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西南部茅口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2
1
作者 田景春 郭维 +1 位作者 黄平辉 林小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共8页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西南部茅口组的岩性特征及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茅口组为台内浅滩和开阔海微相环境,并可划分出3个沉积旋回,代表了茅口期的3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其中第二沉积旋...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西南部茅口组的岩性特征及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茅口组为台内浅滩和开阔海微相环境,并可划分出3个沉积旋回,代表了茅口期的3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其中第二沉积旋回——海平面下降阶段为最重要的成滩期,这一时期浅滩广泛发育亮晶生屑灰岩,局部高地发育白云岩,经后期东吴运动改造,有望成为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特征的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南部 中二叠统 茅口组 岩相古地理 沉积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划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89
2
作者 张健 李国辉 +3 位作者 谢继容 邱健 魏小薇 唐大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对比长期存在混乱,给盆地整体评价带来困难。通过岩石地层、地震地层、事件地层及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等多种方法讨论了须家河组与香溪群各岩性段的对比关系,得出了全盆地上三叠统的对比关系;指出须四段底可近似看成等时界...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对比长期存在混乱,给盆地整体评价带来困难。通过岩石地层、地震地层、事件地层及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等多种方法讨论了须家河组与香溪群各岩性段的对比关系,得出了全盆地上三叠统的对比关系;指出须四段底可近似看成等时界面;须家河组下部地层自西向东、向南逐层超覆在雷口坡组之上,上部地层在盆地西北部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剥蚀层位渐次变老。文章建议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废除“香溪群”,统一使用“须家河组”,以利于对全盆地上三叠统进行油气资源整体评价与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旋回地层 事件地层 地震地层 岩石地层 对比 晚三叠世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发现及气藏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沈平 赵佐安 +1 位作者 曾云贤 杨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阐述了川东北地区从1963年石油沟构造巴3井首次在飞一段钻获天然气开始,到福成寨、板东、黄草峡构造上相继发现飞仙关组气藏,渡口河构造的渡1井在飞仙关组钻遇孔隙型白云岩,获天然气流,罗家寨、铁山坡、金珠坪等一批飞仙关组鲕滩整装气... 阐述了川东北地区从1963年石油沟构造巴3井首次在飞一段钻获天然气开始,到福成寨、板东、黄草峡构造上相继发现飞仙关组气藏,渡口河构造的渡1井在飞仙关组钻遇孔隙型白云岩,获天然气流,罗家寨、铁山坡、金珠坪等一批飞仙关组鲕滩整装气藏的勘探历程。分析了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烃源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指出飞仙关组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上二叠统及飞仙关组自身为其主要烃源;其储集岩类型主要为鲕粒云岩和溶孔鲕粒灰岩两大类。评价预测了储层发育有利区带。分析了气藏的形成过程,认为可划分为古油藏阶段、大气藏阶段、古气藏调整定型阶段等三个阶段。从地质构造、沉积相分布、圈闭要素等角度剖析了罗家寨等构造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形成机理和气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仙关组 鲕滩储层 气藏特征 成藏分析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新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绪全 赵佐安 +1 位作者 唐雪萍 梁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32-34,113-11,共6页
常规测井在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如高阻(低矿化度)水层、低阻油气层方面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目前偶极子横波成像测井(DSI)可以获得可靠的纵波、横波时差和纵波能量等地层信息。当地层含气饱和度增大... 常规测井在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如高阻(低矿化度)水层、低阻油气层方面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目前偶极子横波成像测井(DSI)可以获得可靠的纵波、横波时差和纵波能量等地层信息。当地层含气饱和度增大时,纵波时差增大,横波时差保持不变,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减小,纵波能量及孔隙流体体积模量减小。通过计算干岩石骨架和湿岩石的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与测量值相比较,如果储层完全为气所饱和,则纵波时差曲线值与测井曲线值有差异;如果储层完全为液体(水或油)所饱和,则湿时差曲线与测井曲线基本重合。利用上述技术方法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流体性质,较常规测井有了显著的进步,准确性更高。近年来在四川复杂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实践证实,上述流体性质识别新技术是可行的,较其它测井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极子横波成像测井 碳酸盐岩 储集层 纵波 横波 速度比 流体 体积模量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主控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余娜 姜楠 +2 位作者 刘宏 罗冰 赵路子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3期278-283,共6页
根据岩心、物性、压汞、薄片等资料,对川东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飞仙关组鲕粒储集岩以鲕粒云岩和鲕粒灰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鲕滩储层基本属于中... 根据岩心、物性、压汞、薄片等资料,对川东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飞仙关组鲕粒储集岩以鲕粒云岩和鲕粒灰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鲕滩储层基本属于中孔、中渗特征,局部井段存在高孔、高渗层;储层的发育程度受沉积环境、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成岩作用影响,沉积环境决定了鲕滩储层分布范围,为典型的相控型储层,受次级海平面变化影响,形成了本区飞仙关组多旋回滩体叠置样式,并有利于鲕滩早期云化及溶蚀,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单滩体中上部;而优质鲕滩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和早期溶蚀及云化作用形成的早期孔经埋藏溶蚀改造而成,储层为早期孔保存叠合构造破裂-埋藏溶蚀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滩储层 主控因素 飞仙关组 铁山—黄泥塘地区 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封隔器MDT在单井产量预测中的运用
6
作者 赵佐安 刘全稳 唐雪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2-44,共3页
近年来,经过Schlumberger公司改进的地层动态测试器双封隔器模块(双封隔器MDT),已在四川盆地部分孔隙度低于10%、渗透率10×10-3μm2以下的储层和高含硫气藏中获取了准确的地层压力,所进行的地层流体性质判别具有独到之处,对及时发... 近年来,经过Schlumberger公司改进的地层动态测试器双封隔器模块(双封隔器MDT),已在四川盆地部分孔隙度低于10%、渗透率10×10-3μm2以下的储层和高含硫气藏中获取了准确的地层压力,所进行的地层流体性质判别具有独到之处,对及时发现油气层、减少试油层位、缩短勘探周期、降低勘探成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川东黄龙场构造飞仙关组致密低孔低渗气层中,该测试器顺利完成压力测试,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做出了合理的单井产量预测,这是利用双封隔器MDT进行减少试油层位、缩短试油周期的成功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测试 封隔器 天然气产量 预测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