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膨胀管的井身结构拓展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以四川盆地渝西区块Z203井区为例
1
作者 吴杰 马勇 +3 位作者 沈欣宇 何飞 杨兆亮 苏昱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1期99-102,108,共5页
四川盆地渝西区块Z203井区雷口坡组缺失,导致须家河组-嘉陵江组地层不整合接触,区内井漏频发,其中,Z203H5-2井钻至须家河组发生恶性井漏,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堵漏34次仍未解决,采用膨胀管技术对漏失井段进行物理封堵,将原井段扩径至满足膨... 四川盆地渝西区块Z203井区雷口坡组缺失,导致须家河组-嘉陵江组地层不整合接触,区内井漏频发,其中,Z203H5-2井钻至须家河组发生恶性井漏,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堵漏34次仍未解决,采用膨胀管技术对漏失井段进行物理封堵,将原井段扩径至满足膨胀管下入的井筒条件后,下入膨胀管至目的井段并开展固井和膨胀作业,通过膨胀管底部水泥密封和顶部悬挂密封确保漏失井段完整封隔。应用表明,膨胀管技术可物理封堵须家河组-嘉二段顶漏失井段,将地层承压能力由1.07g/cm^(3)提高至1.95g/cm^(3)以上,后续钻井作业中未出现井漏复杂并顺利钻至龙马溪组顶中完,最终采用原设计井眼尺寸完井,该技术为处理突发复杂井况并最大限度保留原井眼尺寸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 井身结构拓展 恶性井漏 裸眼封堵 封堵复杂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地震监测的长宁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效果评估
2
作者 胡俊杰 宋毅 +3 位作者 朱炬辉 周小金 邓琪 梅花浪雪 《油气井测试》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针对长宁区块页岩气天然裂缝预测和地应力预测等成果图的预测精度验证和深化的问题,选取50口页岩气水平井的井下微地震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不同地质和压裂工艺条件下微地震响应特征及其与气井产能关系,开展水力裂缝的扩展规律预... 针对长宁区块页岩气天然裂缝预测和地应力预测等成果图的预测精度验证和深化的问题,选取50口页岩气水平井的井下微地震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不同地质和压裂工艺条件下微地震响应特征及其与气井产能关系,开展水力裂缝的扩展规律预测并评价压裂工艺和压裂效果。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发育储层更易产生大能级事件点,且微地震事件点方位易沿曲率异常走向展布;同时,储层高应力特征不利于水力裂缝扩展,储层体积改造难度大。为了达到更好的储层体积改造效果,采用段内多簇压裂工艺更能激活近井区域内的天然裂缝,增加缝网的复杂程度。依据该研究结果形成了一套适应川南页岩气井的微地震监测压后评估方法,对今后页岩气开发技术优化、压裂工艺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长宁区块 页岩气水平井 微地震监测技术 水力压裂 缝网复杂程度 压裂效果评估 气井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处理剂对固井水泥浆的污染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郑友志 佘朝毅 +4 位作者 姚坤全 郭小阳 张华礼 杨涛 李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81,共6页
深井固井中水泥浆和钻井液界面接触污染是一项危及施工安全的技术难题。为此,以川渝气田为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固井中流体相容性的室内实验与分析。实验测定了目前常用的钻井液处理剂对常规密度水泥浆流动度、稠化时间的影响;利用红外... 深井固井中水泥浆和钻井液界面接触污染是一项危及施工安全的技术难题。为此,以川渝气田为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固井中流体相容性的室内实验与分析。实验测定了目前常用的钻井液处理剂对常规密度水泥浆流动度、稠化时间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了聚丙烯酰胺钾盐(KPAM)和生物增黏剂的红外光谱数据,以及添加处理剂的水泥浆的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分析数据;同时还探讨了常用钻井液处理剂对固井水泥浆的污染机理。实验结果表明,KPAM和生物增黏剂等处理剂为高分子,其长链易吸附水泥浆中的水泥颗粒形成混合网状结构,造成水泥浆颗粒团聚增稠.进而失去可泵性。最后建议,进一步完善钻井液处理剂对固井水泥浆污染影响的评价实验方法,尽早形成一种能帮助解决固井水泥浆污染问题的规范标准,以便为固井前钻井液性能调整、钻井液处理剂合理选材、新的钻井液处理剂研发等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浆 钻井液 界面接触污染 流动度 稠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