鹏升 岳添漆 陶兆勇 王家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37,共7页
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超低水头水资源条件下发电的液力透平装置,其导叶与转轮轴向间距对其水力性能有重要影响。以某型号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轴向间距能量转换特性、内部流动特性以及涡结构等方... 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超低水头水资源条件下发电的液力透平装置,其导叶与转轮轴向间距对其水力性能有重要影响。以某型号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轴向间距能量转换特性、内部流动特性以及涡结构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流量工况下导叶与转轮轴向间距对透平的水头、功率和效率影响均较小,偏工况时对透平效率影响较大。轴向间距为60.2 mm时,湍动能耗散较小,流道对通道涡和叶顶泄漏涡抑制效果较好。该研究内容为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轴向间距 能量转换 内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I的输气站场分离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明 姚安林 +3 位作者 叶冲 康乐 兰国冠 唐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20-126,共7页
通过对输气站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与RBI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采用RBI技术对输气站场的分离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输气站场分离器的失效机理和运行环境,对其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输气站场分离器RBI风险评估流... 通过对输气站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与RBI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采用RBI技术对输气站场的分离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输气站场分离器的失效机理和运行环境,对其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输气站场分离器RBI风险评估流程。然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验证了基于RBI的风险评估方法在输气站场分离器风险评估中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分离器的优化检验策略。本研究为输气站场设备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站场 静设备 RBI 风险评估 检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地下盐岩储气库注采运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井宏 周军 +2 位作者 胡承强 黄薪宇 梁光川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8-867,共10页
在地下盐岩储气库注采运行过程中,因腔内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地层压力和热应力变化,会影响腔体围岩的稳定,从而影响整个储气库的稳定性。为探究热力耦合条件下地下盐岩储气库运行的稳定性,建立了储气库腔体温度和压力计算模型,... 在地下盐岩储气库注采运行过程中,因腔内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地层压力和热应力变化,会影响腔体围岩的稳定,从而影响整个储气库的稳定性。为探究热力耦合条件下地下盐岩储气库运行的稳定性,建立了储气库腔体温度和压力计算模型,对不同注采速率和注采时间的腔体温度和压力进行计算,将计算值作为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运用FLAC 3D软件模拟注采过程中的腔体稳定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如果只考虑压力的影响(压力作用),则腔体在注采过程中只发生剪切损伤;如果同时考虑压力和温度影响(热力耦合作用),则腔体在注气过程中会产生剪切损伤,在采气过程中会产生拉张损伤、剪切损伤和膨胀损伤。研究成果对地下盐岩储气库运行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数值模拟 热力耦合 腔体损伤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点源函数论证压裂水平井技术极限井距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嵘 张燃 邓元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39,52,127,共5页
Y151井区准备大规模开展水平井压裂施工,为准确评价Y151井区块水平井缝网压裂的适应性,有必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工作。通过点源函数建立的水平井、缝网压裂水平井地层压力分布函数,建立缝网压裂水平井有效压力驱替系统,确定压裂井-水平... Y151井区准备大规模开展水平井压裂施工,为准确评价Y151井区块水平井缝网压裂的适应性,有必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工作。通过点源函数建立的水平井、缝网压裂水平井地层压力分布函数,建立缝网压裂水平井有效压力驱替系统,确定压裂井-水平井联布和压裂井-缝网压裂水平井联布的最小压力梯度和井半距的函数关系,并根据工区启动压力梯度计算对应的技术极限技术井距。研究表明,Y151井区有效驱替系统最小压力梯度和井半距成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根据工区启动压力梯度可计算不同井形联布的技术极限技术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网压裂 水平井 地层压力分布 技术极限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化催渗离子渗氮及渗层性能研究
15
作者 孙玉伟 崔立超 +1 位作者 孙永兴 杨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59-161,164,共4页
采用阶段性通入含氮气氛的方法,探究净化处理对N80钢离子渗氮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分析离子渗氮层。结果表明:净化处理对离子渗氮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净化处理的催渗作用随着净化时间的延长和净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采用阶段性通入含氮气氛的方法,探究净化处理对N80钢离子渗氮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分析离子渗氮层。结果表明:净化处理对离子渗氮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净化处理的催渗作用随着净化时间的延长和净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处理时间过久或温度过高,起不到催渗作用,反而造成金属表面脱碳,影响离子渗氮效果。净化处理20 min后550℃离子渗氮6 h,渗氮层厚度约0.55 mm,比未经净化处理的离子渗氮层厚约0.2 mm,且渗氮层硬度梯度减小,韧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处理 离子渗氮 硬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源南油田直井缝网压裂技术政策论证
16
作者 张燃 李林锴 +1 位作者 漆麟 罗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29-35,共7页
致密油藏主要开发方式为缝网压裂,缝网压裂与常规压裂相比,其可行性和施工规模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缝网压裂技术政策的论证迫在眉睫。从岩石矿物成分、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压裂液及施工工艺等角度分析肇源南油田缝网压裂的... 致密油藏主要开发方式为缝网压裂,缝网压裂与常规压裂相比,其可行性和施工规模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缝网压裂技术政策的论证迫在眉睫。从岩石矿物成分、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压裂液及施工工艺等角度分析肇源南油田缝网压裂的可行性,通过Lord Kelvin点源函数分析直井底压力分布函数,进行直井与压裂井有效驱替系统论证。通过与启动压力梯度对比,确定了直井、压裂井的极限井距。论证肇源南直井缝网压裂规模,确定肇源南油田直井缝网横向波及宽度在60 m左右,单段施工规模必须大于1 500 m^3才能获得较好的改造效果。研究结果为缝网压裂在肇源南油田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网压裂 极限井距 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开采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要点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波 文静 +3 位作者 刘润昌 李烨楠 徐炳科 江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56-460,共5页
天然气开采过程会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若管控不当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威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是提升企业生态环保管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阐述了天然气钻井、采气、集输、净化等过程的... 天然气开采过程会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若管控不当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威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是提升企业生态环保管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阐述了天然气钻井、采气、集输、净化等过程的产污环节,并结合环保管理的要素提出了天然气开采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内容,主要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排污许可执行、建设项目环评与"三同时"合规管理、环境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清洁生产与温室气体管控、污染防治、环保培训与统计等。根据天然气开采行业特点,归纳总结了"查"、"看"、"问"、"听"、"演"、"测"、"考"、"录"的监督方法建议,提出了以标准化监督结合智能化与信息化监督,并以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和多级监督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开采 生态环境保护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对高黏油-水环状流流动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尹晓云 李静 +5 位作者 林冬 胡金燕 张良 敬加强 KARIMOV Rinat M 孙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7-1166,共10页
针对稠油水环输送的水环流动改进问题,提出稠油流动边界层在聚丙烯酰胺(PAM)水环作用下的模拟实验方法,基于自主研发设计的室内油-水两相流可视化环道实验装置,采用500#白油模拟旅大稠油,实验研究了稠油-水环状流外环水相中添加PAM前后... 针对稠油水环输送的水环流动改进问题,提出稠油流动边界层在聚丙烯酰胺(PAM)水环作用下的模拟实验方法,基于自主研发设计的室内油-水两相流可视化环道实验装置,采用500#白油模拟旅大稠油,实验研究了稠油-水环状流外环水相中添加PAM前后的流型特征与阻力特性,评价了PAM对水环润滑的协同减阻效果,分析了PAM对水环流动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M对稠油-水环状流的流型特征与阻力特性均有显著影响,使环状流的分布区域缩小,其缩减区域转变为分层流和塞状流,当其为分层流时减阻作用丧失;当油相表观流速为0.23~0.90m/s时,PAM减阻率随含水率增加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在测试范围内最高达35%。研究结果可为稠油水环输送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也可为稠油管输流动改进提供新理念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油水环状流 流型转变 压力梯度 减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GA-BP模型的页岩气集输管道的内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逸轩 彭星煜 +1 位作者 耿月华 王思汗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针对页岩气集输管道的内腐蚀,提出了一种基于KPCA-GA-BP组合模型的腐蚀速率预测算法。以某条页岩气集输管道的检测结果作为训练数据,运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运用遗传算法(GA)优化了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的初始值,运用核主... 针对页岩气集输管道的内腐蚀,提出了一种基于KPCA-GA-BP组合模型的腐蚀速率预测算法。以某条页岩气集输管道的检测结果作为训练数据,运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运用遗传算法(GA)优化了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的初始值,运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对数据进行了降维,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所建模型对另一条相邻管道进行预测并开挖验证。结果表明:选择TRAINGDM作为训练函数,隐含层节点为(8,1),遗传算法进化数为50,种群规模为100,交叉概率为0.3,变异概率为0.2,运用KPCA将数据从7维降为4维后,此模型的均方误差最低为0.12,当该模型用于相邻管道的预测时,均方误差为0.14。运用KPCAGA-BP模型,对页岩气集输管道内腐蚀速率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此模型可用于辅助指导现场内腐蚀直接评价等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集输管道 内腐蚀速率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 均方误差(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算法的天然气脱硫单元能耗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晓云 李佳亿 +5 位作者 文明 岳添漆 游香杨 董栖君 黄征宇 李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2-337,共6页
针对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单元能耗较高的问题,对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单元能耗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基于ASPEN HYSYS软件,建立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单元数值模拟模型,利用现场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了胺液循环量、贫胺液进料温度... 针对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单元能耗较高的问题,对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单元能耗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基于ASPEN HYSYS软件,建立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单元数值模拟模型,利用现场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了胺液循环量、贫胺液进料温度及原料气温度对能耗的影响最大,将其作为优化参数建立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单元能耗最优化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及GA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经BP神经网络及GA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算法进行优化后,胺液循环量、贫胺液进料温度及原料气温度3个运行参数均得到了优化,将优化后的运行参数运用于现场实际生产后,工艺总能耗由10614.99 kW下降至8297.59 kW,能耗降低了2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硫 GA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能耗优化 HYSYS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